一种基于地表水体的浅层地热能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63126发布日期:2021-01-15 14:01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地表水体的浅层地热能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热能利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地表水体的浅层地热能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运用地热能最简单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直接取用这些热源,并抽取其能量。在我国的地热资源开发中,直接利用地热水进行建筑供暖、发展温室农业和温泉旅游等利用途径得到较快发展。地热水作为地表水体的浅层地热能的一种,是从地下自然涌出的,并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矿物质泉水。但是在未经任何处理的情况下,深藏于地下的地热水质会含有大量杂质、肉眼看上去还是会有些浑浊的。

目前市面上用作建筑供暖的地热水利用装置种类较多,但是现有的利用地热水的供暖装置的过滤、除杂效果不明显,且在抽取地下地热水时,容易把杂质一起抽取上来,这样会造成设备和地暖管道的堵塞,影响供暖效率,此外现有的装置缺乏温度调节装置,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地表水体的浅层地热能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地表水体的浅层地热能利用装置,包括过滤组件、沉降组件和温度调节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载物台,所述载物台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室体,所述过滤室体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水管,所述过滤室体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过滤室体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底板一侧底部设置有温泉口,所述底板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固位板,所述固位板顶部与第一抽水管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抽水管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抽水管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沉降组件包括载物板,所述载物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沉降室体,所述沉降室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沉降室体顶部外壁与第一出水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沉降室体两侧内壁之间依次设置有活性炭板和锰砂板,所述沉降室体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块,所述沉降室体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底部设置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与排泥管滑动连接,所述卡接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载物板之间设置有储料盒,所述储料盒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排泥管底部与储料盒顶部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室体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外部设置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底部与过滤室体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外部螺纹连接有丝套,所述丝套一侧固定连接有刷板,所述刷板另一端与过滤板一侧相接触,所述过滤室体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底块,所述丝杆与底块转动连接,所述过滤板一侧均匀开设有通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水管,所述沉降室体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出水管一端通过密封环与集水管固定连接,所述集水管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阀,所述集水管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阀,所述集水管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阀门,所述集水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水管,所述第二抽水管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水泵,所述底板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存水箱,所述存水箱一侧外壁与第二抽水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地暖管,所述地暖管一端与集水管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地暖管另一端与沉降室体一侧外壁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抽水管外部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外部固定连接有抗寒层,所述防护罩底部内壁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防护罩底部侧壁均匀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通孔规格一致。

更进一步地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基于地表水体的浅层地热能利用装置,所述丝套中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丝杆相适配,所述底块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转动槽,所述丝杆底部与转动槽相接触。

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室体、沉降室体和防护罩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一抽水管和第一出水管规格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一种基于地表水体的浅层地热能利用装置,通过过滤板、活性炭板等结构可以对地热水进行过滤、除杂,配合设置的防护罩,大大减少了地暖管道和地热能利用装置的堵塞几率,设置的丝杆、刷板等结构能够对过滤板进行清理,保证地热能利用设备本体正常的运行,降低设备损坏的风险,提高使用寿命。

(2)、一种基于地表水体的浅层地热能利用装置,通过排泥管等结构,能够将沉降室体中的污泥等杂质进行清理,提高了沉降室体的净化效果,且排泥方便,设置的温度调节组件,能够更好的对地暖的温度进行调节,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沉降组件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b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c部分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抽水管按照d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滤室体;2、第一水泵;3、第一抽水管;4、固位板;5、温泉口;6、防护罩;7、通孔;8、防尘罩;9、电机;10、过滤板;11、支撑腿;12、载物台;13、第一出水管;14、把手;15、箱盖;16、沉降室体;17、第二水泵;18、第二出水管;19、第一调节阀;20、阀门;21、第二调节阀;22、储料盒;23、载物板;24、固定块;25、地暖管;26、支撑杆;27、第三水泵;28、第二抽水管;29、存水箱;30、底板;31、丝套;32、刷板;33、丝杆;34、底块;35、活性炭板;36、锰砂板;37、排泥管;38、连接板;39、斜块;40、卡接板;41、集水管;42、密封环;43、凹槽;44、保温层;45、抗寒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地表水体的浅层地热能利用装置,包括过滤组件、沉降组件和温度调节组件,过滤组件包括底板30,底板30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载物台12,载物台12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1,支撑腿11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室体1,过滤室体1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水管3,过滤室体1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13,过滤室体1内设置有过滤板10,底板30一侧底部设置有温泉口5,底板30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固位板4,固位板4顶部与第一抽水管3外壁固定连接,第一抽水管3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2,第一抽水管3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6,沉降组件包括载物板23,载物板23顶部固定连接有沉降室体16,沉降室体16顶部固定连接有箱盖15,箱盖15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把手14,沉降室体16顶部外壁与第一出水管13一端固定连接,沉降室体16两侧内壁之间依次设置有活性炭板35和锰砂板36,沉降室体16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块39,沉降室体16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排泥管37,排泥管37底部设置有卡接板40,卡接板40与排泥管37滑动连接,卡接板40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8,载物板23之间设置有储料盒22,储料盒22底部与底板30固定连接,排泥管37底部与储料盒22顶部固定连接。

如图1和图2和图4所示,过滤室体1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9,电机9外部设置有防尘罩8,防尘罩8底部与过滤室体1顶部固定连接,电机9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33,丝杆33外部螺纹连接有丝套31,丝套31一侧固定连接有刷板32,刷板32另一端与过滤板10一侧相接触,过滤室体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底块34,丝杆33与底块34转动连接,过滤板10一侧均匀开设有通槽。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温度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块24,固定块24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6,支撑杆26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水管41,沉降室体16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18,第二出水管18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17,第二出水管18一端通过密封环42与集水管41固定连接,集水管41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阀19,集水管41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阀21,集水管41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阀门20,集水管4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水管28,第二抽水管28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水泵27,底板30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存水箱29,存水箱29一侧外壁与第二抽水管28一端固定连接,底板30底部设置有地暖管25,地暖管25一端与集水管41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地暖管25另一端与沉降室体16一侧外壁固定连接。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第一抽水管3外部固定连接有保温层44,保温层44外部固定连接有抗寒层45,防护罩6底部内壁均匀开设有通孔7,防护罩6底部侧壁均匀开设有凹槽43,凹槽43与通孔7规格一致。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丝套31中部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与丝杆33相适配,底块34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转动槽,丝杆33底部与转动槽相接触。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过滤室体1、沉降室体16和防护罩6均为不锈钢材质,第一抽水管3和第一出水管13规格一致。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地热水进行利用时,首先开启第一水泵2、进一步的地热水通过防护罩6进入到第一抽水管3中,其中较大杂质被防护罩6挡住,不会进入到第一抽水管3中,进一步的第一抽水管3将地热水输送到过滤室体1中,进一步的地热水穿过过滤板10进入到第一出水管13中,过滤板10再次对地热水进行过滤,进一步的地热水通过第一出水管13进入到沉降室体16中,地热水依次穿过活性炭板35和锰砂板36除去可溶性杂质和一些异味,大大降低了地热水中的铁锰含量,进一步的地热水中的一些污泥等杂质,降落到沉降室体16底部,进一步的打开卡接板40,污泥等一些杂质会通过排泥管37流动到储料盒22中,当沉降操作完成后,进一步的开启第二水泵17,第二水泵17抽取沉降室体16中上层的地热水,进一步的地热水进入到集水管41中,进一步的地热水输送到地暖管25中,对建筑进行供暖,地暖管的另一端与沉降室16固定连接,当地热水在地暖管25中循环一周后,流进到沉降室16中,实现地热水的循环,当需要对地暖进行调温时,开启第三水泵27,第三水泵27从存水箱29中抽取冷水并输送到集水管41中,此时根据室内的温度去调节第一调节阀19和第二调节阀21,即可调节地热水的温度,进而调节地暖的温度,当过滤板10堵塞时,开启电机9,电机9带动丝杆33转动,丝杆33与底块34转动连接,进而丝套31会带动刷板32移动,进而对过滤板10进行清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