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406733发布日期:2021-03-26 17:29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窗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1.本申请总体来说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窗式空调器换新风功能,主要是将室内侧的空气吹到室外侧,并没有将室外侧的新鲜空气引入室内侧,存在一定局限性。并且,当窗式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时,换新风功能会将冷空气吹出室外侧,增加窗式空调器工作的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窗式空调无法将室外侧的新鲜空气引入室内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窗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4.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窗式空调,其包括:
6.机壳,所述机壳内形成有室内侧腔体和室外侧腔体;
7.室内侧风叶,设置于所述室内侧腔体内;以及
8.旁路通道,所述旁路通道连通所述室外侧腔体和所述室内侧风叶的进风侧。
9.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旁路通道通过第一风口与所述室外侧腔体连通,所述第一风口处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风口的第一开关件。
10.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机壳内设置有隔层,所述室内侧腔体和所述室外侧腔体通过所述隔层分隔开;所述第一开关件为转动设置于所述隔层上的第一风门。
11.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室内侧腔体内设置有位于所述室内侧腔体的进风口与所述室内侧风叶之间的蒸发器;
12.所述旁路通道通过第二风口与所述蒸发器的进风侧连通,和/或
13.所述旁路通道通过第三风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出风侧连通。
14.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风口处设置有用于关闭或打开所述第二风口的第二开关件;所述第三风口处设置有用于关闭或打开所述第三风口的第三开关件。
15.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开关件和所述第三开关件为转动设置于所述旁路通道内壁的第二风门,所述第二风门具有关闭所述第二风口且打开所述第三风口的第一状态和关闭所述第三风口且打开所述第二风口的第二状态。
16.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风门还具有同时打开所述第二风口和所述第三风口且部分遮挡所述蒸发器出风的第三状态。
1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窗式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用于控制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窗式空调,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所述旁路通道连通所述室外侧腔体和所述室内侧风叶的进风侧;
18.使得所述窗式空调在工作状态下,所述室外侧腔体内的部分空气通过所述旁路通道进入所述室内侧风叶的进风侧。
19.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控制方法还包括:
20.控制所述旁路通道与所述窗式空调的蒸发器的进风侧连通或与所述蒸发器的出风侧连通;
21.使得所述窗式空调在工作状态下,所述室外侧腔体的部分空气通过所述旁路通道进入所述蒸发器的进风侧或所述蒸发器的出风侧。。
22.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控制方法还包括:
23.控制所述旁路通道与所述窗式空调的蒸发器的进风侧和所述蒸发器的出风侧均连通;
24.使得所述窗式空调在工作状态下,所述室外侧腔体的部分空气和室内侧的部分空气均通过所述旁路通道进入所述蒸发器的出风侧。
2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的一种窗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通过旁路通道的设置,使得位于室外侧的新鲜空气可以通过旁路通道进入到室内侧中,从而增强窗式空调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实现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目的,提高使用空调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26.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窗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窗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中的第一风门打开、第二风门关闭的机构示意图。
30.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窗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中的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同时打开的结构示意图(一)。
31.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窗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中的第一风门关闭、第二风门打开的机构示意图。
32.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窗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中的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同时打开的结构示意图(二)。
33.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34.1、机壳;2、隔层;3、室内侧腔体;4、旁路通道;5、室外侧腔体;6、室内侧风叶;7、室外侧风叶;8、风叶电机;9、第一进风口;10、第二进风口;11、蒸发器;12、第一风口;13、第一风门;14、第二风口;15、第三风口;16、第二风门;17、第一电机;18、第二电机;19、换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36.参照图1

图5,提供了一种窗式空调,包括机壳1。机壳1内设置有隔层2,隔层2将机壳1分隔成室内侧腔体3和室外侧腔体5。室内侧腔体3内设置有室内侧风叶6,室外侧腔体5内设置有室外侧风叶7,室内侧风叶6和室外侧风叶7均为离心风叶。室内侧腔体3内还设有蒸发器11,蒸发器11设置于室内侧腔体3进风口与室内侧风叶6之间。机壳1内安装有风叶电机8,室内侧风叶6和室外侧风叶7分别装配在风叶电机8的两端轴上。
37.具体地,由于室内侧风叶6和室外侧风叶7均固定在风叶电机8的输出轴上,从而使得室内侧风叶6和室外侧风叶7会随着风叶电机8的输出轴同时运转或同时停止。然而空调器在自清洁时需要室外侧风叶7运转,室内侧风叶6停止,因而窗式空调器不具有自清洁的功能。
38.进一步地,室外侧腔体5的相对两侧分别为第一进风口9和第二进风口10,室外侧腔体5相对于隔层2的侧壁为室外侧出风口。
39.风叶电机8运转时,室内侧风叶6和室外侧风叶7同时转动,在离心风叶的吸力下,室内侧空气从面板格栅或孔进入机壳1中,通过蒸发器11后进入室内侧腔体3中,室内侧风叶6的转动会将空气推送到室内侧腔体3的出风口,形成一个室内侧空气流通的循环。
40.窗式空调还包括旁路通道4,旁路通道4通过第一风口12与室外侧腔体5连通,旁路通道4通过第二风口14与窗式空调的进风侧相连通。因此,位于室外侧腔体5内的空气可通过第一风口12进入旁路通道4,且经由旁路通道4进入到室内侧,从而将室外侧的新鲜空气送入室内侧,实现换新风的功能。
41.进一步地,机壳1上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一风口12的第一开关件,第一开关件可实现第一风口12的关闭或打开,从而满足用户需求时进行换新风功能,用户不需要时关闭换新风的功能。
42.进一步地,第一开关件包括第一风门13,第一风门13转动设置于机壳1上,第一开关件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风门13转动的驱动件。
43.具体地,第一风门13设置于旁路通道4靠近室外侧腔体5一侧,通过第一风门13的打开及关闭实现旁路通道4与室外侧腔体5之间的连通和隔开。
44.优选地,第一风门13转动设置于隔层2上。
45.在窗式空调处于换新风的状态下,驱动件驱动第一风门13转动将第一风口12打开,室外侧的空气可以经过第一风口12进入到室内侧,实现换新风的效果。
46.进一步地,驱动件可以为第一电机17,第一电机17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固定在机壳1上。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同轴固定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一风门13的转动轴线同轴固定;故第一电机17输出轴的转动会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风门13的同步转动。
47.同样的,驱动件还可以为人工驱动。举例来说,第一风门13的活动侧与隔层2之间可以设置卡扣或其他连接组件。当需要进行换新风时,用户可以自行解除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将第一风门13的自由端的限制取消,转动第一风门13的自由端,进而可以将第一风门13打开,实现室内侧腔体3和室外侧腔体5之间的连通。
48.同样地,为了保证第一风门13转动后的稳定性,可以在第一风门13与隔层2之间设置有弹簧。当第一风口12处于关闭状态下,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故当第一风口12处于打开状
态下,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第一风门13被拉动将第一风口12打开。在弹簧的连接作用下,可以使得第一风口12在打开的状态下,第一风门13可以保持稳定,提高换新风过程中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9.当不需要换新风时,用户转动第一风门13的自由端,将第一风口12关闭,然后通过连接组件将第一风门13的自由端与隔层2相连接,从而限制第一风门13自由端的运动,阻断室内侧腔体3和室外侧腔体5之间的连通。
50.当窗式空调启动后,在无需进行换新风时,关闭第一风口12,进入室内侧腔体3内的空气全部由蒸发器11的进风口进入,然后从室内侧腔体3的出风口排出。
51.在需要进行换新风时,驱动件驱动第一风门13的自由端顺时针转动,将第一风门13打开,室外侧腔体5内的空气会经由第一风门13流入旁路通道4内,并全部由旁路通道4的进风口处吹出,使得室外侧换入到室内侧的空气不影响室内侧腔体3的正常进风和出风。有效避免了室内侧腔体3和室外侧腔体5的空气热交换的现象,保证空调制冷或制热效果。
52.优选地,第一风门13的活动端靠近第一进风口9一侧设置。在需要换新风时,第一风门13的自由端顺时针转动,且其转动角度应在90度

120度之间,使得转动后的第一风门13可以对室外侧腔体5内的空气起到导向的作用,增加室外侧腔体5流入旁路通道4内的流量,提高换新风的效率。
53.当第一风门13的自由端的转动角度小于90度时,室外侧腔体5内的一小部分空气会经由第一风门13打开的角度进入到旁路通道4内,室外侧腔体5的绝大部分空气会在第一风门13远离室内侧腔体3一侧的侧壁而进行导向,只是改变了室外侧腔体5内空气的流动轨迹,而不会增加室外侧腔体5进入到室内侧腔体3的空气,换新风的效果不佳。
54.同样地,当第一风门13的转动角度过大时,第一风门13对室外侧腔体5的空气起到的导向作用较低或几乎没有,因而进入到室内侧腔体3的空气全部依靠室内外的压力作用,换新风的效率较低。
55.进一步地,隔层2上还设置有换气口19。换气口19可以为阀门或者同样为风门的设置形式。通过换气口19的设置,将室内侧的风排向室外侧。
56.进一步地,换气口19设置于室内侧腔体3和室外侧腔体5之间,通过室内侧风叶6的转动进而可以将室内侧腔体3中的空气向外排出。使得新鲜空气从第一风口12处进入到室内侧,室内侧的空气从换气口19排出到室外,提高换新风的效果。
57.同样地,当窗式空调上只设置换气口19,而没有设置第一风门13。当用户需要换新风时,需要打开换气口19,通过换气口19将室内侧的空气吹出室外。但是,当窗式空调处于制冷或制热的工作状态下,换气口19的开启会将制冷或制热后的冷空气或热空气吹出到室外侧。因此,窗式空调对室内侧的制冷或制热效果较差,所需时间较长,不够节能。
58.进一步地,旁路通道4上开设有第二风口14,旁路通道4通过第二风口14与蒸发器11的进风侧相连通,第二风口14处设置有用于关闭或打开第二风口14的第二开关件。旁路通道4上还设置有第三风口15,旁路通道4通过第三风口15与蒸发器11的出风侧相连通,第三风口15处设有用于关闭或打开的第三开关件。
59.工作中,通过第二开关件实现第二风口14的打开和关闭,通过第三开关件实现第三风口15的打开和关闭。
60.优选地,第二开关件和第三开关件为转动设置于旁路通道4内壁的第二风门16,第
二风门16具有关闭第二风口14且打开第三风口15的第一状态和关闭第三风口15且打开第二风口14的第二状态。
61.通过第二风门16的设置,可以实现对第二风口14或第三风口15的关闭,节约成本,节省空间。
62.具体地,第二开关件和第三开关件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风门16转动的驱动件。驱动件可以为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18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固定在机壳1上。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同轴固定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第二风门16的转动轴线同轴固定;故第二电机18输出轴的转动会通过第二转轴带动第二风门16的同步转动。
63.进一步地,第二风门16的转动轴线可以设置于蒸发腔体靠近风道腔体的一侧,同样第二风门16的转动轴线还可以设置于蒸发腔体靠近蒸发器11一侧的侧壁上。
64.优选地,第二风门16的转动轴线靠近蒸发器11一侧设置,从而使得第二风门16在转动之后,第二风门16的侧壁可以与蒸发器11的侧壁相互贴合,进而阻断被遮挡部分的蒸发器11的通风。此时,第二风门16还具有同时打开第二风口14和第三风口15且部分遮挡蒸发器11出风的第三状态
65.下面将结合图1

图5,对窗式空调器的不同工作状态做进一步清楚、完整的介绍。
66.参照图1,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窗式空调的控制方法,当用户需要制冷或制热状态时,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风门13同步转动,使得第一风门13将第一风口12关闭。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风门16同步转动,使得第二风门16处于第二状态。
67.窗式空调器在工作过程中进入到室内侧腔体3的空气全部先经过蒸发器11的进风口进入,然后通过蒸发器11的出风口流至室内侧腔体3中,实现空气的制冷或制热,室内侧风叶6的持续转动,将室内侧腔体3的空气从室内侧腔体3的出风口排出至室内侧,从而实现对室内侧空气的制冷或制热的效果。
68.参照图2,当用户需要换新风时,窗式空调的整机处于送风模式下,控制旁路通道4连通室外侧腔体5和所述室内侧风叶6的进风侧;使得窗式空调在工作状态下,室外侧腔体5内的部分空气通过旁路通道4进入室内侧风叶6的进风侧。
69.具体地,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风门13同步转动,使得第一风口12打开。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顺时针摆动带动第二风门16同步转动,使得第二风门16处于第二状态。
70.室外侧空气经由旁路通道4流通至室内侧,室内侧的空气进入蒸发器11经室内侧风叶6转动将空气排至室内侧,从而实现对室内侧的换新风。但是,在室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室内侧的部分空气会经由旁路通道4直接流至室外侧腔体5中。旁路通道4内空气同时流通两个方向,会影响到换新风的效果和效率。
71.优选地,用户将换气口19打开,此时室外侧空气经由旁路通道4流通至室内侧,室内侧的空气进入蒸发器11经室内侧风叶6转动一部分空气排回至室内侧,一部分空气从换气口19排出至室外,实现室内侧空气和室外侧空气的交换。
72.参照图2和图3,窗式空调器在工作过程中还包括控制旁路通道4与窗式空调的蒸发器11的进风侧连通或与蒸发器11的出风侧连通;使得窗式空调在工作状态下,室外侧腔体5的部分空气通过旁路通道4进入蒸发器11的进风侧或蒸发器11的出风侧。
73.具体地,参照图2,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风门13转动,实现第一风口12的打开。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风门16转动,使得第二风门16处于第二状态,用户将换气口19关闭。窗式空调器整机运行于制冷模式时,室外侧空气通过旁路通道4直接进入到室内侧,然后室内侧空气被蒸发器11除湿后经室内侧风叶6转动送回至室内侧,实现除湿换新风的功能。
74.参照图3,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换新风的效果,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风门16的活动端向远离蒸发器11一侧摆动,至第二风门16的活动端摆动至最远处。此时,第二风门16处于第一状态。旁路通道4被第二风门16隔成两个互不连通的风道。此时,在室内侧风叶6的转动驱动下,室外侧腔体5内的空气受到室内侧腔体3的压力作用,空气会大量的被吸入到室内侧腔体3内,从而提高换新风的效果和效率。
75.进一步地,窗式空调还可以起到自清洁的功能。
76.具体地,参照图4,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风门13转动,使得第一风口12关闭,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风门16转动,使得第二风门16处于第三状态,用户将换气口19关闭。室内侧空气全部或部分经旁路通道4进入到室内侧腔体3内,使得蒸发器11的换热效率达到最差,达到使蒸发器11快速结霜的效果,使得窗式空调可以实现自清洁的功能。
77.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蒸发器11的结霜速度,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使得第二风门16顺时针转动至与蒸发器11侧壁抵接。通过第二风门16遮挡部分蒸发器11的进风面积,减小蒸发器11流过的空气,加快蒸发器11的结霜速度。
78.参照图5,窗式空调器在工作过程中还包括控制旁路通道4与窗式空调的蒸发器的进风侧和蒸发器的出风侧均连通;使得窗式空调在工作状态下,室外侧腔体5的部分空气和室内侧的部分空气均通过旁路通道4进入蒸发器11的出风侧。
79.具体地,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风门13转动,使得第一风口12打开,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风门16转动,使得第二风门16处于第三状态,用户将换气口19关闭。风叶电机8驱动离心风叶转动,室外侧腔体5内的空气直接从旁路通道4经第三风口15进入到室内侧腔体3内,经室内侧风叶6的转动,随后从蒸发器11腔体的出风口处排出到室内侧,实现对室内侧的换新风的效果。
80.与此同时,室内侧风叶6的持续转动,室内侧空气全部或部分经过旁路通道4进入到室内侧腔体3内,蒸发器11没有空气通过或只有少量空气通过,使得蒸发器11风侧的换热效率达到最差,使得蒸发器11达到快速结霜的效果。
8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8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