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室内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10132发布日期:2021-03-26 19:01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室内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室内送风系统,尤其涉及到一种室内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2.为提升日常生活质量,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室内空气循环,保障自己能够尽量呼吸多室外新鲜空气。
3.传统室内空气循环系统一般是,安装一个大功率进风扇并开启最大进风量来换取室外新鲜空气,同时,室内空气从门窗缝隙或是打开门窗排除,但是空气交换效率不高、噪声较大,容易造成废气淤积在个别位置,且在冬天不宜使用;还有一种是利用室内通风系统配合风机实现空气交换,如风机和风管,但是目前多用于写字楼等高端办公场所,在家庭使用中安装成本高、维护繁琐、日常使用花费高昂。目前,在家庭使用中需要的是能够在单独房间中使用且花费实惠、安装维护便利的室内空气交换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种或多种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室内新风系统。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室内新风系统,其包括:安装在墙壁且贯穿所述墙壁的至少一个进风器和至少一个出风器;所述进风器,所述进风器的进风口开口向下,所述进风器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进风器内设置有电机及叶片,所述进风器设置在房间和大厅内;所述出风器,所述出风器设置有所述电机及叶片,所述出风器设置在卫生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进风器体积较小只有普通水杯或笔筒的大小,方便安装。
5.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器的进风口设置有雨罩,所述雨罩开口向下;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进风端,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支架及过滤帽,所述支架形状呈锥形,所述过滤帽套设在所述支架顶部。
6.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器出风端设置有旋转开关,所述旋转开关用于调节所述进风器的进风量。
7.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开关顶部设置有凸起和凹槽。
8.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器埋入所述墙壁的部分长度为200mm。
9.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室内新风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进风器内和/或所述房间、大厅内。
10.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室内新风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出风器内和/或所述房间、大厅内。
11.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器仅设置在卫生间墙壁上或顶部,所述进风器,设置在除卫生间的其他所有房间或庭室内。
12.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器和所述出风器可以加装终端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等,以便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终端实时操控、监控,同时与上述温度/湿度传感器联动实现智能管理,定时自动打开、关闭、调节进/出风量;以及所述进风器的出风端还可以加装加热
模块,将室外进入冷风转化为暖风同时除湿。
13.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将进风器贯穿安装在除卫生间的其余房间的墙壁上以及将出风器仅安装卫生间内,配合其余模块和部件,实现室内空气循环交换,室外空气交换效率较高减少废气淤积,并且每个房间能够单独实施,进风器成本较低价格实惠,安装成本低廉无需大幅度改动装修和墙体,同时减少进风器产生的噪音,后期升级系统潜力大,价格实惠能配合安装很多模块,以便取得所需功能,如加热、除湿、除臭等,以上极大地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室内新风系统的进风器立体图;
15.图2为本发明一种智能室内新风系统的进风器的剖视图;
16.图3为本发明一种智能室内新风系统的安装有加热装置的进风器的立体图;
17.图4为本发明一种智能室内新风系统的进风器在墙壁上安装的示意图;
18.图5为本发明一种智能室内新风系统的进风器与出风器的安装布局图。
19.【附图标记】
20.101
···
进风器
21.102
···
雨罩
22.103
···
进风口
23.104
···
支架
24.105
···
过滤帽
25.106
···
电机及叶片
26.107
···

27.108
···
轴承
28.109
···
扇叶
29.110
···
旋转开关
30.111
···
凸起
31.112
···
凹槽
32.120
···
墙壁
33.201
···
加热装置
34.202
···
防护网
35.301
···
出风器
36.401
···
房间
37.402
···
大厅
38.403
···
卫生间
39.501
···
温度传感器
40.502
···
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和优点能够更加浅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
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限制。
42.如图1

图5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室内新风系统,其包括安装在墙壁120且贯穿所述墙壁120的至少一个进风器101和至少一个出风器301;所述进风器101,所述进风器101的进风口103开口向下,所述进风器101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进风器101内设置有电机及叶片106,所述进风器101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进风器是可拆卸的且设置在房间401和大厅402内;所述出风器301,所述出风器301设置有电机及叶片,所述出风器301设置在卫生间40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进风口101开口向下起到一个防止外部杂物、雨水被吸入到所述进风器101内;所述进风器101体积较小只有普通水杯或笔筒的大小,方便安装。以上为本发明的一种基本实施方式,为实施例一。
43.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采用的出风器301,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出风器,如卫生间的排气扇等,本发明没有对其进行结构性或其他的改进,其属于现有技术,这里对所述进风器301不作赘述;所述进风器101可以通过在出风端设置开关来调整进风量,也可以通过调整所述电机及叶片106的转速来调整进风量,具体为电压或电流调速,为保障所述进风器101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较小,电机一般采用直流无刷电机。
44.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本发明是针对墙体厚度为200mm的墙体实施的,所以所述进风器101埋进墙壁120的部分长度为200mm,即所述进风端到所述出风端的距离为200mm,一方面保障安装后的美观性,另一方面保障了安装后的所述进风器101不会在使用时产生位移,进而需要配置额外的部件进行固定,从而节省成本。
45.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所述进风器101的进风口设置有雨罩102,目的是为避免进风器使用时,室外雨水进入将所述过滤装置打湿,进而影响空气过滤的质量,同时防止水汽在进风器101内淤积影响内部线路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进风端,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支架104及过滤帽105,所述支架104形状呈锥形,所述过滤帽105套设在所述支架104顶部,所述过滤帽105可以更换,并且其材质可以是防水、防尘、除臭的碳材质或其他材质,作用是在净化进入到室内的室外空气的同时,能够保护所述进风器101内部的电机和线路、设置在进风端能够避免电机的叶片淤积灰尘、锥形支架104设置方便更换所述过滤帽105。以上是对本发明的基本实施方式的改进实施,为实施例二。
46.具体地,如图2所示,还可以在所述进风器101出风端设置有旋转开关110,所述旋转开关110用于调节所述进风器101的进风量,所述旋转开关110顶部设置有凸起111和凹槽112方便拧动所述旋转开关110,所述旋转开关110为一个盖体,所述旋转开关110打开时,风从所述进风器101与所述旋转开关110间的空隙吹出,同时所述旋转开关110设置为盖体也能有效避免误触;所述旋转开关110安装在所述进风器101的出风端的一根轴107上,所述轴107上安装有轴承108,所述轴承108上安装有扇叶109,所述轴107位于所述出风端中央。以上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
47.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进风器101的出风端还可以设置一个加热装置201,所述加热装置201通过卡扣或螺丝固定在出风端以便拆卸,安装时需要拆除所述旋转开关110,所述加热装置201与电机电性连接,当电机没有启动时,所述加热装置110不会启动,实现顺序启动避免所述加热装置201空加热,所述加热装置201顶部设置有一个防护网202避免误
触;通过所述加热装置201将室外冷风转为室内暖风,以便本发明在冬天使用时既能保证空气循环流通,同时也能避免室内热量被带走导致室内温度降低;所述加热装置201,根据情况可实现除湿加热或是保湿加热,采用强风加热的模式下时,可以加快室内装修留下残余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挥发,同时排出这些有害物质。本实施例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来调节进风量,以上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
48.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智能室内新风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501,所述温度传感器501安装在所述进风器101内和/或所述房间401、大厅402内,所述温度传感器501与所述进风器101电性连接,作用是在冬天时,监测室内温度,通过控制所述加热装置201、进风量来保障室内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过度通风,同时所述温度传感器501与所述加热装置201电性连接,并设置有安全温度线,一旦温度超过即关闭所述加热装置201,保障所述加热装置201不会过度工作或是单独工作进而产生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以上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五,本实施例可以能结合上面的实施例来实施也可以单独实施。
49.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智能室内新风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湿度传感器502,所述湿度传感器502安装在所述出风器301内和/或所述房间401、大厅402内,所述湿度传感器502一般不设置在所述进风器101内,这样会影响所述湿度传感器502监测室内的湿度,所述湿度传感器502通过监测室内的湿度进而调整进风量的大小和所述加热装置201的功率,使得室内的湿度保持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同时所述湿度传感器502能与所述温度传感器501配合使用,优化调整所述进风器101的进风量和所述加热装置201的功率,当检测到室内湿度过高时,所述进风器101可以实现反转排气。以上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六。
50.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为使室内与室外的空气交换效率更高,避免废气淤积,同时避免设置出风处的房间在出风过程中吸收废气进而产生臭味,所述出风器301仅设置在卫生间403或浴室,而所述进风器101设置在所有房间401及大厅402内。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器301一般设置在所述卫生间403顶部,所述进风器101一般设置在房间401的顶部,以免吹起地面灰尘和使得所述加热装置201的产生的暖风能温暖整个房间,避免积聚在底部。
51.具体地,为使进一步降低所述进风器101大量进风时产生的噪音,可以在所述进风器101各个部件连接处、进风器101与墙壁120的连接处加入隔音海绵,进一步吸收噪音,如:所述旋转开关110处、所述过滤装置的支架104与所述进风器101内壁的连接处、电机的安装处等。
52.具体地,所述进风器101可以与所述出风器301电性连接实现同时启闭以及顺序启动功能,如所述出风器301没有正常工作时,所述进风器101及其他部件不会启动;所述进风器101和所述出风器301可以安装无线终端、控制终端,配合前述的温度传感器501、湿度传感器502以及加热装置201,实现远距离操控、监测,实现使用者在下班时启动,回家时享受新鲜空气,节省等待时间,同时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设备操控本系统也更加直观和方便。
53.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是针对家庭单位为主使用的,相交于写字楼、商业城的通风方案更为节省成本,同时安装、改造成本也较低,安装、使用起来简单、快捷、方便,后期更换维修难度低且价格实惠。
54.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将进风器贯穿安装在除卫生间403的其余房间的墙壁120上以及将出风器301仅安装卫生间403内,配合其余模块和部件,实现室内空气循环交换,室外
空气交换效率较高减少废气淤积,并且每个房间能够单独实施,进风器成本较低价格实惠,安装成本低廉无需大幅度改动装修和墙体,同时减少进风器产生的噪音,后期升级系统潜力大,价格实惠能配合安装很多模块,以便取得所需功能,如加热、除湿、除臭等,以上极大地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价值。
55.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不能因此理解为对发明专利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