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系统的进风管道安装方法及其室外进风机构与流程

文档序号:30594849发布日期:2022-07-01 20:27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新风系统的进风管道安装方法及其室外进风机构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系统的进风管道安装方法及其室外进风机构。


背景技术:

2.新风系统的室外进风机构是具有新风功能的一种健康舒适的空调,利用风扇卷吸,实现房间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的流通、换气,同时还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3.现有的新风系统的室外进风机构吸风口安装成开口向下的角度,与室外环境连通,经墙体上开孔安装管道,室外吸风口与室内机新风模块直接相连接。管道开口直接暴露在室外环境中。当室外温度较低,刮风较大时,由于室内外环境通过新风管道直接相通,即使不使用新风功能也会有冷空气由新风管道进入室内,经新风模块同室内环境换热,导致室内侧有凝露产生,影响新风功能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冷空气由新风管道进入室内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的进风管道安装方法及其室外进风机构。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的进风管道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将进风管道的第一端穿过建筑物的壁面与室内的新风系统相连通;
7.将进风管道位于室外的第二端回折后朝向所述建筑物的壁面设置,且所述进风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建筑物的壁面之间形成进风间隙。
8.可选的,在所述进风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建筑物的壁面之间的进风间隔内设置支撑件。
9.可选的,在所述进风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建筑物的壁面之间的进风间隔内设置防止杂质进入所述进风管道内的挡板。
10.可选的,在所述进风间隔外周设置包围所述进风间隔外周的过滤组件;或者,在所述进风管道的第二端设置覆盖所述进风管道第二端的过滤组件;或者,在所述进风管道内设置过滤组件。
1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的室外进风机构,包括室外管道主体和进风头;其中,所述室外管道主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为安装基面;所述室外管道主体的第二端与所述进风头的连接管口相连接;所述进风头的进风口朝向所述安装基面所在的平面,且与所述安装基面所在的平面之间设置有进风间隔。
12.可选的,所述进风头还包括:风口主体和至少一个支撑件;其中,所述风口主体为中空的腔体结构,所述腔体结构上设置有与所述腔体结构内部相连通的所述连接管口,以及,与所述腔体结构内部相连通的所述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安装基面所在的平面之间的所述进风间隔内设置各所述支撑件。
13.可选的,各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进风口,第二端与所述安装基面所在
的平面平齐。
14.可选的,所述进风头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第一端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且所述挡板第二端凸出所述进风口的端面,以防止杂质进入所述腔体结构内。
15.可选的,所述进风头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腔体结构内。
16.可选的,所述进风口的横截面面积为s1,所述连接管口的横截面面积为s2;其中,s1>s2。
17.本技术提供的新风系统的进风管道安装方法及其室外进风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8.本技术提供的新风系统的进风管道安装方法,进风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建筑物的壁面之间形成进风间隙,在正常情况下,能够保证新风通过进风管道进入室内,在刮冷风的时候,建筑物的壁面能够增大风阻,挡住部分冷风,减少室外的冷风进入室内,防止温差导致室内产生凝露,提升用户体验。
19.本技术提供的新风系统的室外进风机构,进风口与安装基面所在平面具有进风间隔,在正常情况下,能够保证新风进入,在刮冷风的时候,该安装基面所在平面能够挡住部分冷风,从而能够减少冷风的进入,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2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风头的轴测图;
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风头的主视图;
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风头的侧视图;
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风头安装后的轴侧图;
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系统的室外进风机构安装后的侧视图。
27.1、进风头;11、风口主体;12、连接管口;13、进风口;14、支撑件;15、挡板;16、过滤组件;2、室外管道主体;3、安装基面;4、壁面。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风头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风头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风头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风头安装后的轴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系统的室外进风机构安装后的侧视图。
30.现有的新风系统的室外进风机构吸风口安装成开口向下的角度,与室外环境连通,经墙体上开孔安装管道,室外吸风口与室内机新风模块直接相连接。管道开口直接暴露在室外环境中。当室外温度较低,刮风较大时,由于室内外环境通过新风管道直接相通,会有冷空气由新风管道进入室内,经新风模块同室内环境换热,导致室内侧有凝露产生,影响新风功能的用户体验。
31.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系统的室外进风机构,包括室外管道主体2和进风头1;其中,室外管道主体2的第一端的端面为安装基面3;室外管道主体2的第二端与进风头1的连接管口12相连接;进风头1的进风口13朝向安装基面3所在的平面,且与安装基面3所在的平面之间设置有进风间隔m。
32.其中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请继续参考图5,该室外管道主体2为进风管道的室外部分,上述安装基面3为室外管道主体2穿入建筑物的壁面4的位置,因而安装基面3所在的平面即为建筑物的壁面4,该进风间隔m即为进风口13与建筑物的壁面4之间的距离。
33.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系统的室外进风机构,进风口13与安装基面3所在平面具有进风间隔m,在正常情况下,能够保证新风进入,在刮冷风的时候,该安装基面3所在平面能够挡住部分冷风,从而能够减少冷风的进入,提升用户体验。
34.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进风头1还包括:风口主体11和至少一个支撑件14;其中,风口主体11为中空的腔体结构,腔体结构上设置有与腔体结构内部相连通的连接管口12,以及,与腔体结构内部相连通的进风口13;进风口13与安装基面3所在的平面之间的进风间隔m内设置各支撑件14。支撑件14能够防止进风头1悬空、增加室外进风机构的整体结构强度,防止进风头1由于承受室外管道主体2的重量而产生变形。
35.其中,各支撑件14的第一端设置在进风口13,第二端与安装基面3所在的平面平齐。该支撑件14可以为支撑杆或者支撑板。优选的,该支撑件14为立柱,各立柱之间的间距较大,以便于新风的进入,不影响新风量,并能够固定风口主体11。
36.优选的,支撑件14与进风口13的端面之间呈60
°‑
120
°
夹角。最优选的,支撑件14与进风口13的端面相垂直,即进风口13的端面与安装基面3相平行。这种设置方式能够改变进风口13的安装角度,将进风口13与安装基面3留有一定的进风间隔m,进风口13与安装基面3平行安装,在保证进风口13的正常进风同时,又避免了在环境温度较低且刮风的时候,冷空气进入风口主体11内而导致在室内出现凝露的问题。
37.其中,请继续参见图5,该进风间隔m为5mm-200mm。该进风间隔m若小于5mm,则会影响正常工作的新风量,若大于200mm,则无法减少冷风的进入,优选的,该进风间隔m为30mm。
38.另外,连接管口12的轴线与进风口13的轴线之间呈角度设置,上述连接管口12的轴线与进风口13的轴线不共线。优选的,连接管口12的轴线与进风口13的轴线相垂直。并且,腔体结构的内表面平滑过渡且呈流线型,过渡平缓,降低新风的流动阻力。
39.为了提升防水性能,请继续参见图1-图3,进风头1还包括挡板15,挡板15第一端设置在进风口13,且挡板15第二端凸出进风口13的端面,以覆盖部分进风间隔m的上方,从而能够起到防止雨水、灰尘等杂质进入腔体结构内的作用。
40.上述挡板15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挡板15与风口主体11为一体结构,挡板15由风口主体11侧壁沿切向延伸形成。
41.上述挡板15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挡板15与风口主体11为分体结构,挡板15对接
于风口主体11侧壁的端面或者挡板15搭接于风口主体11侧壁上。
42.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进风头1还包括过滤组件16,过滤组件16设置在腔体结构内。过滤组件16位于进风口13的端面,以过滤新风中的杂质。为了配合安装,进风口13为与过滤组件16相适配的矩形结构,连接管口12为与连接管道相适配的圆形结构。
43.其中,过滤组件16包括:过滤网和包围过滤网的边框,边框与腔体结构的横截面相适配。具体的,该过滤网为粗效过滤网,采用金属丝制成,过滤网和边框均包裹防水层,使得该过滤组件16不易沾尘、积灰,并且能够有效阻止室外爬虫进入腔体结构内部筑窝。
44.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进风口13的横截面面积为s1,连接管口12的横截面面积为s2;其中,s1>s2。由于过滤组件16会降低风速以及风量,因而通过加大进风口13的面积,达到增大进风量的目的,从而使得新风进风平稳。
45.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的新风系统还包括室内管道主体和风机等结构,但均已在现有技术中公开过,在此不再赘述。
46.请继续参见图4-图5,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新风系统的进风管道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进风管道的第一端穿过建筑物的壁面4与室内的新风系统相连通;将进风管道位于室外的第二端回折后朝向建筑物的壁面4设置,且进风管道的第二端与建筑物的壁面4之间形成进风间隙。
47.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系统的进风管道安装方法,进风管道的第二端与建筑物的壁面4之间形成进风间隙,在正常情况下,能够保证新风通过进风管道进入室内,在刮冷风的时候,建筑物的壁面4能够增大风阻,挡住部分冷风,减少室外的冷风进入室内,防止温差导致室内产生凝露,提升用户体验。
48.在进风管道的第二端与建筑物的壁面4之间的进风间隔m内设置支撑件14。装配时,支撑件14第一端设置在进风管道的第二端,支撑件14第二端固定于建筑物的壁面4,固定时,可以采用安装板,支撑板第二端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建筑物的壁面4。
49.在进风管道的第二端与建筑物的壁面4之间的进风间隔m内设置覆盖部分进风间隔m上方的挡板15。该挡板15用于遮挡雨水、灰尘等杂质,防止雨水、灰尘等杂质进入进风管道内。
50.在进风间隔m外周设置包围进风间隔m外周的过滤组件16;或者,在进风管道的第二端设置覆盖进风管道第二端的过滤组件16;或者,在进风管道内设置过滤组件16。该过滤组件16可以置于进风管道或者进风间隔m处,以过滤进入室内前的新风中的杂质,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
5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
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