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人防工程用战时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39980发布日期:2020-11-19 19:1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建筑物人防工程用战时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建筑物人防工程用战时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民防工程投入建设,民防工程在平时可以作为储物、存放车辆的空间,甚至于用作经营场所等等。在战时或者灾害发生时,要起到防空袭、抗灾救灾的作用。民防工程在平时要能够保持良好的通风,以保证人员的健康。在遇到空袭时,需要进行滤毒通风;在遭遇生化武器或者核弹袭击时,需要进行隔绝通风。

人防工程战时通风又称为防护通风,有四种方式:清洁通风、隔绝通风、滤毒通风和滤毒室换气。现有技术的人防工程战时通风系统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一方面,缺乏对各通风参数的测量,当通风过程中存在超压等情况时,安全隐患大。第二方面,人防通风管结构尤为重要,现有的人防通风管在控制通风量方面较为麻烦,同时耐腐蚀能力较差,使用寿命较短,安全隐患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对通风过程各项参数进行测量、且耐腐蚀能力强、密封性好、安全隐患小的建筑物人防工程用战时通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建筑物人防工程用战时通风系统,包括通过密闭墙隔离形成的染毒区、非染毒区和清洁区,所述染毒区、非染毒区、清洁区通过风管相连通;所述风管包括位于清洁区接外界洁净风的总风管,位于非染毒区的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位于染毒区的第三风管、第四风管和毒气风管,所述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并联后与总风管相连通,第三风管、第四风管并联后与毒气风管相连通;所述第一风管上设有第一风机和第一密闭阀,第二风管上设有第二风机和第二密闭阀,第三风管上设有第三密闭阀,第四风管上设有第四密闭阀;所述毒气风管连接有放射性监测取样管和两个滤尘器压差测量管;所述第二风管上设有风量测量装置和风管蝶阀,第四风管上设有尾气监测取样管;所述密闭墙开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穿过密闭墙的预埋短管,预埋短管外部圆周方向焊接有固定密闭盘,风管连接于预埋短管;所述放射性监测取样管垂直插入毒气风管内部,且底部向气体流向方向弯曲,放射性监测取样管与毒气风管的连接处采用气密焊接,放射性监测取样管为热镀锌钢管,且设有一球阀;所述尾气监测取样管垂直插入第四风管内部,且底部向气体流向方向弯曲,尾气监测取样管与第四风管的连接处采用气密焊接,尾气监测取样管为热镀锌钢管,且设有一截止阀。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风管还并联有超压管,且超压管上设有测压装置,所述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均连接于第一插板阀。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四风管上设有两个并联的过滤吸收器,且第四风管连接有第二插板阀。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毒气风管上设有油网除尘器。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总风管上设有消声器,密闭墙上设有消声百叶回风窗。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风管均包括内红丹防锈漆层、钢板层和外红丹防锈漆层,且钢板层的厚度为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一方面,通过开启或关闭不同的风机和密闭阀,可实现清洁通风、隔绝通风、滤毒通风和滤毒室换气四种通风模式,功能多样化,使用方便。第二方面,在进行通风过程中,可通过滤尘器压差测量管实时监测染毒区冲击波的压差,通过放射性监测取样管实时监测染毒区的放射性物质含量,通过风量测量装置实时测量经过滤吸收器处理后的尾气浓度,通过风量测量装置实时测量非染毒区的风量,通过各项测量,便于及时获知通风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以确保系统正常战时通风,防止系统故障或各类指标超标,降低安全隐患。第三方面,密闭墙开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穿过密闭墙的预埋短管,预埋短管外部圆周方向焊接有固定密闭盘,风管连接于预埋短管,风管的连接方式稳定性好,密封性好,防止风管穿墙时造成漏气,防止毒气泄漏,进一步降低了安全隐患。第四方面,放射性监测取样管垂直插入毒气风管内部,且底部向气体流向方向弯曲,放射性监测取样管与毒气风管的连接处采用气密焊接,放射性监测取样管为热镀锌钢管,且设有一球阀,放射性监测取样管的设置,一来弯曲结构便于直接取样,监测结果稳定可靠,二来渗入管体内部的弯曲长度较小,在取样过程中不会干扰气体的正常流动,三来通过设置镀锌层,防止放射性物质损害取样管,延长其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了系统运行风险。第五方面,尾气监测取样管垂直插入第四风管内部,且底部向气体流向方向弯曲,尾气监测取样管与第四风管的连接处采用气密焊接,尾气监测取样管为热镀锌钢管,且设有一截止阀,一来弯曲结构便于直接取样,监测结果稳定可靠,二来渗入管体内部的弯曲长度较小,在取样过程中不会干扰气体的正常流动,三来通过设置镀锌层,防止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损害取样管,延长其使用寿命。

2、第一风管还并联有超压管,且超压管上设有测压装置,所述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均连接于插板阀,通过超亚管来防止风管内的气体压力大而造成的爆炸,进一步有利于降低安全隐患。

3、第四风管上设有两个并联的过滤吸收器,通过过滤吸收器对染毒区气体中的污染物进行过滤吸收,使得滤毒式通风时的更为安全,进一步有利于降低安全隐患。

4、毒气风管上设有油网除尘器,通过油网除尘器对染毒区的气体进行初步除尘,降低气体后续通风的效率,降低毒气对用户的伤害,降低了安全隐患。

5、总风管上设有消声器,密闭墙上设有消声百叶回风窗,降低人防通风过程中的噪音污染。

6、风管均包括内红丹防锈漆层、钢板层和外红丹防锈漆层,且钢板层的厚度为3mm,防止在通风过程中,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对风管造成的腐蚀生锈,延长其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通风过程造成的各类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管与密闭墙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放射性监测取样管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尾气监测取样管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原理图。

建筑物人防工程用战时通风系统10,包括通过密闭墙100隔离形成的染毒区200、非染毒区300和清洁区400,所述染毒区200、非染毒区300、清洁区400通过风管500相连通;所述风管500包括位于清洁区400接外界洁净风的总风管510,位于非染毒区300的第一风管520和第二风管530,位于染毒区200的第三风管540、第四风管550和毒气风管560,所述第一风管520和第二风管530并联后与总风管510相连通,第三风管540、第四风管550并联后与毒气风管560相连通;所述第一风管520上设有第一风机521和第一密闭阀522,第二风管530上设有第二风机531和第二密闭阀532,第三风管540上设有第三密闭阀541,第四风管550上设有第四密闭阀551;所述毒气风管560连接有放射性监测取样管561和两个滤尘器压差测量管562;所述第二风管530上设有风量测量装置533和风管蝶阀534,第四风管550上设有尾气监测取样管552。

如图2,为风管与密闭墙的连接示意图。

所述密闭墙100开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穿过密闭墙100的预埋短管110,预埋短管110外部圆周方向焊接有固定密闭盘120,风管500连接于预埋短管110。

如图3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放射性监测取样管和尾气监测取样管的安装示意图。

所述放射性监测取样管561垂直插入毒气风管560内部,且底部向气体流向方向弯曲,放射性监测取样管561与毒气风管560的连接处采用气密焊接,放射性监测取样管561为热镀锌钢管,且设有一球阀561a;所述尾气监测取样管552垂直插入第四风管550内部,且底部向气体流向方向弯曲,尾气监测取样管552与第四风管550的连接处采用气密焊接,尾气监测取样管552为热镀锌钢管,且设有一截止阀552a。

一方面,通过开启或关闭不同的风机和密闭阀,可实现清洁通风、隔绝通风、滤毒通风和滤毒室换气四种通风模式,功能多样化,使用方便。第二方面,在进行通风过程中,可通过滤尘器压差测量管562实时监测染毒区200冲击波的压差,通过放射性监测取样管561实时监测染毒区200的放射性物质含量,通过风量测量装置533实时测量经过滤吸收器553处理后的尾气浓度,通过风量测量装置533实时测量非染毒区300的风量,通过各项测量,便于及时获知通风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以确保系统10正常战时通风,防止系统10故障或各类指标超标,降低安全隐患。第三方面,密闭墙100开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穿过密闭墙100的预埋短管110,预埋短管110外部圆周方向焊接有固定密闭盘120,风管500连接于预埋短管110,风管500的连接方式稳定性好,密封性好,防止风管500穿墙时造成漏气,防止毒气泄漏,进一步降低了安全隐患。第四方面,放射性监测取样管561垂直插入毒气风管560内部,且底部向气体流向方向弯曲,放射性监测取样管561与毒气风管560的连接处采用气密焊接,放射性监测取样管561为热镀锌钢管,且设有一球阀561a,放射性监测取样管561的设置,一来弯曲结构便于直接取样,监测结果稳定可靠,二来渗入管体内部的弯曲长度较小,在取样过程中不会干扰气体的正常流动,三来通过设置镀锌层,防止放射性物质损害取样管,延长其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了系统10运行风险。第五方面,尾气监测取样管552垂直插入第四风管550内部,且底部向气体流向方向弯曲,尾气监测取样管552与第四风管550的连接处采用气密焊接,尾气监测取样管552为热镀锌钢管,且设有一截止阀552a,一来弯曲结构便于直接取样,监测结果稳定可靠,二来渗入管体内部的弯曲长度较小,在取样过程中不会干扰气体的正常流动,三来通过设置镀锌层,防止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损害取样管,延长其使用寿命。

第一风管520还并联有超压管570,且超压管570上设有测压装置571,所述第一风管520和第二风管530均连接于插板阀,通过超亚管来防止风管500内的气体压力大而造成的爆炸,进一步有利于降低安全隐患。

第四风管550上设有两个并联的过滤吸收器553,通过过滤吸收器553对染毒区200气体中的污染物进行过滤吸收,使得滤毒式通风时的更为安全,进一步有利于降低安全隐患。

毒气风管560上设有油网除尘器563,通过油网除尘器563对染毒区200的气体进行初步除尘,降低气体后续通风的效率,降低毒气对用户的伤害,降低了安全隐患。

总风管510上设有消声器511,密闭墙100上设有消声百叶回风窗130,降低人防通风过程中的噪音污染。

风管500均包括内红丹防锈漆层、钢板层和外红丹防锈漆层,且钢板层的厚度为3mm,防止在通风过程中,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对风管500造成的腐蚀生锈,延长其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通风过程造成的各类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当需要进行清洁式通风时,开启第一风机521和第二风机531,开启第一密闭阀522和第三密闭阀541,关闭第二密闭阀532、第四密闭阀551和第一插板阀523。

当需要进行滤毒式通风时,开启第一风机521,关闭第二风机531,开启第二密闭阀532、第四密闭阀551和第二插板阀524,关闭第一密闭阀522和第三密闭阀541和第一插板阀523。

当需要进行隔绝式通风时,开启第一风机521,关闭第二风机531,开启第二插板阀524,关闭第一密闭阀522和第三密闭阀541、第二密闭阀532和第四密闭阀551、第一插板阀523。

当需要进行滤毒室换气室,开启第一风机521,关闭第二风机531,开启第一插板阀523和第二密闭阀532,打开第一密闭阀522、第三密闭阀541和第四密闭阀551,关闭第二插板阀524。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