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厨房补风系统及其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3657发布日期:2020-10-23 12:15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厨房补风系统及其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补风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厨房补风系统及其新风机。



背景技术:

在家庭厨房尤其是中式家庭的厨房中,由于餐饮习惯偏重煎炒烹炸,因此会产生大量高温油烟、蒸汽等;为了及时快速地排除这些油烟蒸汽,厨房内一般都设置风量较大的排油烟机。虽然排油烟机额定风量很大,但是在封闭式厨房里没有有效的补风来源,造成油烟机的有效风量大大减小,排油烟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会在厨房内设置补风系统,补风系统包括内置有制冷装置的新风机,通过该新风机向在厨房内煮食的人吹出凉风,使人获得舒适感;但是,由于制冷装置中的冷凝器需要放置在室外以释放出热量,成本较高,且安装、维护相当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风机,该新风机不需要将冷凝器外置即可使用,从而降低成本,安装或维护相当不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风机,包括:

壳体;

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

在所述第一风道内设有第一风机,在所述第二风道内设有第二风机;

该新风机还包括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

其中,所述蒸发器处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冷凝器处于所述第二风道内。

本实用新型的新风机,通过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并且将新风机的制冷组件中的蒸发器放置在第一风道内、冷凝器放置在第二风道内。因此,第一风机在第一风道内产生的新风被蒸发器带走热量后成为凉风,吹入厨房;另外,第二风机在第二风道产生的新风则带走冷凝器的热量后也吹入厨房,从而既能对厨房补风、又能吹出凉风,还能带走冷凝器的热量,使冷凝器可以放置在新风机内。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内腔分隔为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所述隔板整体呈波浪状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新风机,其隔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第二折弯段,通过使隔板整体呈波浪状布置,使第一、第二风道中都有部分空间的横截面积可以超过一半的壳体横截面积,并通过将蒸发器、冷凝器分别放置在这些较宽的空间内,使新风与蒸发器、冷凝器的接触面积更大、能量交换的效率更高。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折弯段向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折弯段向第二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反向,且与所述壳体的进风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用于收集所述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箱内设有水位开关和排水泵,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排水泵连通的排水口;

当所述集水箱内的水位高度达到一定值时,所述水位开关触发所述排水泵启动,以将所述集水箱内的冷凝水从所述排水口排出。

由于蒸发器会产生冷凝水,因此将蒸发器放置在新风机的壳体内,容易在壳体内累计冷凝水;

本实用新型的新风机,通过在壳体内设置集水箱,用于收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并进一步在集水箱内设有水位开关和排水泵、在壳体上设有与排水泵连通的排水口,起到自动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排出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厨房补风系统,该厨房补风系统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新风机。

进一步地,该厨房补风系统还包括:

第一送风管道和第二送风管道;

其中,所述第一送风管道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一风道连接,所述第一送风管道的出风端处于厨房内远离所述抽油烟机的位置;

所述第二送风管道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二风道连接,所述第二送风管道的出风端处于厨房内靠近抽油烟机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厨房补风系统,通过设置两条送风管道,其中第一送风管道与吹出凉风的第一风道连接,第二送风管道与吹出热风的第二风道连接,并且第一送风管道的出风端处于厨房内远离抽油烟机的位置,而第二送风管道的出风端处于厨房内靠近抽油烟机的位置;因此,第一风道吹出的凉风能够持续给人体降温,而排油烟机抽走空气时会优先将第二风道吹出的热风吸走。

另外,当排油烟机开启时如果门窗紧闭,室内会形成巨大的负压;此时除了会让排油烟机的效率下降、无法有效排烟外,还可能发生下水道内的微生物通过地漏、洗菜盘落水口处挥发进入室内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降温功能的厨房补风系统中的新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机中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实用新型,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新风机,包括:

壳体10;

所述壳体10的内腔分隔为第一风道101和第二风道102;

在所述第一风道101内设有第一风机103,在所述第二风道102内设有第二风机104;

该新风机还包括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蒸发器20和冷凝器30;

其中,所述蒸发器20处于所述第一风道101内,所述冷凝器30处于所述第二风道102内。

具体地,所述壳体10的一端设有进风口105,另一端设有第一出风口106和第二出风口107;

其中,第一风道101和第二风道102的首端与进风口105连通,第一风道101的末端与第一出风口106连通,第二风道102的末端与第二出风口107连通。

本实施例的新风机,通过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并且将新风机的制冷组件中的蒸发器放置在第一风道内、冷凝器放置在第二风道内。因此,第一风机在第一风道内产生的新风被蒸发器带走热量后成为凉风,吹入厨房;另外,第二风机在第二风道产生的新风则带走冷凝器的热量后也吹入厨房,从而既能对厨房补风、又能吹出凉风,还能带走冷凝器的热量,使冷凝器可以放置在新风机内。

具体地,所述壳体10内设有隔板110,所述隔板110将所述壳体10内腔分隔为所述第一风道101和所述第二风道102。

如图2所示,优选地,所述隔板1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弯段111和第二折弯段112,所述隔板110整体呈波浪状布置。

具体地,在隔板110的末端还设有中分段113,该中分段113将壳体内腔分隔为横截面积相等的两个空间。

本实施例的新风机,其隔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第二折弯段,通过使隔板整体呈波浪状布置,使第一、第二风道中都有部分空间的横截面积可以超过一半的壳体横截面积,并通过将蒸发器、冷凝器分别放置在这些较宽的空间内,使新风与蒸发器、冷凝器的接触面积更大、能量交换的效率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所述第一折弯段111向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折弯段112向第二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反向,且与所述壳体10的进风方向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也可以是倾斜设置;例如,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所述壳体的进风方向形成30°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壳体10内还设有集水箱40,所述集水箱40用于收集所述蒸发器20产生的冷凝水。

优选地,所述集水箱40内设有水位开关301和排水泵302,所述壳体上还10设有与所述排水泵连通的排水口108;

当所述集水箱40内的水位高度达到一定值时,所述水位开关301触发所述排水泵302启动,以将所述集水箱40内的冷凝水从所述排水口108排出。

由于蒸发器会产生冷凝水,因此将蒸发器放置在新风机的壳体内,容易在壳体内累计冷凝水;

本实施例的新风机,通过在壳体内设置集水箱,用于收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并进一步在集水箱内设有水位开关和排水泵、在壳体上设有与排水泵连通的排水口,起到自动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排出的作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厨房补风系统,该厨房补风系统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新风机。

优选地,该厨房补风系统还包括:

第一送风管道和第二送风管道;

其中,所述第一送风管道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一风道连接,所述第一送风管道的出风端处于厨房内远离所述抽油烟机的位置;

所述第二送风管道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二风道连接,所述第二送风管道的出风端处于厨房内靠近抽油烟机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厨房补风系统,通过设置两条送风管道,其中第一送风管道与吹出凉风的第一风道连接,第二送风管道与吹出热风的第二风道连接,并且第一送风管道的出风端处于厨房内远离抽油烟机的位置,而第二送风管道的出风端处于厨房内靠近抽油烟机的位置;因此,第一风道吹出的凉风能够持续给人体降温,而排油烟机抽走空气时会优先将第二风道吹出的热风吸走。

另外,当排油烟机开启时如果门窗紧闭,室内会形成巨大的负压;此时除了会让排油烟机的效率下降、无法有效排烟外,还可能发生下水道内的微生物通过地漏、洗菜盘落水口处挥发进入室内的情况。

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