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滑冰场制冷机的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0679发布日期:2020-12-08 13:2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滑冰场制冷机的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滑冰场制冷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滑冰场制冷机的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室内四季滑冰场的室内温度维持,需要使用制冷机进行降温,以避免滑冰场的冰面出现融化的现象。由于制冷机的使用,制冷机的压缩机会产生噪音,尤其是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压缩机的负荷较大,产生的噪音也相应的增大。这样,一方面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噪声污染,另一方面干扰滑冰的游客、训练人员的娱乐和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滑冰场制冷机的降噪装置,用于屏蔽或消除制冷机所产生的噪声,避免干扰游客和训练人员的娱乐和训练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滑冰场制冷机的降噪装置,包括通过拼接方式而构成的降噪箱,制冷机内置于所述降噪箱内,且制冷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可拆卸连接有进风降噪机构和出风降噪机构,所述进风降噪机构和出风降噪机构分别与降噪箱可拆卸连接,且制冷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通过进风降噪机构和出风降噪机构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降噪箱包括前隔音板、后隔音板、顶隔音板及两侧隔音板,且前隔音板、后隔音板及两侧隔音板中彼此相邻的两两连接并构成上端开口的框架,所述顶隔音板封盖于所述框架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前隔音板、后隔音板、顶隔音板及侧隔音板的边沿均具有外翘的连接边,且前隔音板、后隔音板、顶隔音板及两侧隔音板经相邻的连接边的连接而固定。

进一步的,于所述前隔音板上开有供进风降噪机构连通外界的进口,于所述顶隔音板上开有供出风降噪机构连通外界的出口。

进一步的,于所述前隔音板上且位于进口处可拆卸连接有滤罩。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降噪机构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制冷机进风口处的进风壳,所述进风壳的另一端与降噪箱的相对应的内壁连接,于进风壳内套装有回字形的降噪孔板。

进一步的,所述降噪孔板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进风壳的径向向内依次套装,且所述多个降噪孔板通过连接板连接一起,所述连接板固连于进风壳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壳为沿进风方向渐缩的结构,于进风壳的周向侧壁的外侧构造有加强肋。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降噪机构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制冷机出风口处的出风壳,所述出风壳的另一端与降噪箱的顶壁的内侧连接,于出风壳内安装有呈波浪状的消音孔板。

进一步的,所述消音孔板的数量为多个并沿出风的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多个消音孔板的波浪起伏形态沿出风的方向逐渐增多。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实用新型使用降噪箱将制冷机围构于其内,能够充分地屏蔽制冷机的压缩机所产生的噪音传至外界,且为了能够确保制冷机处于被外界风持续冷却,并避免噪音随流通制冷机的冷却风而传出外界,在制冷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可拆卸连接有进风降噪机构和出风降噪机构,这样既保证了制冷机被充分冷却的同时,与降噪箱配合形成一个封闭的降噪环境;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屏蔽或消除制冷机所产生的噪声,同时避免干扰游客和训练人员的娱乐和训练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除降噪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出风降噪机构的结构简图。

标注部件:1-降噪箱,101-侧隔音板,102-铜管穿出角,103-前隔音板,104-进口,105-滤罩,106-后隔音板,107-顶隔音板,108-出口,109-连接边,2-进风降噪机构,201-进风壳,202-降噪孔板,203-连接板,204-加强肋,3-出风降噪机构,301-出风壳,302-消音孔板,4-制冷机,401-进风口,402-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滑冰场制冷机4的降噪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降噪箱1、进风降噪机构2及出风降噪机构3,其中,降噪箱1采用拼接的方式构成,用于将制冷机4围构在其内,进风降噪机构2和出风降噪机构3分别可拆卸连接在制冷机4的进风口401和出风口上,且进风降噪机构2和出风降噪机构3分别与降噪箱1的箱壁可拆卸连接,制冷机4的进风口401和出风口分别通过进风降噪机构2和出风降噪机构3与外界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势在于:本实用新型使用降噪箱1将制冷机4围构于其内,能够充分地屏蔽制冷机4的压缩机所产生的噪音传至外界,且为了能够确保制冷机4处于被外界风持续冷却,并避免噪音随流通制冷机4的冷却风而传出外界,在制冷机4的进风口401和出风口分别可拆卸连接有进风降噪机构2和出风降噪机构3,这样既保证了制冷机4被充分冷却的同时,与降噪箱1配合形成一个封闭的降噪环境;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屏蔽或消除制冷机4所产生的噪声,同时避免干扰游客和训练人员的娱乐和训练的特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降噪箱1包括前隔音板103、后隔音板106、顶隔音板107及两侧隔音板101,且前隔音板103、后隔音板106及两侧隔音板101中彼此相邻的隔音板两两连接,进而构成上端开口的框架,顶隔音板107封盖在框架的上端,形成密封的箱体。上述的各个隔音板的具体结构为:中间为隔音阻尼毡,隔音阻尼毡的两侧分别为木板的板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前隔音板103、后隔音板106、顶隔音板107及侧隔音板101的边沿均具有外翘的连接边109,且前隔音板103、后隔音板106、顶隔音板107及两侧隔音板101经相邻的连接边109的连接而固定。这样方便组装和拆卸,为制冷机4建造隔音措施提供便利;且在制冷机4故障或维修时,便于拆卸,以提供较大的空间供维修人员维修。制冷机4的制冷剂铜管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为制冷剂由制冷机4进入滑冰场和由滑冰场回至制冷机4,为了便于铜管的穿过,在降噪箱1相对应的侧隔音板101的下部设置有铜管穿出角102。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在前隔音板103上开有供进风降噪机构2连通外界的进口104,在顶隔音板107上开有供出风降噪机构3连通外界的出口108,以使冷却制冷机4的压缩机的冷却风在降噪箱1与外界之间流通。且本实施例为了避免外界的冷却风进入制冷机4时,携带的灰尘沉积在制冷机4的内部,在前隔音板103上且位于进口104处可拆卸连接有滤罩105,滤罩105将空气中的灰尘过滤掉,且维修人员需对滤罩105定期清洁,以确保滤罩105的过滤功能不会减弱。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进风降噪机构2包括进风壳201和回字形的降噪孔板202,其中,进风壳201的一端连接在制冷机4进风口401处,进风壳201的另一端与降噪箱1的前隔音板103的内壁连接,并且确保进风壳201的端口与前隔音板103的进口104连通,降噪孔板202于套装在进风壳201内。外界的空气被位于制冷机4顶部的风机402抽吸,由前隔音板103的进口104通过进风降噪机构2进入制冷机4,在通过进风降噪机构2的过程中,抽吸空气所产生的波动等被降噪孔板202分散并抵消,以将进风降噪机构2内的空气所产生的噪声消除。本实施例为了提高进风降噪机构2的降噪效果,降噪孔板202的数量为多个,这些降噪孔板202的结构相同,大小不同,且这些降噪孔板202沿进风壳201的径向向内由大到小依次套装在进风壳201内。降噪孔板202彼此的连接和与进风壳201的连接方式为:这些降噪孔板202通过两块横纵呈十字交叉的连接板203连接一起,这两块连接板203的端部固定焊接在进风壳201的相对应的内壁上。本实施例为了提高进风量,同时提高进风流速,进风壳201为沿进风方向渐缩的结构。且为了提高进风壳201的强度,在进风壳201的周向侧壁的外侧构造有加强肋204。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出风降噪机构3包括出风壳301和消音孔板302,其中,出风壳301的一端连接在制冷机4出风口处的出风壳301,出风壳301的另一端与降噪箱1的顶隔音板107的内侧连接,在出风壳301内安装有呈波浪状的消音孔板302。冷却压缩机后的空气被位于制冷机4上端的风机402抽吸,并通过出风降噪机构3排至降噪箱1外,由于消音孔板302的波浪状设置,使得被风机402引动所产生的噪声和风机402机械运动产生的噪声,传递至消音孔板302,并分散为各个方向,大部分相互抵消。本实施例为了充分消音,如图4所示,消音孔板302的数量为多个,并沿出风的方向间隔设置,且这些消音孔板302的波浪起伏形态沿出风的方向逐渐增多。这样噪声被分级削弱,且由于的波浪起伏形态沿出风的方向逐渐增多,使得噪声由大到小逐级削弱直至消除,避免单层消音而产生爆音的现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