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恒湿实验室用循环通风换气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40893发布日期:2020-12-29 09:3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恒温恒湿实验室用循环通风换气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通风换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恒温恒湿实验室用循环通风换气机构。



背景技术:

通风换气机是根据在密闭的室内一侧送风另一侧引风,在室内会形成新风流动场原理进行设计研制的。它依靠机械送风、引风,强迫在系统内形成新风流动场。是一种时刻保持室内空气洁净清新的新型环保电器。这种独立的室内空气置换、净化循环系统,能在排除室内的污染空气的同时,输入自然新鲜空气,由此保持着室内循环通风换气状态;

市场上的循环通风换气机构大都只具有单向功能,以往的换气机构易发生运行荷载过大,而造成损坏或者烧机现象发生,无法增大换气功能的运作效率,无法确保该循环通风换气机构的正常使用,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恒温恒湿实验室用循环通风换气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恒湿实验室用循环通风换气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循环通风换气机构大都只具有单向功能,以往的换气机构易发生运行荷载过大,而造成损坏或者烧机现象发生,无法增大换气功能的运作效率,无法确保该循环通风换气机构的正常使用,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恒温恒湿实验室用循环通风换气机构,包括通风主体框,所述通风主体框的内部底端表面靠近左侧设置有一号电动机,所述一号电动机的前端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一号转杆,所述一号转杆的四周表面靠近右侧设置有传动皮带,所述通风主体框的内部底端表面中间位置固设有底撑,所述底撑的前端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传动杆,所述底撑的上端表面固设有圆环机壳,所述圆环机壳的内侧底端中间位置固设有中央杆柱,所述中央杆柱的前端靠近上侧安装有一号风扇,所述通风主体框的内部底端表面靠近左侧设置有二号电动机,所述二号电动机的前端表面二号转杆,所述二号转杆的四周表面靠近左侧设置有传动带,所述底撑的前端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传动转杆,所述中央杆柱的前端靠近上侧安装有二号风扇,所述二号风扇的内部中间位置贯设有旋转轴柱,所述一号风扇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穿槽,所述旋转轴柱的四周表面中间位置套设有轴承柱,所述轴承柱的前端表面安装有小钢球,所述旋转轴柱的四周表面靠近后侧套设有二号皮带,所述穿槽的内部安装有一号皮带,所述中央杆柱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管腔。

优选的,所述通风主体框的四周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固设有安装边框,所述通风主体框的内部左端靠近上侧固设有斜梁撑,所述通风主体框的内部底端表面靠近左侧固设有动力体壳。

优选的,所述一号电动机通过一号转杆和传动皮带配合与传动杆活动设置,且传动杆贯穿底撑与通管腔贯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圆环机壳通过斜梁撑和底撑配合与通风主体框固定设置,一号风扇通过旋转轴柱配合与中央杆柱活动安装。

优选的,所述二号风扇与一号风扇关于轴承柱对称设置,且一号风扇通过一号皮带和传动杆配合与底撑联动设置。

优选的,所述轴承柱通过小钢球与一号风扇相配合,传动杆与传动转杆关于底撑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循环通风换气机构设置有一号风扇和二号风扇,一号转杆通过传动皮带配合与传动杆联动设置,同理二号转杆通过传动带配合与传动转杆联动设置,可在启动电动机后,再由中央杆柱内部的二号皮带和一号皮带共同配合下,分别实现带动一号风扇和二号风扇高速旋转,其中两组电动机的旋转方向相反,有效实现该换气机构单独抽风和单独吸风的双重功能,避免一个风扇运载两项功能时的荷载过大,而造成损坏或者烧机现象,且可将风扇的转向调节一致,可增大单独使用换气功能时的运作效率;

该循环通风换气机构设置有轴承柱,其两侧安装的小钢球,通过轴承柱套设在旋转轴柱上,可有效保持两组风扇的间距,避免发生摩擦或者碰撞现象,且将两组风扇的运行轨迹,有效限定在两个平行竖直面内,确保该循环通风换气机构的正常使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局部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通风主体框;2、安装边框;3、斜梁撑;4、动力体壳;5、一号电动机;6、一号转杆;7、传动皮带;8、底撑;9、传动杆;10、圆环机壳;11、中央杆柱;12、一号风扇;13、二号电动机;14、二号转杆;15、传动带;16、传动转杆;17、二号风扇;18、旋转轴柱;19、穿槽;20、轴承柱;21、小钢球;22、二号皮带;23、一号皮带;24、通管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恒温恒湿实验室用循环通风换气机构,包括通风主体框1,通风主体框1的四周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固设有安装边框2,通风主体框1的内部左端靠近上侧固设有斜梁撑3,通风主体框1的内部底端表面靠近左侧固设有动力体壳4,通风主体框1的内部底端表面靠近左侧设置有一号电动机5,一号电动机5的前端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一号转杆6,一号转杆6的四周表面靠近右侧设置有传动皮带7,通风主体框1的内部底端表面中间位置固设有底撑8,一号电动机5通过一号转杆6和传动皮带7配合与传动杆9活动设置,斜梁撑3在底撑8配合下将圆环机壳10稳固设置在通风主体框1内;

底撑8的前端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传动杆9,底撑8的上端表面固设有圆环机壳10,圆环机壳10的内侧底端中间位置固设有中央杆柱11,中央杆柱11的前端靠近上侧安装有一号风扇12,通风主体框1的内部底端表面靠近左侧设置有二号电动机13,二号电动机13的前端表面二号转杆14,二号转杆14的四周表面靠近左侧设置有传动带15,底撑8的前端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传动转杆16,传动杆9贯穿底撑8与通管腔24贯通设置,圆环机壳10通过斜梁撑3和底撑8配合与通风主体框1固定设置,一号风扇12通过旋转轴柱18配合与中央杆柱11活动安装,一号风扇12通过一号皮带23和传动杆9配合与底撑8联动设置,传动杆9与传动转杆16关于底撑8对称设置,其中一号风扇12和二号风扇17的分工运作,有效实现该循环通风换气机构的单独抽风和单独吸风的双重功能;

中央杆柱11的前端靠近上侧安装有二号风扇17,二号风扇17的内部中间位置贯设有旋转轴柱18,一号风扇12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穿槽19,旋转轴柱18的四周表面中间位置套设有轴承柱20,轴承柱20的前端表面安装有小钢球21,旋转轴柱18的四周表面靠近后侧套设有二号皮带22,穿槽19的内部安装有一号皮带23,中央杆柱11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管腔24,二号风扇17与一号风扇12关于轴承柱20对称设置,轴承柱20通过小钢球21与一号风扇12相配合,穿槽19有效为一号皮带23提供传动空间,避免其穿过通管腔24与旋转轴柱18套设时发生过多磨损,确保风扇正常旋转。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循环通风换气机构,首先通过该循环通风换气机构设置有一号风扇12和二号风扇17,一号转杆6通过传动皮带7配合与传动杆9联动设置,同理二号转杆14通过传动带15配合与传动转杆16联动设置,可在启动电动机后,再由中央杆柱11内部的二号皮带22和一号皮带23共同配合下,分别实现带动一号风扇12和二号风扇17高速旋转,其中两组电动机的旋转方向相反,有效实现该循环通风换气机构的单独抽风和吸风双重功能,避免一个风扇运载两项功能时的荷载过大,而造成损坏或者烧机现象,且可将风扇的转向调节一致,可增大单独使用换气功能时的运作效率;然后通过通风主体框1四周的安装边框2,可将其整体镶嵌在墙壁内侧,防止该换气机构运作时晃动,且通过墙体有利于其机构散热,斜梁撑3在底撑8配合下将圆环机壳10稳固设置在通风主体框1内,确保该换气装置平稳运行,一号电动机5和二号电动机13为装置运行共同提供驱动力,穿槽19有效为一号皮带23提供传动空间,避免其穿过通管腔24与旋转轴柱18套设时发生过多磨损,确保风扇正常旋转,其中动力体壳4起到控制电动机转向的作用;最后通过该循环通风换气机构设置有轴承柱20,其两侧安装的小钢球21,通过轴承柱20套设在旋转轴柱18上,可有效保持两组风扇的间距,避免发生摩擦或者碰撞现象,且将两组风扇的运行轨迹,有效限定在两个平行竖直面内,确保该循环通风换气机构的正常使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