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均匀的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4950发布日期:2020-10-30 21:1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均匀的风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均匀的风道。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风道无法实现整个风道内的风量循环均匀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循环均匀的风道,可以使得整个风道的风量的循环均匀。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均匀的风道,包括吸风风道、出风风道和两个百叶窗式出风口,其中:

所述吸风风道设置在所述出风风道的顶端,所述吸风风道的壁面上开设有若干吸风口;

所述两个百叶窗式出风口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出风风道的左右侧的下部;

每个所述百叶窗式出风口均包括出风通道和设置在出风通道的一端的百叶窗,所述出风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

上述的一种循环均匀的风道,其中,所述吸风风道呈长方体形状。

上述的一种循环均匀的风道,其中,所述出风风道包括上长方体部、喇叭状连接部和下长方体部,所述喇叭状连接部呈上小下大的形状,所述上长方体部和下长方体部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喇叭状连接部的上下端相连。

上述的一种循环均匀的风道,其中,所述两个百叶窗式出风口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出风风道的下长方体部的左右侧。

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均匀的风道,可以使得整个风道的风量的循环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均匀的风道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均匀的风道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均匀的风道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均匀的风道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一种循环均匀的风道,包括吸风风道1、出风风道2和两个百叶窗式出风口3。

吸风风道1设置在出风风道2的顶端,吸风风道1的壁面上开设有若干吸风口11;吸风风道1呈长方体形状。出风风道2包括上长方体部21、喇叭状连接部22和下长方体部23,喇叭状连接部22呈上小下大的形状,上长方体部21和下长方体部23一一对应地与喇叭状连接部22的上下端相连。两个百叶窗式出风口3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出风风道2的下长方体部23的左右侧,每个百叶窗式出风口3均包括出风通道31和设置在出风通道31的一端的百叶窗32,出风通道31的另一端与出风风道2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均匀的风道,在使用时,风从吸风口11进入吸风风道1,然后进入出风风道,通过百叶窗式出风口3出风,整个风道使得循环过程中风量循环均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均匀的风道,可以使得整个风道的风量的循环均匀。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均匀的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风风道、出风风道和两个百叶窗式出风口,其中:

所述吸风风道设置在所述出风风道的顶端,所述吸风风道的壁面上开设有若干吸风口;

所述两个百叶窗式出风口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出风风道的左右侧的下部;

每个所述百叶窗式出风口均包括出风通道和设置在出风通道的一端的百叶窗,所述出风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均匀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风道呈长方体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循环均匀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风道包括上长方体部、喇叭状连接部和下长方体部,所述喇叭状连接部呈上小下大的形状,所述上长方体部和下长方体部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喇叭状连接部的上下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均匀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百叶窗式出风口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出风风道的下长方体部的左右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均匀的风道,包括吸风风道、出风风道和两个百叶窗式出风口,所述吸风风道设置在所述出风风道的顶端,所述吸风风道的壁面上开设有若干吸风口;所述两个百叶窗式出风口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出风风道的左右侧的下部;每个所述百叶窗式出风口均包括出风通道和设置在出风通道的一端的百叶窗,所述出风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均匀的风道,可以使得整个风道的风量的循环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何悦芳;林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麦源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15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