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CO2空气源热泵的隔离病房排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0066发布日期:2021-02-03 12:2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温CO2空气源热泵的隔离病房排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高温co2空气源热泵的隔离病房排风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与高温杀毒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温co2空气源热泵的隔离病房排风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隔离病房一直用于隔离患有传染病尤其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病患。负压隔离病房的排风系统根据gb/t35428-2017《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要求》而设计,保证排出的空气对周围环境没有污染。传统的电加热等方式能耗较高,传统的有机工质热泵会产生污染物泄漏的危险,并且制冷剂相变对设备的要求也更高。
[0003]
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在完善病房的排气系统的同时,对污染气体作出有效处理,不仅节约能源,而且更好地保护了医护人员的安的隔离病房排风系统全。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高温co2空气热泵装置附加在负压隔离病房的排气系统上的高温co2空气源热泵的隔离病房排风系统。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
一种高温co2空气源热泵的隔离病房排风系统,包括与隔离病房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进风管道内依次设置有供风扇、过滤器、气体冷却器和中间换热器,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管道内依次设置有风机、紫外线荧光灯、蒸发器和排风扇,所述中间换热器位于所述进风管道与所述出风管道的交汇处、所述蒸发器和所述排风扇之间的位置,所述蒸发器的工质出口连接co2压缩机,所述co2压缩机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气体冷却器的工质进口连接,所述气体冷却器的工质出口连接有节流阀,所述节流阀的工质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工质进口连接。
[0007]
所述蒸发器下方设置有排水口。
[0008]
所述中间换热器为全热换热器。
[0009]
所述过滤器为活性炭过滤器。
[001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将高温co2空气热泵装置附加在负压隔离病房的排气系统上,在完善病房的排气系统的同时,对污染气体作出有效处理,不仅节约能源,而且更好地保护了医护人员的安全;通过热泵加热空气以消毒相比传统加热方式可有效节约能源,利用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闭环,可以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在热泵加热消毒效果不足时,自动开启电加热器加热空气有效提高消毒效果;co2空气源热泵与其他的工作原理相同,都是蒸汽压缩式热泵,但稍有不同的是,co2热泵属于超临界循环,即在冷凝器端,co2是不会被冷凝成液态的,提高了热泵系统的cop。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图。
[0012]
附图标记:1-供风扇,2-过滤器,3-节流阀,4-气体冷却器,5-co2压缩机,6-蒸发器,7-中间换热器,8-排风扇,9-排水口,10-紫外线荧光灯,11-风机,12-进风口,13-出风口,14-隔离病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0014]
如图1所示的高温co2空气源热泵的隔离病房排风系统,包括与隔离病房14相连通的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与进风口12连通的进风管道内依次设置有供风扇1、过滤器2、气体冷却器4和中间换热器7,中间换热器7为全热换热器,过滤器2为活性炭过滤器。与出风口13连通的出风管道内依次设置有风机11、紫外线荧光灯10、蒸发器6和排风扇8,中间换热器7位于进风管道与出风管道的交汇处、蒸发器6和排风扇8之间的位置,蒸发器6的工质出口连接co2压缩机5,co2压缩机5的工质出口与气体冷却器4的工质进口连接,气体冷却器4的工质出口连接有节流阀3,节流阀3的工质出口与蒸发器6的工质进口连接。co2工质在蒸发器6、co2压缩机5、气体冷却器4和节流阀3中循环,构成了co2空气源热泵。为将热泵系统的冷凝水排出出风管道,在蒸发器6下方设置有排水口9,冷凝水通过排水口9流出管道,并通过集水盘等方式收集并排出。
[001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室外新鲜的冷空气通过供风扇1的作用进入进风管道,经过过滤器2过滤,再经全热换热器7,通过进风口12进入隔离病房14。隔离病房14中的室内浑浊空气在风机11的作用下通过出风口13,经紫外线荧光灯10消毒,再经蒸发器6,浑浊空气的热量被蒸发器6中的二氧化碳工质吸收,再经中间换热器7,最后在排风扇8的作用下排出排风管道。进入进风管道的新鲜冷空气先经过气体冷却器4,吸收了气体冷却器4中的二氧化碳工质放出的热量,新鲜冷空气的温度升高,然后再经过中间换热器7,吸收排出的污浊空气的热量,进一步地提高新鲜空气的温度,从而以适宜的温度进入隔离病房14。
[0016]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