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4294发布日期:2021-01-30 02:32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墙式通风装置安装于建筑墙体内部,可以在不开窗的情况下实现室内通风,解决雾霾天气或空气质量不好的情况下室内通风不便的问题,通风是借助换气稀释或通风排除等手段,控制空气污染物的传播与危害,实现室内外空气环境质量保障的一种建筑环境控制技术。
[0003]
现有的通风装置在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可调节进风量,使用具有局限性,对空气过滤效果差,且长期使用后不方便对内部进行维护或清理,使用寿命较短,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装置,包括墙体和发电组件,所述发电组件设置在墙体左侧顶部,所述墙体上左右贯穿开设有装配孔,且装配孔内固定设置有通风管体,所述通风管体内腔右端螺纹旋合设置有装配筒体,所述装配筒体内设置有抽风机,所述装配筒体左侧为中空,所述装配筒体内腔左侧竖向固定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位于抽风机左方,所述装配筒体右侧活动设置有调节风盘机构,且调节风盘机构位于通风管体右侧,所述通风管体内腔左侧固定设置有定位筒体,且定位筒体内活动设置有两组安装框,右侧所述安装框内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左侧所述安装框内设置有hepa过滤层,支撑杆中央固定设置有螺杆,且螺杆左端贯穿两组安装框中部,所述通风管体顶部和底部内壁对称固定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组,且紫外线杀菌灯组位于定位筒体和装配筒体之间,所述通风管体内腔左侧设置有防虫网,且防虫网位于墙体左侧,所述通风管体左侧顶部倾斜设置有防雨挡板。
[0006]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风盘机构包括风盘,所述风盘上环形阵列均匀开设有多组出风口,所述装配筒体右侧外壁开设有与出风口配合的进风口,所述风盘左侧外壁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卡杆,两组所述卡杆外壁均活动套设有空心球,所述卡杆外壁套设有弹簧,且弹簧位于空心球内,所述装配筒体右侧外壁开设有与空心球匹配的环形凹槽,所述空心球外壁设置有两组限位块,且环形凹槽内壁设置有与限位块匹配的环形的延伸限位槽,环形凹槽槽底均匀开设有与卡杆匹配的卡合盲孔。
[0007]
进一步地,所述风盘左侧外壁外侧设置有与装配筒体右侧外壁贴合的密封圈,且密封圈位于空心球外侧。
[0008]
进一步地,所述防虫网包括固定在通风管体内腔左侧的框体,所述框体内腔左侧和内腔右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电网一和电网二,所述电网一和电网二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
框体底部和通风管体底部左侧均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通口。
[0009]
进一步地,两组所述安装框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导向滑块,且定位筒体顶部和底部均横向开设有与导向滑块匹配的导向滑槽,导向滑块与紫外线杀菌灯组之间设置有间隙。
[0010]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管体外壁与装配孔内壁之间设置有保温棉层。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调节风盘机构,通过拉动风盘向右侧移动,进而使卡杆脱离卡合盲孔,进而风盘可通过空心球和限位块进行转动,通过调节出风口与进风口的重合度,进而控制进风的风速和大小,不仅便于操作,还提高了进风的均匀性,在调节好后,松开风盘,弹簧带动卡杆复位,风盘复位接触装配筒体进行密封,进而使卡杆进入对应的卡合盲孔实现风盘的调节后固定,同时设置有抽风机,加快进风量,满足使用人员不同需求;
[0013]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hepa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对进入的空气进行净化,通过紫外线杀菌灯组对空气进行杀菌,保证进入的空气质量,同时设置有防虫网,两电网间的静电场有较强的吸附力,蚊蝇等害虫接近电网时,能将它们吸入电网之间的空腔处,产生的短路电流随即将其电毙,同时使蚊蝇从通口处向下掉落清理出,降低清理负担,同时通过转动装配筒体,即可通过螺杆拆卸将安装框等结构从通风管体内拆卸出,实现过滤结构的清理或维护,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风盘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虫网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1、墙体;2、发电组件;3、通风管体;31、保温棉层;4、装配筒体;5、抽风机;6、调节风盘机构;61、风盘;62、密封圈;63、出风口;64、空心球;65、限位块;66、卡杆;67、弹簧;7、紫外线杀菌灯组;8、螺杆;9、活性炭过滤层;10、hepa过滤层;11、防虫网;111、框体;112、电网一;113、电网二;12、防雨挡板;13、安装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装置,请参阅图1,包括墙体1和发电组件2,发电组件2设置在墙体1左侧顶部,发电组件2在本领域应用广泛,包括与墙体1的一侧螺栓固定的支撑板,支撑板的顶端焊接有支架,支撑板的顶端靠近墙体1的一侧固定有逆变器,逆变器顶端固定有控制器,支架的内侧转动连接光伏板,光伏板与逆变器电性连接,逆变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与本实用新型中电器元件电性连接,由光伏板向逆变器内送电,然后由控制器进行供电;
[0021]
请参阅图1,墙体1上左右贯穿开设有装配孔,装配孔处于发电组件2下方,且装配孔内固定设置有通风管体3,通风管体3长度大于装配孔长度,通风管体 3右端设置有环形的延伸凸边,延伸凸边左侧贴合墙体1右侧,且延伸凸边上设置有螺栓,通风管体3通过螺栓与墙体1右侧外壁固定;
[0022]
请参阅图1,通风管体3内腔右端螺纹旋合设置有装配筒体4,装配筒体4 右侧与通风管体3右侧位于同一平面,方便转动拆卸出装配筒体4,实现内部结构的清洗或维护;
[0023]
请参阅图1,装配筒体4内设置有抽风机5,装配筒体4左侧为中空,装配筒体4内腔左侧竖向固定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位于抽风机5左方,抽风机5 加快进风速度,支撑杆起到支撑和安装结构的作用,同时不影响进风;
[0024]
请参阅图1,装配筒体4右侧活动设置有调节风盘机构6,且调节风盘机构 6位于通风管体3右侧,调节风盘机构6方便根据需要调节进风量大小;
[0025]
请参阅图1,通风管体3内腔左侧固定设置有定位筒体,且定位筒体内活动设置有两组安装框13,安装框13包括圆形框和位于圆形框内的支撑盘,右侧安装框13内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9,左侧安装框13内设置有hepa过滤层10,活性炭过滤层9和hepa过滤层10具体设置在圆形框内壁和支撑盘外壁之间;
[0026]
请参阅图1,支撑杆中央固定设置有螺杆8,且螺杆8左端贯穿两组安装框 13中部,螺杆8具体贯穿安装框13中的支撑盘,支撑盘上开设有与螺杆8匹配的活动通孔,为了避免安装框13移动,螺杆8外壁螺纹套设有限位盘,共四组,左右侧安装框13的左右侧各一组,限制安装框13;
[0027]
请参阅图1,通风管体3顶部和底部内壁对称固定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组7,且紫外线杀菌灯组7位于定位筒体和装配筒体4之间,紫外线杀菌灯组7对空气进行杀菌,紫外线杀菌灯组7在本领域内应用广泛,其结构和原理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在此不另作详述;
[0028]
请参阅图1,通风管体3内腔左侧设置有防虫网11,且防虫网11位于墙体 1左侧,防虫网11起到防虫的作用;
[0029]
请参阅图1,通风管体3左侧顶部倾斜设置有防雨挡板12,防雨挡板12起到防雨的作用,避免雨水进入通风管体3。
[0030]
如图1和图3所示:调节风盘机构6包括风盘61,风盘61上环形阵列均匀开设有多组出风口63,从附图2可看出,出风口63为弧形,多组出风口63的长度从外向内逐步递减,装配筒体4右侧外壁开设有与出风口63配合的进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63形状数量均相同,通过转动风盘61来调节出风口63与进风口的重合度,进而控制进风的风速和大小,不仅便于操作,还提高了进风的均匀性,风盘61左侧外壁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卡杆66,卡杆66用于进入卡合盲孔实现转动风盘61后的固定,两组卡杆66外壁均活动套设有空心球64,空心球64用于与环形凹槽配合,实现风盘61的转动,卡杆66外壁套设有弹簧67,且弹簧67位于空心球64内,弹簧67一端与空心球内壁固定,弹簧67另一端与卡杆66外壁固定,弹簧67使拉动风盘61向右移动后续在松开风盘61 时能带动风盘61向左复位,装配筒体4右侧外壁开设有与空心球64匹配的环形凹槽(图中未示出),空心球64外壁设置有两组限位块65,且环形凹槽内壁设置有与限位块65匹配的环形的延伸限位槽,限位块65和延伸限位槽的配合在不影响风盘61通过空心球64进行转动的同时使空心球64不会脱离环形凹槽,环形凹槽槽底均匀开设有与卡杆66匹配的卡合盲孔(图中未示出),卡杆66进入卡合盲孔,实现风盘61的固定;
[0031]
如图2所示:风盘61左侧外壁外侧设置有与装配筒体4右侧外壁贴合的密封圈62,且密封圈62位于空心球64外侧,密封圈62保证风盘61左侧与装配筒体4右侧贴合的密封性;
[0032]
如图1和图4所示:防虫网11包括固定在通风管体3内腔左侧的框体111,框体111为圆形框体,框体111内腔左侧和内腔右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电网一112 和电网二113,电网一112和电网二113之间产生1850v左右直流的高压电,两电网间的静电场有较强的吸附力,蚊蝇等害虫接近电网时,能将它们吸入电网间,电网一112和电网二113之间设置有空腔,蚊虫被吸入空腔处杀死后,可从通口处向下掉落,框体111底部和通风管体3底部左侧均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通口,方便使杀死的蚊虫从下掉落,实现清理;
[0033]
如图1所示:两组安装框13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导向滑块,且定位筒体顶部和底部均横向开设有与导向滑块匹配的导向滑槽,导向滑槽右侧贯穿定位筒体右侧,方便安装框13通过导向滑块与导向滑槽的配合定位安装至定位筒体内,同时方便从右侧拆卸出,导向滑块与紫外线杀菌灯组7之间设置有间隙,避免螺杆8带动安装框13从右侧拆卸出时,导向滑块受到紫外线杀菌灯组7的干涉;
[0034]
如图1所示:通风管体3外壁与装配孔内壁之间设置有保温棉层31,使将通风管体3处于一定温度。
[003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