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灶具隐藏式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3644发布日期:2021-02-09 20:57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灶具隐藏式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灶具隐藏式集成灶。


背景技术:

[0002]
集成灶,行业里亦称作环保灶或集成环保灶,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集成灶是运用微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深井下排或侧吸下排,下排风产生流体负压区的原理,让油烟魔力般的往下吸走,再也看不到油烟四处升腾的现象,油烟吸净率达95%以上。集成灶是为解决传统油烟机无法彻底根除油烟的难题,改善厨房和家居环境而研制开发的国际领先的厨房家电产品,该产品将烟机、灶具、消毒柜、储藏柜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彻底根除了厨房油烟。
[0003]
集成灶在不使用时,灶具一般直接暴露在灶台上,灶具周围与灶台之间的空间较小,不方便清洁,并且在用户烹饪操作完成后,灶具仍占用着灶台表面的空间,不利于厨房空间的利用,而进风箱安装在灶台上,导致位于进风箱后面的厨房墙壁无法清洁,日积月累容易在墙面上堆积油污对墙体造成影响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灶具隐藏式集成灶,通过在柜体的顶部安装安装腔,在安装腔内安装升降组件,升降组件抵住灶台上的灶具,然后在进风箱与灶台之间安装转动组件,转动组件与、进风箱、吸风箱相连通,在集成灶使用时,升降组件控制灶具从灶台上升起,使得灶具突出于灶台,转动组件控制进风箱转动,使得进风箱与灶台呈垂直状态,从而便于进风箱吸收油烟;在不使用集成灶时,升降组件控制灶具下降,使得灶具不突出于灶台,转动组件控制进风箱转动,使得进风箱贴合在灶台的顶部,从而便于灶台表面的清洁,且在不使用集成灶的情况下,灶具下降,进风箱贴合在灶台上,使得灶台的顶部呈一个平面,大大增加了厨房的空间利用,同时进风箱的转动,使得进风箱后侧的厨房墙面露出,从而便于墙面的清洁,避免墙面的油污积累以及消除其引发的安全隐患;在安装方法中,首先准备需要安装配件,先将底座固定到安装腔内的底部,并使得底座位于两个炉头孔之间,增加了升降组件在顶推灶具时的稳定性,保证了两个灶具在被顶推时能够受力均匀,平行上升,然后将平行升降装置安装到底座上,再将顶部支撑组件安装到平行升降装置的顶部,平行升降组件的设置保证了顶部支撑组件在升降过程中一直保持平行状态,从而避免了顶部支撑组件发生倾斜状态,以及使得两个灶具能够同步进行升降,保证了两个灶具的一致性,将灶具安装到灶台的炉头孔中后,升降装置向上顶起灶具,将灶具限位在炉头孔中,然后将灶台安装到柜体上,实现了灶台的安装方便、快捷,将组建完成的转动组件安装到灶台上,然后将进风箱安装到转动组件上,从而完成集成灶的安装,在集成灶使用时,升降装置将灶具顶起到灶台上,转动组件控制进风箱与灶台保持垂直,使得转动组件、进风箱、吸风箱之间相互连通,从而将油烟从进风箱吸入到吸风箱后
排出;在不使用集成灶时,升降装置将灶具下降到炉头孔内,使得灶具不突出于灶台,从而便于灶台的清洗,然后转动组件转动进风箱与灶台的顶部贴合,进风箱遮蔽炉头孔,从而避免了灰尘与杂物进入到集成灶的内部,进风箱的背部朝上,使得灶台的顶部呈一个平面,保证了厨房的空间的利用,同时可以对进风箱后侧的墙面进行清理,避免墙面的油污积累以及消除其引发的安全隐患。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灶具隐藏式集成灶,包括本体,本体的底部设有柜体,柜体的顶部设有灶台,灶台的顶部设有灶具,其特征在于:柜体的顶部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控制灶具在灶台上升降,柜体的后侧设有吸风箱,灶台的顶部的后侧设有进风箱,进风箱与吸风箱相连通,进风箱与灶台之间设有转动组件,转动组件、进风箱与吸风箱相连通,转动组件控制进风箱转动,进风箱与灶台相匹配。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柜体的顶部安装安装腔,在安装腔内安装升降组件,升降组件抵住灶台上的灶具,然后在进风箱与灶台之间安装转动组件,转动组件与、进风箱、吸风箱相连通,在集成灶使用时,升降组件控制灶具从灶台上升起,使得灶具突出于灶台,转动组件控制进风箱转动,使得进风箱与灶台呈垂直状态,从而便于进风箱吸收油烟;在不使用集成灶时,升降组件控制灶具下降,使得灶具不突出于灶台,转动组件控制进风箱转动,使得进风箱贴合在灶台的顶部,从而便于灶台表面的清洁,且在不使用集成灶的情况下,灶具下降,进风箱贴合在灶台上,使得灶台的顶部呈一个平面,大大增加了厨房的空间利用,同时进风箱的转动,使得进风箱后侧的厨房墙面露出,从而便于墙面的清洁,避免墙面的油污积累以及消除其引发的安全隐患。
[0007]
进一步,灶台的顶部设有两个炉头孔,两个炉头孔与安装腔相连通,灶具分别活动连接在炉头孔中,炉头孔内设有导向槽,灶具对应导向槽设有导向块,导向块设于导向槽内,升降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安装腔内的底部,升降装置的顶部抵住灶具的底部。升降装置控制灶具在炉头孔内进行沿着导向槽进行升降,导向槽的设置对灶具的升降起到一个导向作用,从而避免了灶具在升降过程中卡死在炉头孔内。
[0008]
进一步,升降装置包括底座、驱动组件、平行升降组件、顶部支撑组件与同步轴,底座固定连接在安装腔的内的底部,两个平行升降组件的活动连接在底座的两侧,同步轴的两端与平行升降组件的中心转动连接,顶部支撑结构设于平行升降组件的顶部,驱动组件设于底座上,驱动组件驱动平行升降组件带动顶部支撑组件进行升降。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平行升降组件带动顶部支撑组件进行升降,平行升降组件的设置保证了顶部支撑组件的两端能够平行升降,同步轴保证了两个平行升降组件的同步运行,使得顶部支撑组件能够平稳的进行升降,从而保证了灶具的平稳升降。
[0009]
进一步,底座顶部的两个平行升降组件对称设置,平行升降组件包括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同步轴的端部转动连接在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的中心交叉铰接处,底座的顶部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耳板,第一耳板与第一铰接杆的底部铰接,顶部支撑组件的底部对应第一耳板设有第二耳板,第二铰接的顶部与第二耳板铰接,底座的顶部的另一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滑移座,第二铰接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滑移柱,第一滑移座设有第一滑移槽,第一滑移柱滑动连接在第一滑移槽内,顶部支撑组件的底部对应第一滑移座设有第二滑移座,第一铰接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滑移柱,第二滑移座设有第二滑移槽,第二滑移柱滑动连接在第二滑移槽内。第一铰接杆的顶部的第二滑移柱沿着第二滑移
槽向底座的另一端移动,从而控制第二铰接接杆的底部的第一滑移柱沿着第一滑移槽向底座的另一端移动,从而控制顶部支撑组件下降;反之,则控制顶部支撑组件上升,第一滑移槽与第一滑移柱的设置以及第二滑移槽与第二滑移柱的设置增加了平行升降组件升降的灵活性与稳定性,避免平行升降组件在升降过程中出现卡死现象。
[0010]
进一步,驱动组件包括液压伸缩杆、固定座、连接杆与连接环,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所所底座的顶部靠近第一耳板的一侧,液压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上,连接环固定连接在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杆活动连接在两根第二铰接杆的底部之间,连接环套设在连接杆的中心处。在不需要使用集成灶时或者需要对灶台清洁时,液压伸缩杆向底座的另一端伸出,从而将连接杆向底座的一端顶推,从而控制第二铰接杆的底部的第一滑移柱沿着第一滑移槽向底座的另一端移动,第一铰接杆的顶部跟随第二铰接杆向底座的另一端移动,从而使得顶部支撑组件下降,反之,则控制顶部支撑组件上升,连接杆的设置使得两个第二铰接杆的底部能够同步运行,从而保证了顶部支撑组件的两端能够平行升降。
[0011]
进一步,顶部支撑组件包括中心支撑座、四根l型支撑杆与u型支撑座,第二耳板与第二滑移座均固定连接在中心支撑座的底部,四根l型支撑杆的一端均匀固定连接在中心支撑座的四边,u型支撑座固定连接在中心支撑座的顶部,l型支撑杆的另一端卡紧在u型支撑座上,u型支撑座的两边分别抵住灶具的底部,中心支撑座的中心设有第一台阶孔,u型支撑座的中心设有第二台阶孔,第一台阶孔与第二台阶孔相连通,第一台阶孔与第二台阶孔之间设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两端均设于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分别拧紧在第一台阶孔与第二台阶孔内。l型支撑杆的设置提高了中心支撑座对u型支撑座的的承载能力,第一螺母与第一螺杆的设置实现了中心支撑座与u型支撑座之间的固定连接,第一台阶开孔与第二台阶孔的设置使得u型支撑座的顶部与中心支撑座的底部没有呈平面状,避免了第一螺母的凸出。
[0012]
进一步,转动组件设有第一基座、第二基座、转动件与固定件,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位于本体的两侧,固定件固定连接在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之间,转动件转动连接在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之间,转动件套设在固定件的外侧,转动件与固定件匹配设置,转动件设于灶台的上方,进风箱固定连接在转动件的上方,进风箱、转动件、固定件与吸风箱相连通。当不需要使用集成灶时,升降装置控制灶具下降,转动件带动进风箱转动,使得进风箱的前侧贴合在灶台的顶部,进风箱的背部朝上,同时转动件与固定件的匹配设置,使得转动件围绕固定件转动后,将进风箱与吸风箱之间封闭,避免进风箱与吸风箱内异味飘散出来,同时避免造物进入进风箱与吸风箱,导致其堵塞;当需要使用集成灶时,升降装置控制灶具上升,转动件带动进风箱装动,使得进风箱与灶台层垂直状态,由于转动件与固定的匹配设置,使得进风箱、转动组件与吸风箱相互连通,从而保证了油烟从进风箱吸入经过转动组件后输送到吸风箱内排出,从而保证了油烟的正常吸收。
[0013]
进一步,固定件与转动件均呈圆形筒体,固定件设有呈垂直状态的流通腔,转动件靠近第一基座的一端设有通孔,转动件的另一端呈封闭状,固定件匹配连接在通孔内,转动件的上下两端对应流通腔设有开口,开口与进风箱、吸风箱相匹配,第一基座设有环形槽,转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环形槽内,固定件靠近第一基座的一端与第一基座固定连接,第二基座设有转动孔,转动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转动孔内,第二基座远离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转动电机,转动电机与转动件的另一端连接,灶台的后侧对应转动件设有弧形槽。转动
电机控制转动件的一端围绕环形槽转动,转动件的另一端在转动孔进行转动,环形槽与转动孔均对转动件起到一个限位作用,转动件的外壁在弧形槽中进行转动,弧形槽的设置使得灶台更加贴合转动件,避免转动件在转动过程中与灶台产生空隙,在需要使用集成灶时,转动件的上的两个开口与水平面呈垂直状态,并且与流通腔连通,使得进风箱、转动组件与吸风箱相互连通,从而保证了油烟从进风箱吸入经过转动组件后输送到吸风箱内排出;在不需要使用集成灶时,转动件的上的两个开口与水平面呈平行状态,同时转动件的内壁封闭了固定件的流通腔,固定件的外壁封闭了转动件的两个开口,从而使得进风箱与吸风箱之间封闭,从而避免了进风箱与吸风箱内的异味散出。
[0014]
进一步,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的底部均设有插块,柜体的两侧对应插块固定连接有插接座,插块插入插接座内,插块远离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二螺杆,插接座对应第二螺杆设有凹槽,第二螺杆穿过凹槽,第二螺杆设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母拧紧在插接座上。插接座固定在柜体上,插块插入到插接座中,通过第二螺杆的第二螺母的设置,从而将插块与插接座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了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与本体的固定。
[0015]
一种灶具隐藏式集成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6]
a、安装前的准备
[0017]
首先在柜体的顶部开设安装腔,在灶台的顶部开设与灶具匹配的炉头孔,在炉头孔内开设导向槽,再在灶具上安装导向块,然后准备尺寸匹配的安装配件;
[0018]
b、升降装置的安装
[0019]
首先将底座固定安装到安装腔内,使得底座位于两个炉头孔之间的中心位置,再将平行升降组件于驱动组件安装到底座上,然后将带有l型支撑杆的中心支撑座安装到平行升降组件的顶部,然后将u型支撑座卡紧在l型支撑杆中,使得u型支撑座的底部紧贴中心支撑座的顶部,接着将第一螺杆穿过中心支撑座上的第一调节孔后插入到u型支撑座上的第二台阶孔中,再将第一螺母拧紧,将u型支撑座与中心支撑座固定连接;
[0020]
c、灶台的安装
[0021]
先将灶具的导向块插入到放灶台的炉头孔中的导向槽中,使得灶具位于炉头孔中,然后升降组件将u型支撑座向上顶起,然后将灶具的底部放置在u型支撑座上,使得u型支撑座的两侧分别抵住灶具的底部,然后控制升降组件下降,将灶台放置到柜体上,接着将柜体与灶台进行固定;
[0022]
d、进风箱与转动组件的安装
[0023]
1)转动组件的安装
[0024]
先将第一基座与固定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再通过转动件的通孔将转动件套设在固定件的外侧,同时将转动件的一端插入到第一基座的环形槽内,然后将转动件的另一端插入到第二基座的转动孔中,接着将转动电机与转动件连接,完成转动组件的安装,将插接座固定安装到柜体的两侧,接着将插块插入到插接座中,使得插块上的第二螺杆沿着凹槽向下插入,然后拧紧第二螺母,从而将插块与插接座进行固定,使得转动件的底部的开口紧贴在灶台上的弧形槽处;
[0025]
2)进风箱的安装
[0026]
然后将进风箱固定安装到转动件的顶部的开口处,使得进风箱与灶台呈垂直状态时,进风箱、转动组件与吸风箱相互连通,转动电机转动进风箱,使得进风箱贴合在灶台的
顶部时,转动组件将进风箱与吸风箱之间封闭。
[0027]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柜体的顶部安装安装腔,在安装腔内安装升降组件,升降组件抵住灶台上的灶具,然后在进风箱与灶台之间安装转动组件,转动组件与、进风箱、吸风箱相连通,在集成灶使用时,升降组件控制灶具从灶台上升起,使得灶具突出于灶台,转动组件控制进风箱转动,使得进风箱与灶台呈垂直状态,从而便于进风箱吸收油烟;在不使用集成灶时,升降组件控制灶具下降,使得灶具不突出于灶台,转动组件控制进风箱转动,使得进风箱贴合在灶台的顶部,从而便于灶台表面的清洁,且在不使用集成灶的情况下,灶具下降,进风箱贴合在灶台上,使得灶台的顶部呈一个平面,大大增加了厨房的空间利用,同时进风箱的转动,使得进风箱后侧的厨房墙面露出,从而便于墙面的清洁,避免墙面的油污积累以及消除其引发的安全隐患。
[0029]
本实用新型中底座顶部的两个平行升降组件对称设置,平行升降组件包括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同步轴的端部转动连接在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的中心交叉铰接处,底座的顶部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耳板,第一耳板与第一铰接杆的底部铰接,顶部支撑组件的底部对应第一耳板设有第二耳板,第二铰接的顶部与第二耳板铰接,底座的顶部的另一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滑移座,第二铰接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滑移柱,第一滑移座设有第一滑移槽,第一滑移柱滑动连接在第一滑移槽内,顶部支撑组件的底部对应第一滑移座设有第二滑移座,第一铰接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滑移柱,第二滑移座设有第二滑移槽,第二滑移柱滑动连接在第二滑移槽内。第一铰接杆的顶部的第二滑移柱沿着第二滑移槽向底座的另一端移动,从而控制第二铰接接杆的底部的第一滑移柱沿着第一滑移槽向底座的另一端移动,从而控制顶部支撑组件下降;反之,则控制顶部支撑组件上升,第一滑移槽与第一滑移柱的设置以及第二滑移槽与第二滑移柱的设置增加了平行升降组件升降的灵活性与稳定性,避免平行升降组件在升降过程中出现卡死现象。
[0030]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件与转动件均呈圆形筒体,固定件设有呈垂直状态的流通腔,转动件靠近第一基座的一端设有通孔,转动件的另一端呈封闭状,固定件匹配连接在通孔内,转动件的上下两端对应流通腔设有开口,开口与进风箱、吸风箱相匹配,第一基座设有环形槽,转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环形槽内,固定件靠近第一基座的一端与第一基座固定连接,第二基座设有转动孔,转动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转动孔内,第二基座远离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转动电机,转动电机与转动件的另一端连接,灶台的后侧对应转动件设有弧形槽。转动电机控制转动件的一端围绕环形槽转动,转动件的另一端在转动孔进行转动,环形槽与转动孔均对转动件起到一个限位作用,转动件的外壁在弧形槽中进行转动,弧形槽的设置使得灶台更加贴合转动件,避免转动件在转动过程中与灶台产生空隙,在需要使用集成灶时,转动件的上的两个开口与水平面呈垂直状态,并且与流通腔连通,使得进风箱、转动组件与吸风箱相互连通,从而保证了油烟从进风箱吸入经过转动组件后输送到吸风箱内排出;在不需要使用集成灶时,转动件的上的两个开口与水平面呈平行状态,同时转动件的内壁封闭了固定件的流通腔,固定件的外壁封闭了转动件的两个开口,从而使得进风箱与吸风箱之间封闭,从而避免了进风箱与吸风箱内的异味散出。
[0031]
本实用新型步骤b中,先将底座固定到安装腔内的底部,并使得底座位于两个炉头孔之间,增加了升降组件在顶推灶具时的稳定性,保证了两个灶具在被顶推时能够受力均
匀,平行上升,然后将平行升降装置安装到底座上,再将顶部支撑组件安装到平行升降装置的顶部,平行升降组件的设置保证了顶部支撑组件在升降过程中一直保持平行状态,从而避免了顶部支撑组件发生倾斜状态,以及使得两个灶具能够同步进行升降,保证了两个灶具的一致性。
[0032]
本实用新型步骤d中,将组建完成的转动组件安装到灶台上,然后将进风箱安装到转动组件上,从而完成集成灶的安装,在集成灶使用时,升降装置将灶具顶起到灶台上,转动组件控制进风箱与灶台保持垂直,使得转动组件、进风箱、吸风箱之间相互连通,从而将油烟从进风箱吸入到吸风箱后排出;在不使用集成灶时,升降装置将灶具下降到炉头孔内,使得灶具不突出于灶台,从而便于灶台的清洗,然后转动组件转动进风箱与灶台的顶部贴合,进风箱遮蔽炉头孔,从而避免了灰尘与杂物进入到集成灶的内部,进风箱的背部朝上,使得灶台的顶部呈一个平面,保证了厨房的空间的利用,同时可以对进风箱后侧的墙面进行清理,避免墙面的油污积累以及消除其引发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3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4]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灶具隐藏式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进风箱贴合灶台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灶具下降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39]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灶台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腔安装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装置安装打安装腔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组件安装到灶台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中,1-本体;2-柜体;3-灶台;4-灶具;5-安装腔;6-升降装置;7-吸风箱;8-进风箱;9-转动组件;10-炉头孔;11-导向槽;12-底座;13-同步轴;14-第一铰接杆;15-第二铰接杆;16-第一耳板;17-第二耳板;18-第一滑移座;19-第一滑移柱;20-第一滑移槽;21-第二滑移座;22-第二滑移柱;23-第二滑移槽;24-液压伸缩杆;25-固定座;26-连接杆;27-连接环;28-中心支撑座;29-l型支撑杆;30-u型支撑块;31-第一台阶孔;32-第二台阶孔;33-第一螺杆;34-第一基座;35-第二基座;36-转动件;37-固定件;38-流通腔;39-通孔;40-开口;41-环形槽;42-转动孔;43-转动电机;44-插块;45-插接座;46-第二螺杆;47-凹槽;48-第二螺母;49-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灶具隐藏式集成灶,包括本体1,本体1的底部设有柜体2,柜体2的顶部设有灶台3,灶台3的顶部设有灶具4,柜体2的顶部设有安装腔5,安装腔5内设有升降装置6,升降装置6控制灶具4在灶台3上升降,柜体2的后侧设有吸风箱7,灶台3的顶部的后侧设有进风箱8,进风箱8与吸风箱7相连通,进风箱8与灶台3之间设有转动组件9,转动组件9、进风箱8与吸风箱7相连通,转动组件9控制进风箱8转动,进风箱8与灶
台3相匹配。
[0045]
灶台3的顶部设有两个炉头孔10,两个炉头孔10与安装腔5相连通,灶具4分别活动连接在炉头孔10中,炉头孔10内设有导向槽11,灶具4对应导向槽11设有导向块,导向块设于导向槽11内,升降装置6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安装腔5内的底部,升降装置6的顶部抵住灶具4的底部。升降装置6控制灶具4在炉头孔10内进行沿着导向槽11进行升降,导向槽11的设置对灶具4的升降起到一个导向作用,从而避免了灶具4在升降过程中卡死在炉头孔10内。
[0046]
升降装置6包括底座12、驱动组件、平行升降组件、顶部支撑组件与同步轴13,底座12固定连接在安装腔5的内的底部,两个平行升降组件的活动连接在底座12的两侧,同步轴13的两端与平行升降组件的中心转动连接,顶部支撑结构设于平行升降组件的顶部,驱动组件设于底座12上,驱动组件驱动平行升降组件带动顶部支撑组件进行升降。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平行升降组件带动顶部支撑组件进行升降,平行升降组件的设置保证了顶部支撑组件的两端能够平行升降,同步轴13保证了两个平行升降组件的同步运行,使得顶部支撑组件能够平稳的进行升降,从而保证了灶具4的平稳升降。
[0047]
底座12顶部的两个平行升降组件对称设置,平行升降组件包括第一铰接杆14与第二铰接杆15,同步轴13的端部转动连接在第一铰接杆14与第二铰接杆15的中心交叉铰接处,底座12的顶部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耳板16,第一耳板16与第一铰接杆14的底部铰接,顶部支撑组件的底部对应第一耳板16设有第二耳板17,第二铰接的顶部与第二耳板17铰接,底座12的顶部的另一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滑移座18,第二铰接杆1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滑移柱19,第一滑移座18设有第一滑移槽20,第一滑移柱19滑动连接在第一滑移槽20内,顶部支撑组件的底部对应第一滑移座18设有第二滑移座21,第一铰接杆1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滑移柱22,第二滑移座21设有第二滑移槽23,第二滑移柱22滑动连接在第二滑移槽23内。第一铰接杆14的顶部的第二滑移柱22沿着第二滑移槽23向底座12的另一端移动,从而控制第二铰接接杆的底部的第一滑移柱19沿着第一滑移槽20向底座12的另一端移动,从而控制顶部支撑组件下降;反之,则控制顶部支撑组件上升,第一滑移槽20与第一滑移柱19的设置以及第二滑移槽23与第二滑移柱22的设置增加了平行升降组件升降的灵活性与稳定性,避免平行升降组件在升降过程中出现卡死现象。
[0048]
驱动组件包括液压伸缩杆24、固定座25、连接杆26与连接环27,固定座25固定连接在所所底座12的顶部靠近第一耳板16的一侧,液压伸缩杆2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座25上,连接环27固定连接在液压伸缩杆24的另一端,连接杆26活动连接在两根第二铰接杆15的底部之间,连接环27套设在连接杆26的中心处。在不需要使用集成灶时或者需要对灶台3清洁时,液压伸缩杆24向底座12的另一端伸出,从而将连接杆26向底座12的一端顶推,从而控制第二铰接杆15的底部的第一滑移柱19沿着第一滑移槽20向底座12的另一端移动,第一铰接杆14的顶部跟随第二铰接杆15向底座12的另一端移动,从而使得顶部支撑组件下降,反之,则控制顶部支撑组件上升,连接杆26的设置使得两个第二铰接杆15的底部能够同步运行,从而保证了顶部支撑组件的两端能够平行升降。
[0049]
顶部支撑组件包括中心支撑座28、四根l型支撑杆29与u型支撑座30,第二耳板17与第二滑移座21均固定连接在中心支撑座28的底部,四根l型支撑杆29的一端均匀固定连接在中心支撑座28的四边,u型支撑座30固定连接在中心支撑座28的顶部,l型支撑杆29的另一端卡紧在u型支撑座30上,u型支撑座30的两边分别抵住灶具4的底部,中心支撑座28的
中心设有第一台阶孔31,u型支撑座30的中心设有第二台阶孔32,第一台阶孔31与第二台阶孔32相连通,第一台阶孔31与第二台阶孔32之间设有第一螺杆33,第一螺杆33的两端均设于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分别拧紧在第一台阶孔31与第二台阶孔32内。l型支撑杆29的设置提高了中心支撑座28对u型支撑座30的的承载能力,第一螺母与第一螺杆33的设置实现了中心支撑座28与u型支撑座30之间的固定连接,第一台阶开孔与第二台阶孔32的设置使得u型支撑座30的顶部与中心支撑座28的底部没有呈平面状,避免了第一螺母的凸出。
[0050]
转动组件9设有第一基座34、第二基座35、转动件36与固定件37,第一基座34与第二基座35位于本体1的两侧,固定件37固定连接在第一基座34与第二基座35之间,转动件36转动连接在第一基座34与第二基座35之间,转动件36套设在固定件37的外侧,转动件36与固定件37匹配设置,转动件36设于灶台3的上方,进风箱8固定连接在转动件36的上方,进风箱8、转动件36、固定件37与吸风箱7相连通。当不需要使用集成灶时,升降装置6控制灶具4下降,转动件36带动进风箱8转动,使得进风箱8的前侧贴合在灶台3的顶部,进风箱8的背部朝上,同时转动件36与固定件37的匹配设置,使得转动件36围绕固定件37转动后,将进风箱8与吸风箱7之间封闭,避免进风箱8与吸风箱7内异味飘散出来,同时避免造物进入进风箱8与吸风箱7,导致其堵塞;当需要使用集成灶时,升降装置6控制灶具4上升,转动件36带动进风箱8装动,使得进风箱8与灶台3层垂直状态,由于转动件36与固定的匹配设置,使得进风箱8、转动组件9与吸风箱7相互连通,从而保证了油烟从进风箱8吸入经过转动组件9后输送到吸风箱7内排出,从而保证了油烟的正常吸收。
[0051]
固定件37与转动件36均呈圆形筒体,固定件37设有呈垂直状态的流通腔38,转动件36靠近第一基座34的一端设有通孔39,转动件36的另一端呈封闭状,固定件37匹配连接在通孔39内,转动件36的上下两端对应流通腔38设有开口40,开口40与进风箱8、吸风箱7相匹配,第一基座34设有环形槽41,转动件36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环形槽41内,固定件37靠近第一基座34的一端与第一基座34固定连接,第二基座35设有转动孔42,转动件3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转动孔42内,第二基座35远离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转动电机43,转动电机43与转动件36的另一端连接,灶台3的后侧对应转动件36设有弧形槽49。转动电机43控制转动件36的一端围绕环形槽41转动,转动件36的另一端在转动孔42进行转动,环形槽41与转动孔42均对转动件36起到一个限位作用,转动件36的外壁在弧形槽49中进行转动,弧形槽49的设置使得灶台3更加贴合转动件36,避免转动件36在转动过程中与灶台3产生空隙,在需要使用集成灶时,转动件36的上的两个开口40与水平面呈垂直状态,并且与流通腔38连通,使得进风箱8、转动组件9与吸风箱7相互连通,从而保证了油烟从进风箱8吸入经过转动组件9后输送到吸风箱7内排出;在不需要使用集成灶时,转动件36的上的两个开口40与水平面呈平行状态,同时转动件36的内壁封闭了固定件37的流通腔38,固定件37的外壁封闭了转动件36的两个开口40,从而使得进风箱8与吸风箱7之间封闭,从而避免了进风箱8与吸风箱7内的异味散出。
[0052]
第一基座34与第二基座35的底部均设有插块44,柜体2的两侧对应插块44固定连接有插接座45,插块44插入插接座45内,插块44远离本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螺杆46,插接座45对应第二螺杆46设有凹槽47,第二螺杆46穿过凹槽47,第二螺杆46设有第二螺母48,第二螺母48拧紧在插接座45上。插接座45固定在柜体2上,插块44插入到插接座45中,通过第二螺杆46的第二螺母48的设置,从而将插块44与插接座45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了第一基座34
与第二基座35与本体1的固定。
[0053]
如图7至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灶具4隐藏式集成灶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4]
a、安装前的准备
[0055]
首先在柜体2的顶部开设安装腔5,在灶台3的顶部开设与灶具4匹配的炉头孔10,在炉头孔10内开设导向槽11,再在灶具4上安装导向块,然后准备尺寸匹配的安装配件。
[0056]
b、升降装置6的安装
[0057]
首先将底座12固定安装到安装腔5内,使得底座12位于两个炉头孔10之间的中心位置,再将平行升降组件于驱动组件安装到底座12上,然后将带有l型支撑杆29的中心支撑座28安装到平行升降组件的顶部,然后将u型支撑座30卡紧在l型支撑杆29中,使得u型支撑座30的底部紧贴中心支撑座28的顶部,接着将第一螺杆33穿过中心支撑座28上的第一调节孔后插入到u型支撑座30上的第二台阶孔32中,再将第一螺母拧紧,将u型支撑座30与中心支撑座28固定连接。
[0058]
c、灶台3的安装
[0059]
先将灶具4的导向块插入到放灶台3的炉头孔10中的导向槽11中,使得灶具4位于炉头孔10中,然后升降组件将u型支撑座30向上顶起,然后将灶具4的底部放置在u型支撑座30上,使得u型支撑座30的两侧分别抵住灶具4的底部,然后控制升降组件下降,将灶台3放置到柜体2上,接着将柜体2与灶台3进行固定。
[0060]
d、进风箱8与转动组件9的安装
[0061]
1)转动组件9的安装
[0062]
先将第一基座34与固定件37的一端固定连接,再通过转动件36的通孔39将转动件36套设在固定件37的外侧,同时将转动件36的一端插入到第一基座34的环形槽41内,然后将转动件36的另一端插入到第二基座35的转动孔42中,接着将转动电机43与转动件36连接,完成转动组件9的安装,将插接座45固定安装到柜体2的两侧,接着将插块44插入到插接座45中,使得插块44上的第二螺杆46沿着凹槽47向下插入,然后拧紧第二螺母48,从而将插块44与插接座45进行固定,使得转动件36的底部的开口40紧贴在灶台3上的弧形槽49处。
[0063]
2)进风箱8的安装
[0064]
然后将进风箱8固定安装到转动件36的顶部的开口40处,使得进风箱8与灶台3呈垂直状态时,进风箱8、转动组件9与吸风箱7相互连通,转动电机43转动进风箱8,使得进风箱8贴合在灶台3的顶部时,转动组件9将进风箱8与吸风箱7之间封闭。
[0065]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柜体2的顶部安装安装腔5,在安装腔5内安装升降组件,升降组件抵住灶台3上的灶具4,然后在进风箱8与灶台3之间安装转动组件9,转动组件9与、进风箱8、吸风箱7相连通,在集成灶使用时,升降组件控制灶具4从灶台3上升起,使得灶具4突出于灶台3,转动组件9控制进风箱8转动,使得进风箱8与灶台3呈垂直状态,从而便于进风箱8吸收油烟;在不使用集成灶时,升降组件控制灶具4下降,使得灶具4不突出于灶台3,转动组件9控制进风箱8转动,使得进风箱8贴合在灶台3的顶部,从而便于灶台3表面的清洁,且在不使用集成灶的情况下,灶具4下降,进风箱8贴合在灶台3上,使得灶台3的顶部呈一个平面,大大增加了厨房的空间利用,同时进风箱8的转动,使得进风箱8后侧的厨房墙面露出,从而便于墙面的清洁,避免墙面的油污积累以及消除其引发的安全隐患。
[0066]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