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油烟机机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52904发布日期:2021-04-20 23:56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油烟机机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油烟机的技术领域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吸油烟机机罩。


背景技术:

2.吸油烟机是一种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它安装在厨房炉灶上方,能将炉灶燃烧的废物和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油烟迅速抽走,排出室外。
3.在公开号为cn20828220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和主机箱,所述集烟罩下侧形成集烟腔,所述集烟腔与所述主机箱相连通,所述集烟罩沿其宽度方向包括固定部分和移动部分,所述移动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分伸出和收回,且所述移动部分的内侧设置有风幕模块。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油烟机工作时,吸入的油烟无法有效隔离在油烟机内,而是直接排放至室外的环境中,容易污染外界空气,不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油烟机机罩,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其具有防止油烟内的油污大量外逸至外界环境中的效果。
6.一种吸油烟机机罩,包括外罩体与内罩体,所述外罩体与内罩体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外罩体开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贯穿所述外罩体与内罩体,且所述出风口不与外罩体与内罩体之间形成的空腔连通,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吹风机,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抽风机,所述外罩体底侧壁设置有多个外侧出风孔,所述内罩体靠近外罩体的一侧壁设置有多个内侧出风孔,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吸烟管,所述吸烟管向远离出风口的方向延伸,所述吸烟管远离出风口的一端设置有冷凝网罩,所述冷凝网罩包括出液口与进液口,所述出液口设置于冷凝网罩远离吸烟管的一端,所述进液口设置于冷凝网罩靠近吸烟管的一端,所述进液口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出液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进水管沿吸烟管内侧壁延伸至出风口,且进水管通过出风口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冷凝网罩远离吸烟管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集油槽。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吸油烟机工作时,吹风机与抽风机同时启动,抽风机将罩体远离抽风机一端的油烟通过吸烟管抽向出风口,吹风机吹出的气流通过进风口进入外罩体与内罩体之间形成的空腔,一部分气流通过罩体底侧壁设置的多个外侧出风孔流出,在吸油烟机的底部形成多道风幕,多道风幕在外罩体远离吹风机的一端相连接形成一个将吸油烟机作业区域包围起来的风围墙,如此设置,有利于使得油烟聚集在吸油烟机的工作区域,防止油烟外逸,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另一部分气流通过内侧出风孔流出,形成使油烟加速流动的加速气流,如此设置,有利于向出风口流动的油烟流速能显著提高,加快了吸油烟机抽吸油烟的速率;当被抽吸的油烟流经冷凝网罩时,冷凝水通过进水管进入进液口,并通过冷凝网罩流向出液口,且通过出液口流出;通过冷凝水不断地通入冷凝网罩内,冷凝网罩对与之接触的油烟进行冷凝,将油烟内的油污冷凝还原成为油滴,油滴附着在冷凝网
罩外侧壁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滑落至集油槽中;如此设置,有利于将油烟中大部分雾化的油污冷凝还原成为油滴,并进行收集,防止了雾化的油污被抽风机抽走并排至室外。
8.进一步的,所述吸烟管远离出风口的一端套设有冷凝格栅,冷凝格栅与冷凝网罩相互套设,所述冷凝格栅包括出液管与进液管,所述出液管设置于冷凝格栅远离吸烟管的一端,所述进液管设置于冷凝格栅靠近吸烟管的一端,所述出液管与出水管相连通,进液管与进水管相连通,且出液管与出液口相对设置,进液管与进液口相对设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单个冷凝网罩对油烟进行冷凝时,冷凝水首先从进液口进入冷凝网罩,冷凝水在冷凝网罩内流通的过程中不断地与油烟进行热量交换,使得冷凝网罩靠近进液口的一端温度较低,而靠近出液口一端的温度较高,从而导致油烟无法进行充分的冷凝;通过设置冷凝格栅,进水管将外部的冷凝水同时通入冷凝格栅上的进液管与冷凝网罩上的进液口,因冷凝格栅上的进液管与冷凝网罩上的进液口相对设置,冷凝格栅上的出液管与冷凝网罩出液口相对设置,从而使得冷凝水在冷凝格栅内的流动方向与冷凝网罩内的冷凝网罩内的流动方向相反;如此设置,有利于保证油烟能得到充分的冷凝。
10.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网罩内靠近远离吸烟管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疏水亲油的吸油板,所述吸油板的外侧壁与冷凝网罩外侧壁抵接,所述吸油板上设置有多个通烟孔。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油烟流速过快,部分油烟来不及被充分冷凝时,吸油板可将未冷凝完全的油烟中的油雾吸收,进一步保证了油烟无法排入外部环境中。
12.进一步的,所述吸油板包括两个折叠部,两个所述折叠部通过铰接件铰接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清洗或更换吸油板时,可将两个折叠部通过铰接件相向折叠,有利于将吸油板通过冷凝网罩的缝隙中取放。
14.进一步的,所述吸油板两相对侧壁边缘设置有多个卡槽,卡槽与冷凝网罩的冷凝网罩卡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槽与冷凝网罩相卡接,有利于提高吸油板的稳固性,防止吸油板与冷凝网罩的抵接处油污过多导致吸油板与冷凝网罩之间的摩擦力减少而滑落。
16.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网罩内靠近远离吸烟管的一端设置有由多个吸油板重叠组成的吸油塔,且多个吸油板上的通烟孔交错设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交错设置的通烟孔在吸油塔内部形成了多条曲折交错的通烟通路,有利于使得通过吸油塔的油烟与吸油板充分接触,提升了吸油烟机的去油率。
18.进一步的,所述集油槽周侧壁靠近冷凝网罩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弹性卡爪,集油槽通过弹性卡爪与冷凝网罩卡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集油槽时,弹性卡爪利用自身的弹性恢复力紧紧与冷凝网罩卡接,当拆卸集液槽时,使用者只需弯折弹性卡爪,即可将集油槽取下;如此设置,有利于增加集油槽与冷凝网罩连接时的稳固性,且简化了拆卸集油槽的操作。
20.进一步的,所述外罩体底侧壁上设置有照明装置。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烹饪环境光线不佳时,可将照明装置开启,有利于使用者进行烹饪作业。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通过在吸烟管上设置冷凝网罩,吸油烟机可将被抽吸油烟中汽化的油液冷凝还原成为油滴,有利于防止油液被抽风机排入外部环境,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
24.2.通过在冷凝网罩上套设冷凝格栅,有利于保证经过冷凝网罩的油烟进行充分的冷凝,避免部分油烟冷凝不充分,逸出吸油烟机;
25.3.通过在冷凝网罩内卡接设置吸油塔,有利于经过冷凝网罩的油烟内的油液被进一步的充分吸收,提高吸油效率。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面图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冷凝格栅与冷凝网罩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吸油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外罩体;2、内罩体;3、照明装置;4、电池盒;5、开关;6、进风口;7、出风口;8、吹风机;9、抽风机;10、外侧出风孔;11、内侧出风孔;12、吸烟管;13、冷凝网罩;131、环形部一;132、竖直部一;133、出液口;134、进液口;14、出水管;15、进水管;16、冷凝格栅;161、环形部二;162、竖直部二;163、出液管;164、进液管;17、吸油板;18、折叠部;19、合页;20、卡槽;21、通烟孔;22、集油槽;23、弹性卡爪;24、吸油塔。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实施例一:
34.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吸油烟机罩,包括长方形的内罩体2与长方形的外罩体1,内罩体2套设于外罩体1内,且内罩体2与外罩体1的底侧壁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内罩体2与外罩体1之间形成空腔;外罩体1底侧壁上设置有照明装置3,本实施例中,照明装置3优选为led灯板,外罩体1周侧壁靠近led灯板的一端设置有电池盒4与开关5,led灯板、开关5与电池盒4依次通过电线连接;如此设置,当使用者在光线不足的空间进行烹饪操作时,可通过打开开关5将led灯板点亮,有利于方便使用者进行烹饪作业。
35.参照图2与图3,外罩体1上开设有圆形进风口6与圆形出风口7,进风口6处设置有吹风机8,出风口7处设置有抽风机9;出风口7贯穿内罩体2与外罩体1,且出风口7不与内罩体2与外罩体1之间形成的空腔连接;外罩体1底侧壁上垂直开设有多个圆形外侧出风孔10,且多个外侧出风孔10间隔均匀排列,内罩体2靠近内罩体2与外罩体1连接处的周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圆形内侧出风孔11。当吸油烟机工作时,吹风机8与抽风机9同时启动,抽风机9将内罩体2远离抽风机9一端的油烟通过吸烟管12抽向出风口7,吹风机8吹出的气流通过进风口6进入外罩体1与内罩体2之间形成的空腔,一部分气流通过外罩体1底侧壁设置的多个外侧出风孔10流出,在吸油烟机的底部四周形成多道风幕,多道风幕在外罩体1远离吹风机8的一端相连接形成一个将吸油烟机作业区域包围起来的气流围墙,有利于使得油烟聚集在吸油烟机的工作区域,防止油烟外逸,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另一部分气流通过内侧出风孔11流出,形成使油烟加速流动的加速气流,如此设置,有利于向出风口7流动的油烟流速能显著提高,加快了吸油烟机抽吸油烟的速率。
36.出风口7处焊接固定设置有向远离出风口7方向延伸的圆柱状吸烟管12,吸烟管12
远离出风口7的一端焊接固定设置有圆台状冷凝网罩13,冷凝网罩13由多根中空铁条组成,冷凝网罩13包括两个环形部一131与多个竖直部一132,两个环形部一131同轴设置,且靠近出风口7的环形部一131的周长大于远离出风口7的环形部一131的周长,多个竖直部一132将冷凝网罩13的两个环形部一131相连通,且多个竖直部一132均匀间隔设置。冷凝网罩13靠近吸烟管12的环形部一131设置有出液口133,出液口133连接有出水管14,出水管14沿吸烟管12内侧壁延伸至吸油烟机外部,远离吸烟管12的环形部一131设置有进液口134,进液口134连接有进水管15,进水管15沿吸烟管12内侧壁延伸至吸油烟机外部,并与外部水源连接。
37.冷凝网罩13内同轴套设有圆台形冷凝格栅16,冷凝格栅16由多根中空铁条组成,冷凝格栅16包括两个环形部二161与多个竖直部二162,靠近出风口7的环形部二161的周长大于远离出风口7的环形部二161的周长,多个竖直部二162将冷凝格栅16的两个环形部二161相连通,多个竖直部二162均匀间隔设置,且每个竖直部二162设置于相邻两个竖直部一132的间隔中。冷凝格栅16靠近吸烟管12的环形部二161连通设置有出液管163,出液管163与出水管14相连通,且出液管163与出液口133相对设置;远离吸烟管12的环形部二161连通设置有进液管164,进液管164与出水管14相连通,且进液管164与进液口134相对设置。
38.冷凝网罩13远离出风口7的一端设置有圆形集油槽22,集油槽22靠近冷凝网罩13的侧壁上相对设置有两个长方形弹性卡爪23,集油槽22通过弹性卡爪23的弹性回复力与冷凝网罩13的环形部一131卡接;如此设置,有利于将冷凝过的油烟集中收集,方便对冷凝后的油烟进行处理。
39.参照图3与图4,冷凝格栅16内同轴设置有圆形吸油板17,本实施例中,吸油板17优先选用聚苯乙烯纤维制作,吸油板17包括两个半圆形折叠部18,两个折叠部18通过合页19铰接;如此设置,有利于将圆形吸油板17折叠成为半圆形,从冷凝格栅16中取放;吸油板17周侧开设有多个长方形卡槽20,吸油板17通过卡槽20与竖直部二162卡接;吸油板17轴向侧壁上垂直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形通烟孔21,如此设置,油烟通过通烟孔21穿过吸油板17,有利于与吸油板17充分接触,提高吸油效果。
40.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吸油烟机进行吸油操作时,油烟穿过冷凝网罩13与冷凝格栅16通过吸烟管12流向出风口7,冷凝水通过进水管15进入进液口134与进液管164内,流经冷凝网罩13与冷凝格栅16,并通过出液口133与出液管163流出;通过冷凝水不断地通入冷凝网罩13与冷凝格栅16内,冷凝网罩13与冷凝格栅16对与之接触的油烟进行冷凝,将油烟内的油污冷凝还原成为油滴,油滴附着在冷凝网罩13与冷凝格栅16的外侧壁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滑落至集油槽22中;如此设置,有利于将油烟中大部分雾化的油污冷凝还原成为油滴,并进行收集,防止了雾化的油污被抽风机9抽走并排至室外;因冷凝格栅16上的进液管164与冷凝网罩13上的进液口134相对设置,冷凝格栅16上的出液管163与冷凝网罩13出液口133相对设置,从而使得冷凝水在冷凝格栅16内的流动方向与冷凝网罩13内的流动方向相反,有利于保证油烟能得到充分的冷凝,防止油烟冷凝不充分。部分因流速过快无法充分冷凝的油烟穿过吸油板17上的通烟孔21时,油烟内的油雾被吸油板17吸收,当吸油板17无法继续吸收油液,需要更换时,可将吸油板17的两个折叠部18通过合页19相向折叠,同时将其穿过冷凝格栅16与冷凝网罩13取出。
41.实施例二:
42.参照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吸油烟机机罩,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冷凝格栅16内同轴设置有吸油塔24,吸油塔24包括同轴均匀设置的多个吸油板17,多个吸油板17的轴向截面积沿集油槽22所在方向依次减小,且多个吸油板17之间存在一定间隔,每个吸油板17上都均匀垂直开设有多个通烟孔21,且相邻两个吸油板17上的通烟孔21交错排列。
43.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部分因流速过快无法充分冷凝的油烟可穿过吸油塔24内部交错设置的通烟孔21所形成的多条曲折交错的通烟通路;如此设置,使得油烟与吸油板17充分接触,油烟中的油雾被充分吸收,有利于提升吸油烟机机罩的去油率。
4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