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炉分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97016发布日期:2021-04-16 11:5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壁挂炉分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壁挂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壁挂炉分水器。


背景技术:

2.在现有壁挂炉安装过程中,壁挂炉的出水最大在1000l/h。对于地暖、空调等需要大流量的系统,为了能够有效工作,水流量需要超过2000l/h,因此单个壁挂炉系统是无法满足水流量需求的;同时对于地暖散热器混装系统变温差的出水需求,壁挂炉系统本身也无法满足。为了解决上述水流量小和变温差出水的问题,在现有的地暖或空调使用现场通常外加混水中心或连接二次系统,但外加混水中心又会导致系统连接复杂、安装隐患较多、系统控制问题等,安装也占了一大块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壁挂炉分水器,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个壁挂炉系统水流量小、不能变温差出水以及外加混水中心导致的系统连接复杂隐患较多且占空间较大的问题。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壁挂炉分水器,包括至少两个依次通过管路相连的储水管,各储水管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流量控制器,各储水管上部分别设有两个连接管,首端的储水管的侧面连接有高温出水管,首端的储水管下部设有低温出水管和生活热水出水管且生活热水出水管靠近其相邻的储水管,其他各储水管的下部均设有自来水进水管、低温回水管和高温回水管;首端的储水管内设有水平的扰流板,扰流板的一端固设在储水管朝向高温出水管一侧的内侧壁上,扰流板的另一端悬空且位于低温出水管和生活热水出水管之间,扰流板低于高温出水管与储水管的连接处且高于低温出水管与储水管的连接处。
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壁挂炉的进出水口与若干相连通的储水管相连,使壁挂架进出的水通过各储水管进行混合以实现混水的目的,同时通过在储水管内设置扰流板,且扰流板位于连接管的下方,因此壁挂炉加热后出来的热水即流入扰流板的上方,因此扰流板上方的水温高于扰流板下方的水温,所以高温出水管排出的是高温水,而扰流板下方的低温出水管排出的是低温水,生活热水出水管排出的是中等温度的水,增设扰流板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变温差出水的问题,同时本申请中的储水管加扰流板的结构相对简单,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壁挂炉系统外接混水中心或连接二次系统时产生的连接复杂,安装隐患较等问题。
6.优选地,所述扰流板的长度为所述连接管直径的3.5倍。
7.优选地,各所述管路均横置且低于高温出水管与储水管的连接处。
8.优选地,所述流量控制器为流量控制阀。
9.优选地,所述壁挂炉分水器还包括壳体,各储水管均通过卡箍固设于壳体内。
10.优选地,所述壳体外还设有与壳体内的各流量控制器电相连的以用于控制流量控制器的调节手柄。
11.优选地,各所述卡箍呈圆环状且其径向尺寸大于各储水管的径向尺寸,各所述卡箍套设有各储水管外,各所述卡箍的两端分别设有夹紧块,各所述夹紧块朝向各储水管的一端向储水管外表面延伸且储水管外表面固接,各所述夹紧块背离各储水管的一端向卡箍外延伸且与壳体拆卸连接。
12.优选地,各储水管的直径为80cm。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左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的左视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储水管的剖视图。
20.上述附图中:1、壳体;2、连接管;3、调节手柄;4、高温出水管;5、低温出水管;6、生活热水出水管;7、自来水进水管;8、低温回水管;9、高温回水管;10、第一储水管;11、第二储水管;12、卡箍;13、管路;14、流量控制器;15、夹紧块;16、扰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2.如图1

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壁挂炉分水器,包括至少两个依次通过管路13相连的储水管,各储水管之间的管路13上设有流量控制器14,各储水管上部分别设有两个连接管2,首端的储水管的侧面连接有高温出水管4,首端的储水管下部设有低温出水管5和生活热水出水管6且生活热水出水管6靠近其相邻的储水管,其他各储水管的下部均设有自来水进水管7、低温回水管8和高温回水管9;首端的储水管内设有水平的扰流板16,扰流板16的一端固设在储水管朝向高温出水管4一侧的内侧壁上,扰流板16的另一端悬空且位于低温出水管5和生活热水出水管6之间,扰流板16低于高温出水管4与储水管的连接处且高于低温出水管5与储水管的连接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以两个储水管为例,即包括第一储水管10和第二储水管11,第一储水管10即为首端的储水管,第一储水管10和第二储水管11之间通过管路13相连,第一储水管10和第二储水管11的上部分别设有两个连接管2,使用时,第一储水管10上的两个连接管2分别与一台壁挂炉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且与壁挂炉的出水口相连的连接管2靠近高温出水管4;第二储水管11上的两个连接管2分别与另一台壁挂炉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两壁挂炉排出的热水通过连接管2分别排入两储水管内,同时自来水从自来水进水管7内输入第二储水管11,低温回水管8和高温回水管9将回水输入第二储水管11内,因此不同温度的水会在两储水管内进行混水并通过管路13进行两储水管的交互,两储水管中的一部分水会从两储水管上部的其中一连接管2输送回两壁挂炉,第一储水管10内靠近高温出水管4的水由于是壁挂炉加热后的高温水通过连接管2输入第一储水管10内的高温水,即使立即混合,由于水平的扰流板16,其温度也还是较高,因此从高温出水管4输出的即为高温水,而第一储水管10内扰流板16下方的水,由于其位于扰流
板16下方,因此扰流板16相当于阻隔了扰流板16上部和下部的水的热传递,因此从扰流板16下方的低温出水管5内排出的为低温水,而扰流板16自由端一侧的水由于没有扰流板16的阻隔,因此高低温水热传递的较为均匀,因此从扰流板16自由端旁的生活热水出水管6排出的即为混合均匀后的生活热水,其温度高于低温出水管5排出的水并低于高温出水管4排出的水。因此通过扰流板16可以使第一储水管10排出的水具有温差。
23.优选地,所述扰流板16的长度为所述连接管2直径的3.5倍。选取扰流板16的长度为连接管2的直径的3.5倍,可以更好地使第一储水管10即首端储水管内的水进行温度的控制,使排出的水具有温差且温差较为明显。优选地,各所述管路13均横置且低于高温出水管4与储水管的连接处,管路13进行横置可以确保各储水管中的水可以相互之间进行交互,避免总是向一方流动。
24.优选地,所述流量控制器14为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用于控制管路13中液体流量的阀体,其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更好地控制第一储水管10和第二储水管11之间的流量,因此选用了流量控制阀。由于流量控制阀为现有技术,因此其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25.如图1

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壁挂炉分水器,所述壁挂炉分水器还包括壳体1,各储水管均通过卡箍12固设于壳体1内。具体地,所述卡箍12为金属材料制成。由于第一储水管10会变温排水,因此为了避免排出的高温水将使用者烫伤,且为了固定各个储水管和管路13,因此设置了壳体1,并将上述各储水管和管路13等结构均放置在壳体1内,以进行保护,并通过金属的卡箍12进行固定,结构简单且实用性较好。
26.如图1

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壁挂炉分水器,所述壳体1外还设有与壳体1内的各流量控制器14电相连的以用于控制流量控制器14的调节手柄3。由于流量控制器14是安装在壳体1内的,因此为了使操作者在壳体1外即可调节两储水管之间的流量,在壳体1外设置了与流量控制器14电连接的调节手柄3,操作更加方便,调节手柄3也选用了市场上常用的与流量控制阀电连接的手柄,因此其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27.如图5和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壁挂炉分水器,各所述金属卡箍12呈圆环状且其径向尺寸大于各储水管的径向尺寸,各所述金属卡箍12套设有各储水管外,各所述金属卡箍12的两端分别设有夹紧块15,各所述夹紧块15朝向各储水管的一端向储水管外表面延伸且储水管外表面固接,各所述夹紧块15背离各储水管的一端向金属卡箍12外延伸且与壳体1拆卸连接。卡箍12的径向尺寸大于储水管的径向尺寸且通过卡箍12两侧的夹紧块15与储水管贴合以进行夹持,可以避免卡箍12大面积的与储水管贴合,防止生锈或夹持过紧导致的储水管变形,而夹紧块15背离储水管的一端可用于与壳体1内侧螺纹拆卸连接,使安装更加方便。
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壁挂炉分水器,各储水管的直径为80cm。根据现有的壁挂炉的流量,将储水管的直径限定为80cm可以适用于大部分的壁挂炉,因此提高了适用范围。
2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