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装置、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1202发布日期:2021-04-27 18:52阅读:96来源:国知局
换热装置、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应用该换热装置的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以及应用该空调室外机或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2.当空调器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制热时,由于换热器需要吸热而使室外空气的温度相对较低,导致换热器表面容易有结霜现象的产生。目前,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的除霜过程主要通过从空调器的制热系统中逆向吸取部分热量用来进行除霜,而在该除霜过程中空调器的蒸发器会吸收室内热量,如此影响了空调器对室内的制热过程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装置,旨在提高空调器对室内的制热过程的稳定性。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换热装置包括:
5.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相连通的主体管和弯折管,所述主体管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弯折管设于所述壳体的外壁面;和
6.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壳体设有所述弯折管的外壁面。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所述弯折管的外壁面具有长度方向,所述弯折管于该外壁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所述加热组件沿该外壁面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安装座和加热件;
9.所述安装座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和/或所述弯折管;
10.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安装座面向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壳体相配合夹持固定所述加热件,所述加热件抵接于所述弯折管。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面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加热件和所述弯折管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设有卡接件,所述弯折管与所述卡接件卡接。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接件包括主体部和两个夹持部;
14.所述主体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
15.两个所述夹持部设于所述主体部面向所述弯折管的一侧,并呈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夹持部相配合夹持固定所述弯折管,使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弯折管卡接。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为炭纤维材质;
17.和/或,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绝缘保护套,所述绝缘保护套包裹于所述加热件的外侧;
18.和/或,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加热件,
所述安装座设有连通所述安装槽和外界的过线孔,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过线孔向外延伸。
19.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
20.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相连通的主体管和弯折管,所述主体管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弯折管设于所述壳体的外壁面;和
21.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壳体设有所述弯折管的外壁面,并用以对所述弯折管加热用以对所述弯折管加热。
2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连通于所述空调室外机的空调室内机;
23.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和加热组件,所述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相连通的主体管和弯折管,所述主体管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弯折管设于所述壳体的外壁面;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壳体设有所述弯折管的外壁面;
24.和/或,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和加热组件,所述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相连通的主体管和弯折管,所述主体管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弯折管设于所述壳体的外壁面;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壳体设有所述弯折管的外壁面。
2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换热装置应用于空调器,在空调器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制热时。通过加热组件可以对换热器的换热管进行加热,使得换热器的温度能够上升而有效的缓解换热器结霜过快的现象。如此使得空调器无需频繁的进行除霜过程,也即从空调器的制热系统中逆向吸取部分热量用来进行除霜,从而提高了空调器对室内的制热过程的稳定性。并且,由于本方案中的换热装置的加热组件是设于壳体设有换热管的弯折管的外壁面而与弯折管较为接近,使得能够直接对该换热管的弯折管进行加热,并通过换热管的弯折管可以直接将热量传递至换热管内的冷媒。如此能够降低加热组件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外界大气而造成的热量损失,从而能够提高加热组件对换热器的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图1中换热装置的加热组件的安装座实施例的一剖面示意图;
29.图3为图1中换热装置的加热组件的安装座和加热件一实施例的一剖面示意图;
30.图4为图1中换热装置的加热组件的加热件和绝缘保护膜一实施例的一剖面示意图;
31.附图标号说明:
[0032][0033][0034]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6]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7]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8]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9]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换热装置。
[0040]
请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10和加热组件30;换热器10包括壳体11和换热管13,换热管13包括相连通的主体管和弯折管,主体管设于壳体11内,弯折管设于壳体11的外壁面;加热组件30设于壳体11设有弯折管的外壁面,并用以对换热管13的弯折管加热。
[004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换热器10主要用于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如氟利昂)在室外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变成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其中,换热器10的壳体11可以呈直线板状或者弧形板状,换热管13的主体管可以呈直线状,而弯折管可以呈弧形状设置,其
具体形状结构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10。由于换热器10为现有技术,故在此对其工作原理不作详述。加热组件30在通电后可以产生热量,故在空调器处于低温环境下进行制热的工况时能够对换热器10进行加热。其中,加热组件30的供电可以是在加热组件30内部设有供电电源,当然也可以是另设电源和该加热组件30电性连接。
[0042]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换热装置应用于空调器,在空调器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制热时。通过加热组件30可以对换热器10的换热管13进行加热,使得换热器10的温度能够上升而有效的缓解换热器10结霜过快的现象。如此使得空调器无需频繁的进行除霜过程,也即从空调器的制热系统中逆向吸取部分热量用来进行除霜,从而提高了空调器对室内的制热过程的稳定性。并且,由于本方案中的换热装置的加热组件30是设于壳体11设有换热管的弯折管的外壁面而与弯折管较为接近,使得能够直接对换热管13的弯折管进行加热的,并通过换热管13直接将热量传递至换热管13内的冷媒。如此能够降低加热组件30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外界大气而造成的热量损失,从而能够提高加热组件30对换热器10的加热效果。
[004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壳体11设有弯折管的外壁面具有长度方向,弯折管于该外壁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加热组件30沿该外壁面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用以对多个弯折管进行加热。
[0044]
可以理解,加热组件30呈长条状设置,使得加热组件30和位于壳体11的由上至下的各处的换热管13均能够接触。如此增大加热组件30和换热管13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加热组件30对换热器10的加效果。其中,加热组件30于壳体11的端面上的投影呈矩形状设置,如此使其能够和壳体11的端面进行较好的抵接而便于提高加热组件30安装的稳定性。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加热组件30也可以是呈块状,并在壳体11上沿壳体11设有弯折管的外壁面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多个。
[0045]
请结合参考图1、图2、图3以及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加热组件30包括安装座31和加热件33;安装座31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11和/或弯折管;加热件33设于安装座31面向壳体11的一侧,安装座31和壳体11相配合夹持固定加热件33,加热件33抵接于换热管13的弯折管。
[0046]
可以理解,安装座31的设置使得加热件33可以通过安装座31和壳体11相配合对其进行夹持限位固定,如此无需在加热件33上设置连接结构而避免了对加热件33的自身结构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加热件33在安装固定过程的安全性。而安装座31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加热组件30在发生损坏时,可以将其从换热器10上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或更换,从而提高了维修或更换的便利性。加热件33抵接于换热管13的弯折管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地降低加热件33的热损失,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加热件33对换热器10的加热效果。其中,安装座31和加热件33在壳体11的端面上投影可以均呈矩形状设置。另外,安装座31可以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11,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于换热管13,亦或者是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11和换热管13。
[004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安装座31面向壳体11的一侧设有安装槽31a,加热件33和弯折管嵌设于安装槽31a内。
[0048]
可以理解,将加热件33和弯折管嵌设于安装槽31a内,使得加热件33产生的热量大部分能够传递至弯折管,如此能够进一步地降低加热件33产生的热量损失于外界大气中的可能而提高加热组件30对换热器10的加热效果。同时,安装槽31a的设置也给予了安装空
间,能够进一步地使得加热组件30和换热器10安装的更为紧凑,从而进一步地降低对空间的占用。其中,安装槽31a可以呈方形状设置,或者呈矩形状设置,能够使其和加热件33的形状相适配即可。
[0049]
请结合参考图1、图2以及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安装座31于安装槽31a的槽壁设有卡接件311,弯折管与卡接件311卡接。
[0050]
可以理解,加热组件30通过安装座31的卡接件311与弯折管卡接配合,使得无需在换热器10上设置连接结构以固定加热组件30和换热器10。如此能够简化加热组件30和换热器10之间的连接结构而降低了换热装置的制造成本,同时通过卡接固定也简化了加热组件30和换热器10之间的组装过程。其中,卡接件311可以沿安装座3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以和壳体11的各个弯折管均有所连接,从而提高安装座31卡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在换热装置具有两排换热管13时,安装槽31a的相对的两槽侧壁上可以均设有卡接件311,以和该两排换热管13的弯折管相对应卡接。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座31也可以是通过螺钉螺纹连接于壳体11,亦或者是通过磁块磁吸连接于壳体11。
[0051]
请参考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卡接件311包括主体部3111和两个夹持部3113;主体部3111连接于安装槽31a的侧壁;两个夹持部3113设于主体部3111面向弯折管的一侧,并呈相对设置,两个夹持部3113相配合夹持固定换热管13的弯折管,使卡接件311与弯折管卡接。
[0052]
具体地,在将加热组件30安装于换热器10时,弯折管可以从两个夹持部3113远离主体部3111的一端所形成开口通过弹性卡入两个夹持部3113之间即可完成组装。在将加热组件30拆卸于换热器10时,将加热组件30沿远离换热器10的方向施加外力使两个夹持部3113和主体部3111相脱离即可完成拆卸。如此使得加热组件30的拆装过程简单、快捷同时也使得卡接件311和弯折管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而进一步地提高卡接的稳定性。其中,主体部3111和两个夹持部3113可以是呈一体结构设置,以增强主体部3111和两个夹持部3113在连接处的连接的稳定性,降低主体部3111和两个夹持部3113在连接处发生断裂的可能。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卡接件311也可以是包括主体部3111和一个夹持部3113,也即两者呈l形状设置,此时通过夹持部3113和安装座31的凹槽的槽壁相配合夹持固定弯折管。
[005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加热件33为炭纤维材质。
[0054]
可以理解,由于炭纤维材质具有热转换效率高和寿命长等优点,如此能够提高加热件33在通电后产生热量的效率,也能够延长加热件33的使用年限。同时,由于炭纤维材质还具有柔性,如此能够较方便的将加热件33挤压安装于安装座31的安装槽31a内。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加热件33也可以是电热管,即该加热件33在通电后能够产生热量而对换热器10进行加热即可。
[0055]
请参考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加热组件30还包括绝缘保护套35,绝缘保护套35包裹于加热件33的外侧。
[0056]
可以理解,绝缘保护套35对加热件33具有绝缘保护作用,能够降低发生触电事故的可能,从而提高加热件33使用的安全性。具体地,该绝缘保护套35可以为塑料材质,例如:abs塑料或者ps塑料等,当然也可以为橡皮或者布料等。而绝缘保护套35形状和加热件33的形状相适配,并包裹加热件33的各个表面。
[0057]
请结合图2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加热组件30还包括电源线37,电源线37的一端电性连接于加热件33,安装座31设有连通安装槽31a和外界的过线孔31b,电源线37的另一端穿过过线孔31b向外延伸。
[0058]
可以理解,如此设置使得给加热件33供电的电源无需设置在安装座31的安装槽31a内,从而能够保证加热件33在安装槽31a内具有较大的安装空间而便于稳固安装。而过线孔31b的设置给予了过让空间,使得电源线37能够从该过线孔31b通过而无需从安装座31和壳体11两者相接触的面之间通过,从而避免了电源线37的设置对安装座31和壳体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的影响。当然,在加热组件30包括绝缘保护套35时,绝缘保护套35也可以设有通过电源线37穿过的通孔,以便该电源线37和位于绝缘保护套35内的加热件33连接。
[0059]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该空调室外机包括换热装置,该换热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外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60]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装置,该换热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61]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或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62]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