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矿热炉用底部环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7161发布日期:2021-05-04 10:08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矿热炉用底部环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热炉用底部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矿热炉用底部环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现有的矿热炉用铜瓦结构的电极系统,均是采用压力环(2)上的波纹管抱紧铜瓦(12),在压力环(2)与铜瓦(12)底部再增加个底部环(1)来保护整个底部导电装置(参考图4),而现有的底部环(1)与压力环(2)的连接方式是通过吊耳(参考图5),在压力环(2)底板上焊接若干压力环吊耳(13),在底部环(1)上焊接若干底部环吊耳(10),在底部环(1)上垫上隔热环(5)与绝缘环(9),将压力环(2)固定好以后,在压力环吊耳(13)与底部环吊耳(10)之间套好吊耳绝缘(14),最后采用螺栓(15)将压力环吊耳(13)与底部环吊耳(10)固定,这样的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一般在一个底部环(1)上设置4个底部环吊耳(10),由于电极经常上下压放,时间长了以后压力环吊耳(13)与底部环吊耳(10)之间的吊耳绝缘(14)会破损,会产生不绝缘现象;

第二:底部环进出水管(11)与压力环(2)之间间隙过小(参考图4),虽然底部环进出水管(11)外侧包了绝缘套管,但是如果上下抖动过大,底部环进出水管(11)也存在与压力环、护屏之间不绝缘或刺火现象;

第三:因为底部环(1)与压力环(2)底板之间有吊耳的存在,必须留出足够的有效空间才能上螺栓(15),当底部环(1)与压力环(2)固定好以后,这些空的部位需要填充硅酸铝纤维毯,但是如果硅酸铝纤维毯填充的不好,就会影响这个电炉的密封,即使完整的填充了硅酸铝纤维毯,底部的隔热环(5)与绝缘环(9)也还是容易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科学、密封性好、底部环使用寿命长的一种改进的矿热炉用底部环固定结构。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矿热炉用底部环固定结构,包括底部环和压力环;所述底部环上设置水冷钢管;所述压力环上与底部环水冷钢管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两端开口的吊挂管;所述水冷钢管外壁设置绝缘管后穿入吊挂管,并从吊挂管顶部穿出;所述水冷钢管通过预紧螺母与吊挂管和压力环形成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底部环和压力环之间从下至上还依次设置隔热环、第一绝缘环和第二绝缘环;调节所述预紧螺母对隔热环、第一绝缘环和第二绝缘环形成紧压固定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底部环上焊接连接不锈钢加强圈形成杯口;所述水冷钢管下部通过螺纹与杯口和底部环连接,所述杯口顶部与水冷钢管之间焊接加固。

作为优选,所述预紧螺母与吊挂管和压力环之间设置绝缘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底部环水冷钢管即通水冷却,同时也起到吊挂作用,在压力环本体上底部环水冷钢管相对应的位置增加吊挂管,水冷钢管穿过吊挂管,通过预紧螺母与吊挂管和压力环固定,水冷钢管外侧套设绝缘管,保证底部环与压力环之间的绝缘,绝缘管不受力,因此使用寿命长;

第二:压力环与底部环之间设有隔热环、第一绝缘环和第二绝缘环,通过调节预紧螺母,使得压力环与底部环收紧,从而压紧隔热环、第一绝缘环和第二绝缘环,形成锁死结构,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底部的密封效果,同时电极在上下动作时,大大的降低了因为震动而产生的影响,底部环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冷钢管与底部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吊挂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压力环吊耳与底部环吊耳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底部环、1.1是水冷钢管、1.2是杯口、2是压力环、2.1是吊挂管、3是绝缘管、4是预紧螺母、5是隔热环、6是第一绝缘环、7是第二绝缘环、8是绝缘垫、9是绝缘环、10是底部环吊耳、11是底部环进出水管、12是铜瓦、13是压力环吊耳、14是吊耳绝缘、15是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改进的矿热炉用底部环固定结构,包括底部环1和压力环2;所述底部环1上设置水冷钢管1.1;所述压力环2上与底部环1水冷钢管1.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两端开口的吊挂管2.1;所述水冷钢管1.1外壁设置绝缘管3后穿入吊挂管2.1,并从吊挂管2.1顶部穿出;所述水冷钢管1.1通过预紧螺母4与吊挂管2.1和压力环2形成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底部环1和压力环2之间从下至上还依次设置隔热环5、第一绝缘环6和第二绝缘环7;调节所述预紧螺母4对隔热环5、第一绝缘环6和第二绝缘环7形成紧压固定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底部环1上焊接连接不锈钢加强圈形成杯口1.2;所述水冷钢管1.1下部通过螺纹与杯口1.2和底部环1连接,所述杯口1.2顶部与水冷钢管1.1之间焊接加固。

作为优选,所述预紧螺母4与吊挂管2.1和压力环2之间设置绝缘垫8。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的矿热炉用底部环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环(1)和压力环(2);所述底部环(1)上设置水冷钢管(1.1);所述压力环(2)上与底部环(1)水冷钢管(1.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两端开口的吊挂管(2.1);所述水冷钢管(1.1)外壁设置绝缘管(3)后穿入吊挂管(2.1),并从吊挂管(2.1)顶部穿出;所述水冷钢管(1.1)通过预紧螺母(4)与吊挂管(2.1)和压力环(2)形成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矿热炉用底部环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环(1)和压力环(2)之间从下至上还依次设置隔热环(5)、第一绝缘环(6)和第二绝缘环(7);调节所述预紧螺母(4)对隔热环(5)、第一绝缘环(6)和第二绝缘环(7)形成紧压固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矿热炉用底部环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环(1)上焊接连接不锈钢加强圈形成杯口(1.2);所述水冷钢管(1.1)下部通过螺纹与杯口(1.2)和底部环(1)连接,所述杯口(1.2)顶部与水冷钢管(1.1)之间焊接加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矿热炉用底部环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螺母(4)与吊挂管(2.1)和压力环(2)之间设置绝缘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矿热炉用底部环固定结构,包括底部环和压力环;所述底部环上设置水冷钢管;所述压力环上与底部环水冷钢管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两端开口的吊挂管;所述水冷钢管外壁设置绝缘管后穿入吊挂管,并从吊挂管顶部穿出;所述水冷钢管通过预紧螺母与吊挂管和压力环形成固定连接,本结构设计科学、密封性好、底部环使用寿命长。

技术研发人员:曹杰;金俊;吴鑫月;薛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德诚冶金电炉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31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