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防爆片热处理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57675发布日期:2021-06-22 15:21阅读:78来源:国知局
动力电池防爆片热处理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热处理均匀、干燥效果好,干燥效率高的动力电池防爆片热处理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干燥设备或干燥生产线,一般都是通过加热烘烤实现干燥,其结构是由一个干燥炉、链条及加热组件组成,通过加热组件对干燥炉吹出热风,链条带动工件进行入干燥炉内使工件升温,进而使工件的水分蒸发达到干燥的目的。然而,这种方式存在一些不足,具体是加热组件是通过出风口直接将热风吹出到干燥炉内部,由于出风口无法兼顾到干燥炉的各个区域,因此,从出风口吹出的热风进入到干燥炉后往往会在干燥炉的部分区域形成高温区域,而无法兼顾到或热风无法到达的区域侧形成低温区域,这使得干燥炉内部的温度存在差异。当工件进入干燥炉后,处于高温区域及低温区域的工件需要加热时便会存在不同,随着链条向前的运行,最终导致有部分工件提早完全干燥且过度加热,而有部分工件侧未完全干燥,因而,这些干燥设备的热处理是不均匀的,干燥效果不理想,干燥效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处理均匀、干燥效果好,干燥效率高的动力电池防爆片热处理生产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防爆片热处理生产线包括壳体、循环链条、驱动装置、加热装置、鼓风装置及均分板,所述壳体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两端具有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均分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将所述容置空间分隔成呈上、下设置的上通道及下通道;所述循环链条设置于所述下通道内,以通过所述进料口将工件上料到所述循环链条上以及通过所述出料口将工件从所述循环链条上下料;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循环链条运行;所述上通道的侧壁设有出风口,所述下通道的侧壁设有入风口,所述出风口及所述入风口之间设有风道;所述鼓风装置及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风道上,以将加热后的空气通过所述出风口、上通道及均分板吹到所述下通道后回流到所述入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均分板将所述容置空间分成上通道及下通道,再在所述上通道上设置出风口,在所述下通道设置入风口,并且在所述出风口及入风口之间设置风道,通过鼓风装置及加热装置即可将热风从所述出风口吹到所述下通道内并从所述出风口回流到所述风道内,实现循环加热及干燥的目的;由于所述均分板可以将热风均匀地分配到所述下通道的各个区域,因此跟随所述循环链条进入到所述上通道内的工件在向前移动的同时可以均匀地受到从上方吹出的热风干燥,因而工件的热处理十分均匀,使得各个工件的干燥效果很好,而且有利于加快工件的前进速度,提高干燥效率。

较佳地,所述均分板设有多个通孔,以将加热后的空气均匀地吹向所述下通道。

较佳地,所述动力电池防爆片热处理生产线还包括张紧气缸,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地设有调节轮,所述调节轮与所述循环链条啮合且与所述张紧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以在所述张紧气缸的输出端伸短时,调节所述链条的张紧度。

较佳地,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有将工件上料到所述循环链条的上料装置和/或所述出料口的一侧设有将工件从所述循环链条下料的下料装置。这样可以对工件自动上料和/或下料,达到自动化的目的。

较佳地,所述动力电池防爆片热处理生产线还包括用于装载所述工件的料篮,所述料篮挂载于所述循环链条上。这样可以使一个所述料篮能装载多个工件,从而可使在同一位置上的多个工件能同时干燥,提高干燥效率。

较佳地,所述循环链条沿上、下交替地缠绕设置。这样可以延长工件在所述下通道内的停留时间,并且有效利用所述下通道的空间,提高干燥效率。

较佳地,所述加热装置具有多个发热管,所述发热管从所述风道的侧面插入所述风道内。这样安装既可以对所述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也方便对发热管进行检修,提高维护的便利性。

具体地,所述动力电池防爆片热处理生产线还包括回流输送带,所述回流输送带设置于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之间,以将空载的料篮从所述出料口转移到所述进料口。设置所述回流输送带可以使所述料篮自动回流,实现循环使用,提高所述动力电池防爆片热处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

较佳地,所述动力电池防爆片热处理生产线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隔热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防爆片热处理生产线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防爆片热处理生产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防爆片热处理生产线的纵向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防爆片热处理生产线的横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防爆片热处理生产线100包括壳体1、循环链条2、驱动装置3、加热装置4、鼓风装置5及均分板6,所述壳体1具有容置空间11,所述容置空间11的两端具有进料口12及出料口13;所述进料口12及出料口13分别与所述容置空间11相连通。所述均分板6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1内并将所述容置空间11分隔成呈上、下设置的上通道111及下通道112;所述均分板6设有多个通孔61,所述通孔61将所述上通道111及所述下通道112连通。

请参阅图1、图3及图4,所述循环链条2设置于所述下通道112内,以通过所述进料口12将工件上料到所述循环链条2上以及通过所述出料口13将工件从所述循环链条2上下料;具体地,所述下通道112的相对两侧壁对称地枢接有多个链轮14,同一侧壁的所述链轮14沿输送方向呈上、下交规地设置,所述循环链条2沿上、下交替地缠绕于所述链轮14上,两侧壁各设置于循环链条2,两所述循环链条2之间设置一用于连接工件的连接轴。这样可以延长工件在所述下通道112内的停留时间,并且有效利用所述下通道112的空间,提高干燥效率。所述驱动装置3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且位于所述进料口12的一侧,并驱动所述循环链条2运行,所述驱动装置3为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输出齿轮连接,齿轮带动所述循环链条2运行。所述动力电池防爆片热处理生产线100还包括用于装载所述工件的料篮7,所述料篮7挂载于所述循环链条2的连接轴上。这样可以使一个所述料篮7能装载多个工件,从而可使在同一位置上的多个工件能同时干燥,提高干燥效率。

再请参阅图1及图3,所述动力电池防爆片热处理生产线100还包括张紧气缸8,所述壳体1的两侧壁相对地开设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内滑动地设有调节轮16,所述调节轮16与所述循环链条2啮合且与所述张紧气缸8的输出端连接,以在所述张紧气缸8的输出端伸短时,调节所述链条的张紧度。

再如图4所示,所述上通道111的侧壁设有多个沿输送方向排列的出风口113,所述下通道112的侧壁设有多个沿输送方向排列的入风口114,所述出风口113及所述入风口114之间设有风道17,所述风道17沿输送方向排列设置;所述风道17、所述出风口113、所述均分板6的通孔及所述入风口114之间形成一循环通道。每一所述风道17上均设有所述鼓风装置5及所述加热装置4,所述鼓风装置5及所述加热装置4设置于所述风道17上,以将加热后的空气通过所述出风口113、上通道111及均分板6吹到所述下通道112后回流到所述入风口114,所述均分板6可以将加热后的空气均匀地吹向所述下通道112。

再如图4所示,所述加热装置4具有多个发热管,所述发热管从所述风道17的侧面插入所述风道17内。这样安装既可以对所述风道17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也方便对发热管进行检修,提高维护的便利性。

再如图1及图2,所述进料口12的一侧设有将工件上料到所述循环链条2的上料装置9,所述出料口13的一侧设有将工件从所述循环链条2下料的下料装置10。这样可以对工件自动上料和下料,达到自动化的目的。所述动力电池防爆片热处理生产线100还包括回流输送带110,所述回流输送带110设置于所述进料口12与所述出料口13之间,以将空载的料篮7从所述出料口13转移到所述进料口12。设置所述回流输送带110可以使所述料篮7自动回流,实现循环使用,提高所述动力电池防爆片热处理生产线100的自动化程度。

所述动力电池防爆片热处理生产线100还包括外壳120,所述外壳120与所述壳体1之间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可以减少所述下通道112内的热量向外散失,降低能耗,提高热利用效率。

综合上述,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防爆片热处理生产线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如下:

工作时,先将工件装载于所述料篮7内,然后利用所述上料装置9将所述料篮7挂载于所述循环链条2的连接轴上,所述驱动装置3启动,带动所述循环链条2运行,使得所述料篮7从在所述下通道112内移动。与此同时,所述加热装置4及所述鼓风装置5启动,所述加热装置4将所述风道17内的空气加热,所述鼓风装置5将加热的空气从所述出风口113吹出,加热的空气通过所述上通道111及所述均分板6的通孔后向下均匀地吹向所述下通道112,此时,加热的空气对所述料篮7上的工件加热干燥,干燥后的空气从所述入风口114重新进入所述风道17内。因此,通过所述循环链条2的连续输送,以及所述鼓风机的连续送风,实现对工件连续干燥的目的。最后,干燥完成后,所述料篮7移动到所述出料口13,所述下料装置10将工件移出所述料篮7,并将空载的所述料篮7放置于所述回流输送带110上,所述回流输送带110将所述料篮7输送回所述上料装置9处重新准备上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均分板6将所述容置空间11分成上通道111及下通道112,再在所述上通道111上设置出风口113,在所述下通道112设置入风口114,并且在所述出风口113及入风口114之间设置风道17,通过鼓风装置5及加热装置4即可将热风从所述出风口113吹到所述下通道112内并从所述出风口113回流到所述风道17内,实现循环加热及干燥的目的;由于所述均分板6可以将热风均匀地分配到所述下通道112的各个区域,因此跟随所述循环链条2进入到所述上通道111内的工件在向前移动的同时可以均匀地受到从上方吹出的热风干燥,因而工件的热处理十分均匀,使得各个工件的干燥效果很好,而且有利于加快工件的前进速度,提高干燥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