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02177发布日期:2021-06-18 16:13阅读:46来源:国知局
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风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新风机的内循环和外循环风切换,是采用在内循环进风口处增加一个导风板结构的方式。但在内循环时,外循环系统会有漏风现象,导致排风风机被动转动,容易损坏,并且内循环的风道过长,风阻也变大,噪音也相应变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风机,该新风机具有内循环进风口。内循环模式时,通过内循环进风口进风,达到减小风阻,降低噪音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机,包括:壳体、热交换装置、风机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在所述壳体内分隔出第一内室和第二内室,且所述分隔件具有接通所述第一内室和所述第二内室的开口,所述第一内室具有新风进风口、外循环入口和外循环出口,所述第二内室具有内循环进风口和送风口;所述热交换装置设于第二内室,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接通所述新风进风口和所述开口,所述第二换热通道接通所述外循环入口和所述外循环出口;所述风机组件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开口流向所述送风口、从所述外循环入口流向所述外循环出口以及从所述内循环进风口流向所述送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机,可以减小风阻,降低新风机内循环运行时产生的噪音。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新风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机还包括开关件,所述开关件连接于所述壳体上,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内循环进风口。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机还包括:滑轨、驱动件,所述滑轨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开关件沿所述滑轨滑动以开闭所述内循环进风口;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开关件相连,以驱动所述开关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循环进风口处由过滤件封闭;和/或所述外循环入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内循环进风口的横截面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室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所述内循环进风口,所述第二内室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所述外循环入口。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风机、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于第一内室中,所述第一风机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外循环入口流向所述外循环出口;所述第二风机设于第二内室中,所述第一风机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新风进风口流向所述送风口以及从所述内循环进风口流向所述送风口。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机还包括:一级过滤件、二级过滤件,所述一级过滤件设于所述新风进风口周围;所述二级过滤件邻近所述送风口。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室位于所述第二内室下方,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第一全热交换器和第二全热交换器,所述第一全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全热交换器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室的上部,所述分隔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全热交换器的上端背离所述第二全热交换器的一侧的隔板以及所述第二全热交换器的上端背离所述第二全热交换器的一侧的隔板,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全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全热交换器的上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内室中于所述第一全热交换器和第二全热交换器的上部相对的位置设有所述外循环入口。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室内的下部具有相互隔开的吸风风道和排风风道,所述新风进风口连通所述吸风风道,所述外循环出口连通所述排风风道,所述吸风风道设于所述排风风道的下方,所述排风风道设于所述第一全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全热交换器之间区域的正下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新风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新风机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新风机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新风机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新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a-a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新风机的截面图。

图9是使用相关技术中的新风机检测噪声的测试结果表。

图9-1是使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新风机检测噪声的测试结果表(其中,进风φ150;顶出风φ150)。

图9-2是使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新风机检测噪声的测试结果表(其中,进风φ150;顶出风φ200)。

图9-3是使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新风机检测噪声的测试结果表(其中,进风φ200;顶出风φ150)。

图9-4是使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新风机检测噪声的测试结果表(其中,进风φ200;顶出风φ200)。

附图标记:

新风机100,

壳体1,开口101,滑轨5,分隔件6,隔板8,

第一内室11,新风进风口111,外循环入口112,外循环出口113,

第二内室12,内循环进风口121,送风口122,

热交换装置2,第一全热交换器21,第二全热交换器22,第一换热通道201,第二换热通道202,

风机组件3,第一风机31,第二风机32,

开关件40,驱动件41,齿轮42,

一级过滤件71,二级过滤件72。

具体实施方式

新风机主要有外循环和内循环功能,其中,外循环用于将室外的空气引入室内;内循环用于将室内空气经过新风机过滤,通过内外双循环的净化技术,改善室内的通风状况以及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技术中,通过在新风机中设置导风板结构,作为内外循环功能的切换风门。内循环时导风板改变状态,从而改变气流方向,使气流从室内空气回风口进入后,不经过热交换装置,从送风口进入室内,完成内循环功能。这种方式存在风道过长,导致风阻大,噪音高的问题,而对于新风机这种需要长时间开启的设备来说,噪音会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困扰。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机100,可以通过设置内循环进风口121,达到减小风阻,降低内循环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并且可以有效防止漏风现象的发生。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图1-图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机100,包括:壳体1、热交换装置2、风机组件3。壳体1内设有分隔件6,分隔件6在壳体1内分隔出第一内室11和第二内室12,,并且分隔件6具有接通第一内室11和所述第二内室12的开口。第一内室11具有新风进风口111、外循环入口112和外循环出口113,用于进行外循环模式,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入室内,第二内室12具有内循环进风口121和送风口122,用于进行内循环模式,净化室内的空气。热交换装置2设置于第二内室12,热交换装置2包括第一换热通道201和第二换热通道202。其中,第一换热通道201接通新风进风口111和开口101,用于提供室外空气进入室内的通道;第二换热通道202接通外循环入口112和外循环出口113,用于提供室内空气流向室外的通道。风机组件3用于驱动气流从开口101流向送风口122、从外循环入口112流向外循环出口113以及从内循环进风口121流向送风口122。

具体而言,新风机100的壳体1具有第二内室12,室内空气由内循环进风口121进入第二内室12后,通过风机驱动气体流向送风口122,从送风口122排出,以净化室内空气。新风机100的壳体1具有第一内室11,室外新鲜空气可以通过新风进风口111进入第一内室11,进入壳体1内的室外新鲜空气,由风机驱动气流经过第一换热通道201从送风口122排出,与此同时室内空气从外循环入口112进入第一内室11,由风机驱动气流经过第二换热通道202从外循环出口113排出。通过新风机100的外循环模式可以大量引入室外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将室内空气排出,以增加室内空气流通并净化空气。在经过热交换装置2时,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在同一热交换装置2中,分别在第一换热通道201和第二换热通道202流通,而不会过多接触,空气的温度保留在热交换装置2上,还可以达到降低温差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机100,可以通过在第二内室12设置内循环进风口121,使室内空气在第二内室12进行内循环,不需要经过第一内室11,从而减小内循环风阻,降低新风机100内循环运行时产生的噪音。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内固定设置有分隔件6,分隔件6在壳体1内分隔出第一内室11和第二内室12,也就是说分隔件6设置在第一内室11与第二内室12之间。分隔件6可以阻隔新风进风口111进入的空气进入到第一内室11而不通过第二换热通道202由外循环出口113排出,同时可以在内循环时阻隔从内循环进风口121进入的室内空气进入到第二内室12而没有从送风口122排出。

结合图2-图3,进一步地,新风机100还包括开关件40,开关件40连接于壳体1上,用于打开和关闭内循环进风口121。这样在外循环模式时可以关闭内循环进风口121,避免内循环进风口121长期呈打开状态,壳体1内受到污染。开关件40可以设置为推拉门的形式,或者百叶窗等的形式来实现内循环进风口121的开启和关闭。具体地,可以通过外置设备(例如遥控器)操控开关件40,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内循环进风口121。

当然,也可以将开关件40设于壳体1外部,用户可以在壳体1上直接调节内循环进风口121的开关,例如按动开关件40的操控按钮。内循环进风口121也可以不设置开关件40。

进一步地,新风机100还可以包括:滑轨5和驱动件41。其中,滑轨5设在壳体1内,用以开关内循环进风口121,也就是说,开关件40沿滑轨5滑动以开闭内循环进风口121,从而使内循环进风口121的开启和关闭更加快速和顺畅,并且可以起到静音的效果。驱动件41与开关件40相连,驱动件41可以设在内循环进风口121上端或者下端,驱动件41可以由电机和齿轮42组成,电机驱动齿轮42转动以驱动开关件40。可选地,也可以不设置驱动件41,手动开关内循环进风口121。

进一步地,内循环进风口121处可以用过滤件封闭,参见图3,过滤件可以为初效过滤网等可以用于过滤灰尘、粉尘毛发等杂质,并且在内循环进风口121设置初效过滤网可以延长新风机100内高效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外循环入口112的横截面积可以大于内循环进风口121的横截面积,由于从外循环入口112进入的空气需要由风机驱动进入第二换热通道202从外循环出口113排出,整个过程风道较长,因此风阻相对较大,将外循环入口112横截面积适当增大有助于减小风阻产生的噪声。当然也可以将外循环入口112与内循环进风口121的横截面积设置为相等或外循环入口112的横截面积小于内循环进风口121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地,内循环进风口121可以设置在第一内室11的侧壁上,内循环进风口121可以设置为多个,或者在两个侧壁都设置内循环进风口121等形式,以提高循环模式的进风量。可选地,当设置多个内循环进风口121时,也可以相应设置多个开关件40,以便用户可以选择同时开启多个内循环进风口121或单独开启内循环进风口121。外循环入口112也可以设置在侧壁上以及设置多个外循环入口112。

进一步地,风机组件3包括:第一风机31、第二风机32,第一风机31设于第一内室11中,第二风机32设于第二内室12中。在新风机100外循环模式时,第一风机31用于驱动气流从外循环入口112流向外循环出口113,第一风机31还用于驱动气流从新风进风口111流向送风口122以及从内循环进风口121流向送风口122,气流到达第二内室12时,第二风机32运行用于驱动进入第二内室12的气流从送风口122排出。在内循环模式时候,第二风机32用于驱动气流从内循环入口流向送风口122。

也就是说,新风机100在外循环时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均运行,新风机100在内循环时只需运行第二风机32,气流由由内循环入口直接进入第二内室12,经过滤后由第二风机32驱动从送风口122送出。因此,内循环模式时,新风机100更加节能降噪,并且内循环模式时风道更短,风阻更小,也起到了降低噪音的效果。

进一步地,新风机100还包括:一级过滤件71和二级过滤件72,一级过滤件71设于新风进风口111周围,用于防止室外空气中的雾霾、花粉等进入新风进风口111,以进入壳体1内,造成壳体1内被污染而难以清洁,并且能够保证从送风口122送出的质量较好的新鲜空气。其中,一级过滤件71可以是初效过滤网或者中效过滤网,一级过滤件71也可以由初效过滤网和pm2.5滤网共同构成,或其他多层过滤网、ifd静电除尘模块或过滤装置构成。进一步地,二级过滤件72邻近送风口122。二级过滤件72可以是高效过滤网或高效pm2.5滤网等构成的过滤件,也可以设置为多层过滤以提高过滤效果,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质量良好。设置一级过滤件71也可以适当延长二级过滤件72的使用寿命。

结合图4-图7,进一步地,第一内室11位于第二内室12下方,热交换装置2包括第一全热交换器21和第二全热交换器22,这样可以为进入新风风口的空气和从外循环入口112进入的室内空气分别提供两条换热通道,也就是说热交换装置2具有两条第一换热通道201和两条第二换热通道202,可以提高换热效率。第一全热交换器21和第二全热交换器22并排设置于第一内室11的上部,分隔件6包括隔板8,其中,第一全热交换器21的上端背离第二全热交换器22的一侧设有隔板8,第二全热交换器22的上端背离第二全热交换器22的一侧设有隔板8。开口101位于第一全热交换器21和第二全热交换器22的上端之间,且第一换热通道201通过开口101接通第二内室12,其中,第一内室11中于第一全热交换器21和第二全热交换器22的上部相对的位置设有外循环入口112。这样,从外循环入口112进入第以内室的室内空气可以直接通过邻近的第一全热交换器21和第二全热交换器22进入第二换热通道202,并且设置在第一全热交换器21和第二全热交换器22上端的隔板8可以阻挡气流不进入第二内室12中,从而提高了新风机100的换气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内室11内的下部具有相互隔开的吸风风道和排风风道,新风进风口111连通吸风风道,外循环出口113连通排风风道,吸风风道设于排风风道的下方,排风风道设于第一全热交换器21和第二全热交换器22之间区域的正下方。

可选地,第二风机32的设置方式可以适当改变,例如将第二风机32旋转一定角度放置,或由纵向放置改为横向放置,参加图1和图5,由此,可以增加第二风机32与热交换装置2之间的气流通道的面积,即开口101的面积变大,使从第一换热通道201排出的气流经过开口101进入第二风机32时可以减小风阻,并且适当增大风机组件2的瞬时进风量,在新风机100工作效率相同的前提下,达到降低噪音和降低能耗的效果。

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案,经过大量测试后得出本实施例的新风机100在内循环工作时,可以有效降低噪声。参见图9-图9-4,从各图表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当风量为510-560m3/h时,相关技术新风机产生的噪音值与本实施例的新风机产生的噪声值相比,噪声值平均减小4-6分贝(参见图9-图9-4中标记为灰色部分的数据)。并且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风机转速也适当降低,也就是说,在相同风量的条件下,本实施例的新风机可以有效降低噪音并由良好的节能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