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干燥机的出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9754发布日期:2021-05-19 02:24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干燥机的出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干燥机的出料设备。


背景技术:

2.申请号:cn201520201844.2,公开号:cn204648858u,一种双锥回旋真空干燥机,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包括双锥筒体、中空主动轴和中空从动轴,双锥筒体内且在第一轴架上固定有球盖,球盖的腔与中空主动轴的抽真空通道相通,球盖上固定有二根侧直管和一根中间直管,两根侧直管上各连接有滤网,中间直管的出口处设有密封头,中空主动轴内设有喷液管,喷液管穿过密封头伸入双锥筒体内,中空主动轴与喷液管之间的间隙即为抽真空通道;双锥筒体上设有破碎装置,破碎装置破碎电机,破碎电机的主轴通过电机座的中心腔、油封和密封套向下伸出底座,破碎电机的主轴伸出底座的部位上连接有破碎刀片,该实用新型能与其他料液在线混合且避免干燥物料板结,有利提高成品质量和干燥效率。
3.干燥机在生产过程中,会用到一些异形棒料工件,如图3所示,工件包括轴体,以及安装在轴体顶部的半圆形挡片和凸出挡片的凸柱;而这样异型棒料在自动化生产中往往需要先堆积在储料斗内上料和出料,但是由于工件的特殊形状导致很难控制工件在储料斗的出料口出料,出料过多会影响下一工序的装配,出料太少又会影响生产效率,而现有技术中缺少将异型工件稳定出料量的设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干燥机的出料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储料斗出料不稳定从而影响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干燥机的出料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干燥机的出料设备,包括:适于放置工件的储料斗,以及位于所述储料斗底部出料口处的出料部;
6.所述出料部包括:固定在所述储料斗底部的固定板以及固定在固定板上的出料电机,所述出料电机的驱动轴上固定有出料轮;
7.所述出料轮包括:转动轴和三个叶板,所述转动轴固定在所出料电机的驱动轴上,三个所述叶板固定在所述转动轴外壁上且三等分所述转动轴的圆周;其中
8.出料电机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叶板能够将储料斗内的工件依次的输送出料。
9.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叶板的一侧设有向上凸起的挡板,所述挡板垂直固定在所述叶板上,且所述挡板能够挡住所述工件从出料口滑落;所述出料电机为步进电机,其中
10.当所述出料电机驱动一个所述叶板转动一个转动工位时,单个工件能够掉落至两叶板之间并跟随输出。
11.作为优选,所述出料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料部下端的直振装置,所述直振装置包括:直振器和拨正部,所述拨正部设置在所述直振器出料端;
12.所述直振器的顶部固定有一倒u型的直振滑道,所述直振滑道适于工件的轴体竖直插入;所述直振滑道的开口端镜像设置有两倾斜的引导板,所述引导板适于支撑工件的挡片;其中
13.所述拨正部能够拨动工件的凸柱至各工件的挡片的圆弧面朝向输送方向排列。
14.作为优选,所述直振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直振滑道连通的的输送部;
15.所述输送部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输送带,两个所述输送带之间设有与轴体适配的间隙,每个所述输送带上设有若干凹槽,相邻两个输送带的凹槽位置一一对应,两个输送带的凹槽拼接成的形状与所述挡片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凹槽的深度与所述挡片的厚度一致,其中
16.在工件被所述直振器输送至输送带的位置后,所述挡片被所述拨正部拨动至落入凹槽,并跟随所述输送带向后输送。
17.作为优选,所述拨正部包括:固定在所述输送带上方并与其平行的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拨正电机,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下底面的两个拨正柱;
18.所述拨正柱能够挡住所述凸柱,所述拨正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拨正柱转动,两个所述拨正柱的间距小于所述凸柱的直径;其中
19.当所述挡片的圆弧面与所述凹槽的方向一致时,所述挡片能够从所述引导板直接滑落至所述凹槽内;
20.当所述挡片的圆弧面与所述凹槽的方向不一致时,所述凸柱插入两所述拨正柱之间,所述拨正柱带动所述凸柱转动至所述挡片与所述凹槽适配后落入所述凹槽。
21.作为优选,所述出料设备还包括:工作平台和安装在所述工作平台上的工件夹取部;
22.所述工件夹取部包括: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的夹取支撑板,通过所述夹手支撑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夹取支撑板上的机械夹手,设置在所述夹手支撑的下端的竖直气缸,以及固定在所述夹取支撑板一侧的水平气缸,其中
23.在所述机械夹手夹取工件后,由所述竖直气缸能够驱动所述工件升降,再由所述水平气缸驱动所述工件水平移动。
24.作为优选,所述出料设备还包括:工件打孔部,所述工件打孔部包括:适于放置工件的工件固定机构,垂直与所述工件固定机构的打孔电机和打孔气缸;
25.所述工件固定机构和打孔气缸分别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其中
26.在所述打孔气缸推动所述打孔电机滑动至钻头与工件接触后,所述打孔电机能够在所述工件上打孔。
27.作为优选,所述工件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的工件移动气缸,固定在所述工件移动气缸端部的工件顶升板,以及关于所述工件顶升板镜像设置的两工件放置台,以及所述工作平台的底面设置有顶升气缸;
28.所述顶升气缸适于驱动所述工件移动气缸升降;
29.所述工件放置台的上端面设有若干放置工位,且中间的放置工位为打孔工位,其中
30.在所述工件顶升气缸抬起工件后,所述工件移动气缸驱动放置工位内的工件依次进入所述打孔工位。
31.作为优选,所述工件固定机构还包括:工件压紧气缸和工件定位气缸,所述工件压紧气缸通过固定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工件放置台的上部,所述固定支撑板固定在工作平台上,所述工件定位气缸固定在所述工件放置台的背部,其中
32.在工件进入所述打孔工位后,由所述工件压紧气缸顶紧所述轴体的外壁,再有所述工件定位气缸将工件顶紧在所述打孔电机的钻头上。
3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用于干燥机的出料设备,在所述储料斗的出料口设置出料部,通过步进电机的驱动和叶板的配合,所述步进电机每转动一格转动工位,单个工件能够落入两叶板之间并随着出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了出料口工件的稳定出料,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3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出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直振装置的立体图;
3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件的立体图;
3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拨正柱拨正工件的流程图;
3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干燥机的出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4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件夹取部的立体图;
41.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件打孔部的结构示意图。
42.图中:
43.储料斗1、出料口11、出料部12、固定板121、出料电机122、转动轴1231、叶板1232、挡板1233;
44.直振装置2、直振器21、直振滑道210、引导板211、输送部22、输送带 221、凹槽222、拨正部23、支撑板231、拨正电机232、拨正柱233;
45.工件夹取部3、机械夹手31、夹手支撑32、竖直气缸321、夹取支撑板33、水平导轨331、水平气缸332;
46.工作平台4;
47.工件打孔部5、工件固定机构51、工件放置台511、工件顶升板512、工件移动气缸513、工件压紧气缸515、工件定位气缸516、固定支撑板517、打孔电机52、打孔气缸53;
48.工件6、轴体61、挡片62、凸柱63。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5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
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5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52.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干燥机的出料设备,包括:适于放置工件的储料斗1,以及位于所述储料斗1底部出料口11处的出料部;所述出料部包括:固定在所述储料斗底部的固定板121以及固定在固定板121 上的出料电机122,所述出料电机122的驱动轴上固定有出料轮;所述出料轮包括:转动轴1231和三个叶板1232,所述转动轴1231固定在所出料电机122的驱动轴上,三个所述叶板1232固定在所述转动轴1231外壁上且三等分所述转动轴1231的圆周;其中出料电机122驱动所述转动轴1231转动,所述叶板1232 能够将储料斗1内的工件6依次的输送出料;工件6堆积在储料斗1内,通过所述出料电机122的转动带动所述叶板1232转动来达到单个工件6的出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出料电机122和叶板1232的结合,所述出料电机122 每转动一个转动工位,单个工件6能够顺着所述出料口11落入两所述叶板1232 之间并随着转动滑落出料,这样的设计使得工件6自出料口11出料稳定,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53.可选的,每个所述叶板1232的一侧设有向上凸起的挡板1233,所述挡板 1233垂直固定在所述叶板1232上,且所述挡板1233能够挡住所述工件6从出料口11滑落;所述出料电机122为步进电机,其中当所述出料电机122驱动一个所述叶板1232转动一个转动工位时,一个所述叶板1232从所述出料口11的一侧转动到另一侧为转动一个转动工位,单个工件6能够掉落至两叶板1232之间并跟随输出;当所述步进电机驱动一个所述叶板1232转动时,一个所述叶板1232从所述出料口11的一侧转动至所述出料口11中部时,所述挡板1233 能够挡住所述工件6从出料口11滑落。
54.可选的,所述出料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料部下端的直振装置2,所述直振装置2包括:直振器21和拨正部23,所述拨正部23设置在所述直振器21 出料端;所述直振器21的顶部固定有一倒u型的直振滑道210,所述直振滑道210适于工件6的轴体61竖直插入;所述直振滑道210的开口端镜像设置有两倾斜的引导板211,所述引导板211适于支撑工件6的挡片62;其中所述拨正部23能够拨动工件6的凸柱63至各工件6的挡片62的圆弧面朝向输送方向排列。工件6自所述出料口11滑落入所述直振装置2后,在所述直振器21的驱动下,工件6的轴体61竖直插入所述直振滑动内,而工件6的挡片62支撑在所述引导板211上,工件6的凸柱63在所述拨正部23的驱动下,挡片62的圆弧面会朝向输送方向排列并向后输送;通过拨正部23与所述直振装置2的配合,达到将工件6竖直并将所述挡片62的圆弧面按照输送方向排列,这样有利于提高下一个工序的工作效率。
55.优选的,所述直振装置2还包括:与所述直振滑道210连通的输送部22;工件6能够顺着所述直振滑道210滑落至所述输送部22,所述输送部22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输送带
221,两个所述输送带221通过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电机设置在输送带221的一个端部;两个所述输送带221之间设有与轴体61适配的间隙,所述轴体61能够插入所述间隙并在所述输送带221上呈竖直状态;每个所述输送带221上设有若干凹槽222,相邻两个输送带221的凹槽222位置一一对应,两个输送带221的凹槽222拼接成的形状与所述挡片62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凹槽222的深度与所述挡片62的厚度一致,其中在工件6被所述直振器21 输送至输送带221的位置后,所述挡片62被所述拨正部23拨动至落入凹槽222,并跟随所述输送带221向后输送。
56.优选的,所述拨正部23包括:固定在所述输送带221上方并与其平行的支撑板231,固定在所述支撑板231上的拨正电机232,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231的下底面的两个拨正柱233;所述拨正柱233能够挡住所述凸柱63,所述拨正电机232能够驱动所述拨正柱233圆周运动,两个所述拨正柱233的间距小于所述凸柱63的直径;所述拨正电机232垂直固定在所述支撑板231的上方,所述拨正电机232的转动轴与两个所述拨正柱233联动,所述拨正电机232 转动时能够驱动两个所述拨正柱233转动;其中当所述挡片62的圆弧面与所述凹槽222的方向一致时,所述挡片62能够从所述引导板211直接滑落至所述凹槽222内;当所述挡片62滑落入所述凹槽222后,所述工件6的凸柱63与所述拨正柱233的下端面不接触,所述拨正柱233不会阻挡所述工件6跟随所述输送带221运动;当所述挡片62的圆弧面与所述凹槽222的方向不一致时,所述凸柱63插入两所述拨正柱233之间,所述拨正柱233带动所述凸柱63转动至所述挡片62与所述凹槽222适配后落入所述凹槽222。当所挡片62的圆弧面与所述凹槽222的方向不一致时,所述挡片62无法滑落入所述凹槽222,所述凸柱63插入两所述拨正柱233之间,驱动所述拨正柱233转动,旋转的拨正柱 233能够驱动所述凸柱63在所述输送带221上周向转动,此时所述输送带221 在所述拨正电机232的驱动下转动,而所述工件6由于所述拨正柱233的阻挡不会跟随所述输送带221向后运动;所述拨正柱233驱动所述凸柱63转动至所述挡片62的圆弧面与所述凹槽222一致时,所述挡片62落入所述凹槽222,所述工件6的凸柱63与所述拨正柱233的下端面脱离,所述工件6跟随所述输送带221向后运动。
57.可选的,所述出料设备还包括:工作平台4和安装在所述工作平台4上的工件6夹取部3;所述工件6夹取部3包括: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4上的夹取支撑板33,通过所述夹手支撑32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夹取支撑板33上的机械夹手31,所述机械夹手31能够插入两个所述输送带221之间的间隙并夹取工件6,设置在所述夹手支撑32的下端的竖直气缸321,以及固定在所述夹取支撑板33 一侧的水平气缸332,在所述夹取支撑板33上还设有水平导轨331,所述水平气缸332能够驱动所述夹手支撑32在所述水平导轨331上左右移动,其中在所述机械夹手31夹取工件6后,由所述竖直气缸321能够驱动所述工件6升降,再由所述水平气缸332驱动所述工件6水平移动,当所述机械夹手31夹紧工件 6后,所竖直气缸321向上顶升所述机械夹手31至工件6脱离所述输送带221 的凹槽222,同步水平气缸332驱动所述机械夹手31水平移动至将工件6放置在工件6放置台511上。
58.可选的,所述出料设备还包括:工件打孔部5,所述工件打孔部5包括:适于放置工件6的工件固定机构51,垂直与所述工件固定机构51的打孔电机52 和打孔气缸53;所述工件固定机构51和打孔气缸53分别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 4上,其中在所述打孔气缸53推动所述打孔电机52滑动至钻头与工件6接触后,所述打孔电机52能够在所述工件6上打孔。所述
工件固定机构51包括: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4上的工件移动气缸513,固定在所述工件移动气缸513端部的工件顶升板512,以及关于所述工件顶升板512镜像设置的两工件放置台511,以及所述工作平台4的底面设置有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适于驱动所述工件移动气缸513升降;所述工件放置台511的上端面设有若干放置工位,且中间的放置工位为打孔工位,其中在所述工件顶升气缸抬起工件6后,所述工件移动气缸513驱动放置工位内的工件6依次进入所述打孔工位,需要移动工件6 时,所述顶升气缸向上顶升所述工件顶升板512,至工件顶升板512将工件6 顶升脱离所述工件放置台511,此时工件移动气缸513驱动所述工件顶升板512 水平方向移动至待加工的工件6移动至打孔工位。
59.可选的,所述工件固定机构51还包括:工件压紧气缸515和工件定位气缸 516,所述工件压紧气缸515通过固定支撑板517固定在所述工件放置台511的上部,所述固定支撑板517固定在工作平台4上,所述工件定位气缸516固定在所述工件放置台511的背部,其中在工件6进入所述打孔工位后,由所述工件压紧气缸515顶紧所述轴体61的外壁,再有所述工件定位气缸516将工件6 顶紧在所述打孔电机52的钻头上,工件6进入打孔工位后,所工件压紧气缸515 的活动端向下移动至将工件6的轴体61压紧在工件放置台511上,而所述工件定位气缸516的活动端水平移动至将工件6顶紧限位在所述打孔电机52的钻头上。
60.工作原理:
61.工件6储存在储料斗1内,出料电机122驱动叶板1232转动,当出料电机 122驱动一个叶板1232转动一个转动工位时,单个工件6从储料斗1的出料口 11处掉落至两叶板1232之间并跟随出料,工件6滑落进入直振滑道210,在直振器21的驱动下,工件6的轴体61竖直插入直振滑道210并向输送带221方向移动,当工件6移动至拨正部23时,挡片62的圆弧面与凹槽222的方向一致时,挡片62会直接滑落入凹槽222并随着所述输送带221运动;挡片62的圆弧面与凹槽222的方向不一致时,此时工件6的凸柱63与拨正柱233接触,在拨正电机232的驱动下拨正柱233能够驱动工件6的凸柱63转动,至挡片62 的圆弧面与凹槽222的方向一致时,挡片62滑落入凹槽222而此时凸柱63与拨正柱233分离;输送带221将工件6运输至出料端,此时机械夹手31的端部夹手插入两个输送带221之间的间隙并夹取工件6,在所述竖直气缸321的驱动下机械夹手31将工件6向上运动并脱离凹槽222,此时水平气缸332驱动机械夹手31将工件6运输至工件放置台511,机械夹手31将工件6放置在工件放置台511后复位;此时工件顶升板512在工件顶升气缸的驱动下向上顶升将工件6 顶举脱离工件放置台511,同步工件移动气缸513驱动工件顶升板512水平移动,将工件6从放置工位移动至打孔工位;工件6落入打孔工位后,打孔气缸53驱动打孔电机52向工件放置台511移动为工件6打孔,此时工件压紧气缸515和工件定位气缸516同步运动将工件6压紧固定在工件放置台511上,完成工件6 打孔工作。
6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3.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
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