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操作便捷的空气消毒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41195发布日期:2021-03-27 01:35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操作便捷的空气消毒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消毒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操作便捷的空气消毒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多的从室外转入室内,在室内度过的时间越来越长,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已经成为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病毒和细菌的增殖和装修带来的化学气体的排放等,对空气进行消毒净化的方法很多,包括利用二氧化氯消毒、电流杀菌以及紫外线消毒等。
3.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5012988a,公告日:2015.11.04)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空气消毒净化装置,主要设置有滑轮、消毒室、消毒液、脱水板、活性炭层、通风机和紫外灯等结构,利用消毒液、活性炭层和紫外线消毒的方式,对空气进行消毒净化,但是其消毒效果不够可靠,只能杀除部分病菌,装修后房间会不间断释放甲醛,而此装置也不能做到长期有效的去除甲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便捷的空气消毒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操作便捷的空气消毒净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左壁下侧及顶壁右侧开设有若干组通气孔,所述箱体内底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光催化反应室,所述光催化反应室内部固定安装有光催化反应载体,所述光催化反应室内顶部固定安装有紫外灯,在紫外灯的照射下,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病菌在光催化反应载体中被分解,达到初步对空气除菌杀毒的目的。所述光催化反应室右侧位于箱体内底部固定安装有氧化室,所述氧化室右壁上侧开设有若干组通气孔,所述氧化室右侧位于箱体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加湿室,所述加湿室内底部左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顶部连通有向上穿过箱体顶部的进水管道,所述水箱右壁下侧开口处设置有截止阀,所述水箱右壁下侧连通有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箱体内底部的储水槽,所述储水槽内部上侧固定安装有多孔吸水材料,所述多孔吸水材料上表面右侧固定安装有微孔雾化片,所述微孔雾化片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向右上方设置的微孔振片,所述微孔振片末端固定安装有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箱体内底部右侧的压电换能器,所述压电换能器正下方位于箱体内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通过压电换能器将电机的电能转换为声能,同时通过微孔振片以及安装在多孔吸水材料上的微孔雾化片将水槽内的水雾化,从而对净化过后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右壁下侧与水槽的连通口应略低于位于水槽内的多孔吸水材料。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氧化室内部位于左壁通气孔下侧水平固定安
装有高吸水性树脂膜,所述氧化室内部位于高吸水性树脂膜下方设置有二氧化氯溶液,通过二氧化氯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及病菌进行强氧化分解,其中高吸水性树脂膜能够不间断的将二氧化氯气体均匀释放到氧化室中,达到长效去除空气中的甲醛及病菌的目的。
9.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右壁及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两组线束管,所述线束管分别向上连接有压电换能器及向右连接有固定安装在箱体右壁中部的按钮。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空气从通气孔进入光催化反应室,光催化反应室内顶部安装有紫外灯,在紫外灯的照射下,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病菌在光催化反应载体中被分解,达到初步对空气除菌杀毒的目的;
11.空气进入氧化室,氧化室内部设置有高吸水性树脂膜和二氧化氯溶液,高吸水性树脂膜能够不间断的将二氧化氯气体均匀释放到氧化室中,通过二氧化氯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及病菌进行强氧化分解,达到长效去除空气中的甲醛及病菌的目的;
12.空气进入加湿室,启动电机,通过压电换能器将电机的电能转换为声能,同时通过微孔振片以及安装在多孔吸水材料上的微孔雾化片将水槽内的水雾化,完成对净化过后空气的加湿处理,最后消毒净化加湿完成后的空气从箱体顶壁上的通气孔进入到外部空气中。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种操作便捷的空气消毒净化装置的主视图。
14.图2为一种操作便捷的空气消毒净化装置中水槽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一种操作便捷的空气消毒净化装置中光催化反应室的结构示意图。
16.其中:1

箱体、2

通气孔、3

光催化反应室、4

光催化反应载体、5

紫外灯、6

氧化室、7

二氧化氯溶液、8

高吸水性树脂膜、9

加湿室、10

水箱、11

进水管道、12

截止阀、13

多孔吸水材料、14

微孔雾化片、15

储水槽、16

微孔振片、17

电机、18

压电换能器、19

线束管、20

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1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1.实施例一
22.请参阅图1

3,一种操作便捷的空气消毒净化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左壁下侧及顶壁右侧开设有若干组通气孔2,所述箱体1内底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光催化反应室3,所述光催化反应室3内部固定安装有光催化反应载体4,所述光催化反应室3内顶部固定安装有紫外灯5,在紫外灯5的照射下,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病菌在光催化反应载体4中被分解,达到初步对空气除菌杀毒的目的。所述光催化反应室3右侧位于箱体1内底部固定安装有氧化室6,所述氧化室6内部位于左壁通气孔2下侧水平固定安装有高吸水性树脂膜8,所述氧化室6内部位于高吸水性树脂膜8下方设置有二氧化氯溶液7,所述氧化室6右壁上侧开设有若干组通气孔2,通过二氧化氯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及病菌进行强氧化分解,其中高吸水性树脂膜8能够不间断的将二氧化氯气体均匀释放到氧化室6中,长效的去除空气中的甲醛及病菌。所述氧化室6右侧位于箱体1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加湿室9,所述加湿室9内底部左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水箱10,所述水箱10顶部连通有向上穿过箱体1顶部的进水管道11,所述水箱10右壁下侧开口处设置有截止阀12,所述水箱10右壁下侧连通有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底部的储水槽15,所述储水槽15上部固定安装有多孔吸水材料13,所述多孔吸水材料13上表面右侧固定安装有微孔雾化片14,所述微孔雾化片14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向右上方设置的微孔振片16,所述微孔振片16末端固定安装有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底部右侧的压电换能器18,所述压电换能器18正下方位于箱体1内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右壁及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两组线束管19,所述线束管19分别向上连接有压电换能器18及向右连接有固定安装在箱体1右壁中部的按钮20,通过压电换能器18将电机17的电能转换为声能,同时通过微孔振片16以及安装在多孔吸水材料13上的微孔雾化片14将水槽15内的水雾化,从而对净化过后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
23.实施例二
24.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水箱10右壁下侧的开口应略低于水槽15内的多孔吸水材料13,当水槽15内的水面高于开口时,外部的空气无法再通过开口进入水箱10,使得水箱10内的空气压力逐渐降低,形成负压,从而使水箱10内的水停止流出,此时水槽15内的水面略低于多孔吸水材料13的上表面,水分通过毛细作用被运送到多孔吸水材料13的表面并与微孔雾化片14相接触并被雾化,水槽15内的水通过雾化向空气中扩散,使水槽15内的水面逐渐降低,当水槽15内的水面低于开口上沿时,外界的空气会通过开口进入水箱10,从而使水箱10内的水流入水槽15,抬高水槽15内的水面,淹没开口并隔断外界的空气进入水箱10的通道,水箱10内的水通过以上循环不断进入水槽15,从而达到持续供水的效果。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空气从通气孔2进入光催化反应室3,光催化反应室3内顶部安装有紫外灯5,在紫外灯5的照射下,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病菌在光催化反应载体4中被分解,达到第一步对空气除菌杀毒的目的,空气接着进入氧化室6,氧化室6内部设置有高吸水性树脂膜8和二氧化氯溶液7,高吸水性树脂膜8能够不间断的将二氧化氯气体均匀释放到氧化室6中,通过二氧化氯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及病菌进行强氧化分解,长效的去除空
气中的甲醛及病菌,得到进一步杀菌净化的空气从氧化室6右壁通气孔2进入加湿室9,按下箱体1右壁的按钮20启动电机17,通过压电换能器18将电机17的电能转换为声能,同时通过微孔振片16以及安装在多孔吸水材料13上的微孔雾化片14将水槽15内的水雾化,完成对净化过后空气的加湿处理,最后消毒净化加湿完成后的空气从箱体1顶壁上的通气孔2进入到外部空气中。
26.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