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5575发布日期:2021-05-11 14:42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G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g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



背景技术:

空调室外机的采用铜管穿翅片形式的换热器部件,通常需要用不同的流路形式、不同的集液管分流输入组件和集进气管输出组件设计。对换热器内的流程管道进行分流设计,最终目的是未来让换热器发挥最佳的换热效果,提供系统的能力及能效。

空调室外机换热器流路及集液管分流输入组件和集进气管输出组件设计通常需要考虑到室外机换热器的风场及风速发布,尤其是上出风的室外机,由于室外机风机在机器的顶部,因此,靠近室外机风机的上部分的冷凝器表面风速高,换热能力好,靠近室外机底部的冷凝器表面风速低,换热器能力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g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能够使得换热器能够发挥最佳的换热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g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包括翅片以及若干个u型管,其中,各个所述u型管的两直管段平行穿设于翅片上且各个所述u型管的弯曲段位于翅片的同一端,所述翅片经多次弯折形成呈“g”型形状,且各个u型管的两直管段均经多次弯折形成与翅片形状相吻合的“g”型形状;各个所述u型管在翅片的另一端处分别连接相通以形成有若干个换热回路,若干个所述换热回路分为呈上下布置的上换热部分和下换热部分,其中,位于上换热部分的各个换热回路引出的出液管均相汇接入上集液管中,且位于下换热部分的各个换热回路引出的出液管相汇接入下集液管中,所述上集液管和下集液管相汇接入预设有的系统液管;每个换热回路引出有至少一处与预设有的系统气管相连的进气管。

进一步,各个所述u型管分为至少两排呈矩阵排列布置。

进一步,各个所述u型管分为两排呈矩阵排列布置。

进一步,包括有30个u型管,各个所述u型管分别连接形成27个换热回路,其中,所述上换热部分包括有12个换热回路,所述下换热器部分包括15个换热回路。

进一步,各个所述u型管分为三排呈矩阵排列布置。

进一步,包括有30个u型管,各个所述u型管分别连接形成35个换热回路,其中,所述上换热部分包括有15个换热回路,所述下换热器部分包括20个换热回路。

进一步,所述上集液管与换热回路之间通过毛细管相连。

进一步,所述下集液管与换热回路之间通过毛细管相连。

进一步,所述毛细管的外径为0.48mm,内径为0.35mm。

进一步,所述u型管的管径为φ7或φ8,所述翅片采用铝质翅片。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翅片和u型管设置成“g”型,从而实现四面回风的效果,令采用将各个换热回路分为上换热部分和下换热部分以及采用上集液管和下集液管的方式,从而使换热器结构更加紧凑,安装容易,分流效果更好,提升换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换热器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u型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u型管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翅片,2-u型管,110-系统气管,120-系统液管,121-上集液管,122-下集液管,123-毛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地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1至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g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包括翅片1以及若干个u型管2,其中,u型管2由同向平行延伸的两直管段以及位于两直管段之间的弯曲段组成,本实施例的u型管2的管径为φ7或φ8,翅片1采用铝质翅片1。

在本实施例中,包括有30个u型管2,各个u型管2的两直管段平行穿设于翅片1上且各个所述u型管2的弯曲段位于翅片1的同一端,上述的各个u型管2分为两排呈矩阵排列布置,每一排上的u型管2呈竖向依次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翅片1经三次弯折形成“g”型形状,各个u型管2的两直管段均经三次弯折形成与翅片1形状相吻合的“g”型形状,从而使换热器可从四个方位上进风,增加进风面积以及提升换热效率。翅片1展开后的长度为3.5-4.5米。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u型管2在翅片1的另一端处分别连接相通以形成有若干个换热回路,其中,根据不同的换热需求,通过多个跨接弯头将多个u型管2中的不同直管段分别连接相通形成一个换热回路,并且每个换热回路分别引出有至少一处进气管和一处出液管,即,各个换热回路可基于实际的换热器需求设置一处或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进气管。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换热回路分为呈上下布置的上换热部分和下换热部分,其中,位于上换热部分的各个换热回路的出液管出口均相汇接入上集液管121中,位于下换热部分的各个换热回路的出液管出口均相汇接入下集液管122中,本实施例的上集液管121和下集液管122采用的是笛型管结构,其管径为φ32或φ35。另外,上集液管121及下集液管122与换热回路之间通过毛细管123相连,毛细管123采用φ4.8*3.5规格(外径为0.48mm,内径为0.35mm)。

进一步,参见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27个换热回路,其中,所述上换热部分包括有12个换热回路,所述下换热器部分包括15个换热回路,由此,通过采用上换热部分和下换热部分的形式,使换热器的结构更加紧凑,提升分流效果,进一步提升换热能力。

进一步,本实施例设置有39处进气管和27处出液管。

在本实施例中,上集液管121的出口和下集液管122的出口均相汇连接至预设有的系统液管120,各个换热器的进气管均相汇连接至预设有的系统气管110,由此,系统中的气态冷媒由系统气管110送入,并流经各个换热回路进行冷凝形成液态冷媒由系统液管120送出。

实施例二:

参见附图4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比较的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的各个u型管2分为三排呈矩阵排列布置,其中,30个u型管2分别连接形成35个换热回路,其中,上换热部分包括有15个换热回路,下换热器部分包括20个换热回路,另外,设置有38处进气管和35处出液管。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做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g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包括翅片(1)以及若干个u型管(2),其中,各个所述u型管(2)的两直管段平行穿设于翅片(1)上且各个所述u型管(2)的弯曲段位于翅片(1)的同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1)经多次弯折形成呈“g”型形状,且各个u型管(2)的两直管段均经多次弯折形成与翅片(1)形状相吻合的“g”型形状;各个所述u型管(2)在翅片(1)的另一端处分别连接相通以形成有若干个换热回路,若干个所述换热回路分为呈上下布置的上换热部分和下换热部分,其中,位于上换热部分的各个换热回路引出的出液管均相汇接入上集液管(121)中,且位于下换热部分的各个换热回路引出的出液管相汇接入下集液管(122)中,所述上集液管(121)和下集液管(122)相汇接入预设有的系统液管(120);每个换热回路引出有至少一处与预设有的系统气管(110)相连的进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u型管(2)分为至少两排呈矩阵排列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g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u型管(2)分为两排呈矩阵排列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g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30个u型管(2),各个所述u型管(2)分别连接形成27个换热回路,其中,所述上换热部分包括有12个换热回路,所述下换热器部分包括15个换热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g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u型管(2)分为三排呈矩阵排列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g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30个u型管(2),各个所述u型管(2)分别连接形成35个换热回路,其中,所述上换热部分包括有15个换热回路,所述下换热器部分包括20个换热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液管(121)与换热回路之间通过毛细管(123)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集液管(122)与换热回路之间通过毛细管(123)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g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123)的外径为0.48mm,内径为0.3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2)的管径为φ7或φ8,所述翅片(1)采用铝质翅片(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G型上出风空调室外机用的换热器结构,包括翅片以及若干个U型管,其中,各个所述U型管的两直管段平行穿设于翅片上且各个所述U型管的弯曲段位于翅片的同一端,所述翅片经多次弯折形成呈“G”型形状;各个所述U型管在翅片的另一端处分别连接相通以形成有若干个换热回路,若干个所述换热回路分为呈上下布置的上换热部分和下换热部分,其中,位于上换热部分的各个换热回路引出的出液管均相汇接入上集液管中,且位于下换热部分的各个换热回路引出的出液管相汇接入下集液管中,所述上集液管和下集液管相汇接入预设有的系统液管;每个换热回路引出有至少一处与预设有的系统气管相连的进气管。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3
技术公布日:2021.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