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式集成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08085发布日期:2021-07-16 21:2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式集成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烹饪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式集成灶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烹饪过程中,不但会产生大量的油烟,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由于厨房本来温度就高,再加上烹饪时产生的热量,会导致厨房的室内温度更高。然后,由于厨房的空间一般都较为狭小,空气得不到及时交换,使得烹饪者在烹饪过程中往往满头大汗,烹饪体验大大降低。而且,也正因为厨房的空间狭小,又不便于在厨房内安装传统空调来对厨房温度进行降温。
3.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集成灶这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以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多地进驻到人们的厨房,它主要解决了烧菜、排油烟以及餐具消毒的问题,具有结构紧凑、吸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然而,现有的集成灶虽集成有吸油烟机的功能,但是并没有集成空调和空气净化功能,使用过程中既不能降低厨房空气温度,也不能改善厨房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集成灶室内空间简洁、室内工作噪音小的空调式集成灶系统。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调式集成灶系统,包括灶体和空气调节组件,所述空气调节组件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通过冷媒管路相连通,所述灶体上设有油烟吸入口,其特征在于:在厨房墙体外安装有室外机,所述压缩机和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均安装在室外机内部,所述室外机具有相互隔离的排烟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排烟通道的入口与所述油烟吸入口相流体连通,所述出风通道的出风口与厨房室内相流体连通。
6.优选地,所述室外机具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换热器设于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二换热器设于第二壳体内,所述压缩机设于第一壳体内或者第二壳体内。
7.进一步优选,在所述第一壳体内安装有吸油烟风机,第一壳体内部形成所述排烟通道,在所述第二壳体内安装有出风风机,第二壳体内部形成所述出风通道。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风通道的进风口设于室外机上并与室外相流体连通。这样,空调采用室外回风结构。
9.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在厨房墙体上开有通风孔,所述出风通道的进风口通过该通风孔与厨房室内相流体连通。这样,空调采用室内回风。
10.为了使出风通道吹风的风能顺利流入厨房内,所述出风通道的出风口外接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伸入至厨房室内,出风管的出口设于所述灶体上方。
11.为了使油烟吸入口吸入的油烟能进入室外机的排烟通道内,在厨房墙体上开有排
烟孔,所述油烟吸入口通过该排烟孔与排烟通道的入口相连通。
12.优选地,所述灶体包括灶台和设于灶台上方的上挡板,所述上挡板与灶台之间形成所述油烟吸入口。
13.为了充分利用灶体内部空间,在灶台下方的灶体内部安装有烹饪设备或者消毒柜或者冰箱。
14.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的冷媒管路上安装有节流元件。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空调式集成灶系统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均安装厨房墙体外的室外机内,室内油烟通过室外机排出,室外机将空调风输入至厨房室内,从而可以大大简化集成灶灶体的结构,灶体内部利用空间增大,使灶体内部可以留出更多的空间来安装烹饪设备或者消毒柜或者冰箱,此外,空调组件全部外置后,即噪音源外置于室外后,集成灶工作时室内噪音非常小,从而提升用户烹饪体验。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2.实施例一:
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空调式集成灶系统包括灶体1和空气调节组件2。空气调节组件2包括压缩机21、第一换热器22和第二换热器23,其中,压缩机21、第一换热器22和第二换热器23通过冷媒管路24相连通,第一换热器22和第二换热器23通过冷媒管路24上安装有节流元件25,在冷媒管路24上安装有四通阀(图中为示),通过切换四通阀,可以使空调实现制冷或者制热的功能。本实施例中,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2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23为蒸发器,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2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23为冷凝器,该空气调节组件的具体工作原理与现有的空调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展开描述。
24.灶体1包括灶台11和设于灶台上方的上挡板12,上挡板12与灶台11之间形成油烟吸入口13。在灶台11下方的灶体1内部安装有烹饪设备14或者消毒柜或者冰箱。烹饪设备16可以是蒸箱、烤箱或微波炉,也可以是蒸微一体机,蒸烤微一体机等集成烹饪设备。
25.在厨房墙体4外安装有室外机3,室外机3具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第一壳体31位于第二壳体32的下方,第一壳体31内部形成排烟通道33,第二壳体32内部形成出风通道34,即排烟通道33与出风通道34相互隔离。在第一壳体31内即排烟通道33内安装有第一换热器22和吸油烟风机35,在第二壳体32内即出风通道34内安装有第二换热器23、出风风机36和压缩机21。
26.本实施例中,在厨房墙体4上开有通风孔41,室外机3的出风通道34的进风口通过通风孔41与厨房室内相流体连通,即空调采用室内回风。出风通道34的出风口外接有出风
管37,出风管37伸入至厨房室内,出风管37的出口设于灶体1上方。
27.另外,在厨房墙体4上还开有排烟孔42,油烟吸入口13通过该排烟孔42与室外机3的排烟通道33的入口相连通。
28.系统工作时,以制冷模式为例,第一换热器2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23为蒸发器,在出风风机36作用下,室内回风通过通风孔41进入室外机3的出风通道34内,在出风通道34制冷后通过出风管37吹入厨房室内,给厨房降温,提升烹饪体验。同时,在吸油烟风机35作用下,从油烟吸入口13吸入灶体1内的油烟通过排烟孔42进入排烟通道33,最终通过室外机3排出,并且,油烟排出过程中,气流通过吸油烟风机35将冷凝器上的热量带走,对冷凝器进行散热,从而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空调能效。
29.实施例二:
30.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出风通道34的进风口341设于室外机3上并与室外相流体连通,即空调采用室外回风,室外新风既可以在空调开启时补充至厨房室内,也可以在空调关闭时以单独新风形式补充至厨房室内,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31.另外,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流体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