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确调整水冷式中央空调能耗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69611发布日期:2021-08-24 12:1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确调整水冷式中央空调能耗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精确调整水冷式中央空调能耗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水冷式中央空调是一种通过冷水与热空气间的热量交换实现制冷效果的空调,具有制冷效果好,作用范围广以及能耗较低的使用优点,因此广泛的应用在办公室以及工厂等大面积场所。

现有的中央空调的温度调控多通过各个分体式控制面板实现各个房间的温度的精准调控,但控制面板控制的方式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例如当使用者长时间离开房间且未通过操控操作面板控制空调关闭时,空调也将持续工作,从而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精确调整水冷式中央空调能耗的控制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确调整水冷式中央空调能耗的控制系统,对中央空调进行精确温度湿度调整,同时无人时可自动关闭,实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确调整水冷式中央空调能耗的控制系统,包括能耗控制系统、中央空调系统、末端室内通风系统和室外温湿度检测,所述能耗控制系统中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能耗控制系统和中央空调系统之间设置有中央空调控制通信模块,所述中央空调系统中设置有冷源控制机组,所述能耗控制系统和末端室内通风系统之间设置有末端监控通信模块,所述末端室内通风系统内设置有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内湿度传感器,所述末端室内通风系统内还设置有红外摄像头,所述能耗控制系统和室外温湿度检测之间设置有室外监控通信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内设置有信息读取比对模块和控制信息发送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源控制机组回水端设置有冷冻供回水温度检测装置,所述冷源控制机组设置至少两个动力供水泵,所述冷源控制机组的动力供水泵均与自动启停控制装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室外温湿度检测的检测组件设置在中央空调系统进风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红外摄像头检测人体温度,所述红外摄像头的检测间隔为30min,所述红外摄像头反馈信号判断优先等级最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内湿度传感器分别检测室内空气温度和室内湿度,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内湿度传感器检测间隔为5min,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内湿度传感检测变化量信号通过模数转换进行传递,所述控制模块内温度设置值为18℃-25℃,所述控制模块内湿度设置值为40%-7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在末端室内通风系统内设置有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和红外摄像头,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对室内温室度进行检测,检测后的信号传递到末端监控通信模块,末端监控通信模块将信号传递到控制模块,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可对室内温度上升下降趋势进行监控,检测后的信号统一传递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冷源控制机组进行热量交换的控制,进而达到控制能源损耗的目的,红外摄像头可检测人体温度,对人员是否离开进行判断,红外摄像头将人体的体温红外线进行检测,红外摄像头的红外检测可对室内人员存在与否进行检测,间隔30min的红外检测,在人员全部离开,且忘记关闭装置时,进行装置整体的停机处理,最高优先级的判定,在红外检测符合关闭标准是,可直接停机,减少能源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精确调整水冷式中央空调能耗的控制系统,包括能耗控制系统、中央空调系统、末端室内通风系统和室外温湿度检测,能耗控制系统中设置有控制模块,能耗控制系统和中央空调系统之间设置有中央空调控制通信模块,中央空调系统中设置有冷源控制机组,能耗控制系统和末端室内通风系统之间设置有末端监控通信模块,末端室内通风系统内设置有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内湿度传感器,末端室内通风系统内还设置有红外摄像头,能耗控制系统和室外温湿度检测之间设置有室外监控通信模块;

能耗控制系统对装置整体的能耗动力装置进行控制,内部的控制模块可进行多种信号的处理,中央空调系统将新风和冷水源进行热交换,在中央空调系统的进风口设置有室外温湿度检测,室外温湿度检测将新风的温湿度与室内的温室度进行对比,比对后的结果反馈到控制模块(at89c51),末端室内通风系统进行冷风的输送,末端室内通风系统内设置有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和红外摄像头(cs-t1-c/12m),室内温度传感器(ds18b20)、室内湿度传感器(hx92a)对室内温室度进行检测,检测后的信号传递到末端监控通信模块,末端监控通信模块将信号传递到控制模块,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可对室内温度上升下降趋势进行监控,检测后的信号统一传递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冷源控制机组进行热量交换的控制,进而达到控制能源损耗的目的,红外摄像头可检测人体温度,对人员是否离开进行判断,红外摄像头在一定时间段内未检测到人员,即判断人员全部离开,进行装置整体的停运,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控制模块内设置有信息读取比对模块和控制信息发送模块;通过控制模块内设置的信息读取比对模块进行传递的信息进行对比,系统内设定值与测定信息差值大于设定范围时,通过控制模块的内的控制信息发送模块进行各部件的控制,达到自动精准调整温湿度的目的。

冷源控制机组回水端设置有冷冻供回水温度检测装置,冷源控制机组设置至少两个动力供水泵,冷源控制机组的动力供水泵均与自动启停控制装置连接;通过冷源控制机组进行冷水的泵入,多个动力供水泵进行冷源冷水量供水的控制,进行温度和湿度的适应性调整,同时自动启停控制装置可对冷源控制机组进行单个和多个的启停控制,进行装置的整体和部分的启停。

室外温湿度检测的检测组件设置在中央空调系统进风口处;通过设置在进风口处的室外温湿度检测的检测组件进行新风的温湿度检测,将检测后的信号通过模数转换传递到控制模块内,与室内温湿度检测的信号进行对比,控制冷源控制机组的运动状态。

红外摄像头检测人体温度,红外摄像头的检测间隔为30min,红外摄像头反馈信号判断优先等级最高;通过红外摄像头将人体的体温红外线进行检测,红外摄像头的红外检测可对室内人员存在与否进行检测,间隔30min的红外检测,在人员全部离开,且忘记关闭装置时,进行装置整体的停机处理,最高优先级的判定,在红外检测符合关闭标准是,可直接停机,减少能源的损耗。

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内湿度传感器分别检测室内空气温度和室内湿度,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内湿度传感器检测间隔为5min,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内湿度传感检测变化量信号通过模数转换进行传递,控制模块内温度设置值为18℃-25℃,控制模块内湿度设置值为40%-70%。通过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内湿度传感器进行温度和湿度的直接判别,通过控制模块内设定值进行对比判断,判断是否符合最佳适应温度,5min间隔检测,可进行5min时间间隔内进行温度上升和下降温度变化作出判断,便于对冷源控制机组进行适应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