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水和板换两用智能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04747发布日期:2021-08-10 14:1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水和板换两用智能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领域,具体是一种混水和板换两用智能机组。



背景技术:

在城镇集中供暖高峰期间需要调配不同类型供暖热源进行换热,其中常见的板换换热和混水换热模式,由于热源厂提供热源的不同,分为低温循环水和高温循环水工况,在实际工况运行中,考虑到供暖面积和供暖阶段的变化及热源供给工况,需要对换热模式进行快速切换。常用的方案是在机组外设置大量旁通管路,手动进行切换或者增加板式换热机组的选型型号,同时实现小流量大温差和大流量小温差两种极端工况运行,该两种方法切换过程较慢且存在以下问题。当在机组外设置大量旁通管路,手动进行切换时:机组外大量旁通管路形成的管道阻力很大,并且容易产生死区;机组及旁通管路占地面积大,控制和操作十分困难;混水运行时板式换热器串联在管路上,形成很大的阻力,容易产生堵塞和水垢。当增加板式换热机组的选型型号:机组核心部件板式换热器和循环水泵型号增加,增加投资和运行成本;机组在小流量大温差工况运行时,板式换热器由于流速过低会导致换热效力较低甚至产生死区,循环水泵在低频率运行状态下效率低,容易导致电机发热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水和板换两用智能机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水和板换两用智能机组,包括:

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的同一侧设置有一网供水管、一网回水管;

设置在所述换热装置连接所述一网供水管相对侧的二网供水管、二网回水管,所述二网回水管管道上依次设置第五阀门、连接所述二网回水管的管道,该管道上设置有第六阀门,该第五阀门靠近所述换热装置;

所述换热装置的出水口位置设置有排水支管;

用于混合所述一网供水管和所述二网回水管的水的混水供水管,所述混水供水管混合的水能够供给所述二网供水管,该混水供水管连通所述一网供水管、一网回水管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以及

用于将二网回水管的水运至一网回水管的混水回水管,其上设置有第七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水供水管一端连通所述一网供水管、一网回水管,另一端设置在连通所述二网供水管与所述二网回水管的管道后,连通所述二网供水管与所述二网回水管的管道靠近所述换热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水供水管连接所述一网回水管与所述二网回水管的管道上设置有第四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水回水管一端连接所述一网回水管,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混水供水管的连接端口后,所述混水供水管的连接端口靠近所述换热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网回水管管道上依次设置有所述排水支管的连接端口、第二阀门、所述混水供水管的连接端口、第八阀门、所述混水回水管的连接端口,所述排水支管的连接端口靠近所述换热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网回水管管道上依次设置有排水支管的连接端口、第五阀门、所述二网供水管连接的管道端口、循环泵、混水供水管的连接端口、第三阀门、混水回水管的连接端口,所述排水支管的连接端口靠近所述换热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用于收集各管道压力、温度、流量、热量数据,以及根据该数据对阀门进行调节的换热智能控制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通过增加混水供、回管道,增加电动阀门对回路进行短路控制,不用单独设置旁通管路或者增加板式换热机组的选型型号,使得成本降低、运行效率提高、操作简便,使得不同热源形式对应的换热模式在同一套机组中实现并快速进行切换,不需要人工对硬件干涉,实现一套控制系统进行不同换热模式的调控,且能在系统不停机的状况下可对板换换热器进行拆解清,板式换热器机组、混水机组、板换换热器机组和混水兼供等三种模式可以适应多工况,实现一键快速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阀门、2-第二阀门、3-第三阀门、4-第四阀门、5-第五阀门、6-第六阀门、7-第七阀门、8-第八阀门、9-换热装置、10-一网供水管、11-一网回水管、12-二网供水管、13-二网回水管、14-混水供水管、15-混水回水管、16-排水支管、17-循环泵、18-换热智能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混水和板换两用智能机组,包括换热装置9,所述换热装置9的同一侧设置有一网供水管10、一网回水管11;设置在所述换热装置9连接所述一网供水管10相对侧的二网供水管12、二网回水管13,所述二网回水管13管道上依次设置第五阀门5、连接所述二网回水管13的管道,该管道上设置有第六阀门6,该第五阀门5靠近所述换热装置9;所述换热装置9的出水口位置设置有排水支管16;用于混合所述一网供水管10和所述二网回水管13的水的混水供水管14,所述混水供水管混合的水能够供给所述二网供水管12,该混水供水管14连通所述一网供水管10、一网回水管11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以及用于将二网回水管13的水运至一网回水管11的混水回水管15,其上设置有第七阀门7。

具体的,所述换热装置9为板式换热器。

具体的,所述一网供水管10连接所述换热装置9的进水口,所述一网供水管10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电动阀门、温度传感器、所述混水供水管14的连接端口、流量表、温度计、压力传感器、过滤器、压力传感器、球阀,所述电动阀门靠近所述换热装置9,所述过滤器为y型过滤器,一网供水管10实现一网供水管10供水。

具体的,所述一网回水管11连接所述换热装置9出水口,的所述一网回水管11管道上依次设置有排水支管16的连接端口、第二阀门2、所述混水供水管14的连接口、第八阀门8、混水回水管15的连接端口、热量表、压力传感器、温度计、温度传感器、成并联的电动阀门和球阀,所述排水支管16的连接端口靠近所述换热装置9,所述第二阀门2、第八阀门8为电动阀门,使得一网供水管10供水经换热装置9换热后能经此管流出。

具体的,所述二网供水管12连接换热装置9的出水口,所述二网供水管12管道上设置有电动阀门、压力传感器、温度计、温度传感器、热量表、球阀,所述电动阀门靠近所述换热装置,二网供水管12实现供热水给用户。

具体的,所述二网回水管13连接所述换热装置9的进水口,所述二网回水管13管道上设置有排水支管16的连接端口、第五阀门5、与所述二网供水管12相连的支管连接端口、压力传感器、循环泵17、混水供水管14的连接端口、第三阀门3、混水回水管15的连接端口、压力传感器、过滤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温度计、球阀,所述排水支管16的连接端口靠近所述换热装置9,与所述二网供水管12相连的支管上设置有第六阀门6,所述第五阀门5、第六阀门6为电动阀,所述第三阀门为止回阀门,所述过滤器为y形过滤器,所述二网回水管13实现二网回水。

具体的,所述排水支管16一端连接在所述一网回水管11上靠近所述换热装置9出水口的位置,一端连接在所述二网回水管13上靠近所述换热装置9出水口的位置,两端口的排水混合后排放至排水沟。

具体的,所述混水供水管14一端依次连通所述一网供水管10和所述一网回水管11,另一端与二网回水管13相连通,所述混水供水管连通所述一网供水管10、一网回水管11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所述混水供水管14连接所述一网回水管11与所述二网回水管13的管道上设置有第四阀门4,所述第一阀门3、第四阀门4为电动阀门,所述混水供水管14实现混合所述一网供水管10和所述二网回水管13的水。

具体的,所述混水回水管15一端与所述一网供水管10,另一端与二网回水管11相连通,所述混水回水管15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七阀门7,所述第七阀门7为电动阀门,所述混水回水管15实现将二网回水管13的水运输回一网回水管11。

具体的,还包括换热智能控制系统18,所述换热智能控制系统18连接以上各测量仪表及阀门,收集各管道的压力、温度、流量、热量数据,并根据该数据控制阀门开关,从而达到对各管道的调节。

具体的,请参阅图1,板式换热机组运行方式:将阀门第一阀门1、第四阀门4、第六阀门6、第七阀门7关闭,其他阀门全开,一网供水管10热源热水供水经过换热装置9换热后经过第二阀门2、第八阀门8,换热后的回水经一网回水管11流回热源,二网回水管13经用户回水经过第三阀门3和循环泵17到达换热装置9换热后供给用户,换热智能控制系统18通过二网供回压差调节循环泵17运行频率以达到需求运行流量、通过二网供水温度调节一网温控阀从而实现对一网供水管10的流量进行调节,继而调节换热量,以达到二网需求供水温度。

混水机组运行方式:将第一阀门1、第四阀门4、第六阀门6、第七阀门7打开,第二阀门2、第八阀门8、第五阀门5关闭,其他阀门全开,一网供水管10通过第一阀门1、第四阀门4到达循环泵17入口和二网回水管13的回水混合后,经过循环泵17加压后通过阀门6供给二网用户,二网回水一部分经过第七阀门7回热源,通过关闭第二阀门2、第八阀门8隔断一网供水管10和一网回水管13的循环,二网回水另一部分和一网供水混合,换热智能控制系统18通过二网供回压差调节循环泵17的运行频率以达到需求运行流量,通过调节第一阀门1来调控二网供水温度,通过第七阀门7来调控一网回水流量,保持一网、二网各自温度和流量平衡。

板式换热和混水一体化运行方式:将第六阀门6、第八8关闭,其他阀门打开,一网供水一部分经过换热装置9换热降温,另一部分和一网回水、二网回水直接混合后通过循环泵17再次通过换热装置9加热后供给用户,二网回水一部分分流流过第七阀门7回热源,通过关闭第八阀门8隔断一网供水和一网回水循环,一部分和一网供水混合。智能控制系统18通过二网供回压差调节循环泵17的运行频率以达到需求运行流量,通过调节第一阀门1来调控混水温度,通过第七阀门7来调控一网回水流量,保持一网、二网各自温度和流量平衡。

系统之间的切换采用原则是先开后关原则,先打开需要开的阀门,然后逐步关闭需要关闭的阀门,形成系统间的切换,通过系统之间的运算进行电动阀门间的调控。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运行稳定,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运行方式,智能控制系统18会根据测量反馈调节温度和流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