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74055发布日期:2021-10-16 10:20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2.空调室内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风道、风轮、水道等部件容易因灰尘聚集而脏污,因此需要定时地对空调进行拆洗。现有技术中,室内机的底座由可拆卸连接的上底座和下底座组成,在拆装空调室内机的风机组件时,需要将下底座整体拆下,拆装步骤繁多,导致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拆卸风机组件时需要将下底座组件整体拆卸的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上底座组件、风机组件和下底座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下底座组件上,所述上底座组件与所述下底座组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下底座组件与所述上底座组件转动连接,所述下底座组件具有便于所述风机组件工作的第一位置和和和便于所述风机组件取出的第二位置。
5.由此,通过将所述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下底座组件上,所述下底座组件与所述上底座组件转动连接,当需要拆洗所述风机组件时,可以将所述下底座组件向下旋转,以让出所述风机组件的拆卸空间,避免了所述下底座组件和所述上底座组件的整体拆卸,简化了所述风机组件的拆装步骤,从而实现了所述风机组件的快速拆装。
6.可选地,所述下底座组件包括下底座和下盖,所述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下底座上,所述下底座和所述下盖可拆卸连接,所述下盖与所述上底座组件转动连接。
7.由此,通过将所述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下底座上,所述下盖与所述上底座组件转动连接;当需要拆卸所述风机组件时,所述下底座跟随所述下盖进行转动,避免了对所述下盖的拆卸,进一步地简化了所述风机组件的拆装。再者,通过所述下盖与所述下底座的可拆卸连接,当需要拆洗所述下底座时,可以单独对所述下底座进行拆装,从而减少了所述下底座的拆装步骤。
8.可选地,所述下底座包括卡环,所述下盖包括卡柱,所述卡环和所述卡柱卡接连接。
9.由此,通过所述卡柱与所述卡环的卡接配合,当需要拆卸所述下底座时,可以直接将所述下底座沿着卡接方向拔出,减少了所述下底座的拆装步骤,进而便于所述下底座的拆装。
10.可选地,所述上底座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臂,所述下盖包括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上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二连接臂上开设有转轴连接孔,所述转轴与所述转轴连接孔转动连接。
11.由此,通过所述转轴和所述转轴连接孔转动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
第二连接臂的转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的设置,使所述下盖和所述上底座组件之间形成避让空间,以避免所述下底座跟随所述下盖进行转动时,所述上底座组件对所述下底座的转动形成干涉。
12.可选地,所述转轴上开设有过管孔,所述过管孔与所述转轴连接孔同轴心。
13.由此,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在所述转轴上开设过管孔,使所述排水管可以穿过所述过管孔直接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内部进行连通,避免了在安装所述排水管时,需要对所述室内机的外壳进行拆卸,从而简化了所述排水管的安装。通过所述过管孔与所述转轴连接孔的同轴心设置,使所述排水管与所述转轴同轴心;进而避免所述排水管干涉所述第二连接臂的转动。
14.可选地,所述下底座上开设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上开设有排水嘴,所述第二连接臂上开设有水道,所述水道的一端与所述排水嘴连通,所述水道的另一端用于与环境连通。
15.由此,通过在所述第二连接臂上开设水道,使所述接水槽内的液体通过所述水道流入所述排水管内,然后经过所述排水管排出,从而实现了所述接水槽内的液体的排放。通过所述水道的设置,避免了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排水嘴的直接连接,进而便于所述排水管的拆卸更换。
16.可选地,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穿过所述过管孔后与所述水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排水管采用软管制成。
17.由此,当所述下盖向下转动时,采用软管制成的排水管可以减小所述排水管对所述下底座组件的转动产生阻碍作用。
18.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下盖可拆卸连接。
19.由此,通过将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下盖的可拆卸连接,当需要对所述下底座进行拆卸时,可以先将所述第二连接臂进行拆卸,以避免所述水道阻碍所述下底座的拆卸。
20.可选地,所述下底座和所述下盖可拆卸连接的方向与所述排水嘴的轴心线相同。
21.由此,通过对所述下底座与所述下盖可拆卸连接的方向进行限定,当拆除所述下底座时,所述排水嘴与所述水道同轴心,从而避免所述水道对所述下底座的拆卸形成干涉。
22.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扫风叶片组件,所述扫风叶片组件安装于所述下盖上。
23.由此,通过所述扫风叶片组件的设置,当所述空调室内机运转时,所述扫风叶片组件左右摆动,以实现所述空调室内机出风方向的自动调节。
24.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上底座组件连接,所述上壳体适于与所述下盖合围形成所述上底座组件和所述下底座容置的空间。
25.由此,通过所述上壳体的设置,使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盖合围形成所述室内机的外壳,所述上底座组件和所述下底座容置于所述外壳内,实现了对所述上底座组件和所述下底座的遮蔽。
26.可选地,所述上底座组件上开设有卡孔,所述下底座组件包括卡扣连接件,所述卡扣连接件与所述卡孔卡接配合。
27.由此,通过所述卡孔和所述卡扣连接件的设置,实现了所述上底座组件和所述下底座组件的可拆卸连接,进而便于所述上底座组件和所述下底座组件的拆卸安装。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爆炸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上底座组件和下底座组件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上底座组件和下底座组件闭合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闭合的侧视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打开后的侧视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下底座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6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35.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的闭合结构示意图;
36.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的打开结构示意图;
37.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图9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38.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图9中的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39.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盖和第二连接臂的爆炸示意图;
40.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臂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42.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4中的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43.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盖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44.标记说明:
[0045]1‑
上底座组件,11

第一连接臂,111

转轴,1111

过管孔,12

卡孔,2

风机组件,3

下底座组件,31

下底座,311

卡环,312

接水槽,3121

排水嘴,32

下盖,321

第二连接臂,3211

转轴连接孔,3212

水道,322

卡柱,323

扫风叶片组件,33

卡扣连接件,4

排水管,6

上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4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8]
而且,附图中z轴表示竖向,也就是上下位置,并且z轴的正向(也就是z轴的箭头指向)表示上,z轴的负向(也就是与z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下;附图中x轴表示水平方向,并指定为左右位置,并且x轴的正向(也就是x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右侧,x轴的负向(也就是与x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左侧;附图中y轴表示前后位置,并且y轴的正向(也就是y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前侧,y轴的负向(也就是与y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后侧;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z轴、y轴及x轴的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9]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50]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上底座组件1、风机组件2和下底座组件3,所述风机组件2安装于所述下底座组件3上,所述上底座组件1与所述下底座组件3可拆卸连接,且所述下底座组件3与所述上底座组件1转动连接,所述下底座组件3具有便于所述风机组件2工作的第一位置和和便于所述风机组件2取出的第二位置。
[005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风机组件2可以包括贯流风机以及驱动所述贯流风机的驱动机构;也可以包括轴流风机以及驱动所述轴流风机的驱动机构。所述下底座组件3上开设有容置部,所述风机组件2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部内;所述风机组件2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容置部内。所述上底座组件1可以与所述下底座组件3螺钉连接或卡接;所述下底座组件3与所述上底座组件1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以为铰接或轴孔连接。当所述上底座组件1相对所述上底座组件1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上底座组件1和所述下底座组件3闭合,此时,所述上底座组件1与所述上底座组件1可以卡接或者螺钉紧固连接,空调器可以进行正常制冷制热工作,风机组件2可以正常进行吹风。当所述风机组件2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上底座组件1和所述下底座组件3之间具有一定的开合度,让出所述风机组件2的拆卸空间,此时可对所述风机组件2进行拆卸。当需要拆卸所述风机组件2时,所述下底座组件3向下转动,让出所述风机组件2的拆卸空间,以实现所述风机组件2的拆卸。
[0052]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将所述风机组件2安装于所述下底座组件3上,所述下底座组件3与所述上底座组件1转动连接,当需要拆洗所述风机组件2时,可以将所述下底座组件3向下旋转,以让出将所述风机组件2的拆卸空间,避免了所述下底座组件3和所述上底座组件1的整体拆卸,从而简化了所述风机组件2的拆装步骤。
[0053]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下底座组件3包括下底座31和下盖32,所述风机组件2安装于所述下底座31上,所述下底座31和所述下盖32可拆卸连接,所述下盖32与所述上底座组件1转动连接。
[0054]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下底座31上开设有容置部,所述风机组件2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部内;所述风机组件2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容置部内;所述下底座31和所述下盖32螺钉连接或卡接,所述下盖32与所述上底座组件1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以为铰接或轴孔连接。当需要拆卸所述风机组件2时,向下转动所述下盖32,所述下底座31跟随所述下盖32向下转动,以让出所述风机组件2的拆卸空间,实现所述风机组件2的拆卸。当需要安装所述风机组件2时,先将所述风机组件2安装于所述容置部内,然后将所述下盖32向上转动,使所述下盖32与所述上底座组件1闭合,进而实现所述风机组件2的安装。
[005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底座组件1上开设有容置部,所述风机组件2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部内,所述风机组件2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容置部内。当需要拆卸所述风机组件2时,向上转动所述上底座组件1,以让出所述风机组件2的拆卸空间,实现所述风机组件2的拆卸。当需要安装所述风机组件2时,将所述风机组件2安装于所述容置部内,然后向下转动所述上底座组件1,使所述下盖32与所述上底座组件1闭合。
[0056]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将所述风机组件2安装于所述下底座31上,所述下盖32与所述上底座组件1转动连接;当需要拆卸所述风机组件2时,所述下底座组件3跟随所述下
盖32进行转动,避免了对所述下盖32的拆卸,从而简化了所述风机组件2的拆装。再者,通过所述下盖32与所述下底座31的可拆卸连接,当需要拆洗所述下底座31时,可以单独对所述下底座31进行拆装,从而减少了所述下底座31的拆装步骤。
[0057]
如图6、图7、图15所示,所述下底座31包括卡环311,所述下盖32包括卡柱322,所述卡环311和所述卡柱322卡接连接。
[0058]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卡柱322的位置与所述卡环31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卡环311至少有两个,所述卡柱322的数量与所述卡环311相对应。所述卡柱322设有限位部,所述卡环311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限位部的直径;所述限位部插接于所述卡环311内。所述卡环311可以与所述下底座31一体连接。所述卡柱322可以与所述下盖32一体连接。当安装所述下底座31时,所述卡柱322沿所述卡环311的开口方向插接于所述卡环311内,此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卡环311同轴心;当需要对所述下底座31进行拆卸时,可以将所述下底座31沿着卡接方向拔出,以实现所述下底座31的拆卸。
[0059]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卡柱322与所述卡环311的卡接配合,当需要拆卸所述下底座31时,可以直接将所述下底座31沿着卡接方向拔出,减少了所述下底座31的拆装步骤,进而便于所述下底座31的拆装。
[0060]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上底座组件1包括第一连接臂11,所述下盖32包括第二连接臂321,所述第一连接臂11上设置有转轴111,所述第二连接臂321上开设有转轴连接孔3211,所述转轴111与所述转轴连接孔3211转动连接。
[006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连接臂11可以竖直设置或者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臂11可以与所述上底座组件1一体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11最少有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臂321的数量与所述第一连接臂11对应;所述转轴111可以与所述第一连接臂11一体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321可以水平设置或倾斜设置;所述转轴连接孔3211与所述转轴111同轴心,所述转轴111插接于所述转轴连接孔3211上。
[0062]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臂11和所述第二连接臂321的设置,使所述下盖32和所述上底座组件1之间形成避让空间,以避免所述下底座31跟随所述下盖32进行转动时,所述上底座组件1对所述下底座31的转动形成干涉。通过所述转轴111和所述转轴连接孔3211的转动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臂11与所述第二连接臂321的转动连接。
[0063]
如图1、图4所示,所述转轴111上开设有过管孔1111,所述过管孔1111与所述转轴连接孔3211同轴心。
[0064]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过管孔1111与所述转轴111同轴心,所述过管孔1111沿所述转轴111的轴心线贯穿于所述转轴111的本体;所述过管孔1111可以用于排水管4、连接管或电源连接线的通过。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在所述转轴111上开设过管孔1111,使所述排水管4可以穿过所述过管孔1111直接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内部进行连通,避免了在安装所述排水管4时,需要对所述室内机的外壳进行拆卸,从而简化了所述排水管4的安装。
[0065]
如图5、图12、图13所示,所述下底座31上开设有接水槽312,所述接水槽312上开设有排水嘴3121,所述第二连接臂321上开设有水道3212,所述水道3212的一端与所述排水嘴3121连通,所述水道3212的另一端用于与环境连通。
[0066]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水道3212可以为弯形管道或竖直管道;所述水道3212可以与所述排水嘴3121螺纹连接、过盈连接或插接;所述水道3212与所述排水管4连通的方式可以
为螺纹连接或插接;或者所述水道3212可以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排水管4进行连通;所述水道3212用于将所述接水槽312内的液体排出。所述水道3212可以与所述下底座31的内部环境连通,也可以与所述下底座31的外部环境进行连通。所述接水槽312内的液体从所述排水嘴3121流入所述水道3212内,然后再经过所述排水管4排出。
[0067]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在所述第二连接臂321上开设水道3212,使所述接水槽312内的液体通过所述水道3212流入所述排水管4内,然后经过所述排水管4排出,从而实现了所述接水槽312内的液体的排放。通过所述水道3212的设置,避免了所述排水管4与所述排水嘴3121的直接连接,进而便于所述排水管4的拆卸更换。
[0068]
如图5所示,所述室内空调机还包括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适于穿过所述过管孔1111后与所述水道321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排水管4采用软管制成。
[0069]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软管可以为金属软管、塑料软管或橡胶软管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软管与所述水道3212插接或螺纹连接。由此,当所述下盖32向下转动时,采用软管制成的排水管4可以减小所述排水管4对所述下底座组件3的转动时产生的阻碍作用。
[0070]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连接臂321与所述下盖32可拆卸连接。
[0071]
需要说明的是,所示第二连接臂321与所示下盖32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为卡接或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321可以位于所述下盖32的左右两侧或其它任意可以使所述第二连接臂321与所述第一连接臂连接的位置。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将所述第二连接臂321与所述下盖32的可拆卸连接,当需要对所述下底座31进行拆卸时,可以先将所述第二连接臂321进行拆卸,以避免所述水道3212阻碍所述下底座的拆卸。
[0072]
如图5所示,所述下底座31相对所述下盖32的拆卸方向与所述排水嘴3121的轴心线方向相同。
[0073]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下底座31相对所述下盖32的拆卸方向指的是所述下盖32从所述下底座31上拆卸时的运动方向。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盖32与所述下底座31卡接配合,所述下底座31卡入所述下盖32的方向与所述排水嘴3121的轴心线方向相同。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盖32与所述下底座31插接配合,所述下底座31插入所述下盖32的方向与所述排水嘴3121的轴心线方向相同。当拆卸所述下底座31时,所述下盖32向下转动,当所述下盖32旋转至一定的角度后,沿所述排水嘴3121的轴心线方向拆卸所述下底座31。当安装所述下底座31时,所述下底座31沿所述排水嘴3121的轴心线方向与所述下盖32连接。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对所述下底座31相对所述下盖32的拆卸方向进行限定,当拆除所述下底座31时,所述排水嘴3121与所述水道3212同轴心,从而避免所述水道3212对所述下底座31的拆卸形成干涉。
[0074]
如图14所示,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扫风叶片组件323,所述扫风叶片组件323安装于所述下盖32上。
[0075]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扫风叶片组件323与所述下盖32可拆卸连接,具体可以为螺钉连接或卡接。所述下盖32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扫风叶片组件323的位置与所述出风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扫风叶片组件323用于对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调节。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将所述扫风叶片组件323设置于所述下盖32上,所述扫风叶片组件323位于所述下底座31的下侧,当对所述下底座31完成拆卸后,可以进一步地将所述扫风叶片组件323进行拆卸,以便于拆洗所述扫风叶片组件323。
[0076]
如图8至图9所示,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上壳体6,所述上壳体6与所述上底座组件1连接,所述上壳体6适于与所述下盖32合围形成所述上底座组件1和所述下底座31容置的空间。
[0077]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壳体6与所述上底座组件1可拆卸连接,具体可以为螺钉连接或卡接;当所述下底座组件3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上壳体6与所述下盖32贴合。当所述下底座组件3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上壳体6保持静止,所述下盖32向下转动。由此,通过所述上壳体6的设置,使所述上壳体6与所述下盖32合围形成所述室内机的外壳,所述上底座组件1和所述下底座31容置于所述外壳内,实现了对所述上底座组件1和所述下底座31的遮蔽。
[0078]
如图8至图11所示,所述上底座组件1上开设有卡孔12,所述下底座组件3包括卡扣连接件33,所述卡扣连接件33与所述卡孔12卡接配合。
[0079]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卡孔12与所述卡扣连接件3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卡扣连接件33最少有两个;所述卡孔12的数量与所述卡扣连接件33的数量相对应;所述卡扣连接件33可以与所述下底座31一体连接,或者,所述卡扣连接件33与所述下盖32一体连接。由此,通过所述卡孔12和所述卡扣连接件33的设置,实现了所述上底座组件1和所述下底座组件3的可拆卸连接,进而便于所述上底座组件1和所述下底座组件3的拆卸安装。
[0080]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