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暖通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26380发布日期:2021-06-25 16:30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暖通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暖通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暖通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暖通是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全称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这三个方面(英文缩写hvac,heating,ventilatingandairconditioning),其也是未来家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传统的通风装置虽然达到了基本的通风功能,但是通风效率较差,风力可调节性较差,难以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同时其节能措施不到位,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不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暖通通风装置,其具有优异的过滤性能,配置热回收系统以节能降耗,且进风量可自动调节,进一步加大其适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暖通通风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除尘器、引风机、水箱、过滤室,所述除尘器的入口为导风进口管,所述引风机出口侧的引风机出口管延伸至所述水箱的底部,所述水箱出口侧的水箱出口管排出的空气经过所述过滤室进入热交换系统后经由导风出口管导出;其中,所述热交换系统包括换热器、加热器和冷却器;所述换热器与过滤室的出口连通,在所述换热器中空气与由排风管引入的排风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的出口设置三个支管,第一支管连通至导风出口管,第二支管连通至加热器,第三支管连通至冷却器,所述加热器和冷却器的出口均连通至导风出口管。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上分别对应设置旁通控制阀、加热控制阀、冷却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出口管上设置单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引风机出口管的端部为一渐扩管,其渐扩管的底部设置气体均布器。

进一步地,在所述水箱顶部,对应所述水箱出口管底部的位置安装一除沫器。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室内填充活性炭。

进一步地,所述引风机为双速变频引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为蓄热式换热器或管壳式换热器,所述加热器为板式加热器,所述冷却器为冷介质换热器或半导体制冷片等。

进一步地,所述建筑暖通通风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在所述换热器的出口上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旁通控制阀、加热控制阀、冷却控制阀的开关状态,控制器根据流量传感器检测的风量控制引风机的转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暖通通风装置其通过除尘器、水箱、过滤室以进行多次过滤,以减少颗粒、杂质的含量,具有优异的过滤性能,有效保证空气的洁净性,提高通风质量;其设置双速变频风机替换现有技术中的双电机设置,减小设备体积,自动调节进风量,提高装置的通风效率;还设置热回收系统,以对排风的余热或余冷进行回收,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实现绿色建筑;同时还设置对应的控制器,以实现风机及热回收系统的自动控制,提高操作效率。

上述建筑暖通通风装置在实现通风的同时,又可同时实现暖通、空调的效果,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建筑暖通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1-导风进口管;12-引风机出口管;121-气体均布器;13-水箱出口管;131-除沫器;14-导风出口管;15-旁通管;2-除尘器;3-引风机;4-水箱;5-过滤室;6-换热器;61-排风管;7-加热器;8-冷却器;91-旁通控制阀;92-加热控制阀;93-冷却控制阀;94-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未说明的部件、装置、设备及未说明的安装方式均为本领域常规形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一较佳结构形式的建筑暖通通风装置,如图1所示,上述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通的除尘器2(可为常规的防尘网)、引风机3、水箱4、过滤室5和热回收系统;除尘器2的入口为导风进口管11,出口与引风机3连通;引风机3为双速变频引风机,可调节引风机3的转速从而调节进气量,引风机3出口侧的引风机出口管12延伸至水箱4的底部,引风机出口管12位于水箱4底部的端部为一渐扩管,其渐扩管的底部设置气体均布器121,气体均布器121的一种形式为具有多个均匀间隔分布的通孔的圆盘结构,上述渐扩管和气体均布器121的设置使得空气流速降低且均匀地通入水中,避免由于流速过大对水箱底板内壁造成不必要的冲蚀,且此设置有利于实现大颗粒杂质的有效沉降或杂质溶解;水箱4出口侧的水箱出口管13排出的空气经过过滤室5进入热交换系统后经由导风出口管14导出,在水箱4顶部,对应水箱出口管13底部的位置安装一除沫器131以除去空气中的微小水滴,除沫器131的一具体安装方式可为通过螺栓螺母进行吊装,在过滤室5中填充1~3层活性炭以去除异味并进一步吸附杂质。除尘器2、水箱4和过滤室5的多重过滤设置,有效提高了装置的过滤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热交换系统包括换热器6、加热器7和冷却器8;换热器6与过滤室5的出口连通,在换热器6中空气与由排风管61引入的排风进行热交换,夏季气候炎热,排风温度及室内含湿量均比室外新风低,采用新风与排风进行换热,可使新风的湿度和温度有效降低,而冬季气候寒冷,排风温度及室内含湿量均比室外新风高,采用新风与排风进行换热,可使新风的湿度和温度快速上升;换热器6的出口设置三个支管,第一支管连通至导风出口管14使得经过换热器6换热后即可满足要求的空气直接导入建筑物中,第二支管连通至加热器7,第三支管连通至冷却器8,以在换热器6出口的空气温度未达到设定温度(高温或低温)时可选择通入加热器7或冷却器8进行温度的调节,加热器7和冷却器8的出口均连通至导风出口管14。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上分别对应设置旁通控制阀91、加热控制阀92、冷却控制阀93,上述控制阀的一具体形式可为电磁阀,导风出口管14上设置单向阀94,以防止建筑内的污染风反串至通风装置中。上述建筑暖通通风装置还包括一控制器,在换热器6的出口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旁通控制阀91、加热控制阀92、冷却控制阀93的开关状态(具体可为:温度达到设定温度范围时,开启旁通控制阀91,关闭加热控制阀92和冷却控制阀93;夏天温度未达到所需的低温温度范围时,开启冷却控制阀93,关闭旁通控制阀91和加热控制阀92;冬天温度未达到所需的高温温度时,开启加热控制阀92,关闭旁通控制阀91和冷却控制阀93),控制器根据流量传感器检测的风量控制引风机3的转速从而控制进风量(具体可为:当所需风量超过额定值时,采用低速运转模式;当所需风量低于额定值时,采用高速运转模式)。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暖通通风装置,过滤性能优异,有效保证了通风质量;能有效回收排风的余热或余冷,以实现节能降耗;能自动控制进风温度和进风量,提高装置的通风效率及装置操作效率。上述装置可同时实现通风、暖通、空调的效果,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利于推广使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