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光温室顶端放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68347发布日期:2021-07-30 13:1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日光温室顶端放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光温室自动放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日光温室顶端放风装置。



背景技术:

日光温室环境控制的核心部分是温室内的温湿度控制,但绝大多数温室环境控制依然靠人工经验手动管理放风口,只有很少部分日光温室采用智能自动放风设备,但均采用简单的钢管作为支架,存在设备滑动阻力大、故障率高、设备一端风口关闭不严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智能放风设备的推广施用收到限制。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凹型轨道设计了一种可兼容智能定时、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等不同类型放风设备,适用于日光温室顶风口钢管卷膜放风法的放风设备支架,解决了设备滑动阻力大、故障率高等一系列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日光温室顶端放风装置,该放风装置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安装简便,放风效果好,滑动运转平稳故障率低,可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日光温室顶端放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设备、滑轮轨道、伸缩连接管、卷膜钢管和风口膜,所述滑轮轨道安装在日光温室侧墙顶部,所述动力设备上固定安装底座,所述底座通过多个滑轮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轮轨道上,所述动力设备为电机,所述伸缩连接管的一端通过通过销轴与动力设备的转轴连接,所述伸缩连接管的另一端内滑动套接所述卷膜钢管,所述风口膜卷在所述卷膜钢管上,所述滑轮轨道沿动力设备的运动方向的两端高低不一。

优选的,所述动力设备可以是定时自动放风设备,也可以是智能远程控制放风设备,还可以是手动控制电动卷膜器,可完美兼容现有常见的不同类型放风设备,实用性强,应用面广。

优选的,所述滑轮轨道由两条平行固定的凹形轨道构成,一条凹形轨道内设置多个滑轮,两条凹形轨道通过两组支撑腿固定,两组支撑腿的高度不一。风口膜卷起时动力设备所处的位置为滑轮轨道后端,风口膜全部张开时动力设备所处的位置为滑轮轨道前端,动力设备处于前端位置时风口膜距日光温室侧墙面2cm,后端的支撑腿比前端的支撑腿高3-5cm。

优选的,所述伸缩连接管由直径不同的两端金属管材焊接而成,伸缩连接管上直径小的一段为小头管、直径较大的一段位大头管,所述小头管套接在所述动力设备的转轴上并通过销轴卡位固定,所述小头管和动力设备转轴上对应位置开设用于穿过销轴的销孔,所述大头管内活动套接卷膜钢管,所述大头管的侧壁上开设沿大头管轴线开设多个限位孔,卷膜钢管上设置有与限位孔配合限位的弹簧卡扣,按压弹簧卡扣可在大头管中移动卷膜钢管从而调整卷膜钢管的插入深度。此种结构设计能实现卷膜钢管和动力设备脱离,为风口校准、风口膜修正提供方便,还能方便调整卷膜钢管的插入深度控制风口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安装简便,放风效果好,滑动运转平稳故障率低,可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采用凹型滑轮轨道,能有效减轻因放风设备自身重力增加的卷膜阻力,可减少风口调整的故障率。

3、本实用新型采用可伸缩设计,为放风设备应急拆卸提供了方便;当停电或设备故障时,可轻松拆卸放风设备,并可兼容手动卷膜器实现放风口应急关闭。

4、本实用新型设备运转平稳安全、故障率低,设备运行成本低,日常维护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滑轮轨道;2—底座;3—动力设备;

4—滑轮;5—伸缩连接管;6—卷膜钢管;

7—销轴;8—风口膜;9—转轴;

10—弹簧卡扣;11—支撑腿;12—大头管;

13—小头管;14—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动力设备3、滑轮轨道1、伸缩连接管5、卷膜钢管6和风口膜8,所述滑轮轨道1安装在日光温室侧墙顶部,所述动力设备3上固定安装底座2,所述底座2通过多个滑轮4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轮轨道1上,所述动力设备3为电机,所述伸缩连接管5的一端通过通过销轴7与动力设备3的转轴9连接,所述伸缩连接管5的另一端内滑动套接所述卷膜钢管6,所述风口膜8卷在所述卷膜钢管6上,所述滑轮轨道1沿动力设备3的运动方向的两端高低不一。

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设备3可以是定时自动放风设备,也可以是智能远程控制放风设备,还可以是手动控制电动卷膜器,可完美兼容现有常见的不同类型放风设备,实用性强,应用面广。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轮轨道1由两条平行固定的凹形轨道构成,一条凹形轨道内设置三个滑轮4,两条凹形轨道通过两组支撑腿11固定,两组支撑腿11的高度不一。风口膜8卷起时动力设备3所处的位置为滑轮轨道1后端,风口膜8全部张开时动力设备3所处的位置为滑轮轨道1前端,动力设备3处于前端(左侧)位置时风口膜8距日光温室侧墙面2cm,后端(右侧)的支撑腿11比前端的支撑腿11高5cm。

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连接管5由直径不同的两端金属管材焊接而成,伸缩连接管5上直径小的一段为小头管13、直径较大的一段位大头管12,所述小头管13套接在所述动力设备3的转轴上并通过销轴7卡位固定,所述小头管13和转轴9上对应位置开设用于穿过销轴7的销孔,所述大头管12内活动套接卷膜钢管6,所述大头管12的侧壁上沿大头管12的轴线方向依次开设三个大小相同的限位孔14,卷膜钢管6上设置有与限位孔14配合限位的弹簧卡扣10,按压弹簧卡扣10可在大头管12中移动卷膜钢管6从而调整卷膜钢管6的插入深度。此种结构设计能实现卷膜钢管6和动力设备3脱离,为风口校准、风口膜8修正提供方便,还能方便调整卷膜钢管6的插入深度控制风口的大小。风口膜8一端卷在卷膜钢管6上,使用专用卡膜卡固定,风口膜8另外一端固定在棚顶上边风口的边缘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工作流程为:当动力设备3处于滑动轨道1前端(左侧)时,日光温室顶风口处于关闭状态;当放风设备3处于滑动轨道1后端(右侧)时,日光温室顶风口处于全开状态。

(1)打开风口实施方法:当动力设备通电开始工作,转轴开始顺时针转动,带动卷膜钢管6开始卷起风口膜8,风口打开;在卷膜钢管6转动时,在风口膜8的拉动下,卷膜钢管6开始向后端(右侧)移动,同时带动动力设备3沿滑轮轨道1向后端(右侧)移动,风口随之缓慢打开。

(2)关闭风口实施方法:当动力设备3通电开始工作,转轴9开始逆时针转动,带动卷膜钢管6开始反转,风口膜8被拉开,风口开始关闭;随着卷膜钢管6的转动,此时卷膜钢管6不受风口膜8的牵拉作用而受重力影响,卷膜钢管6开始向前端(左侧)移动,同时带动动力设备3沿滑轮轨道1向前端(左侧)移动,风口随之缓慢关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