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燃气火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64079发布日期:2021-06-29 23:2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燃气火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火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功能燃气火炉。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向往大自然,因此,户外活动也成了人们常有的活动。在冬天里,由于寒冷使得人们在户外活动过程中更加依赖火炉来取暖。

在公告号为cn20948466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火焰观赏取暖炉,包括燃气火炉的炉体,所述炉体的顶部为一平面,在所述炉体侧面设有一个或多个开口,在炉体的顶部平面设有一个开口,侧面开口和顶部开口共同形成开放空间;在开放空间的底部设有燃气燃烧装置;所述顶部开口处安装有遮挡部。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火炉,其在户外遇到雨天就不方便使用,夜间火炉周边照明不足,需要其他照明设备辅助,因此还有待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燃气火炉,其具有遮雨照明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燃气火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上方设置有遮雨棚,所述遮雨棚呈锥形设置,所述遮雨棚朝向炉体的一面设置有反光板,所述炉体上设置有与遮雨棚相连接的支撑架,所述炉体侧壁设置有乘坐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火炉进行组装时,先将支撑架立在炉体上,在将装有反光板的遮雨棚安装在支撑架上;当在雨天的夜间使用火炉时,遮雨棚可对雨水进行阻挡,且遮雨棚下端的反光板可将火光反射出去,使得炉体周边更亮些,且人们可坐在乘坐装置上取暖。

综上,相对于现有的火炉不可挡雨,不可照明,上述通过炉体上安装支撑架,在有支撑架上安装遮雨棚,可对雨水进行遮挡,再由遮雨棚下表面安装的反光板,从而可对炉体周边进行照明,且由乘坐装置可方便人员取暖。

进一步的,所述遮雨棚的边缘设置有柔性的透明挡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风较大时,透明挡帘可对风进行阻挡,且有利于遮雨棚与透明挡帘围成的空间内较为暖和。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挡帘下端设置有配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的设置,能够使透明挡帘始终处于竖直状态,避免透明挡帘飘摇不定。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挡帘的两侧边缘设置有若干磁铁,两所述透明挡帘的磁铁一一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铁的设置,能够使得两透明挡帘可相互贴紧,围成一定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设置于炉体上的插接套以及设置于插接套上且与遮雨棚相连接的插接杆,所述插接套上设置有插接孔,所述插接杆上设置有穿过插接孔的固定螺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支撑架时,可将插接杆插接在插接套上,且通过固定螺丝穿过插接孔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孔沿插接套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孔沿插接套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能够在调节遮雨棚的高度时,通过将固定螺丝锁紧在指定的插接孔内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乘坐装置包括设置于炉体侧壁的承重板以及设置于承重板两侧壁且与承重板、炉体转动连接的两连接杆,所述炉体侧壁设置有与承重板下端相固定的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坐在炉体旁边时,拉动承重板,使得承重板带动连接杆偏转一定的角度,在将支撑杆与承重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板下端设置有环套,所述支撑杆一端与炉体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环套相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支撑杆与承重板相连接时,可将支撑杆一端与承重板上的环套相卡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炉体上安装支撑架,在有支撑架上安装遮雨棚,可对雨水进行遮挡,再由遮雨棚下表面安装的反光板,从而可对炉体周边进行照明,且由乘坐装置可方便人员取暖;

(2)通过设置透明挡帘,可对风进行阻挡,且有利于遮雨棚与透明挡帘围成的空间内较为暖和;

(3)通过设置磁铁,能够使得两透明挡帘可相互贴紧,围成一定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炉体;2、遮雨棚;3、反光板;4、支撑架;41、插接套;42、插接杆;5、乘坐装置;51、承重板;52、连接杆;6、透明挡帘;7、配重块;8、磁铁;9、插接孔;10、固定螺丝;11、支撑杆;12、环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多功能燃气火炉,如图1、2所示,包括炉体1,炉体1上方安装有遮雨棚2,遮雨棚2呈锥形设置,遮雨棚2朝向炉体1的一面固定有反光板3,炉体1上安装有与遮雨棚2相连接的支撑架4,炉体1侧壁安装有乘坐装置5。

如图1、2所示,遮雨棚2的边缘安装有柔性的透明挡帘6。当风较大时,透明挡帘6可对风进行阻挡,且有利于遮雨棚2与透明挡帘6围成的空间内较为暖和。

进一步的,透明挡帘6下端固定有配重块7,能够使透明挡帘6始终处于竖直状态,避免透明挡帘6飘摇不定。

值得一提的是,透明挡帘6的两侧边缘安装有若干磁铁8,两透明挡帘6的磁铁8一一对应。通过磁铁8能够使得两透明挡帘6可相互贴紧,围成一定的空间。

如图1、2所示,支撑架4包括安装在炉体1上的插接套41以及插接在插接套41上且与遮雨棚2相连接的插接杆42,插接套41上开设有插接孔9,插接杆42上螺纹连接有穿过插接孔9的固定螺丝10。当需要安装支撑架4时,可将插接杆42插接在插接套41上,且通过固定螺丝10穿过插接孔9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插接孔9沿插接套41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能够在调节遮雨棚2的高度时,通过将固定螺丝10锁紧在指定的插接孔9内进行固定。

如图1、2所示,乘坐装置5包括安装在炉体1侧壁的承重板51以及安装在承重板51两侧壁且与承重板51、炉体1转动连接的两连接杆52,炉体1侧壁安装有与承重板51下端相固定的支撑杆11。当需要坐在炉体1旁边时,拉动承重板51,使得承重板51带动连接杆52偏转一定的角度,在将支撑杆11与承重板51相连接。

进一步的,承重板51下端固定有环套12,支撑杆11一端与炉体1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环套12相卡接。当需要将支撑杆11与承重板51相连接时,可将支撑杆11一端与承重板51上的环套12相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当需要对火炉进行组装时,先将支撑架4立在炉体1上,在将装有反光板3的遮雨棚2安装在支撑架4上;当在雨天的夜间使用火炉时,遮雨棚2可对雨水进行阻挡,且遮雨棚2下端的反光板3可将火光反射出去,使得炉体1周边更亮些,且人们可坐在乘坐装置5上取暖。

综上,相对于现有的火炉不可挡雨,不可照明,上述通过炉体1上安装支撑架4,在有支撑架4上安装遮雨棚2,可对雨水进行遮挡,再由遮雨棚2下表面安装的反光板3,从而可对炉体1周边进行照明,且由乘坐装置5可方便人员取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