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智能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93075发布日期:2021-09-18 02:02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央空调智能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央空调智能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2.中央空调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冷热源系统和多个空气调节系统组成,该系统不同于传统冷剂式空调,集中处理空气以达到舒适要求,空调的除尘清洗是不可忽视的,如果空调中积累了大量的尘埃,很容易导致空调毁坏,水冷式中央空调是使用室外的冷却水塔进行制冷循环的,然而冷却水塔中的水是循环使用的,因此最容易滋长各种的微生物和藻类,有害的微生物如军团菌等不仅容易使空调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而且会导致制冷效率降低,长期不清洗还容易使铜管受到腐蚀;
3.目前,现有市场在对中央空调的冷却水塔的内腔进行清洗时,往往至少需要两名工人合作清理,一人泼洒清洗液,一人用毛刷对冷却水塔内腔进行刷洗,然而这种方式不仅浪费人力,增加不必要的人工成本,而且清洗效率低,不利于清洗工作的快速高效进行,因此,基于以上缺点,现提出一种中央空调智能除尘装置来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空调智能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市场人力配合对冷却水塔内腔进行清洗的方式费时费力且清洗效率低的技术性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央空调智能除尘装置,包括:
6.冷却水塔主体;
7.支撑座,数量为四个,且分别等距安装在所述冷却水塔主体的底端圆周;
8.管道,安装在所述冷却水塔主体的内腔中心位置;
9.刷洗机构,装配在所述管道的外壁底端;
10.固定机构,装配在所述刷洗机构的外壁前侧;
11.所述刷洗机构包括:
12.半圆筒,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半圆筒的后端通过销轴连接;
13.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右端所述半圆筒的内腔;
14.锥形齿轮,通过联轴器锁紧固定在所述电机的右表面输出端;
15.滑槽,收尾相通的开设在两个所述半圆筒的外壁圆周;
16.滑块,数量为两个,且其一端分别对称内嵌在所述滑槽的内腔;
17.齿条,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的外壁,且其与锥形齿轮啮合连接;
18.刷头,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安装在所述齿条的左右两侧。
19.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形状呈“t”字形设置。
20.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
21.第一固定座,固定安装在左端所述半圆筒的前侧;
22.第二固定座,固定安装在右端所述半圆筒的前侧;
23.限位槽,由左至右开设在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前侧;
24.插杆,一端经由限位槽的内腔向前延伸出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外壁前侧,且其另一端向右延伸进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内腔;
25.限位杆,一端向前延伸出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外壁,且其另一端向后贯穿插杆外壁开设的通孔;
26.弹簧,套接在所述限位杆的外壁,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座的内壁和限位杆的外壁上。
27.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长度与插杆的移动距离相适配。
28.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齿条的上方。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中央空调智能除尘装置,通过电机、锥形齿轮和齿条的配合,可使齿条带动滑块和刷头一同沿着滑槽开设的轨迹进行圆周运动,从而可对冷却水塔主体的内腔进行清扫,通过限位杆和弹簧的配合,可使限位杆插入或脱离插杆开设的通孔,通过限位槽可使插杆沿着其开设的轨迹向左或向右侧移动,从而实现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脱离或固定,进而实现左右两端半圆筒的前侧脱离或固定,该装置无需过多人力配合,一人即可完成对冷却水塔主体内腔的清洗工作,操作简单,既保证了清洗质量还提高了清洗效率,节省了不必要的劳动力成本和清洗时间,实用性更强,更加满足现有市场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机的主视图;
32.图3为本实用新型齿条的俯视图;
3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放大图。
34.图中:1、冷却水塔主体,2、支撑座,3、管道,4、刷洗机构,41、半圆筒,42、电机,43、锥形齿轮,44、滑槽,45、滑块,46、齿条,47、刷头,5、固定机构,51、第一固定座,52、第二固定座,53、限位槽,54、插杆,55、限位杆,5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央空调智能除尘装置,包括冷却水塔主体1、支撑座2、管道3、刷洗机构4和固定机构5,支撑座2数量为四个,且分别等距安装在冷却水塔主体1的底端圆周,管道3 安装在冷却水塔主体1的内腔中心位置,刷洗机构4装配在管道3的外壁底端,固定机构5装配在刷洗机构4的外壁前侧,刷洗机构4包括半圆筒41、电机42、锥形齿轮43、滑槽44、滑块45、齿条46和刷头47,半圆筒41数量为两个,且两个
半圆筒41的后端通过销轴连接,电机4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右端半圆筒41的内腔,锥形齿轮43通过联轴器锁紧固定在电机42的右表面输出端,开启状态的电机42可带动锥形齿轮43进行转动,滑槽44收尾相通的开设在两个半圆筒41的外壁圆周,滑块45数量为两个,且其一端分别对称内嵌在滑槽44的内腔,滑块45可沿着滑槽44的内腔进行圆周运动,齿条46固定安装在滑块45的外壁,且其与锥形齿轮43啮合连接,刷头47 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安装在齿条46的左右两侧,转动的锥形齿轮43可促使与之啮合连接的齿条46带动滑块45和刷头47沿着滑槽44开设的轨迹进行圆周运动,从而可实现对冷却水塔主体1的内腔进行刷洗。
37.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滑槽44的形状呈“t”字形设置,从而保证滑块45更加稳定的进行圆周运动而不会脱离其内腔。
38.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固定机构5包括第一固定座51、第二固定座52、限位槽53、插杆54、限位杆55和弹簧56,第一固定座51固定安装在左端半圆筒41的前侧,第二固定座52固定安装在右端半圆筒41的前侧,限位槽53由左至右开设在第一固定座51的前侧,插杆54一端经由限位槽53 的内腔向前延伸出第一固定座51的外壁前侧,且其另一端向右延伸进第二固定座52的内腔,向左滑动插杆54的一端,其将沿着限位槽53开设的轨迹向左运动,直至插杆54的看另一端向左完全收回进第一固定座51的内腔,从而可将左右两端半圆筒41的前侧进行分离,限位杆55一端向前延伸出第二固定座52的外壁,且其另一端向后贯穿插杆54外壁开设的通孔,借助外力向前拉动限位杆55的前端可使其后端逐渐脱离插杆54外壁开设的通孔,弹簧56套接在限位杆55的外壁,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座52的内壁和限位杆55的外壁上,弹簧56为螺旋弹簧,其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
39.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限位槽53的长度与插杆54的移动距离相适配,从而保证插杆54有足够的空间能够完全收回至第一固定块51的内腔。
40.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固定机构5设置在齿条46的上方,从而保证两个半圆筒41进行固定后不会对锥形齿轮43与齿条46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响。
41.本方案中所提到的电气元件均为现有技术,其型号仅为其中的一种,只要能达到本方案中所要达到的目的的电气元件均可以使用。
42.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43.步骤一:借助外力向前拉动限位杆55的前端使其后端逐渐脱离插杆54 外壁开设的通孔,此时的弹簧56被压缩,向左滑动插杆54的一端,其将沿着限位槽53开设的轨迹向左运动,直至插杆54的看另一端向左完全收回进第一固定座51的内腔,则可将左右两端半圆筒41的前侧进行分离,从而可使刷洗机构4从管道3的外壁拆卸下来,按照上述步骤相反方向操作,即可实现左右两端半圆筒41的固定,从而实现刷洗机构4与管道3的固定;
44.步骤二:对冷却水塔主体1的内腔喷洒清理液后,开启电机42,电机42 带动锥形齿轮43进行转动,进而促使与锥形齿轮43啮合连接的齿条46带动滑块45和刷头47沿着滑槽44开设的轨迹进行圆周运动,通过不停圆周运动的刷头47可实现对冷却水塔主体1的内腔进行刷洗;
45.该装置一人即可完成对冷却水塔主体1内腔的清洗工作,既保证了清洗质量还提高了清洗效率,同时节省了不必要的劳动力成本和清洗时间,操作简单,实用性更强,值得推广。
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心位置”、“另一端”、“上”、“一侧”、“顶端”、“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卡接”、“插接”、“焊接”、“安装”、“设置”、“过盈配合”、“螺钉连接”、“销轴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