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炉内壁铝渣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18055发布日期:2021-08-27 10:52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炉内壁铝渣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合金熔炼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保温炉内壁铝渣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铝及其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因而在世界各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不同的含铝合金在日常用品、医药器械、国防军工和交通工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特别是当今世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资源、能源、环保、安全、效益等问题的严峻挑战,改善提升铝合金材料制备过程中的每一道工艺技术都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保温炉是用于液态铝合金(也叫铝合金液)短期存储的一种容器,铝合金液具有流动性好,渗透性强的特点。铝合金液放入保温炉内,贮存过程中会有少量浮渣进入其中,同时在保温存放时也会有少量的铝渣生成;随着铝合金液的不断存取,温度的高低交替,保温炉内的铝渣会慢慢的吸附在保温炉内壁,形成渣瘤;渣瘤冷却后非常坚硬,加之保温炉又是一种密闭性要求高的存储容器,炉门开口较小,而炉体设计尺寸宽大。

现有行业清查模式常分为两种:一种为定期冷却清渣,这种清渣模式是在保温炉设备定期保养时配合完成,保温炉保养时会放干炉内存储的铝合金液,而后通过长时间对炉内风冷降温,至常温状态后清理内壁和炉底的渣瘤;这个过程虽便于施工,但冷却后渣瘤硬度高,清理难度非常大,所以每一次清渣过程最少需要安排4-5人,持续5天时间才能基本完成清理,人工成本高;另一种模式为使用过程中短期清渣,这种清渣模式由于炉内温度较高,只能远距离的使用很长的铁杆加錾子,远程的冲凿吸附在保温炉内壁的渣瘤,效率低下。

保温炉内的铝渣如果不定期的清理,渣瘤会越结越多,越结越厚,以至于很大程度的降低保温炉的有效容积,而保温过程的工作能耗并未减少,间接的导致企业能耗资源的浪费,并降低了保温炉设备利用率。另外,随着渣瘤累积在保温炉内壁的不断增多,热胀冷缩过程由于两种材料的膨胀系数不一致,从而加剧了渣瘤对设备的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炉内壁铝渣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可解决再生铝行业常用的保温炉内壁铝渣清理难、工作效率底、间接导致摊销能耗高、设备损害严重等实际生产难题,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减少设备损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保温炉内壁铝渣清理装置,包括:风镐,包括镐体和连接于镐体输出端的镐头,所述风镐的镐体上间隔开设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外接动力气源;套管,所述套管一端与镐体的输出端连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与套管远离镐体一端连接,所述风镐的镐头与支撑杆另一端连接;套管、支撑杆以及镐头依次连接,形成风镐的加长镐头结构;支撑架,所述套管架设于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靠近套管的风镐的镐体上开设有冷却水进口,远离套管的镐体上开设与所述冷却水进口连通的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进口外接冷却水泵和冷却水源。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气源为空压机。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面架设有一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竖直可旋转地设置有一换向杆,所述套管水平架设于换向杆上,换向杆旋转带动套管在水平旋转;所述换向机构通过底座架设于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为一由三根支撑脚形成的三脚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为伸缩杆,支撑脚上设置有锁紧螺扣,形成对支撑脚长度的调节,所述支撑脚的底端设置有平衡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换向锁扣,形成对换向杆旋转的锁定;所述换向杆上端面架设有一固定卡箍,所述套管插设于固定卡箍,形成套管与换向杆之间装配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与镐体连接处设置有锁止阀,所述套管与支撑杆连接处设置有锁止阀。

进一步地,所述镐头与支撑杆连接处设置有锁止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镐体、套管、支撑杆以及镐头配合组成清渣组件,增加了有效工作距离,可随时在保温炉内铝液放空的状态下进行内壁和炉底的渣瘤清理,不受炉内温度的影响;

所述清理装置,易于装配,操作简单,可根据需求随时安排保温炉内壁渣瘤的清理,方便快捷;还可以根据清理点的不同任意调整位置,清理效果彻底;

冷却水泵的设计,使得冷却水从镐体的冷却水进口注入冷却水,经过镐体内部后从冷却水出口流出,为风镐降温,防止风镐长时间工作过热保护或损坏;

支撑架由二级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脚、锁紧螺扣和平衡支撑组成,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可以自由调整高度;平衡支撑在工作时可以小行程调整支撑架高度和工作角度;

锁止阀的设计用于装配时锁紧,另一端设计有带有小圆孔的端套;镐头设计有锁止阀的一端连接在支撑杆的端套内,镐头的工作端由特质钢材加工呈尖头状,在工作时可以轻松钻入工作层;

所述铝渣清理装置易于装配,可根据需求,在炉内铝合金液放空时,随时安排保温炉内壁渣瘤的清理,渣瘤仍保持在较高温度,更易于清除;

本发明装置操作简单,每次清渣,只需要1-2人完成装置的装配后,由1人即能够轻松操作,传统模式的4-5人降低为1人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可全方位换向清理,提高清理效果和效率;

风镐增加了冷却水对动力装置的循环冷却,可保证装置长时间的工作而不致损坏,不耽误使用进程。

改善有效容积,降低摊销能耗,随时可安排保温炉内渣瘤清理,缩短清理周期,降低了清理难度,提高了渣瘤清理效果。使保温炉随时保持最大的有效容积,从而降低单吨产品的摊销能耗;

提高工作效果,延长设备寿命:缩短了保温炉渣瘤的清理周期,提高了清理频次,且能够在较高温度时清渣,渣瘤更为软化,易于清除;

能够更彻底的保持高效的清渣效果,减少冷却大型保养的频次,降低内部结构在冷凝过程导致的冷缩开裂,减少冷却后暴力清渣的破坏,进而延长了保温炉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保温炉内壁铝渣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保温炉内壁铝渣清理装置,包括:风镐1,包括镐体11和连接于镐体11输出端的镐头12,所述风镐1的镐体11上间隔开设进气口13和排气口(未图示),所述进气口13外接动力气源(未图示);套管2,所述套管2一端与镐体11的输出端连接;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一端与套管2远离镐体11一端连接,所述风镐1的镐头12与支撑杆3另一端连接;套管2、支撑杆3以及镐头12依次连接,形成风镐1的加长镐头结构;支撑架4,所述套管2架设于支撑架4上。

进一步地,靠近套管2的风镐1的镐体11上开设有冷却水进口14,远离套管2的镐体11上开设与所述冷却水进口14连通的冷却水出口15;所述冷却水进口14外接冷却水泵(未图示)和冷却水源(未图示)。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气源为空压机。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4的上端面架设有一换向机构5,所述换向机构5包括底座51,所述底座51上表面竖直可旋转地设置有一换向杆52,所述套管2水平架设于换向杆52上,换向杆52旋转带动套管2在水平旋转;所述换向机构5通过底座51架设于支撑架4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4为一由三根支撑脚41形成的三脚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41为伸缩杆,支撑脚41上设置有锁紧螺扣42,形成对支撑脚41长度的调节,所述支撑脚41的底端设置有平衡支撑43。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51上设置有换向锁扣53,形成对换向杆52旋转的锁定;所述换向杆52上端面架设有一固定卡箍(未图示),所述套管2插设于固定卡箍,形成套管2与换向杆52之间装配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2与镐体11连接处设置有锁止阀6,所述套管2与支撑杆3连接处设置有锁止阀6。

进一步地,所述镐头12与支撑杆3连接处设置有锁止阀6。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保温炉内壁铝渣清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将设计好的支撑架4安装到待清理的保温炉炉口,旋转套管2模拟对齐工作点,调整合适的工作高度,固定锁紧螺扣42;

2.在支撑杆3的管套一端装配上镐头12,旋转调整锁止阀6对齐管套的锁止圆孔,听到清脆的“咔嚓”声即装配完成;

3.将支撑杆3有锁止阀6一端装配到套管2的管套内,旋转调整锁止阀6对齐管套的锁止圆孔,听到清脆的“咔嚓”声即装配完成;

4.将设计好的风镐1的镐体11的输出端的管套固定到套管2有锁止阀6的一端,旋转调整锁止阀6对齐镐体11的输出端的管套的锁止圆孔,听到清脆的“咔嚓”声即装配完成;

5.冷却水进水管连接到镐体11的冷却水进口14,将回水管连接到冷却水出口15,启动冷却水泵,确保冷却水能够在风镐1的镐体11中循环流通;

6.将整套装置调整到待工作点位,锁紧平衡支撑43,固定换向锁扣53;

7.将压缩空气管连接到镐体11的进气口13,试用几次确保装置能够正常工作;

8.通过调整平衡支撑43切换小范围内的工作点位,调整转向机构5实现大范围内的工作点切换,开启空压机启动镐体11带动套管2传动支撑杆3以及镐头12对保温炉内壁铝渣进行清理。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