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音排风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1631发布日期:2021-09-25 10:36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音排风口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音排风口。


背景技术:

2.在电源车的排风系统中,排风口作为最后一道关卡,即风可通过排风口流入空气中,为了可以调节风向和出风流量,排风口一般安装有百叶窗,然而由于电机工作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噪音可通过百叶窗对外部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目前由于电机工作影响,在排风口处的噪音较大问题,提供一种静音排风口,可有效的减小噪音污染。
4.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静音排风口,包括出风空间,所述出风空间带有进风端和出风端,所述出风端设有电动百叶窗,所述出风空间内部设有多个吸音机构,所述吸音机构沿着所述电动百叶窗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吸音机构设置在出风空间内,减小了噪音的影响。
6.进一步,所述吸音机构相对于所述百叶窗的长度方向上倾斜布置。
7.进一步,所述吸音机构包括外部结构和设在所述外部结构内部的玻璃棉。
8.进一步,所述外部结构为带有多个孔洞的壳体。
9.进一步,所述外部结构包括六个首尾连接的钢网,所述钢网为平面型,相邻所述钢网的连接处设有连接柱
10.进一步,所述出风空间还设有安装构件,将所述吸音机构固定在所述出风空间内。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的行进路径上设置吸音机构,减小了风机通过出风口而产生的噪音,减小了噪声污染,提高了使用舒适度,且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外部结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外部结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16.图中标记:1

出风空间,2

电动百叶窗,3

吸音机构,4

安装构件,31

壳体,32

孔洞,33

连接柱,34

钢网。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8.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静音排风口,该排风口可设置于电源车或者其他区地方的需要排风的地方。
19.如图1所示,排风口包括出风空间1,出风空间1的两端开口,一端为进风端,另一端为出风端,出风端安装有电动百叶窗2,电动百叶窗2可根据电机的控制调整开口大小用以调节出风的速度和流量。
20.在出风空间1的内部设有多个吸音机构3,吸音机构3通过安装构件4安装在出风空间1的内壁上,当风经过相邻的吸音机构3之间时,风中的噪音会被吸音机构3减弱,然后经过电动百叶窗2进入空气中。在本实施例中,吸音机构3构造为矩形体,吸音机构3相对于电动百叶窗2的长度方向上倾斜布置。
21.安装构件4用于将吸音机构3固定在出风空间1内部,可以为一个安装块,安装块上设置两个孔,通过螺纹和螺栓将吸音机构固定在出风空间1内;也可以为粘力较强的胶贴,将吸音机构3固定在出风空间1内。
22.吸音机构3包括外部结构,外部结构的内部设有玻璃棉,声音可以通过外部结构进入玻璃棉,玻璃棉是一种人造纤维,吸音性能良好。
23.在本实施例中,吸音机构3存在两种结构方式。
24.如图2所示,外部结构包括带有孔洞32的壳体31,壳体31内部放置玻璃棉,噪音可以通过孔洞32进入玻璃棉,进而产生吸音的效果;如图3所示,外部结构包括六个首尾连接的钢网34,这些钢网34组成矩形,在相邻的钢网34之间设有连接柱33,噪音通过钢网34上的孔进入玻璃棉中,进而起到消音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静音排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空间(1),所述出风空间(1)带有进风端和出风端,所述出风端设有电动百叶窗(2),所述出风空间(1)内部设有多个吸音机构(3),所述吸音机构沿着所述电动百叶窗(2)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吸音机构(3)包括外部结构和设在所述外部结构内部的玻璃棉,所述外部结构为带有多个孔洞(32)的壳体(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排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机构相对于所述电动百叶窗(2)的长度方向倾斜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音排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结构包括六个首尾连接的钢网(34),所述钢网为平面型,相邻所述钢网(34)的连接处设有连接柱(3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排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空间(1)还设有安装构件(4),将所述吸音机构固定在所述出风空间(1)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音排风口,包括出风空间,所述出风空间设有进风端和出风端,所述出风端设有电动百叶窗,所述出风空间内部设有多个吸音机构,所述吸音机构沿着所述电动百叶窗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的行进路径上设置吸音机构,减小了风机通过出风口而产生的噪音,减小了噪声污染,提高了使用舒适度,且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适合在领域内推广。域内推广。域内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杨坤 勾涛 曾晓刚 靳乔 邹姗 周忠良 王肖义 李斌 杨晓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5
技术公布日:2021/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