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电路、水冷装置以及合金电磁熔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4181发布日期:2021-07-13 15:14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控电路、水冷装置以及合金电磁熔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金熔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控电路、一种水冷装置和一种合金电磁熔炉。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现有的合金电磁熔炉的电磁炉体发热量较大,因此,其控制组件与电磁炉体分离式设计,避免了因为电磁炉体发热量较大而对控制组件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分离式设计导致现有的合金电磁熔炉移动不便,只能在相对固定的位置进行工作。

一体化的合金电磁熔炉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因此需要对控制组件进行冷却降温,以减少电磁炉体产生的热量对其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温控电路、一种水冷装置和一种合金电磁熔炉,有效解决一体化合金电磁熔炉的控制组件工作时温度高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控电路,包括:零线和相线;变压器,电连接所述零线和所述相线;开关电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设有第一开关和第二控制器;水泵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相线和所述零线,设有第一控制器、第二开关以及水泵;温控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配合设置,实现了低压电路控制高压电路的技术效果,提高了温控电路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分别为电磁继电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为所述第一开关的电磁线圈的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器为所述第二开关的电磁线圈的控制开关。

本实施例中,通过电磁继电器控制对应继电开关的开合,可自动迅速的切断电源,且避免了短路以及断路等问题,并具有继电保护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控传感器通过通信线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以控制第一开关的断开或闭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温控传感器获取实时温度,经pid运算后由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断开或闭合,避免温控电路因惯性温度误差而无法实现精确控制。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冷装置,包括:温控电路,为如上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温控电路;水冷箱;其中,所述温控传感器设于所述水冷箱内,所述水泵连接所述水冷箱以向所述水冷箱内泵入冷却水。

本实施例中,通过温控传感器实时监测水冷箱内的当前温度,温控电路根据当前温度判断是否启动水泵向水冷箱内泵入冷却水,实现了对水冷装置的实时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冷箱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包括:回水箱,设有供水口和回水口;供水管道,将所述水泵连接在所述进水口和所述供水口之间;回水管道,连接在所述出水口和所述回水口之间。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水冷箱内的热水泵入回水箱内冷却为冷却水后再泵入水冷箱内,实现了闭环制冷的技术效果,提高了冷却效率。

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金电磁熔炉,包括:壳体,内部设有电磁炉体和与之连接的控制组件;水冷装置,为如上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水冷装置,设在所述壳体内,且夹设于所述电磁炉体和所述控制组件之间。

本实施例中,通过水冷装置对控制组件进行降温,防止控制装置因电磁炉体工作时发热而受到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冷箱夹设在所述电磁炉体和所述控制组件之间;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所述温控电路。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水冷箱设置在电磁炉体和控制组件之间可以更好的实现制冷功能,且温控电路设置在控制组件内可以由水冷装置对其进行降温,防止因温度过高而产生偏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合金电磁熔炉还包括:散热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作用于所述控制组件对其散热。

本实施例中,通过散热组件与水冷装置配合对控制组件进行散热,且在壳体内温度未达到水冷装置的预设启动温度时,单独对控制组件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且节约了能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散热风扇和至少一个散热片;所述至少一个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至少一个散热片连接所述控制组件。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散热风扇和散热片相配合,有效提高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上述各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优点或有益效果:i)一体化合金电磁熔炉将控制组件与电磁炉体合为一体,使得一体化合金电磁熔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移动,提高了合金电磁熔炉的便捷性;ii)通过水冷装置对一体化合金电磁熔炉的控制组件进行散热,防止控制组件因过热而无法实现对一体化合金电磁熔炉的控制,有效解决了一体化合金电磁熔炉的控制组件工作时温度高的问题,提高了控制组件的稳定性;iii)通过温控电路根据实时温度控制水冷装置的启停,实现了对水冷装置的实时调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控电路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冷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金电磁熔炉300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合金电磁熔炉300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控制杆件350和熔炉盖板332的连接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为温控电路;110为相线;120为零线;130为变压器;140为开关电路;141为第一开关;142为第二控制器;150为水泵控制电路;151为第一控制器;152为第二开关;153为水泵;160为温控传感器;

200为水冷装置;210为水冷箱;220为回水箱;230为进水口;240为出水口;250为供水管道;260为回水管道;

300为合金电磁熔炉;310为壳体;311为炉体容纳腔;312为控制室;313为操作台面;314为炉体压板;315为可闭合的门;320为控制组件;330为电磁炉体;331为入料口;332为熔炉盖板;333为固定片;350为控制杆件;351为竖直圆杆;352为水平固定杆;353为把手件;360为操作按键;370为散热风扇;380为滚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控电路100,例如包括:相线110、零线120、变压器130、开关电路140、水泵控制电路150以及温控传感器160;其中,变压器130电连接相线110和零线120,开关电路140电连接变压器130,水泵控制电路150电连接相线110和零线120,温控传感器160电连接水泵控制电路150,开关电路140和水泵控制电路150互相配合。

具体的,温控电路100例如包括第一控制器151、第一开关141、第二控制器142以及第二开关152,第一控制器151以及第二开关152设于水泵控制电路150,第二控制器142以及第一开关141设于开关电路140;其中,第一控制器151连接相线110和零线120;变压器130将高压交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第二控制器142连接变压器130;第一控制器151电连接第一开关141,用于控制第一开关141开合;第一开关141控制第二控制器142通断;第二控制器142电连接第二开关152,用于控制第二开关152开合。

优选的,第一开关141和第二开关152分别为电磁继电器;其中,第一控制器151控制第一开关141的电磁线圈的通断,当第一开关141的电磁线圈导通时,第一开关141闭合;第二控制器142控制第二开关152的电磁线圈的通断,当第二开关152的电磁线圈导通时,第二开关152闭合。

进一步的,温控电路100还包括水泵153,水泵153连接相线110和零线120,第二开关152控制水泵153通断;其中,当第二开关152闭合时,水泵153工作。

具体的,温控传感器160电连接第一控制器151,温控传感器160监测并采集实际温度,将实际温度值传输至第一控制器151内,第一控制器读取实际温度值并将其与预设温度值进行对比运算;其中,若实际温度高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则第一控制器151控制第一开关141闭合,开关电路140导通,接着,第二控制器142控制第二开关152闭合,水泵153通电启动;若实际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则第一控制器151控制第一开关141断开,第二控制器142开路,第二开关152断开,水泵153断电停机。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冷装置200,例如包括:如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温控电路100、水冷箱210;其中,温控电路100的温控传感器160设于水冷箱210内,水冷箱210连接温控电路100的水泵153。

具体的,水冷箱210例如包括:进水口230和出水口240。进水口230连接水泵153,水泵153通过进水口230向水冷箱210内泵入冷却水,所述冷却水流经所述水冷箱210内的冷却回路后,从所述出水口240流出。

优选的,水冷箱210例如还包括:固定位。所述固定位设于水冷箱210两侧,用于固定所述冷却回路,防止所述冷却回路发生位移,导致散热效率降低。

具体的,水冷装置200例如还包括:回水箱220、供水管道250以及回水管道260。回水箱220设有供水口(图中未示出)和回水口(图中未示出),供水管道250一端连接进水口230,另一端连接所述供水口,并将水泵153连接在进水口230和所述供水口之间,回水管道260一端连接出水口240,另一端连接所述回水口;其中,所述冷却水从出水口240流出后,通过回水管道260流入回水箱220内降温,再由水泵153将回水箱220内所述冷却水通过供水管道250泵入水冷箱210内,执行散热功能。

优选的,回水箱220例如还包括: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管道和冷凝剂,所述冷凝管道设于回水箱220内,所述冷凝剂流经所述冷凝管道并与回水箱220内的所述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使所述冷却水快速降温;当然,所述冷凝组件还可以是其他可实现使所述冷却水快速降温的装置,此处不做限定。

【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3和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金电磁熔炉300,例如包括:如第二实施例所述的水冷装置200以及壳体310。其中,壳体310设有炉体容纳腔311和与之相邻的控制室312;水冷装置200设于壳体310内、且设在炉体容纳腔311和控制室312之间。

具体的,壳体310例如包括:控制组件320以及电磁炉体330,电磁炉体330设于炉体容纳腔311内,控制组件320设于控制室312内,并电连接电磁炉体330;其中,电磁炉体330和控制组件320均连接壳体310,形成一体化结构。相比分离式设计的电磁炉体330和控制组件320,一体化的合金电磁熔炉300在移动时无需将控制组件320的相关线路断开,分开搬运电磁炉体330和控制组件320后再连上,只需直接移动合金电磁熔炉300,便于流动使用。

具体的,壳体310竖直向上的一侧为操作台面313,操作台面313盖设于炉体容纳腔311和控制室312上。其中,操作台面313对应炉体容纳腔311的位置设有炉体压板314,用于连接电磁炉体330的顶面,将电磁炉体330固定在操作台面313上。电磁炉体330的入料口331暴露于操作台面313的炉体压板314内,便于电磁炉体330的加料操作。另外,合金电磁熔炉300还包括熔炉盖板332,盖设于入料口331。

优选的,合金电磁熔炉300还包括至少一个操作按键360,设于壳体310的一个侧面,电连接控制组件320。操作按键上可盖设透明盖板(图中未示出),例如亚克力板。

优选的,参见图5,合金电磁熔炉300还包括:控制杆件350,连接在操作台面313和熔炉盖板332之间。举例来说,控制杆件350包括竖直圆杆351、水平固定杆352以及把手件353。其中,竖直圆杆351轴连接于操作台面313上,水平固定杆352固定连接于竖直圆杆351远离操作台面313的一端,例如,竖直圆杆351顶部与水平固定杆352焊接,竖直圆杆351可带动水平固定杆352旋转运动。

进一步的,水平固定杆352为中空的方管,其远离竖直圆杆351的一端设有相对的两个腰孔;熔炉盖板332顶部设有u形的固定片333,固定片333底部与熔炉盖板332固定连接,固定片333顶部设有相对的两个通孔。其中,所述两个通孔对应所述两个螺纹孔,使固定片333连接于水平固定板对应所述两个腰孔的外侧,熔炉盖板332能够在所述两个腰孔中升降或旋转。

再进一步,把手件353一端设于水平固定杆352内,并与固定片333轴连接,转动把手件353可以使熔炉盖板332,拉动把手件353可以使熔炉盖板332在所述两个腰孔的长度范围内升降运动。

优选的,合金电磁熔炉300还包括至少一个操作按键360,设于壳体310的一个侧面,电连接控制组件320。操作按键360上可盖设透明盖板(图中未示出),例如亚克力板。

具体的,继续参见图4,水冷装置200设于炉体容纳腔311和控制室312之间,用于阻挡电磁炉体330向控制组件320散发的热量;其中,温控电路100设于控制组件320内,水冷箱210设于炉体容纳腔311和控制室312之间,温控电路100根据水冷箱210内冷却水的实时温度控制水泵153的启停。

进一步的,合金电磁熔炉300例如还包括: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散热风扇370和至少一个散热片,每个散热风扇370设于壳体310四周,每个所述散热片分布于壳体310内壁,每个所述散热片的一端连接控制组件320,另一端连接对应的散热风扇370,每个散热风扇370可连接多个所述散热片。

优选的,合金电磁熔炉300还包括多个滚动件380,设于壳体310的底部。举例来说,壳体310的每个侧面对应底面的位置均设有一个或两个所述滚动件380;由于电磁炉体330质量占比大,因此在壳体310底面对应电磁炉体330的位置可设置多个所述滚动件380。

优选的,合金电磁熔炉300还包括可闭合的门315,连接在壳体310的一个侧面,以打开或关闭控制室31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