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炭的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07226发布日期:2021-08-10 14:1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炭的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炭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气物在生产炭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烘干装置得物料进行烘干,在烘干完成后物料进入分离器进行除尘处理,现有的烘干设备采用滚轮式烘干,在烘干的过程中其过量大,容易发生堵塞或者火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炭的烘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生产炭的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管组件以及风机,所述烘干管组件包括第一烘干组及第二烘干组,所述第一烘干组包括第一管道、第一分隔管以及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出口端与第一分隔管的外侧壁上端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入口端与第一分隔管的外侧壁下端连通,且该第二管道的另一端向上延伸依次贯穿第一分隔管的顶部及底部,第二管道的出口端与风机连通实现物料由第一管道进入第一分隔管后再经第二管道抽取至第二烘干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先沿第一管道进入第一分隔管的腔体中,再由第一分隔管的腔体进入到第二管道,沿第二管道运动至风机处,经风机的转换,进入到第二烘干组,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减小容量,减小火灾发生的概率,同时能够防止堵塞,且该管道的组合使得增加了烘干物料的时间,因此物料被烘干的更加的充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烘干组包括第三管道、第二分隔管以及第四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入口端与风机连通,其出口端由第二分隔管的底部向上贯穿至顶部,且再沿第二分隔管的外侧向下延伸与第二分隔管的外侧壁下端连通,所述第四管道的入口端与第二分隔管的外侧壁上端连通,其出口端与若干分离器连通实现物料由第三管道进入第二分隔管再经第四管道排入分离器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风机的转换,进入到第三管道,在第三管道内循环进入到第二分隔管的内腔中,再由其内腔进入到第四管道,能够进一步的增加物料烘干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进一步的提高物料烘干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机的一端与第二管道的出口端连通,另一端与第三管道的入口端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中转的作用,同时提供了动力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为不同侧设置,所述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为不同侧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管道相对位于第二管道的上方,第三管道相对位于第四管道的下方,采用不同侧设置方便对物料的吸附,同时增加了物料移动的距离,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物料的烘干程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机为变频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变频风机能够实现对风速的控制,方便对杂质的过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管道相对于第二管道与风机的连接处下方设有出钉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出钉口的设置方便排放物料内的铁钉等重物质,去杂,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烘干组;100、第一管道;101、第一分隔管;102、第二管道;103、出钉口;2、第二烘干组;200、第三管道;201、第二分隔管;202、第四管道;3、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炭的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管组件以及风机3,所述烘干管组件包括第一烘干组1及第二烘干组2,所述第一烘干组1包括第一管道100、第一分隔管101以及第二管道102,所述第一管道100的出口端与第一分隔管101的外侧壁上端连通,所述第二管道102的入口端与第一分隔管101的外侧壁下端连通,且该第二管道102的另一端向上延伸依次贯穿第一分隔管101的顶部及底部,第二管道102的出口端与风机连通实现物料由第一管道100进入第一分隔管101后再经第二管道102抽取至第二烘干组2;通过物料先沿第一管道100进入第一分隔管101的腔体中,再有第一分隔管101的腔体进入到第二管道102,沿第二管道102运动至风机3处,经风机3的转换,进入到第二烘干组2,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减小容量,减小火灾发生的概率,同时能够防止堵塞,且该管道的组合使得增加了烘干物料的时间,因此物料被烘干的更加的充分。

所述第二烘干组2包括第三管道200、第二分隔管201以及第四管道202,所述第三管道200的入口端与风机3连通,其出口端由第二分隔管201的底部向上贯穿至顶部,且再沿第二分隔管201的外侧向下延伸与第二分隔管201的外侧壁下端连通,所述第四管道202的入口端与第二分隔管201的外侧壁上端连通,其出口端与若干分离器连通实现物料由第三管道200进入第二分隔管201再经第四管道202排入分离器内;经风机3的转换,进入到第三管道200,在第三管道200内循环进入到第二分隔管201的内腔中,再由其内腔进入到第四管道202,能够进一步的增加物料烘干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进一步的提高物料烘干的效率。

所述风机3的一端与第二管道102的出口端连通,另一端与第三管道200的入口端连通;起到中转的作用,同时提供了动力源。

所述第一管道100和第二管道102为不同侧设置,所述第三管道200和第四管道202为不同侧设置;第一管道100相对位于第二管道102的上方,第三管道200相对位于第四管道202的下方,采用不同侧设置方便对物料的吸附,同时增加了物料移动的距离,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物料的烘干程度。

所述风机3为变频风机3;该变频风机3能够实现对风速的控制,方便对杂质的过滤。

所述第二管道102相对于第二管道102与风机3的连接处下方设有出钉口103;该出钉口103的设置方便排放物料内的铁钉等重物质,去杂,提高了产品质量,出钉口103设置有盖门,用于在不排钉的时候封闭,防止泄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生产炭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管组件以及风机(3),所述烘干管组件包括第一烘干组(1)及第二烘干组(2),所述第一烘干组(1)包括第一管道(100)、第一分隔管(101)以及第二管道(102),所述第一管道(100)的出口端与第一分隔管(101)的外侧壁上端连通,所述第二管道(102)的入口端与第一分隔管(101)的外侧壁下端连通,且该第二管道(102)的另一端向上延伸依次贯穿第一分隔管(101)的顶部及底部,第二管道(102)的出口端与风机连通实现物料由第一管道(100)进入第一分隔管(101)后再经第二管道(102)抽取至第二烘干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炭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烘干组(2)包括第三管道(200)、第二分隔管(201)以及第四管道(202),所述第三管道(200)的入口端与风机(3)连通,其出口端由第二分隔管(201)的底部向上贯穿至顶部,且再沿第二分隔管(201)的外侧向下延伸与第二分隔管(201)的外侧壁下端连通,所述第四管道(202)的入口端与第二分隔管(201)的外侧壁上端连通,其出口端与若干分离器连通实现物料由第三管道(200)进入第二分隔管(201)再经第四管道(202)排入分离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炭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的一端与第二管道(102)的出口端连通,另一端与第三管道(200)的入口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炭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00)和第二管道(102)为不同侧设置,所述第三管道(200)和第四管道(202)为不同侧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炭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为变频风机(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炭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102)相对于第二管道(102)与风机(3)的连接处下方设有出钉口(10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炭的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管组件以及风机,烘干管组件包括第一烘干组及第二烘干组,第一烘干组包括第一管道、第一分隔管以及第二管道,第一管道的出口端与第一分隔管的外侧壁上端连通,第二管道的入口端与第一分隔管的外侧壁下端连通,且该第二管道的另一端向上延伸依次贯穿第一分隔管的顶部及底部,第二管道的出口端与风机连通实现物料由第一管道进入第一分隔管后再经第二管道抽取至第二烘干组,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减小容量,减小火灾发生的概率,同时能够防止堵塞,且该管道的组合使得增加了烘干物料的时间,因此物料被烘干的更加的充分。

技术研发人员:季和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圣沐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2
技术公布日:2021.08.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