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04775发布日期:2021-09-10 23:3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送样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送样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煅烧法在化工行业中是最为常见的热分解方法,通常情况下采用陶瓷坩埚作为装试样的器具,但是颗粒装的试样在煅烧过程中若出现分布不均匀和/或溢出将会容易导致测试结果偏差。
3.例如,采用直接燃烧法测试塑料中炭黑含量时,若颗粒在燃烧舟中分布不均,在高温煅烧时容易从侧面溢出,轻微的质量变化对结果影响很大,故放置样品的方式是测量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4.目前,检测行业中的长形炉体大部分是不可见的,通常使用长形尖嘴镊子夹持坩埚进行送样放置。使用镊子夹持坩埚放置时容易使得坩埚内的试样倾向一侧,在煅烧过程中试样在坩埚中容易分解不均匀,试样溢出坩埚将会导致分解质量偏离,造成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送样器,该送样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放置试样更为简便,能够避免试样倾倒或者溢出污染炉体,同时降低人为操作不规范导致测试结果出现误差的现象出现。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送样器,包括送样器本体,所述送样器本体的一端设有开口朝上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设有至少一个容置槽,所述送样器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操作部件,所述操作部件上间隔设有刻度。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送样器本体可拆卸相连。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样器本体的底部设有支脚。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送样器本体远离所述操作部件的一端记为前端,将所述送样器本体靠近所述操作部件的一端记为后端,所述送样器本体的后端设有连接部,所述操作部件的前端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适配的限位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限位腔插拔连接。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支撑部相贴合的一面为平面。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支撑部的截面均为长方形。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件包括与所述支撑部相连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的截面为圆形,所述握持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设有过渡连接部,所述过渡连接部将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过渡连接部光滑连接。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操作部件靠近所述容置槽的一端记为前端,将所述操作部件远离所述容置槽的一端记为后端,所述操作部件的后端设有隔热层。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层上设有若干防滑凸起和/或凹槽。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样器本体的材质为陶瓷,所述操作部件的材质
为不锈钢。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送样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样器,通过设置带有容置槽的送样器本体,从而可以将坩埚或燃烧舟放置在相适配的容置槽内,操作人员手握操作部件将送样器本体伸入燃烧炉内,能够将送样器主体连同燃烧舟或者坩埚直接放置到炉体中进行煅烧,使放置试样更为简便,能够避免试样倾倒或者溢出污染炉体,同时降低人为操作不规范导致测试结果出现误差的现象出现;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件上间隔设有刻度,能够精确将坩埚或燃烧舟放置至长形炉体的适当位置,受热更均匀,操作部件上间隔设有刻度,由此容易观察燃烧舟在炉体的位置,使试样受热更均匀。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送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送样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一种操作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一种操作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一种隔热垫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一种隔热垫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一种隔热垫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00、送样器本体,110、容置槽,120、连接部,130、支脚,200、操作部件,210、支撑部,220、握持部,230、刻度,240、限位条,250、限位腔,300、隔热垫,310、空腔,320、防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对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步骤编号,其仅为了便于阐述说明而设置,对步骤之间的顺序不做任何限定,实施例中的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均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来进行适应性调整。
30.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送样器,包括送样器本体100,送样器本体100的一端设有开口朝上的开口槽,开口槽内设有至少一个容置槽110,送样器主体上设有与坩埚或燃烧舟相适配的容置槽110,从而使得坩埚或燃烧舟稳定在送样器本体100中进行煅烧;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容置槽110的数量为两个,送样器整体为长方形,从而能更好使试样放置在长型密封炉体中央并合理利用炉体空间;送样器本体100的另一端连接有操作部件200,操作部件200上间隔设有刻度230,能够精确将坩埚或燃烧舟放置至长形燃烧炉的炉体内的适当位置,受热更均匀,操作部件200上间隔设有刻度230,由此容易观察燃烧舟在炉体的位置,使试样受热更均匀。
31.基于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带有容置槽110的送样器本体100,从而可以将坩埚或燃烧舟放置在相适配的容置槽110内,操作人员手握操作部件200将送样器本体100伸入燃烧炉内,能够将送样器主体连同燃烧舟或者坩埚直接放置到炉体中进行煅烧,使放置试样更为简便,能够避免试样倾倒或者溢出污染炉体,同时降低人为操作不规范导致测试结果出现误差的现象出现;进一步地,操作部件200上间隔设有刻度230,能够精确将坩埚或燃烧舟放置至长形炉体的适当位置,受热更均匀,操作部件200上间隔设有刻度230,由此容易观察燃烧舟在炉体的位置,使试样受热更均匀。
32.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操作部件200与送样器本体100可拆卸相连,从而便于循环利用操作部件200,可以通过更换送样器本体100适配不同尺寸的坩埚或燃烧舟,进一步地,在储存时,可以将送样器与操作部件200拆分后储存,从而便于对送样器进行保管。
33.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送样器本体100的底部设有支脚130,通过设置支脚130,从而送样器本体100在炉体中悬空放置,使得坩埚或燃烧炉底部也可以受热,受热均匀,且方便将其取出。
34.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将送样器本体100远离操作部件200的一端记为前端,将送样器本体100靠近操作部件200的一端记为后端,送样器本体100的后端设有连接部120,操作部件200的前端设有支撑部210,支撑部210上设有与连接部120相适配的限位腔250,连接部120与限位腔250插拔连接,由此,当连接部120插入限位腔250内时,可以通过握持操作部件200实现将送样器本体100放入燃烧炉内,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35.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210上设有若干限位条240,限位条240和支撑部210之间限定有限位腔250,具体的,当需要将操作部件200与送样器本体100相连时,只需将连接部120插入限位腔250中,操作人员只需要握持操作部件200就可以将送样器本体100送入燃烧炉的相应位置,当将送样器本体100放置在燃烧炉内后,即可以向外抽动操作部件200,从而可以使得送样器本体100的连接部120自操作部件200的限位腔250内抽出,此时,可以关闭燃烧炉的门体,确保燃烧的正常进行,当需要将送样器本体100取出时,只需将操作部件200向送样器本体100的方向插入,从而使得连接部120进入限位腔250内,即可通过握持操作部件200将送样器本体100自燃烧炉内取出。
36.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120和支撑部210相贴合的一
面为平面,从而便于将送样器本体100和操作部件200连接,增加摩擦力,且能够在连接部120插入限位腔250内时起到导向作用,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部120和支撑部210的截面均为长方形,由此便于连接部120和支撑部210的配合连接,增加摩擦力。可替代的,连接部120的截面为半圆形,此时对应的限位腔250为半圆状的限位腔,操作人员可以根据使用场景对连接部120和限位腔250的形状进行选取和调整。
3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操作部件200包括与支撑部210相连的握持部220,握持部220的截面为圆形,通过设置握持部220从而便于使用者握持操作部件200将送样器本体100运送到燃烧炉内,握持部220与支撑部210之间设有过渡连接部120,通过设置过渡连接部120,从而提高了操作部件200的力学性能,使得操作部件200的强度更好,过渡连接部120将支撑部210与过渡连接部120光滑连接,从而避免造成操作人员的刮伤等问题。
38.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将操作部件200靠近容置槽110的一端记为前端,将操作部件200远离容置槽110的一端记为后端,操作部件200的后端设有隔热层。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隔热层为绝缘橡胶,采用防烫绝缘材料包裹操作部件200的末端,从而能够防止试验过程中不慎导致操作人员烫伤或电击的问题发生。
3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隔热层上设有若干防滑凸起320和/或凹槽,设置防滑凸起320和/或防滑凹槽,从而增加隔热垫300与操作人员的手部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操作人员握持操作部件200,从而便于将送样器本体100放置到燃烧炉中。
40.如图5至图7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隔热垫300内设有与操作部件200相适配的空腔310,隔热垫300的外侧设有防滑凸起320,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凸起形状。
4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送样器本体100的材质为陶瓷,陶瓷具有耐高温特性(2000℃),从而能够在燃烧炉中,不会损坏,从而确保放置在容置槽110内的坩埚或者燃烧舟不会掉落至燃烧炉中,操作部件200的材质为不锈钢,从而能够在保证安全为前提,确保操作部件200和送样器本体100具有耐高温和良好的抗压性。
4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根据要选用的坩埚或燃烧舟的尺寸、数量和形状选择相适配的送样器本体100,将装有试样的坩埚或燃烧舟放置在对应的容置槽110内,将连接部120插入限位腔250内,手持操作部件200将送样器本体100运送至燃烧炉内,通过操作部件200的刻度230将送样器本体100放置至燃烧炉的合适位置即可,当将送样器本体100放置在燃烧炉内后,即可以向外抽动操作部件200,从而可以使得送样器本体100的连接部120自操作部件200的限位腔250内抽出,此时,可以关闭燃烧炉的门体,确保燃烧的正常进行,当需要将送样器本体100取出时,只需将操作部件200向送样器本体100的方向插入,从而使得连接部120进入限位腔250内,即可通过握持操作部件200将送样器本体100自燃烧炉内取出。
43.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送样器,其送样器通过设置带有容置槽110的送样器本体100,从而可以将坩埚或燃烧舟放置在相适配的容置槽110内,操作人员手握操作部件200将送样器本体100伸入燃烧炉内,能够将送样器主体连同燃烧舟或者坩埚直接放置到炉体中进行煅烧,使放置试样更为简便,能够避免试样倾倒或者溢出污染炉体,同时降低人为操作不规范导致测试结果出现误差的现象出现;进一步地,操作部件200上间隔设有刻度230,能够精确将坩埚或燃烧舟放置至长形炉体的适当位置,受热更均匀,操作部件200上
间隔设有刻度230,由此容易观察燃烧舟在炉体的位置,使试样受热更均匀。
4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