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于石膏吊顶板中的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6452发布日期:2021-08-31 13:44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于石膏吊顶板中的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于石膏吊顶板中的辐射空调末端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大部分利用冷媒在压缩机的作用下,发生蒸发或凝结,从而引发周遭空气的蒸发或凝结,以达到改变温、湿度的目的。

现有的传统空调系统均采用空气来冷却或加热室内,是人体处于相对较舒适的区域。但是通过风系统进行空气调节所带来的问题是:无论是全空气系统或空气-水系统,都需要占用较大的室内空间,对于高度有限的建筑很不利。对装修局限性大;空气冷却或加热所消耗的能量高,首先要冷却或加热空气,再去与人体进行换热来达到空气调节的效果,对于节能不利;现有传统空调使用的为7℃冷水和45℃热水,空调主机的cop值较低,能耗高;现有技术采用空气强制对流,人体具有强烈吹风感,对卫生健康和舒适度具有消极影响;现有技术铜管嵌入铝板的传热型材吊顶,铜为腐蚀性材料,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产生锈斑,成本高稳定性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集成于石膏吊顶板中的辐射空调末端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于石膏吊顶板中的辐射空调末端装置,解决了能耗高,且现有技术采用空气强制对流,人体具有强烈吹风感,对卫生健康和舒适度具有消极影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于石膏吊顶板中的辐射空调末端装置,包括石膏板,所述石膏板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顶板的两侧均开设有驱动槽,两个所述驱动槽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回水主管和供水主管,所述活动槽的内部通过胶水固定有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所述驱动槽并延伸至两个所述驱动槽的内部,所述毛细管延伸至两个所述驱动槽的内部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毛细管延伸至两个所述驱动槽的内部的一端均通过连接组件分别与回水主管和供水主管的内部连通;

通过冷却或加热吊顶表面,是吊顶表面与人体直接进行辐射换热,而无需与空气进行换热,再与人体对流换热这样的模式;

毛细管网栅厚度只有3.4mm,加上石膏吊顶板厚度总共只有13mm,大量节约建筑空间,无需超大的风管进行送风。

毛细管使用的是17℃冷水和35℃热水,极大地提高了主机的cop值,降低能耗。

较标准毛细管来说,接触面积增加,采暖制冷负荷更高,毛细管辐射系统由辐射与人体进行换热,没有强烈的吹风感,对卫生健康和舒适度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辐射系统在人体达到同样舒适度的前提下,可以使房间温度设定值夏季提高1.5℃、冬季降低1.5℃,降低了室内维护结构传热能耗。

优选的,所述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垫,并且所述保温垫位于所述毛细管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消音纤维层,并且所述消音纤维层位于所述毛细管的另一侧。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通口。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套管和连接管,所述套管的内表面设置有垫环,所述套管的内表面设置有弹性密封套,所述弹性密封套位于所述垫环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内表面设置有倾斜拨动块,所述倾斜拨动块位于所述弹性密封套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插筒,所述插筒的一端的外表面开设有吻合槽。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于石膏吊顶板中的辐射空调末端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于石膏吊顶板中的辐射空调末端装置,通过向供水主管的内部注入冷水或热水(冷水17℃、热水35℃),通过供水主管将冷水或热水排至到毛细管中,通过毛细管集成在石膏吊顶模块内,通过冷却或加热吊顶表面,是吊顶表面与人体直接进行辐射换热,而无需与空气进行换热,再与人体对流换热这样的模式,提高了接触面积,进而使采暖制冷负荷更高,而且毛细管辐射系统由辐射与人体进行换热,没有强烈的吹风感,对卫生健康和舒适度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辐射系统在人体达到同样舒适度的前提下,可以使房间温度设定值夏季提高1.5℃、冬季降低1.5℃,降低了室内维护结构传热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于石膏吊顶板中的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石膏板的立体图;

图4为图2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连接组件的结构拆分图。

图中标号:1、石膏板;101、顶板;102、底板;2、活动槽;3、驱动槽;4、回水主管;5、供水主管;6、毛细管;7、连接组件;71、套管;72、连接管;73、垫环;74、弹性密封套;75、倾斜拨动块;76、插筒;77、吻合槽;8、保温垫;9、消音纤维层;10、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于石膏吊顶板中的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石膏板的立体图;图4为图2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所示连接组件的结构拆分图。集成于石膏吊顶板中的辐射空调末端装置包括石膏板1,所述石膏板1包括顶板101和底板102,所述顶板101设置于所述底板102的顶部,所述顶板101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2,所述顶板101的两侧均开设有驱动槽3,两个所述驱动槽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回水主管4和供水主管5,所述活动槽2的内部通过胶水固定有毛细管6,所述毛细管6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所述驱动槽3并延伸至两个所述驱动槽3的内部,所述毛细管6延伸至两个所述驱动槽3的内部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组件7,所述毛细管6延伸至两个所述驱动槽3的内部的一端均通过连接组件7分别与回水主管4和供水主管5的内部连通;

通过冷却或加热吊顶表面,是吊顶表面与人体直接进行辐射换热,而无需与空气进行换热,再与人体对流换热这样的模式;

毛细管6网栅厚度只有3.4mm,加上石膏吊顶板厚度总共只有13mm,大量节约建筑空间,无需超大的风管进行送风。

毛细管6使用的是17℃冷水和35℃热水,极大地提高了主机的cop值,降低能耗。

较标准毛细管6来说,接触面积增加,采暖制冷负荷更高,毛细管辐射系统由辐射与人体进行换热,没有强烈的吹风感,对卫生健康和舒适度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辐射系统在人体达到同样舒适度的前提下,可以使房间温度设定值夏季提高1.5℃、冬季降低1.5℃,降低了室内维护结构传热能耗;

本装置为20*12*2.0mm集管,一供一回,以及与集管垂直连接的3.4*0.55mm毛细管6,间距10mm,各环路毛细,6相互间均并联,毛细管6之间通过相互间距为350—400mm卡条进行固定。通过特殊的胶水将毛细管6固定在带有消音纤维的石膏板吊顶内,主管放置于吊顶空腔内,使用快插接头和软管将相邻毛细管6和供回水管连接。

所述活动槽2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垫8,并且所述保温垫8位于所述毛细管6的一侧;

通过保温垫8的设置,便于进行保温,提高了制热制冷的效果。

所述活动槽2的内部设置有消音纤维层9,并且所述消音纤维层9位于所述毛细管6的另一侧;

消音纤维层9的设置,降低了工作时的噪音。

所述底板102的底部设置有通口10;

通口10的设置,便于热气和热气的散发,提高了制冷制热的效果。

所述连接组件7包括套管71和连接管72,所述套管71的内表面设置有垫环73,所述套管71的内表面设置有弹性密封套74,所述弹性密封套74位于所述垫环73的一侧。

所述套管71的内表面设置有倾斜拨动块75,所述倾斜拨动块75位于所述弹性密封套74的一侧;

倾斜拨动块75的设置,不仅便于连接管72插入至套管71的内部,而且通过倾斜拨动块75可以对连接管上的插筒76进行限位,保证了连接管72插入套管71内部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毛细管6与回水主管4或供水主管5连接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所述连接管72的一端设置有插筒76,所述插筒76的一端的外表面开设有吻合槽77;

吻合槽77的设置,便于弹性密封套74的包裹,进而提高连接后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于石膏吊顶板中的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向供水主管5的内部注入冷水或热水(冷水17℃、热水35℃),通过供水主管5将冷水或热水排至到毛细管6中,通过毛细管6集成在石膏吊顶模块内,通过冷却或加热吊顶表面,是吊顶表面与人体直接进行辐射换热,而无需与空气进行换热,再与人体对流换热这样的模式。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于石膏吊顶板中的辐射空调末端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向供水主管5的内部注入冷水或热水(冷水17℃、热水35℃),通过供水主管5将冷水或热水排至到毛细管6中,通过毛细管6集成在石膏吊顶模块内,通过冷却或加热吊顶表面,是吊顶表面与人体直接进行辐射换热,而无需与空气进行换热,再与人体对流换热这样的模式,提高了接触面积,进而使采暖制冷负荷更高,而且毛细管6辐射系统由辐射与人体进行换热,没有强烈的吹风感,对卫生健康和舒适度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辐射系统在人体达到同样舒适度的前提下,可以使房间温度设定值夏季提高1.5℃、冬季降低1.5℃,降低了室内维护结构传热能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