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炉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57146发布日期:2021-12-17 22:27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转炉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转炉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2.铜粉广泛应用于粉末冶金、电碳制品、电子材料、金属涂料、化学触媒、过滤器、散热管等机电零件和电子航空领域。
3.作为铜粉制备方法之一的电解法一般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4.s1、铜的电解提纯,将粗铜(含铜99%)预先制成厚板作为阳极,纯铜制成薄片作阴极,以硫酸(h2so4)和硫酸铜(cuso4)的混和液作为电解液。通电后铜从阳极溶解成铜离子(cu)向阴极移动,到达阴极后获得电子而在阴极析出纯铜;
5.s2、清洗:将铜粉在清洗机中用去离子水多遍清洗脱酸皂化;
6.s3、甩干:将铜粉分批送入离心甩干机脱去大部分水分;
7.s4、还原、干燥:通过传送带将铜粉送入还原炉继续干燥至水含量低于0.05%并在氢气氛下还原除去铜粉中的氧;
8.s5、分级:铜粉经过还原炉后一般会结团,经过破碎后进行分级合批包装。
9.上述步骤s4存在以下缺点:
10.1、铜粉在还原炉内通过传送带运输传送,在运输传送过程中,堆积在传送带上的铜粉是静态的、聚集的,故铜粉在还原炉中干燥后,铜粉在干燥过程中容易因堆积而结团;
11.2、结团的内部铜粉不易干燥至水含量低于0.05%;
12.3、铜粉在还原炉内干燥的过程中会产生蒸汽,蒸汽一般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通常情况下,蒸汽中会携带少量铜粉,当铜粉进入空气后会以人眼难以察觉的形态漂浮在空气中,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当人吸入人体后,容易引发咽炎、喉炎、气管炎、肺吸尘等疾病;因而在铜粉制备操作车间内的操作人员通常会患上述疾病。


技术实现要素:

1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回转炉烘干系统,其能够避免铜粉在干燥过程中堆积结团,进而能够将铜粉全部干燥至水含量低于0.05%;此外,其还能够避免滚筒内产生的蒸汽携带铜粉进入空气,从而避免污染环境以及避免操作人员吸入漂浮在空气中的铜粉而患上咽炎、喉炎、气管炎、肺吸尘等疾病。
1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回转炉烘干系统,包括电机、炉体、惰性气体制造机和过滤系统,炉体内设置有与电机传动连接并开设有蒸汽口的滚筒,滚筒上固定有加热装置;惰性气体制造机和滚筒通过通气管道连通;过滤系统与蒸汽口通过管道连通。
15.在本实用新型中,工作原理在于:炉体的作用是罩住需要加热的滚筒,避免滚筒裸露在空气中;工作时电机带动滚筒转动,加热装置对滚筒进行加热;惰性气体制造机对滚筒内加注惰性气体防止铜粉发生氧化;过滤系统对滚筒内铜粉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带有铜粉的蒸汽进行过滤。
16.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原理在于:使用时,将需要干燥的铜粉送入滚筒内,加热装置加热烘干,在此过程中惰性气体制造机制作惰性气体通过通气管道加入滚筒内防止铜粉发生氧化,电机带动滚筒转动从而避免铜粉在干燥过程中堆积结团,进而能够将铜粉全部干燥至水含量低于0.05%;在铜粉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携带铜粉的蒸汽经管道进入过滤系统过滤,避免滚筒内产生的蒸汽携带铜粉进入空气,从而避免污染环境以及避免操作人员吸入漂浮在空气中的铜粉而患上咽炎、喉炎、气管炎、肺吸尘等疾病。
17.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其能够避免铜粉在干燥过程中堆积结团,进而能够将铜粉全部干燥至水含量低于0.05%;此外,其还能够避免滚筒内产生的蒸汽携带铜粉进入空气,从而避免污染环境以及避免操作人员吸入漂浮在空气中的铜粉而患上咽炎、喉炎、气管炎、肺吸尘等疾病。
附图说明
18.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铜粉蒸汽过滤系统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炉体和惰性气体制造机部分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炉体部分未画出电机的左视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炉体部分画出电机的左视示意图。
23.图中:1.炉体;2.电机;3.滚筒;4.加热段;5.冷却段;6.加热装置;7.罩壳;8.螺旋输送器;9.摆锤;10.隔音层;11.齿轮ⅰ;12.齿轮ⅱ;13.惰性气体制造机;14.蒸汽口;15. 通气管道;16.沉淀池;17.过滤塔;18.喷头;19.出泡口;20.泵;21.管道;22.喷淋头;23.观察窗;24.检修口;25.排放口;26.网格板;27.排蒸汽管;28.测压装置;29.泄压装置;30.固定段。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5.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回转炉烘干系统,包括电机2、炉体1、惰性气体制造机13和过滤系统,炉体1内设置有与电机2传动连接并开设有蒸汽口14的滚筒3,滚筒3上固定有加热装置6;惰性气体制造机和滚筒3通过通气管道15连通;过滤系统与蒸汽口14通过管道 21连通。
26.在本实用新型中,工作原理在于:炉体1的作用是罩住需要加热的滚筒3,避免滚筒 3裸露在空气中;工作时电机2带动滚筒3转动,加热装置6对滚筒3进行加热;惰性气体制造机13对滚筒3内加注惰性气体防止铜粉发生氧化;过滤系统对滚筒3内铜粉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带有铜粉的蒸汽进行过滤。
27.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原理在于:使用时,将需要干燥的铜粉送入滚筒3内,加热装置6加热烘干,在此过程中惰性气体制造机13制作惰性气体通过通气管道15加入滚筒3 内防止铜粉发生氧化,电机2带动滚筒3转动从而避免铜粉在干燥过程中堆积结团,进而能够将铜粉全部干燥至水含量低于0.05%。在铜粉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携带铜粉的蒸汽经管道21 进入过滤系统过滤,避免滚筒内产生的蒸汽携带铜粉进入空气,从而避免污染环境以及避免操作人员吸入漂浮在空气中的铜粉而患上咽炎、喉炎、气管炎、肺吸尘等疾病。
28.在本实施例中,电机2与滚筒3传动连接可以通过在电机2输出端固定齿轮ⅰ11,滚筒3上套设与齿轮ⅰ11啮合的齿轮ⅱ12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其它传动机构实现2与滚筒3 的传动连接。
29.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6是包裹在加热段4外壁的加热丝,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装置6还可以是固定在加热段4的加热棒、加热板等。
30.在本实施例中,惰性气体制造机13是可以制造氮气的制氮机,在其他实施例中,惰性气体制造机13是还可以是制造氦气等惰性气体以避免铜粉氧化的机器。
31.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滚筒3在转动过程中带动通气管道15和管道21旋转,在本实施例中,滚筒3的前端包括有固定段30,通气管道15与固定段30连通,蒸汽口14开设在固定段30上。
32.进一步地,滚筒3向下倾斜设置,滚筒3包括从前到后依次排列的加热段4和冷却段5,加热装置6固定在加热段4,冷却段5外侧包裹有罩壳7,冷却段5和罩壳7之间设置有冷却水。铜粉进入冷却段5后,冷却水对冷却段5进行冷却使得铜粉的温度降低至正常温度以便后续筛分。使用时,将需要干燥的铜粉送入加热段4滚筒3内,加热装置6加热烘干,电机2带动滚筒3转动从而避免铜粉在干燥过程中堆积结团,进而能够将铜粉全部干燥至水含量低于0.05%;干燥后的铜粉从加热段4进入冷却段5降温至正常温度后送出。在本实施例中,滚筒3向下倾斜设置的作用是便于铜粉干燥后从加热段4转至冷却段5。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段30与加热段4通过轴承和密封圈固定,以实现加热段4和冷却段5转动的同时固定段30不转动,避免滚筒3在转动过程中带动通气管道15和管道21旋转。在其它实施例中,固定段30与加热段4之间还可以通过现有技术cn210240549u中公开的一种发生相对转动的筒体与筒盖之间的密封结构或者cn2611690y中公开的大直径旋转筒体端面密封装置等实现旋转连接。
33.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滚筒3向下倾斜3
°‑8°
。在本实施例中,滚筒3向下倾斜5
°
。在其它实施例中,滚筒3向下倾斜3
°‑8°
中的其它倾斜角度。
34.进一步地,过滤系统包括沉淀池16、过滤塔17、喷头18、发泡装置和排蒸汽管 27;过滤塔17设置在沉淀池16内且底部没于沉淀池16内的液体中,喷头18水平固定在过滤塔17内的中上部,发泡装置的出泡口19固定在过滤塔17内顶部;过滤塔17与蒸汽口 14通过管道21连通,过滤塔17顶部与排蒸汽管27连通,排蒸汽管27上设置有泵20;过滤塔17内的管道21出口向下设置且与喷头18位置相对应;管道21出口位置高于沉淀池 16内的液体高度。
35.过滤系统使用时,带有铜粉的蒸汽经管道21进入过滤塔17内,与管道21出口位置相对应的喷头18喷淋出水使蒸汽内的大颗粒铜粉落入沉淀池16内;由于蒸汽中的铜粉含有微米、纳米级的铜粉,故喷头18喷淋出的水无法将蒸汽中带入的铜粉全部落入沉淀池16,还需要过滤塔17顶部的发泡装置工作产生泡沫,从而将其余未落入沉淀池16的微米、纳米级的铜粉粘附沉降。最终进入过滤塔17内的蒸汽通过泵20抽取后从排蒸汽管27排出。泡沫遇到喷头18喷淋出的水以及沉淀池16的水时会破碎消失,故发泡装置需要持续产生泡沫粘附沉降过滤塔17内的铜粉。喷头18水平固定在过滤塔17内的中上部,过滤塔17内的管道21出口向下设置且与喷头18位置相对应的作用一是利用喷头18喷淋出的水使部分铜粉落入沉淀池16内;二是使管道21出口位置的泡沫破碎的同时,避免过滤塔17内的泡沫从管道21出口进入管道21甚至滚筒3内。管道21出口位置高于沉淀池16内的液体高度的作用是避免沉淀池16内的液体管道21出口进入管道21甚至滚筒3内影响铜粉质量。
36.进一步地,滚筒3后端固定有螺旋输送器8。螺旋输送器8的作用是便于将干燥冷却后的铜粉转入后续的转运车上的储存罐内。
37.进一步地,滚筒3外壁铰接有摆锤9。滚筒3转动过程中,摆锤9落下敲击滚筒3外壁,放置铜粉粘结在滚筒3内壁。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加工制作成本,以及延长回转炉烘干系统的使用寿命,摆锤9铰接在加热段4外壁。在其它实施例中,摆锤9还可以铰接在加热段4或/和冷却段5外壁。
38.进一步地,滚筒3外设置有隔音层10。隔音层10的作用是减少回转炉烘干系统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尤其是摆锤运动敲击滚筒3发出的噪音。在本实施例中,隔音层10是固定在罩壳7外壁并罩住滚筒3、摆锤9以及罩壳7的隔音板。在其他实施例中,隔音层10 也可以固定在炉体1内壁或者通过其它方式固定在炉体1与罩壳7之间。
39.进一步地,滚筒3上设置有测压装置28和泄压装置29。测压装置28的作用是保证滚筒3内是正压,即有氮气输入,泄压装置29的作用是为了避免滚筒3内的压力过高而进行的泄压。测压装置28可以是u型测压装置或其它可测量滚筒3内部压力的测压装置,泄压装置29可以是手动泄压阀、电子泄压阀或与控制器连接的泄压阀等。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滚筒3后端较低,故为了更便于测压装置28和泄压装置29的拆卸、安装、更换、观测以及使用,测压装置和泄压装置29固定在滚筒3的后端。
40.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滚筒3的材质是304不锈钢。
41.进一步地,过滤塔17内的管道21呈“l”形。过滤塔17内的管道21呈“l”形的作用是便于过滤塔17内的管道21出口向下设置且与喷头18位置相对应的同时便于管道21 的安装。
42.进一步地,过滤塔17内顶部还固定有喷淋头22。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发泡装置在持续产生泡沫的过程中,发泡装置的出泡口19周围一圈以及过滤塔17侧壁上的泡沫不易下落破碎更换,故在过滤塔17内顶部固定喷淋头22并定期开启关闭喷淋头22有助于清理发泡装置的出泡口19周围一圈以及过滤塔17侧壁上的泡沫。此外,当过滤系统关闭使用时,喷淋头22开启也可完成对过滤塔17的清洗。喷淋头22可以通过控制器或者认为控制定期开启关闭。
43.进一步地,过滤塔17壁上设置有观察窗23。观察窗23的作用是便于操作人员随时在过滤塔17外观察过滤塔17内的情况,保证生产工序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观察窗 23是固定在过滤塔17壁上的玻璃窗。
44.进一步地,过滤塔17壁上设置有检修口24。检修口24的作用是便于操作人员随时通过检修口24对过滤塔17内部进行维修。
45.进一步地,沉淀池16上开设有排放口25,排放口25的高度低于喷头18的高度。排放口25的高度低于喷头18的高度的作用是便于喷头18喷出喷淋水的同时使得沉淀池16的液体高度低于管道21出口。
46.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沉淀池16内设置有网格板26,过滤塔17放置在网格板 26上。网格板26的作用是便于将过滤塔17设置在沉淀池16内且底部与沉淀池16连通。网格板26可以通过焊接固定、紧固件固定或过渡配合等方式设置在沉淀池16内。在其他实施例中,过滤塔17还可以通过其它支撑装置悬置在沉淀池16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