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热舒适性飘窗用热风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68891发布日期:2021-08-24 12:1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热舒适性飘窗用热风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热舒适性飘窗用部件,具体是指一种装配式热舒适性飘窗用热风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飘窗不仅可以增加户型的采光和通风等功能,也给商品房的外立面增添了明显的建筑魅力,因此飘窗已然成为现下主流商品房户型的标配。由于飘窗的附加功能逐渐趋向休闲娱乐区,人们在飘窗上休闲娱乐的时间占比也越来越多。为了提高飘窗区域的热舒适性,可于飘窗上增设加热机构,以应对冬季或过渡季节的天气湿冷,进而增加飘窗的休闲功能。

传统的飘窗加热大多采用电加热设备直接进行加热,其使用安全性相对较低,且直接利用高品位能源(电能)来转换为热能,能量利用率低下。因此现有的飘窗加热大多是通过热媒管道实现对热交换介质(低温热水)进行传输,在热交换介质的传输过程中有效经热交换实现对飘窗的加热。采用热媒管道对飘窗进行加热,热媒管道需要通过预埋方式埋设于飘窗内部,不仅施工过程复杂,且后续检修难度极大,因此装配式热舒适性飘窗开始被采用。

现有的装配式热舒适性飘窗一般包含盒体框架和设置于盒体框架内的电加热片,由于电加热片的设置不可能铺满整个盒体框架,因此存在加热不均的问题。整个盒体框架,即整个飘窗要经过较长的加热时间才能实现均热,导致使用舒适度大打折扣。且除了加热之外,现有的装配式热舒适性飘窗并不具备其他使用功能,导致装配式热舒适性飘窗的利用率相对较低。

因此,设计一款既能够有效提升加热均匀程度,从而缩短整个盒体框架的均热时长;且能够有效增加装配式热舒适性飘窗的使用功能的装配式热舒适性飘窗用热风循环装置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热舒适性飘窗用热风循环装置,该装配式热舒适性飘窗用热风循环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配式热舒适性飘窗用热风循环装置,包括

盒体框架,所述盒体框架分为坐垫部和背靠部,所述背靠部呈l形状设置于所述坐垫部的后侧上方,盒体框架的上端部设有相应的开口,所述开口处可拆卸安装有相应的面板;

多个进风管,设于所述坐垫部的内部,多个进风管并排固接于所述面板下侧,且进风管的下部分别设有相应的进风口;

集风管,所述多个进风管并联连通连接到所述集风管的进风端,集风管上安装有相应的抽风机;

多个出风管,设于所述背靠部的内部,所述多个出风管并联连通连接到所述集风管的出风端,出风管未连接到所述集风管的一端分别连通连接至所述背靠部上端的面板上,所述出风管的两侧分别连通连接有相应的排风管,其中一个排风管连通连接至所述背靠部前端的面板上,另一个排风管连通连接至所述背靠部的内部后侧,所述出风管的上端、以及所述排风管上分别连接有相应的电磁阀;

电控制器,用于对所述抽风机以及电磁阀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所述盒体框架的开口处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相应的插槽,所述面板在与所述插槽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向下固接有相应的插销,所述面板通过所述插销与相应的插槽配合可拆卸安装到所述盒体框架的开口处。

所述插槽的底部通过螺丝锁紧安装有相应的磁铁,所述插销的底部通过螺丝锁紧安装有相应的铁片,插销装配至相应的插槽后,所述铁片分别吸附至相应的磁铁上。

所述盒体框架是由木质材料制成,通过相应的膨胀螺栓将所述盒体框架的底部、以及侧壁分别锁紧安装到相应的飘窗上。

所述面板的两侧分别固接有一组面板抬起用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于面板的下侧设置有多个进风管,并将多个进风管并联连通连接到集风管的进风端,且于背靠部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出风管,多个出风管并联连通连接到集风管的出风端。出风管未连接到集风管的一端分别连通连接至背靠部上端的面板上,出风管的两侧分别连通连接有相应的排风管,其中一个排风管连通连接至背靠部前端的面板上,另一个排风管连通连接至背靠部的内部后侧。

装配式热舒适性飘窗加热时,位于盒体框架内部的电加热片导通进行加热作业,本实用新型的抽风机随之启动,便可实现多个进风管进风,而多个出风管出风的热空气循环流通路径,且可根据使用需求实时调节出风管或排风管的电磁阀,以最终控制热空气的循环流通路径。

热空气的循环流通路径如下:

1:出风管上的电池阀开启,其余关闭,热空气沿多个进风管进入,沿出风管排出,可将热空气吹向飘窗玻璃,用于加热飘窗玻璃,以防止玻璃结露和雾化,盒体框架内的热空气排出的过程中,外部空气沿面板与盒体框架的接缝处渗入进行补充;

2:连通连接至背靠部前端的排风管上的电磁阀开启,其余关闭,热空气沿多个进风管进入,沿连通连接至背靠部前端的排风管排出,可将热空气吹向飘窗所在房间,用于房间加热,以提升房间温度,实现空调效果,同上,盒体框架内的热空气排出的过程中,外部空气沿面板与盒体框架的接缝处渗入进行补充;

3:连通连接至背靠部内部后侧的排风管上的电磁阀开启,其余关闭,热空气沿多个进风管进入,沿连通连接至背靠部内部后侧的排风管排出,可将热空气循环导入盒体框架内,使盒体框架内部产生空气自循环,从而确保盒体框架的整体均热效果,有效缩短整个盒体框架的均热时长。

实现既能够缩短整个盒体框架的均热时长,且能够有效增加装配式热舒适性飘窗的使用功能。

2)本实用新型将盒体框架分为坐垫部和背靠部,背靠部呈l形状设置于所述坐垫部的后侧上方,坐垫部的上端部设有相应的开口,所述开口处可拆卸安装有相应的面板。使用时,坐垫部和背靠部的内部均呈升温状态,人体于飘窗上进行活动时,热量不仅会从面板往上传递,且能通过背靠部侧向向飘窗方向传递,从而呈立体状对飘窗的活动空间进行热量传递,有效大幅提升飘窗活动空间的热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进风管、集风管和出风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面板安装于盒体框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4,一种装配式热舒适性飘窗用热风循环装置,包括

盒体框架1,所述盒体框架1分为坐垫部101和背靠部102,所述背靠部102呈l形状设置于所述坐垫部101的后侧上方,盒体框架1的上端部设有相应的开口,所述开口处可拆卸安装有相应的面板2;

多个进风管3,设于所述坐垫部101的内部,多个进风管3并排固接于所述面板下侧,且进风管3的下部分别设有相应的进风口301;

集风管4,所述多个进风管3并联连通连接到所述集风管4的进风端,集风管4上安装有相应的抽风机5;

多个出风管6,设于所述背靠部102的内部,所述多个出风管6并联连通连接到所述集风管4的出风端,出风管6未连接到所述集风管4的一端分别连通连接至所述背靠部102上端的面板上,所述出风管6的两侧分别连通连接有相应的排风管7,其中一个排风管7连通连接至所述背靠部102前端的面板上,另一个排风管7连通连接至所述背靠部102的内部后侧,所述出风管6的上端、以及所述排风管7上分别连接有相应的电磁阀8;

电控制器9,用于对所述抽风机5以及电磁阀8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所述盒体框架1的开口处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相应的插槽10,所述面板2在与所述插槽10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向下固接有相应的插销11,所述面板2通过所述插销11与相应的插槽10配合可拆卸安装到所述盒体框架1的开口处。

所述插槽10的底部通过螺丝锁紧安装有相应的磁铁12,所述插销11的底部通过螺丝锁紧安装有相应的铁片13,插销11装配至相应的插槽10后,所述铁片13分别吸附至相应的磁铁12上。

所述盒体框架1是由木质材料制成,通过相应的膨胀螺栓将所述盒体框架1的底部、以及侧壁分别锁紧安装到相应的飘窗上。

所述面板2的两侧分别固接有一组面板2抬起用把手14。

本实用新型于面板的下侧设置有多个进风管,并将多个进风管并联连通连接到集风管的进风端,且于背靠部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出风管,多个出风管并联连通连接到集风管的出风端。出风管未连接到集风管的一端分别连通连接至背靠部上端的面板上,出风管的两侧分别连通连接有相应的排风管,其中一个排风管连通连接至背靠部前端的面板上,另一个排风管连通连接至背靠部的内部后侧。

装配式热舒适性飘窗加热时,位于盒体框架1内部的电加热片15导通进行加热作业,本实用新型的抽风机5随之启动,便可实现多个进风管3进风,而多个出风管6出风的热空气循环流通路径,且可根据使用需求实时调节出风管6或排风管7的电磁阀8,以最终控制热空气的循环流通路径。

热空气的循环流通路径如下:

1:出风管6上的电池阀8开启,其余关闭,热空气沿多个进风管3进入,沿出风管6排出,可将热空气吹向飘窗玻璃16,用于加热飘窗玻璃16,以防止玻璃结露和雾化;

2:连通连接至背靠部102前端的排风管7上的电磁阀8开启,其余关闭,热空气沿多个进风管3进入,沿连通连接至背靠部102前端的排风管7排出,可将热空气吹向飘窗所在房间,用于房间加热,以提升房间温度,实现空调效果;

3:连通连接至背靠部102内部后侧的排风管7上的电磁阀8开启,其余关闭,热空气沿多个进风管3进入,沿连通连接至背靠部102内部后侧的排风管7排出,可将热空气循环导入盒体框架1内,使盒体框架1内部产生空气自循环,从而确保盒体框架1的整体均热效果,有效缩短整个盒体框架1的均热时长。

实现既能够缩短整个盒体框架1的均热时长,且能够有效增加装配式热舒适性飘窗的使用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