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5610发布日期:2021-07-23 21:09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过滤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公开号为cn209857363u一种新风系统过滤装置,包括主管路,其特征是:所述主管路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主管路的一侧上部固定连接一组圆杆三,所述主管路的前部凹槽处固定连接圆杆四,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一侧固定连接u形块的一侧,所述滑块的另一侧中心铰接连杆二的一端,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铰接在顶板的后部一侧,所述顶板一端设置有一组圆孔二,每个所述圆孔二分别环套所述圆杆三,所述滑块下部固定连接方块,所述方块内设置有方槽二,所述方槽二内设置有圆杆二。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新风系统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为新风系统过滤装置,有利于实现滤芯的更换;但该装置不能对空气进行加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可以对空气进行加热。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包括导管ⅰ、挡壳、内壳、电热板和保温棉,所述导管ⅰ为空心结构,导管ⅰ左部的内端固接挡壳,内壳的直径由左至右递减,内壳安插在挡壳与导管ⅰ形成的凹槽ⅰ内,电热板安插在内壳与导管ⅰ形成的凹槽ⅱ内,电热板包裹内壳的外端面,电热板与导管ⅰ之间安插有保温棉,内壳的右部向外延伸设有垂直的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的纵向边端与导管ⅰ右部边端的内半段贴合。

该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还包括吸油壁和拦截臂,所述内壳的内端面固接吸油壁,吸油壁的内端面由左至右一体连接一行拦截臂,由左至右的拦截臂形成有通过口,由左至右的通过口直径递减。

该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还包括立部和横部,每个拦截臂上由上至下均固接一列立部,每个立部的左部均设有一体连接的横部。

该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还包括吸附棉和三角槽,位于上方的立部和横部的下侧夹角内固接有吸附棉,吸附棉的下端为弧面,吸附棉下端的中间设有三角槽。

该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还包括山字堵阀、滑动杆、限位架、限位部和弹簧,位于右端的拦截臂的右部固接限位架,限位架的中心滑动连接滑动杆,滑动杆的左端固接山字堵阀,山字堵阀封堵位于右端的通过口,限位部固接在滑动杆的右端,山字堵阀与限位架之间设有弹簧。

该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还包括连接环ⅰ、导管ⅱ、连接环ⅱ、安装框ⅰ、吸湿棉、扣壳、连接环ⅲ、凸部和插柱,所述导管ⅰ右端的外圈固接连接环ⅰ,导管ⅱ外圈的左端和右侧各固接一个连接环ⅱ,连接环ⅰ和位于左侧的连接环ⅱ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接,安装框ⅰ间隙配合在导管ⅱ的内端,安装框ⅰ的左端与内壳的右端贴合,安装框ⅰ内固接吸湿棉,扣壳插扣在导管ⅱ的右端,扣壳的左端固接连接环ⅲ,连接环ⅲ与位于右侧的连接环ⅱ可拆卸固接,扣壳右端的前后两部各一体连接有一个凸部,两个凸部的左端各固接一个插柱,两个插柱的左端分别与内壳右端的上下两部贴合,两个插柱穿过吸湿棉。

该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还包括安装框ⅱ和活性炭过滤网,所述安装框ⅱ间隙配合在导管ⅱ的内端,安装框ⅱ的左端与安装框ⅰ的右端贴合,安装框ⅱ内固接活性炭过滤网。

所述活性炭过滤网的结构为波浪形。

该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还包括吸音棉、贯穿孔ⅰ和贯穿孔ⅱ,所述吸音棉的结构为环形,吸音棉的外圈周向均匀设有多个贯穿至中心的贯穿孔ⅰ,吸音棉周向设有由左至右贯穿的贯穿孔ⅱ,贯穿孔ⅱ与贯穿孔ⅰ互通,吸音棉间隙配合在导管ⅱ内,吸音棉的左端与安装框ⅱ的右端贴合,吸音棉的右端与扣壳的左端面贴合。

该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还包括调味柱,调味柱间隙配合在贯穿孔ⅱ内。

本发明一种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作为过滤装置安装在新风系统中对空气进行加热,内壳的直径由左至右递减,增加导热面积的同时,当因加热产生潮气产生水珠时,水份便于从右向左下落流出;导管ⅰ的空心结构和保温棉也起到降噪作用;当外界环境油烟较多,吸油壁表面和拦截臂作为油烟的附着面,油烟随空进进入易打在吸油壁和拦截臂上;因拦截臂由左至右的间距逐渐减小,因此其上附着的油污易均匀分布,而不是位于左端的拦截臂油污较多,进而吸附油污最大化,拦截臂与吸油壁的夹角易滞留因空气回旋而留下的油污,油污易挂在角落上,因此在角落处易堆积油垢,进而实现高效拦截油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四;

图6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五。

图中:导管ⅰ1;连接环ⅰ102;挡壳103;内壳2;吸油壁201;拦截臂202;立部203;横部204;吸附棉205;三角槽206;山字堵阀207;滑动杆208;限位架209;限位部210;弹簧211;电热板3;保温棉301;导管ⅱ4;连接环ⅱ401;安装框ⅰ402;吸湿棉403;安装框ⅱ404;活性炭过滤网405;吸音棉5;贯穿孔ⅰ501;贯穿孔ⅱ502;调味柱503;扣壳6;连接环ⅲ601;凸部602;插柱603。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如图所示,一种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包括导管ⅰ1、挡壳103、内壳2、电热板3和保温棉301,所述导管ⅰ1为空心结构,导管ⅰ1左部的内端固接挡壳103,内壳2的直径由左至右递减,内壳2安插在挡壳103与导管ⅰ1形成的凹槽ⅰ内,电热板3安插在内壳2与导管ⅰ1形成的凹槽ⅱ内,电热板3包裹内壳2的外端面,电热板3与导管ⅰ1之间安插有保温棉301,内壳2的右部向外延伸设有垂直的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的纵向边端与导管ⅰ1右部边端的内半段贴合。将电热板3通电,电热板3将热量传导至内壳2上,当新风系统启动将外界空气抽至室内时,本发明作为过滤装置安装在新风系统中对空气进行加热,因导管ⅰ1为空心结构配合保温棉301保温性好,空间经过内壳2,内壳2的直径由左至右递减,增加导热面积的同时,当因加热产生潮气产生水珠时,水份便于从右向左下落流出。导管ⅰ1的空心结构和保温棉301也起到降噪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二:

如图所示,该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还包括吸油壁201和拦截臂202,所述内壳2的内端面固接吸油壁201,吸油壁201的内端面由左至右一体连接一行拦截臂202,由左至右的拦截臂202形成有通过口,由左至右的通过口直径递减。当外界环境油烟较多,吸油壁201表面和拦截臂202作为油烟的附着面,油烟随空进进入易打在吸油壁201和拦截臂202上,吸油壁201和拦截臂202上优选添加木纤维作为抑菌抑异味和吸油的材料,内壳2易于更换,进而内壳2、吸油壁201和拦截臂202可作为整体进行更换,空气搭在拦截臂202上时,因拦截臂202由左至右的间距逐渐减小,因此其上附着的油污易均匀分布,而不是位于左端的拦截臂202油污较多,进而吸附油污最大化,拦截臂202与吸油壁201的夹角易滞留因空气回旋而留下的油污,油污易挂在角落上,因此在角落处易堆积油垢,进而实现高效拦截油垢。而两个拦截臂202上方的空间油垢堆积因湿气下流后会掉落至位于下方的两个拦截臂202形成的空间,行程油垢储藏,油垢不会因抽吸空气而流动到管路深处。

具体实施方式三:

如图所示,该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还包括立部203和横部204,每个拦截臂202上由上至下均固接一列立部203,每个立部203的左部均设有一体连接的横部204。立部203和横部204组成的构件易使抽吸进入的空气产生回旋气流,进而留下携带的油垢,增加吸附油垢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四:

如图所示,该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还包括吸附棉205和三角槽206,位于上方的立部203和横部204的下侧夹角内固接有吸附棉205,吸附棉205的下端为弧面,吸附棉205下端的中间设有三角槽206。吸附棉205进一步吸附油垢和潮气,三角槽206易于吸附棉205捕捉油污,使油污和油污之间快速黏连堆积成油垢。

具体实施方式五:

如图所示,该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还包括山字堵阀207、滑动杆208、限位架209、限位部210和弹簧211,位于右端的拦截臂202的右部固接限位架209,限位架209的中心滑动连接滑动杆208,滑动杆208的左端固接山字堵阀207,山字堵阀207封堵位于右端的通过口,限位部210固接在滑动杆208的右端,山字堵阀207与限位架209之间设有弹簧211。山字堵阀207作为单向阀时新风系统不工作时封闭,避免外界油污进入。当抽吸空气开始,气压将山字堵阀207向右推压打开入口,山字堵阀207的结构易于使气流推动自身向右运动,当停止抽吸空气,山字堵阀207通过弹力复位会通过左端中部突出的结构将堵塞物推掉击出,堵塞物击出后会掉落至拦截臂202之间的空间内,不会因气流反向运动至外界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六:

如图所示,该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还包括连接环ⅰ102、导管ⅱ4、连接环ⅱ401、安装框ⅰ402、吸湿棉403、扣壳6、连接环ⅲ601、凸部602和插柱603,所述导管ⅰ1右端的外圈固接连接环ⅰ102,导管ⅱ4外圈的左端和右侧各固接一个连接环ⅱ401,连接环ⅰ102和位于左侧的连接环ⅱ401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接,安装框ⅰ402间隙配合在导管ⅱ4的内端,安装框ⅰ402的左端与内壳2的右端贴合,安装框ⅰ402内固接吸湿棉403,扣壳6插扣在导管ⅱ4的右端,扣壳6的左端固接连接环ⅲ601,连接环ⅲ601与位于右侧的连接环ⅱ401可拆卸固接,扣壳6右端的前后两部各一体连接有一个凸部602,两个凸部602的左端各固接一个插柱603,两个插柱603的左端分别与内壳2右端的上下两部贴合,两个插柱603穿过吸湿棉403。吸湿棉403用于吸附潮气和残余的油污并起到降噪作用。吸湿棉403随安装框ⅰ402便于拆卸更换。

具体实施方式七:

如图所示,该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还包括安装框ⅱ404和活性炭过滤网405,所述安装框ⅱ404间隙配合在导管ⅱ4的内端,安装框ⅱ404的左端与安装框ⅰ402的右端贴合,安装框ⅱ404内固接活性炭过滤网405。活性炭过滤网405用于过滤杂质。

具体实施方式八:

如图所示,所述活性炭过滤网405的结构为波浪形。波浪形的活性炭过滤网405增加吸附面积,易于残存油污堆积。

具体实施方式九:

如图所示,该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还包括吸音棉5、贯穿孔ⅰ501和贯穿孔ⅱ502,所述吸音棉5的结构为环形,吸音棉5的外圈周向均匀设有多个贯穿至中心的贯穿孔ⅰ501,吸音棉5周向设有由左至右贯穿的贯穿孔ⅱ502,贯穿孔ⅱ502与贯穿孔ⅰ501互通,吸音棉5间隙配合在导管ⅱ4内,吸音棉5的左端与安装框ⅱ404的右端贴合,吸音棉5的右端与扣壳6的左端面贴合。贯穿孔ⅰ501和贯穿孔ⅱ502用于增加降噪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十:

如图所示,该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还包括调味柱503,调味柱503间隙配合在贯穿孔ⅱ502内。当气流通过贯穿孔ⅰ501和贯穿孔ⅱ502时会将调味柱503的味道带入室内进行增香,当电热板3升温后利用热气流可进行进一步增香。因调味柱503包裹在吸音棉5内,因此气味会较为柔和,气味易于附着在吸音棉5内,可根据吸音棉5的味道觉得是否更换调味柱503,进而便于识别气味残留量,配合加热增香使得味道可以调节。

本发明的一种新风系统用过滤装置,其工作原理为:

将电热板3通电,电热板3将热量传导至内壳2上,当新风系统启动将外界空气抽至室内时,本发明作为过滤装置安装在新风系统中对空气进行加热,因导管ⅰ1为空心结构配合保温棉301保温性好,空间经过内壳2,内壳2的直径由左至右递减,增加导热面积的同时,当因加热产生潮气产生水珠时,水份便于从右向左下落流出。导管ⅰ1的空心结构和保温棉301也起到降噪作用。当外界环境油烟较多,吸油壁201表面和拦截臂202作为油烟的附着面,油烟随空进进入易打在吸油壁201和拦截臂202上,吸油壁201和拦截臂202上优选添加木纤维作为抑菌抑异味和吸油的材料,内壳2易于更换,进而内壳2、吸油壁201和拦截臂202可作为整体进行更换,空气搭在拦截臂202上时,因拦截臂202由左至右的间距逐渐减小,因此其上附着的油污易均匀分布,而不是位于左端的拦截臂202油污较多,进而吸附油污最大化,拦截臂202与吸油壁201的夹角易滞留因空气回旋而留下的油污,油污易挂在角落上,因此在角落处易堆积油垢,进而实现高效拦截油垢。而两个拦截臂202上方的空间油垢堆积因湿气下流后会掉落至位于下方的两个拦截臂202形成的空间,行程油垢储藏,油垢不会因抽吸空气而流动到管路深处。立部203和横部204组成的构件易使抽吸进入的空气产生回旋气流,进而留下携带的油垢,增加吸附油垢的效果。吸附棉205进一步吸附油垢和潮气,三角槽206易于吸附棉205捕捉油污,使油污和油污之间快速黏连堆积成油垢。山字堵阀207作为单向阀时新风系统不工作时封闭,避免外界油污进入。当抽吸空气开始,气压将山字堵阀207向右推压打开入口,山字堵阀207的结构易于使气流推动自身向右运动,当停止抽吸空气,山字堵阀207通过弹力复位会通过左端中部突出的结构将堵塞物推掉击出,堵塞物击出后会掉落至拦截臂202之间的空间内,不会因气流反向运动至外界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吸湿棉403用于吸附潮气和残余的油污并起到降噪作用。吸湿棉403随安装框ⅰ402便于拆卸更换。波浪形的活性炭过滤网405增加吸附面积,易于残存油污堆积。贯穿孔ⅰ501和贯穿孔ⅱ502用于增加降噪效果。当气流通过贯穿孔ⅰ501和贯穿孔ⅱ502时会将调味柱503的味道带入室内进行增香,当电热板3升温后利用热气流可进行进一步增香。因调味柱503包裹在吸音棉5内,因此气味会较为柔和,气味易于附着在吸音棉5内,可根据吸音棉5的味道觉得是否更换调味柱503,进而便于识别气味残留量,配合加热增香使得味道可以调节。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