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气体污染检测过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440094发布日期:2022-09-07 09:24阅读:89来源:国知局
室内气体污染检测过滤方法与流程
室内气体污染检测过滤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是有关一种于室内空间实施的气体过滤方法,促使在室内空间内的气体污染快速过滤形成洁净可安全呼吸的气体状态。


背景技术:

2.由于人们对于生活周遭的空气品质愈来愈重视,悬浮粒子(particulate matter,pm)例如pm1、pm
2.5
、pm
10
、二氧化碳、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tvoc)、甲醛等气体,甚至于气体中含有的微粒、气溶胶、细菌、病毒等,都会在环境中暴露影响人体健康,严重的甚至危害到生命。
3.又,室内空气品质并不容易掌握,除了室外空气品质影响因素之外,室内的空调状况、污染源皆是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室内空气不流通造成的粉尘。为了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达到良好的空气品质状态,人们多会利用空调机或空气滤清器等装置来达到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目的。然而,空调机及空气滤清器等空调过滤装置并无法随时监测室内空气品质,而即时启动去处理过滤空气,需要被动式由使用者去启动,如此无法真正解决室内空气品质问题。
4.为此,本发明提供能即时净化空气品质减少在室内呼吸到有害气体的净化解决方案,并可随时随地即时监测室内空气品质,当室内空气品质不良时快速净化室内空气,乃为本发明所研发的主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是为一种室内气体污染检测过滤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连结装置接收及比对多个气体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气体污染数据实施智能运算,供以找出在室内空间的气体污染的区域位置,并智能选择发出控制指令启动在区域位置的过滤净化装置实施过滤处理,促使在室内空间形成洁净可安全呼吸的气体状态。
6.为达上述目的,一种室内气体污染检测过滤方法,包含:提供多个气体检测装置检测在室内空间的气体污染;提供多个过滤净化装置过滤气体污染,并通过无线传输接收一第一控制指令而启动过滤气体污染;提供一连结装置实施智能运算接收及比对多个气体检测装置所检测到气体污染数据实施智能运算,供以找出在室内空间的气体污染的区域位置,并智能选择发出第一控制指令给在气体污染的区域位置的过滤净化装置启动;借以过滤气体污染,并保持即时吸引气体污染不扩散,促使在室内空间形成洁净可安全呼吸的气体状态。
【附图说明】
7.图1为本发明室内气体污染检测过滤方法于室内空间使用状态示意图(一)。图2为本发明室内气体污染检测过滤方法于室内空间使用状态示意图(二)。图3为本发明过滤净化装置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气体检测装置组立体组合示意图(一)。图5a为本发明气体检测主体立体组合示意图(二)。图5b为本发明气体检测主体立体组合示意图(三)。图5c为本发明气体检测主体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a为本发明基座立体示意图(一)。图6b为本发明基座立体示意图(二)。图7为本发明基座立体示意图(三)。图8a为本发明压电致动器与基座分解的立体示意图。图8b为本发明压电致动器与基座组合的立体示意图。图9a为本发明压电致动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一)。图9b为本发明压电致动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二)。图10a为本发明压电致动器的剖视作动示意图(一)。图10b为本发明压电致动器的剖视作动示意图(二)。图10c为本发明压电致动器的剖视作动示意图(三)。图11a为气体检测主体组合剖视图(一)。图11b为气体检测主体组合剖视图(二)。图11c为气体检测主体组合剖视图(三)。【符号说明】
8.1a、1b、1c、1d:气体检测装置11:控制电路板12:气体检测主体121:基座1211:第一表面1212:第二表面1213:激光设置区1214:进气沟槽1214a:进气通口1214b:透光窗口1215:导气组件承载区1215a:通气孔1215b:定位凸块1216:出气沟槽1216a:出气通口1216b:第一区间1216c:第二区间122:压电致动器1221:喷气孔片1221a:悬浮片1221b:中空孔洞
1221c:空隙1222:腔体框架1223:致动体1223a:压电载板1223b:调整共振板1223c:压电板1223d:压电接脚1224:绝缘框架1225:导电框架1225a:导电接脚1225b:导电电极1226:共振腔室1227:气流腔室1221a:悬浮片1221b:中空孔洞123:驱动电路板124:激光组件125:微粒传感器126:外盖1261:侧板1261a:进气框口1261b:出气框口127:气体传感器13:微处理器14:通信器2:连结装置2a:行动装置2b:云端处理装置21:导风器22:过滤净化模块22a:高效滤网22b:光触媒单元22c:光等离子单元22d:负离子单元22e:等离子单元3a、3b、3c、3d:过滤净化装置a、b、c、d:区域l:区域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9.体现本案特征与优点的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10.本发明为一种室内气体污染检测过滤方法,适用于一室内空间找出一气体污染并实施过滤处理,包括:提供多个气体检测装置检测在室内空间的气体污染;提供多个过滤净化装置过滤气体污染,并通过无线传输接收一第一控制指令而启动过滤气体污染;提供一连结装置实施智能运算接收及比对多个气体检测装置所检测到气体污染数据实施智能运算,供以找出在室内空间的气体污染的区域位置,并智能选择发出第一控制指令给在气体污染的区域位置的过滤净化装置启动;借以过滤气体污染,并保持即时吸引气体污染不扩散,促使在室内空间形成洁净可安全呼吸的气体状态。
11.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发明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发明方法包含:在室内空间各配置有多个气体检测装置1a、1b、1c、1d、一连结装置2及复过滤净化装置3a、3b、3c、3d。为了详细说明本案,将气体检测装置1a及过滤净化装置3a所在的周围区域定义为区域a、气体检测装置1b及过滤净化装置3b所在的周围区域定义为区域b、气体检测装置1c及过滤净化装置3c所在的周围区域定义为区域c、气体检测装置1d及过滤净化装置3d所在的周围区域定义为区域d,用以各别检测各区域a、b、c、d的气体污染数据,并输出至连结装置2。
12.上述的连结装置2用以接收及比对多个气体检测装置1a、1b、1c、1d所检测到的气体污染数据实施智能运算,供以找出气体污染的区域位置l位于室内空间中区域a、b、c、d的位置,并智能选择发出一第一控制指令以无线或有线方式传输给气体污染的区域位置l的所在区域的过滤净化装置3a、3b、3c、3d启动,实施气体污染的过滤处理。
13.请参阅图1及下面表一所示,显示出位于各室内空间的区域a、b、c、d对应的各气体检测装置1a、1b、1c、1d检测气体污染的区域位置l所检测到的各气体污染的一数据,并将气体污染的数据传输给连结装置2实施智能运算后,得知空气污染的区域位置l位于区域c中,并判断最接近空气污染的区域位置l的为位于区域c内的过滤净化装置3c,由连结装置2发出第一控制指令给过滤净化装置3c以启动过滤净化后,再经智能运算发出一第二控制指令驱动其余三个过滤净化装置3a、3b、3d驱动,供以加快过滤气体污染,促使在室内空间形成洁净可安全呼吸的气体状态。
14.表一
15.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室内气体污染检测过滤方法,本发明的连结装置2智能运算出气体污染的区域位置l是由三点定位的方式所运算出。首先,找出任意三个气体检测装置的
定位位置(例如1a、1b、1c),并以气体检测装置1a、1b、1c各别为圆心,接着即可找出三个气体检测装置1a、1b、1c的位置与气体污染之间的距离,进而推算出气体污染的区域位置l。举例来说,在上面表一中,气体污染的区域位置l发生在室内空间的区域c且数据为30.00,因此距离气体污染的区域位置l最近的气体检测装置1c所量测到的数据为最高的6.69,而距离气体污染的区域位置l最远的气体检测装置1b所量测到的数据为1.07,其余两气体检测装置1a、1d所量测到的数据分别为2.72与2.63。因此,以三个气体检测装置1a、1b、1c的位置各别做为圆心,并且将三个气体检测装置1a、1b、1c所量测到的数据2.72、1.07、6.69为基准,以此数据推算三个气体检测装置1a、1b、1c与气体污染的区域位置l之间的距离,当三个气体检测装置1a、1b、1c的所在位置为已知,并算出气体污染所在区域l分别与三个气体检测装置1a、1b、1c之间的距离时,再以三点定位的方式便可推算出气体污染的区域位置l是为发生气体污染的区域位置。采用三点定位的方式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但不以此为限,亦即采用三点以上定位的方式可以推算出气体污染的区域位置l。
16.于本实施例,上述的气体检测装置1a、1b、1c、1d可为固定式或移动式,以及上述的连结装置2为行动装置2a或云端处理装置2b。
17.当本发明的连结装置2经智能运算后推算出气体污染的区域位置l发生在室内空间的区域c时,连结装置2便发出第一控制指令给气体污染的区域位置l最近的过滤净化装置3c接收而启动予以过滤净化后,如此连结装置2再接续发出一第二控制指令给其余三个过滤净化装置3a、3b、3d接收而启动予以过滤净化,供以加快过滤气体污染,促使在室内空间形成洁净可安全呼吸的气体状态。
18.接续,请参阅图3所示,上述的过滤净化装置3a、3b、3c、3d皆包含一导风器21及一过滤净化模块22,其中导风器21导引气体污染通过过滤净化模块22进行过滤净化。导风器21可为一风扇、或一清净机、或一空调机,又或一新风机。以及,各过滤净化装置3a、3b、3c、3d在室内空间的区域a、b、c、d的空间体积为16.5~247.5m3,室内空间中设置至少1-75台,且过滤净化装置3a、3b、3c、3d的导风器21的洁净空气输出比率(cadr,clean air delivery rate)值为200~1600,促使该气体污染在过滤净化装置3a、3b、3c、3d于1分钟内清净悬浮微粒2.5(pm
2.5
)的浓度小于10μg/m3、二氧化碳的浓度小于1000ppm、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浓度小于0.56ppm、甲醛的浓度小于0.08ppm、细菌数量小于1500cfu/m3、真菌数量小于1000cfu/m3、二氧化硫的浓度小于0.075ppm、二氧化氮的浓度小于0.1ppm、一氧化碳的浓度小于35ppm、臭氧的浓度小于0.12ppm、铅的浓度小于0.15μg/m3。
19.上述的过滤净化模块22可以是多种实施态样的组合,例如,为一高效滤网22a(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hepa)。高效滤网22a吸附气体中所含的化学烟雾、细菌、尘埃微粒及花粉,使导入过滤净化模块22内的气体污染,达到过滤净化的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高效滤网22a上涂布一层二氧化氯的洁净因子,抑制导入过滤净化模块22的气体中病毒、细菌、真菌。其中高效滤网22a上可以涂布一层二气化氯的洁净因子,抑制过滤净化模块22气体污染中病毒、细菌、真菌、a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肠病毒、诺罗病毒的抑制率达99%以上,帮助少病毒交互传染。在一些实施例中,高效滤网22a上涂布一层萃取了银杏及日本严肤木的草本加护涂层,构成一草本加护抗敏滤网,有效抗敏及破坏通过滤网的流感病毒表面蛋白,以及由过滤净化模块22所导入并通过高效滤网22a的气体中流感病毒(例如:h1n1)的表面蛋白。另一些实施例中,高效滤网22a上可以涂布银离子,抑制过滤净化
模块22所导入气体中病毒、细菌、真菌。
20.另一实施例,过滤净化模块22亦可为高效滤网22a搭配光触媒单元22b所构成的样态,使室外气体污染导入至过滤净化模块22中,借由光触媒单元22b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分解气体中的有害物质并进行消毒杀菌,以达到过滤及净化气体的效果。
21.另一实施例,过滤净化模块22亦可为高效滤网22a搭配光等离子单元22c所构成的样态,光等离子单元22c包含一纳米光管,通过纳米光管照射过滤净化模块22所导入的气体污染,促使气体污染中所含的挥发性有机气体分解净化。当过滤净化模块22将气体污染导入,通过纳米光管照射所导入的气体,使气体中的氧分子及水分子分解成具高氧化性光等离子,形成具有破坏有机分子的离子气流,将气体中含有挥发性甲醛、甲苯、挥发性有机气体(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等气体分子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达到过滤及净化气体的效果。
22.另一实施例,过滤净化模块22亦可为高效滤网22a搭配负离子单元22d所构成的样态,过滤净化模块22将室外所导入的气体污染通过经高压放电,将气体污染中所含微粒带正电荷附着在带负电荷的进尘板,达到对导入的气体污染进行过滤净化的效果。
23.另一实施例,过滤净化模块22亦可为高效滤网22a搭配等离子单元22e所构成的样态,等离子单元22e产生一高压等离子柱,使高压等离子柱中等离子分解过滤净化模块22将室外所导入气体污染中的病毒及细菌,且通过等离子使得气体中所含氧分子与水分子电离生成阳离子(h
+
)和阴离子(o
2-),且离子周围附着有水分子的物质附着在病毒和细菌的表面之后,在化学反应的作用下,会转化成强氧化性的活性氧(羟,oh基),从而夺走病毒和细菌表面蛋白质的氢,将其氧化分解,以达到过滤导入的气体进行过滤进化的效果。
24.另一实施例,过滤净化模块22可仅只有高效滤网22a;或是高效滤网22a搭配光触媒单元22b、光等离子单元22c、负离子单元22d、等离子单元22e的任一单元组合;或是高效滤网22a搭配光触媒单元22b、光等离子单元22c、负离子单元22d及等离子单元22e的任二单元的组合;亦或是高效滤网22a搭配光触媒单元22b、光等离子单元22c、负离子单元22d、等离子单元22e的任三单元组合;或是高效滤网22a搭配光触媒单元22b、光等离子单元22c、负离子单元22d、等离子单元22e的所有组合。
25.请参阅图4所示,上述的气体检测装置1a、1b、1c、1d,实施检测及传输装置气体检测数据,以下实施例仅以气体检测装置1a做为说明,其余气体检测装置1b、1c、1d结构相同。气体检测装置1a包含有:一控制电路板11、一气体检测主体12、一微处理器13及一通信器14。其中,气体检测主体12、微处理器13及通信器14封装于控制电路板11形成一体且彼此电性连接。而微处理器13及通信器14设置于控制电路板11上,且微处理器13控制气体检测主体12的驱动信号而启动检测运作,并接收气体检测装置1a所检测的气体污染作数据运算处理,借由通信器14对外通信,以及将气体检测主体12的检测数据(气体)转换成一检测数据储存。而通信器14接收微处理器13所输出的检测数据(气体),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云端处理装置(图未示)或一外部装置(图未示),外部装置可为携带式行动装置(图未示)。上述的通信器14与云端处理装置的信号连接并传输,其传输的信号可依据事先设定好的区域a、b、c、d大小,且通信器14对外通信传输可以是有线的双向通信传输,例如:usb、mini-usb、micro-usb,或者是通过无线的双向通信传输,例如:wi-fi模块、蓝牙模块、无线射频识别模块、近场通信模块等。
26.上述气体污染是指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铅、总挥发性有机物、甲醛、细菌、真菌、病毒的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27.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5a至图10a所示,上述气体检测主体12包含一基座121、一压电致动器122、一驱动电路123,一激光组件124、一微粒传感器125、一外盖126及一气体传感器127。其中基座121具有一第一表面1211、一第二表面1212、一激光设置区1213、一进气沟槽1214、一导气组件承载区1215及一出气沟槽1216。其中第一表面1211与第二表面1212为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激光组件124自第一表面1211朝向第二表面1212挖空形成。另,外盖126罩盖基座121,并具有一侧板1261,侧板1261具有一进气框口1261a与一出气框口1261b。而进气沟槽1214自第二表面1212凹陷形成,且邻近激光设置区1213。进气沟槽1214设有一进气通口1214a,连通于基座121的外部,并与外盖126的出气通口1216a对应,以及进气沟槽1214两侧壁贯穿于压电致动器122的透光窗口1214b,而与激光设置区1213连通。因此,基座121的第一表面1211被外盖126封盖,第二表面1212被驱动电路板123封盖,致使进气沟槽1214定义出一进气路径。
28.其中,导气组件承载区1215是由第二表面1212凹陷形成,并连通进气沟槽1214,且于底面贯通一通气孔1215a,以及导气组件承载区1215的四个角分别具有一定位凸块1215b。而上述的出气沟槽1216设有一出气通口1216a,出气通口1216a与外盖126的出气框口1261b对应设置。出气沟槽1216包含有第一表面1211对于导气组件承载区1215的垂直投影区域凹陷形成的一第一区间1216b,以及于导气组件承载区1215的垂直投影区所延伸的区域,且由第一表面1211至第二表面1212挖空形成的第二区间1216c,其中第一区间1216b与第二区间1216c相连以形成段差,且出气沟槽1216的第一区间1216b与导气组件承载区1215的通气孔1215a相通,出气沟槽1216的第二区间1216c与出气通口1216a相通。因此,当基座121的第一表面1211被外盖126封盖,第二表面1212被驱动电路板123封盖时,出气沟槽1216与驱动电路板123共同定义出一出气路径。
29.再者,上述的激光组件124及微粒传感器125皆设置于驱动电路板123上,且位于基座121内,为了明确说明激光组件124及微粒传感器125与基座121的位置,故特意省略驱动电路板123,其中激光组件124容设于基座121的激光设置区1213内,微粒传感器125容设于基座121的进气沟槽1214内,并与激光组件124对齐。此外,激光组件124对应到透光窗口1214b,透光窗口1214b供激光组件124所发射的激光穿过,使激光照射至进气沟槽1214。激光组件124所发出的光束路径为穿过透光窗口1214b且与进气沟槽1214形成正交方向。激光组件124发射光束通过透光窗口1214b进入进气沟槽1214内,进气沟槽1214内的气体中的检测数据被照射,当光束接触到气体内的悬浮微粒时会散射,并产生投射光点,使微粒传感器125位于其正交方向位置并接收散射所产生的投射光点进行计算,以获取气体的检测数据,即悬浮微粒信息。另,气体传感器127定位设置于驱动电路板123上与其电性连接,且容设于出气沟槽1216中,供以对导入出气沟槽1216的气体污染做检测,于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气体传感器127是为一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检测二氧化碳或总挥发性有机物气体信息;或为一甲醛传感器,检测甲醛气体信息;或为一细菌传感器,检测细菌、真菌信息;或为一病毒传感器,检测病毒气体信息。
30.以及,上述的压电致动器122容设于基座121的正方形的导气组件承载区1215。此外,导气组件承载区1215与进气沟槽1214相通,当压电致动器122作动时,汲取进气沟槽
1214内的气体进入压电致动器122,并供气体通过导气组件承载区1215的通气孔1215a,进入出气沟槽1216。以及,上述的驱动电路板123封盖于基座121的第二表面1212。激光组件124设置于驱动电路板123并呈电性连接。微粒传感器125亦设置于驱动电路板123并呈电性连接。当外盖126罩于基座121时,出气通口1216a对应到基座121的进气通口1214a,出气框口1261b对应到基座121的出气通口1216a。
31.以及,上述压电致动器122包含一喷气孔片1221、一腔体框架1222、一致动体1223、一绝缘框架1224及一导电框架1225。其中,喷气孔片1221为一可绕性材质并具有一悬浮片1221a、一中空孔洞1221b,悬浮片1221a为一弯曲振动的片状结构,其形状与尺寸对应导气组件承载区1215的内缘,而中空孔洞1221b则贯穿悬浮片1221a的中心处,供气体流通。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悬浮片1221a的形状可为方形、图形、椭圆形、三角形及多角形其中之一。
32.以及,上述腔体框架1222叠设于喷气孔片1221上,且其外观与喷气孔片1221对应。致动体1223叠设于腔体框架1222上,并与喷气孔片1221、悬浮片1221a之间定义出一共振腔室1226。绝缘框架1224叠设于致动体1223上,其外观与腔体框架1222近似。导电框架1225叠设于绝缘框架1224上,其外观与绝缘框架1224近似,且导电框架1225具有一导电接脚1225a及自导电接脚1225a外缘向外延伸的一导电电极1225b,且导电电极1225b自导电框架1225内缘向内延伸。
33.此外,致动体1223更包含一压电载板1223a、一调整共振板1223b及一压电板1223c。其中,压电载板1223a叠设于腔体框架1222。调整共振板1223b叠设于压电载板1223a上。压电板1223c叠设于调整共振板1223b上。而调整共振板1223b及压电板1223c则容设于绝缘框架1224内。并由导电框架1225的导电电极1225b电连接压电板1223c。其中,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压电载板1223a与调整共振板1223b皆为导电材料。压电载板1223a具有一压电接脚1223d,且压电接脚1223d与导电接脚1225a连接驱动电路板123上的驱动电路(图未示),以接收驱动信号(可为驱动频率及驱动电压),驱动信号得以由压电接脚1223d、压电载板1223a、调整共振板1223b、压电板1223c、导电电极1225b、导电框架1225及导电接脚1225a形成一回路,并由绝缘框架1224将导电框架1225与致动体1223之间阻隔,避免发生短路现象,使驱动信号得以传送至压电板1223c。压电板1223c接受驱动信号后,因压电效应产生形变,进一步驱动压电载板1223a及调整共振板1223b产生往复式地弯曲振动。
34.进一步说明,调整共振板1223b位于压电板1223c与压电载板1223a之间,作为两者间的缓冲物,可调整压电载板1223a的振动频率。基本上,调整共振板1223b的厚度大于压电载板1223a,借由改变调整共振板1223b的厚度调整致动体1223的振动频率。喷气孔片1221、腔体框架1222、致动体1223、绝缘框架1224及导电框架1225是依序堆叠设置并定位于导气组件承载区1215内,促使压电致动器122定位于导气组件承载区1215内,压电致动器122在悬浮片1221a及导气组件承载区1215的内缘之间定义出一空隙1221c,供气体流通。
35.上述的喷气孔片1221与导气组件承载区1215的底面间形成一气流腔室1227。气流腔室1227通过喷气孔片1221的中空孔洞1221b连通致动体1223、喷气孔片1221及悬浮片1221a之间的共振腔室1226,通过共振腔室1226中气体的振动频率,使其与悬浮片1221a的振动频率趋近于相同,可使共振腔室1226与悬浮片1221a产生亥姆霍兹共振效应(helmholtz resonance),提高气体的传输效率。当压电板1223c向远离导气组件承载区
1215的底面移动时,压电板1223c带动喷气孔片1221的悬浮片1221a以远离导气组件承载区1215的底面方向移动,使气流腔室1227的容积急遽扩张,内部压力下降产生负压,吸引压电致动器122外部的气体由空隙1221c流入,并经由中空孔洞1221b进入共振腔室1226,增加共振腔室1226内的气压进而产生一压力梯度。当压电板1223c带动喷气孔片1221的悬浮片1221a朝向导气组件承载区1215的底面移动时,共振腔室1226中的气体经中空孔洞1221b快速流出,挤压气流腔室1227内的气,并使汇聚后的气体以接近白努利定律的理想气体状态快速且大量地喷出导入导气组件承载区1215的通气孔1215a。
36.通过重复图10b与图10c所示的动作,压电板1223c进行往复式地振动,依据惯性原理,排气后的共振腔室1226内部气压低于平衡气压会导引气体再次进入共振腔室1226中,如此控制共振腔室1226中气体的振动频率与压电板1223c的振动频率趋于相同,以产生亥姆霍兹共振效应,实现气体高速且大量的传输。
37.请再参阅图11a至图11c所示,气体皆由外盖126的进气通口1214a进入,通过进气通口1214a进入基座121的进气沟槽1214,并流至微粒传感器125的位置。再者,压电致动器122持续驱动会吸取进气路径的气体,以利外部气体快速导入且稳定流通,并通过微粒传感器125上方,此时激光组件124发射光束通过透光窗口1214b进入进气沟槽1214,进气沟槽1214通过微粒传感器125上方,当微粒传感器125的光束照射到气体中的悬浮微粒时会产生散射现象及投射光点,当微粒传感器125接收散射所产生的投射光点进行计算以获取气体中所含的悬浮微粒的粒径与浓度等相关信息,并且微粒传感器125上方的气体也持续受到压电致动器122驱动而导入导气组件承载区1215的通气孔1215a,进入出气沟槽1216。最后当气体进入出气沟槽1216后,由于压电致动器122不断输送气体进入出气沟槽1216,因此出气沟槽1216内的气体会被推引并通过出气通口1216a及出气框口1261b而向外部排出。
38.据此,鉴于本发明上述说明,于各室内空间内配置有多个气体检测装置及对应多个气体检测装置的各过滤净化装置,气体检测装置检测各室内空间的气体污染数据,并输出至连结装置,连结装置接收及比对多个气体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气体污染数据实施智能运算,找出在室内空间的气体污染的区域位置,并智能选择发出一第一控制指令给对应气体污染的区域位置的过滤净化装置启动,实施气体污染的过滤处理,促使在室内空间形成洁净可安全呼吸的气体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