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41228发布日期:2021-10-12 16:33阅读:86来源:国知局
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这种加热装置通常包括多个加热元件,特别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加热体的ptc加热元件(ptc:正温度系数),特别是陶瓷ptc热敏电阻。借助于加热元件,可以加热例如室内空气的空气流,其中加热元件实际上联接到电路板,以便利用电能来供应并激活该电路板。
3.在文献ep 3 480 532 a1中,描述了一种具有功率单元和控制单元的电加热装置,其中该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控制信号的lv接口以及用于操作功率单元的功率电流的hv接口。控制单元和功率单元在共用壳体中形成为结构单元。为了创建功率电流和控制信号到达控制单元的连接可能性,将标准插头元件布置在壳体上,该标准插头元件包括用于功率电流的、电连接到hv接口的hv插头接触元件,以及用于控制信号的、电连接到lv接口的lv插头接触元件。其中不利的是,加热装置是相对较大的结构。
4.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热装置的改进实施例或至少另一实施例。特别是试图在可用的安装空间方面对已知的加热装置进行优化。特别地,例如提供了相对紧凑的加热装置,以满足例如现代车辆的包装要求。
5.在本发明中,该目的特别地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解决。有利的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主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在于,将加热装置的至少一个导电导体和相应加热装置的电路板通过接合二次成型固定到彼此,从而可以实现机械上相对刚性和相对紧凑的加热装置。
7.具体地,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加热空气流的加热装置,其包括用于能量供应和/或控制或调节加热装置中加热元件的电路板。实际上,加热元件是ptc加热元件(ptc:正温度系数)。电路板可以是所谓的pcb电路板(pcb:印刷电路板)。加热元件插入到或可以插入到布置在电路板上的加热元件安装件中、加热元件安装件的加热元件插槽中。因此,加热元件安装件实际上用于将加热元件锁定或固定在电路板上。无论如何,加热元件安装件包括至少两个导电导体,导电导体中的每个在一端处与至少一个插入式加热元件电接触,并且在另一端处与电路板电接触。
8.对于本发明而言重要的是,在至少一个导体或每个导体上通过部分或完全二次成型来形成注射成型件,由此相应的导体至少部分地被注射成型件接触式地包围(准覆盖)。例如,塑性注射材料可以用于二次成型。当提供有至少两个导体时,可以将二次成型实施为使得相应注射成型件彼此相互接触,或者使得在它们之间形成牢固结合的连接。此外,可以将二次成型实施为使得至少两个导体的注射成型件和加热装置的电路板彼此相互接触,或者使得在它们之间形成牢固结合的连接。因此,相应导体和/或电路板可以以机械上刚性的方式固定到彼此,由此加热装置可以有利地配置成为相对紧凑。另外,注塑成型件和/或电
路板的复合物在机械上相对稳定,即在整体上可抵抗外部负载。就本发明而言,在机械上特别是指可以形成能够承受外力和力矩的物质对物质的连接。
9.实际地,至少两个注射成型件可以接合地形成连续的一件式插头壳体。通过这种方式,两个导体可以连接到彼此,特别是机械地连接到彼此。替代地,两个导体和电路板可以通过插头壳体连接到彼此,特别是机械地连接到彼此。这具有的效果是,两个导体或两个导体与电路板是受限制的,并且相对于彼此不可移动,以使得本加热装置相对稳定。
10.更实际地,特别是作为接合二次成型工艺的一部分,这两个导体可以接合地二次成型。通过这种方式,两个导体相对于彼此电绝缘并且未相互接触。特别地,通过二次成型所形成的注射成型件和上述两个导体形成了一件式组件。这具有的有利效果是,这两个导体为受限制的,并且相对于彼此不可移动。
11.实际地,注射成型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由塑性材料或复合材料形成。这具有的有利效果是,可以相对快速并相对成本效益地实现加热装置。
12.更实际地,至少一个导体包括未二次成型的至少一个明接触(bright contact)突起。每个接触突起都布置在加热元件插槽上。由此,一方面将接触突起并另一方面将加热元件在空间上相对靠近彼此地布置在相应的加热元件插槽上,以使得相应导体能相对容易地与相应的加热元件接触。
13.实际地,布置在加热元件插槽上的每个加热元件经由相应加热元件的导电插入部分与布置在相应加热元件插槽上的接触突起电接触。这具有的有利效果是,用于能量供应和加热元件控制的电能可以从电路板中传输到相应的加热元件。在此,实际上可以通过焊接在插入部分与接触突起之间形成电气和机械接触。通过这种方式,相关的电路板可以相对快速地且有利地配备有加热元件。
14.实际地,至少一个加热元件的插入部分由扁平连接器形成。扁平连接器可以例如包括铜垫或铜销。为了能够容纳扁平连接器,实际上将至少一个加热元件插槽实施为适合于容纳扁平连接器的扁平连接器插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加热元件的插入状态下在相应加热元件的扁平连接器与相应导体的接触突起之间形成电接触。
15.为了将导体与另一导体和/或与电路板进行机械连接,实际地还通过压制,特别是通过压入配合法或通过焊接来形成注射成型件。这具有的优点是,可以在工艺方面相对容易地实现加热装置。
16.实际地,加热元件安装件包括至少一个引导部件,其分别用于相对于加热元件安装件来引导加热元件。在此,每个引导部件可以与至少一个注射成型件或者与至少一个注射成型件所形成的插头壳体一件式地形成。例如,相应引导部件具有加热元件插入斜角或类似物,以便于加热元件的插入。这具有的有利效果是,可以借助于引导部件相对容易地引导或插入加热元件。
17.更实际地,可以在电路板与至少一个二次成型的导体之间提供有空气填充的窄间隙。该窄间隙可以为恒定高度,并且整个宽度可以为几毫米。
18.实际地,加热元件安装件可以包括插槽装置,该插槽装置具有在排列方向上彼此以一定的相互距离来排列布置的加热元件插入行。每个单独加热元件插入行又可以包括用于每个单个加热元件的多个加热元件插槽。在此可行的是,加热元件插入行的加热元件插槽在横向方向上彼此以一定的相互距离(例如几毫米)来排列,该横向方向定向为横向于排
列方向或与排列方向成直角。
19.更实际地,在排列方向上直接相邻的两个加热元件插入行中的加热元件插槽在横向方向上相对于彼此偏移地布置。通过这种方式,近似描述了两个平行的加热元件插入行,其可以支撑两行加热元件。
20.更实际地,在排列方向上直接相邻的两个加热元件插入行中的加热元件插槽装置布置为在横向方向上相对于彼此偏移一半或整个或多个加热元件插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利地将多个加热元件布置为相对于彼此准偏移。
21.实际地,两个直接相邻的加热元件插入行中的插槽装置可以被一对导体包围,其中,相应导体在插槽装置的侧面在横向方向或在排列方向上延伸。这具有的有利效果是,导体可以相对容易地向上延伸到加热元件插槽,以便接触布置在相应加热元件插槽上的加热元件。
22.总之,仍然需要注意:本发明优选地涉及一种用于加热空气流的加热装置,其具有用于能量供应和/或控制加热元件的电路板,并且具有布置在电路板上的至少一个加热元件安装件,至少一个加热元件在加热元件安装件的加热元件插槽上插入到或可以插入到该加热元件安装件中。加热元件安装件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导电导体,该导电导体中的每个与至少一个插入式加热元件以及与电路板电接触。对于本发明而言重要的是,在每个导体上通过至少部分地二次成型形成注射成型件。
23.本发明的其他重要特征和优点可以从从属权利要求、附图以及根据附图的相关附图说明中获得。
24.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以上提到的并且仍将在下文说明的特征不仅可以以所述的相应组合使用,而且可以以其他组合或者单独使用。
25.本发明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下文的描述中进行更详细地说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或功能相同的组件。
附图说明
26.分别示意性地示出:
27.图1以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加热装置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
28.图2以偏离于图1的另一透视图示出了图1中的加热装置,
29.图3以主视图示出了图1中的加热装置,以及最后
30.图4以主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加热装置的另一优选示例性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31.图1至图4示出了利用附图标记1对其整体进行标记的加热装置,其用于加热流体,特别是加热室内空气或室内流体。加热装置1优选地在机动车辆中采用。
32.在图1至图3中,加热装置1(特别是ptc加热装置)的一个优选示例性实施例在偏离于彼此的透视图和主视图中是显而易见的,其中,利用附图标记2来表示多个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影响了流体的实际加热。每个加热元件2初始都形成为可自由移动的分离组件;例如其可以在商业上获得。需要有电路板3(特别是pcb电路板),以便操作加热元件2,特别是向加热元件供应电能和/或供应控制信号(即控制该加热元件)。电路板3将加热元件2永久
地容纳在固定位置中,并且提供操作所需的所有加热元件2的能量供应和控制。
33.在图1至图3中,明显的是,在加热元件2与电路板3之间的区域中类似地将称为加热元件安装件5的设备布置在电路板3上。加热元件安装件5用于容纳至少一个加热元件2,并且特别是用于将至少一个加热元件2与电路板3进行电连接并固定。为此目的,加热元件安装件5包括插槽装置16,该插槽装置具有在排列方向17上相对于彼此以一定的相互间隔来排列布置的两个加热元件插入行18。每个单独加热元件插入行18都示例性地包括三个加热元件插槽7,其中,在每个加热元件插槽7上插入有一个加热元件2。每个加热元件插入行18的加热元件插槽7示例性地在横向方向19上相对于彼此以一定的相互间隔来排列,该横向方向相对于排列方向17成直角地定向。两个加热元件插入行18的加热元件插槽7在横向方向19上相对于彼此偏移地布置。
34.此外,加热元件安装件5示例性地包括恰好两个导电导体8,参见图1和2。它们分别以电接触的方式在一端处与至少一个插入式加热元件2相连接,并且在另一端处与电路板3相连接。在图1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导体8都以部分二次成型的方式实施,使得注射成型件9分别形成在相应的导体8上。在此,将相应的二次成型实施为使得注射成型件9彼此相互接触并且与电路板3相互接触。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了连续的一件式插头壳体11,该插头壳体将两个导体8和电路板3彼此准机械地连接。
35.为了能够在插入式加热元件2与导体8之间形成导电连接,每个加热元件2包括导电的明插入(bright plug

in)部分6,例如插头销。此外,每个导体8包括未二次成型的至少一个明接触突起10。在图1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导体8具有三个这样的接触突起10,这些接触突起分别布置在加热元件插槽7的区域上或者布置在加热元件插槽的区域中,以使得插入加热元件插槽7中的每个加热元件2都布置为类似相对靠近于相应的接触突起10。这种相对的靠近允许相应的接触突起10与加热元件2的相应插入部分6例如通过焊接来进行电气接触,以在相应加热元件2的相应插入部分6与相应导体8的相应接触突起10之间提供电气和机械接触。
36.此外,在图1至图3中值得注意的是,加热元件2的所有插入部分6分别由扁平连接器12形成,同时加热元件插槽7形成为与扁平连接器12互补的扁平连接器插座13。这允许扁平连接器插座13可以类似地容纳加热元件2的扁平连接器12。
37.此外,在图1至图3中值得注意的是,加热元件安装件5或注射成型件9包括多个引导部件14。这些引导部件分别提供为相对于加热元件安装件5引导加热元件2。每个引导部件14示例性地与注射成型件9一件式地实施。
38.最后,图4以主视图示出了加热装置的另一优选示例性实施例,该加热装置同样利用附图标记1来标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相比,在此提供的是:在电路板3与至少一个二次成型的导体8之间形成有空气填充的窄间隙1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