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楼宇温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92786发布日期:2021-09-28 23:58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楼宇温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楼宇温控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楼宇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现代化的楼宇常配置有中央空调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冷热源系统和多个空气调节系统组成。其中,冷热源系统包括制冷系统及制热系统。
3.中央空调系统依据用户的选择,冷热源系统向室内输入冷风或热风,进而实现依据用户的选择,调节室内温度值至用户舒适;同时,空气调节系统依据用户的选择而运行,以将室外的新鲜空气送入室内。
4.随着中央空调系统的大量普及,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亟需耗能低的中央空调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调节室内温度值所需的能耗,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楼宇温度控制系统。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楼宇温度控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楼宇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制冷系统及通风系统;所述制冷系统运转以将冷风送入室内,所述通风系统运转以将室外的空气送入室内;还包括操作单元、室内外温度检测单元及控制单元;所述操作单元基于用户的操作,输出操作信号和\或设定温度值;其中,操作信号包括制冷信号;所述室内外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并对应输出室内温度值和室外温度值;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制冷信号,以获取室内温度值、室外温度值和设定温度值并进行判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室内温度值高于室外温度值时,控制通风系统运转,同时,所述控制单元持续监测室内温度值,若室内温度值升高或室内温度值的变化速度低于预设值,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通风系统停止运转,并控制制冷系统运转;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室内温度值低于或等于室外温度值,且室内温度值高于设定温度值时,控制制冷系统运转。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欲使得室内温度值降低至特定值时,用户通过操作单元输出制冷信号和设定温度值;此时,若室外温度值低于室内温度值,则控制单元先控制通风系统运转,将室外的温度值较低的空气送入室内,以使得室内从较高的温度值降低至较低的温度值;若室内温度值能够降低至设定温度值,则制冷系统不工作;若室内温度值仍高于设定温度值,则控制单元再控制制冷系统运转,使得室内从较低的温度值再次降低至设定温度值;相较于制冷系统直接运转以降低室内温度值,本技术方案优先利用室内外的温差
配合通风系统实现室内的降温,再依据实际情况,控制制冷系统是否运转,有利于降低调节室内温度值所需的能耗。
8.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温度判断模块、室内温度缓存模块及主控模块;所述温度判断模块响应于制冷信号,以获取室内温度值、室外温度值和设定温度值;若室外温度值低于室内温度值,则所述温度判断模块输出制冷暂缓信号;若室内温度值高于设定温度值,则所述温度判断模块输出制冷启动信号;所述室内温度缓存模块响应于制冷信号,以每间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当前的室内温度值并记录;且若后记录的室内温度值高于先记录的室内温度值,则所述室内温度缓存模块输出制冷预备信号;所述主控模块响应于制冷暂缓信号,以控制通风系统运转;所述主控模块响应于制冷预备信号和制冷启动信号,以控制通风系统停止运转,并控制制冷系统运转。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常,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即上午室外温度值逐渐升高。
10.用户于上午欲使得室内温度值降低至特定值时,若室外温度值低于室内温度值,则控制单元先控制通风系统运转,将室外的温度值较低的空气送入室内,以降低室内的温度值;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室外温度值逐渐升高,即从室外送入室内的空气温度值升高,进而可能导致室内温度值升高。
11.此时,室内温度缓存模块输出制冷预备信号,主控模块控制通风系统停止运转;随后,依据室内温度值与设定温度值,再控制制冷系统是否运转。以实现优先利用室内外的温差配合通风系统实现室内的降温,再依据实际情况,控制制冷系统是否运转。
12.优选的,所述室内温度缓存模块仅记录两个室内温度值,且当前的室内温度值覆盖已记录的两个室内温度值中先记录的一个。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室内温度缓存模块仅记录两个室内温度值,便于比对后记录的室内温度值是否高于先记录的室内温度值,以输出或不输出制冷预备信号。
14.优选的,所述室内温度缓存模块中预设有温差区间;所述室内温度缓存模块响应于制冷信号,若记录的两个室内温度值的差值落入温差区间内,则所述室内温度缓存模块输出制冷预备信号。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室内外的温差配合通风系统实现室内的降温时:室内的温度值先快速降低,记录的两个室内温度值的差值未落入温差区间内;至室内温度值略高于室外温度值时,室内的温度值的降低速度明显减缓,此时,记录的两个室内温度值的差值落入温差区间内,内温度缓存模块输出制冷预备信号。
16.室内温度值略高于室外温度值时,仅通过通风系统使得室内外空气交换以使得室内温度值降低的过程中,通风系统的耗能与室内降温幅度的能耗比大,不利于降低能耗。
17.优选的,还包括制热系统;所述制热系统运转以将热风送入室内;操作信号还包括制热信号;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制热信号,以获取室内温度值、室外温度值和设定温度值并进行判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室内温度值高于室外温度值时,控制通风系统运转,同时,所
述控制单元持续监测室内温度值,若室内温度值降低或室内温度值的变化速度低于预设值,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通风系统停止运转,并控制制热系统运转;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室内温度值高于或等于室外温度值,且室内温度值低于设定温度值时,控制制热系统运转。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欲使得室内温度值升高至特定值时,用户通过操作单元输出制热信号和设定温度值;此时,若室外温度值高于室内温度值,则控制单元先控制通风系统运转,将室外的温度值较高的空气送入室内,以使得室内从较低的温度值升高至较高的温度值;若室内温度值能够升高至设定温度值,则制热系统不工作;若室内温度值仍低于设定温度值,则控制单元再控制制热系统运转,使得室内从较高的温度值再次升高至设定温度值;相较于制热系统直接运转以升高室内温度值,本技术方案优先利用室内外的温差配合通风系统实现室内的升温,再依据实际情况,控制制热系统是否运转,有利于降低调节室内温度值所需的能耗。
19.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温度判断模块、室内温度缓存模块及主控模块;所述温度判断模块响应于制热信号,以获取室内温度值、室外温度值和设定温度值;若室外温度值高于室内温度值,则所述温度判断模块输出制热暂缓信号;若室内温度值低于设定温度值,则所述温度判断模块输出制热启动信号;所述室内温度缓存模块响应于制热信号,以每间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当前的室内温度值并记录;且若后记录的室内温度值低于先记录的室内温度值,则所述室内温度缓存模块输出制热预备信号;所述主控模块响应于制热暂缓信号,以控制通风系统运转;所述主控模块响应于制热预备信号和制热启动信号,以控制通风系统停止运转,并控制制热系统运转。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常,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即上午室外温度值逐渐升高。
21.用户于午后欲使得室内温度值降低至特定值时,若室外温度值高于室内温度值,则主控模块先控制通风系统运转,将室外的温度值较高的空气送入室内,以升高室内的温度值;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室外温度值逐渐降低,即从室外送入室内的空气温度值降低,进而可能导致室内温度值降低。
22.此时,室内温度缓存模块输出制热预备信号,主控模块控制通风系统停止运转;随后,依据室内温度值与设定温度值,再控制制热系统是否运转。以实现优先利用室内外的温差配合通风系统实现室内的升温,再依据实际情况,控制制热系统是否运转。
23.优选的,所述室内温度缓存模块仅记录两个室内温度值,且当前的室内温度值覆盖已记录的两个室内温度值中先记录的一个。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室内温度缓存模块仅记录两个室内温度值,便于比对后记录的室内温度值是否低于先记录的室内温度值,以输出或不输出制热预备信号。
25.优选的,所述室内温度缓存模块中预设有温差区间;所述室内温度缓存模块响应于制热记录信号,若记录的两个室内温度值的差值落入温差区间内,则所述室内温度缓存
模块输出制热预备信号。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室内外的温差配合通风系统实现室内的升温时:室内的温度值先快速升高,记录的两个室内温度值的差值未落入温差区间内;至室内温度值略低于室外温度值时,室内的温度值的升高速度明显减缓,此时,记录的两个室内温度值的差值落入温差区间内,内温度缓存模块输出制热预备信号。
27.室内温度值略低于室外温度值时,仅通过通风系统使得室内外空气交换以使得室内温度值升高的过程中,通风系统的耗能与室内降温幅度的能耗比大,不利于降低能耗。
28.优选的,操作信号还包括通风信号;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通风信号,以控制通风系统运转。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系统依据用户的选择而运转,以将室外的新鲜空气送入室内。
3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用户欲使得室内温度值维持在特定值时,优先利用室内外的温差配合通风系统调节室内的温度值,再依据实际情况,控制制冷系统或制热系统是否运转,以实现降低调节室内温度值所需的能耗。
附图说明
31.图1是智能楼宇温度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操作单元;2、控制单元;21、温度判断模块;22、室内温度缓存模块;23、主控模块;3、制冷系统;4、制热系统;5、通风系统;6、室内外温度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楼宇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操作单元1、控制单元2、制冷系统3、制热系统4及通风系统5。
35.操作单元1可采用遥控器,在基于用户的操作,输出操作信号、设定温度值;其中,操作信号包括制冷信号、制热信号和通风信号;同时,操作单元1输出制冷信号时,同步输出设定温度值;操作单元1输出制热信号时,亦同步输出设定温度值。
36.控制单元2响应于通风信号,以控制通风系统5运转,实现将室外的新鲜空气送入室内。控制单元2还用于控制制冷系统3或制热系统4运转,将冷风或热风送入室内,以降低或升高室内的温度值。
37.智能楼宇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室内外温度检测单元6。室内外温度检测单元6用于检测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值,并对应输出室内温度值和室外温度值。
38.用户欲使得室内温度值降低至特定值时,用户通过操作单元1输出制冷信号和设定温度值至控制单元2。控制单元2包括温度判断模块21、室内温度缓存模块22及主控模块23。
39.温度判断模块21用于获取室内温度值、室外温度值和设定温度值;温度判断模块21响应于制冷信号,若室外温度值低于室内温度值,则温度判断模块21输出制冷暂缓信号;若室内温度值高于设定温度值,则温度判断模块21输出制冷启动信号。同时,温度判断模块
21可同时输出制冷暂缓信号和制冷启动信号。
40.主控模块23响应于制冷暂缓信号,以控制通风系统5运转,将室外温度值较低的空气送入室内,降低室内的温度值。
41.室内温度缓存模块22用于以每间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当前的室内温度值并记录;且室内温度缓存模块22内预设有温差区间。同时,室内温度缓存模块22仅记录两个室内温度值,且当前的室内温度值覆盖已记录的两个室内温度值中先记录的一个。例如:室内温度缓存模块22每间隔1秒记录一次室内温度值,第3秒记录的室内温度值覆盖第1秒记录的室内温度值,第4秒记录的室内温度值覆盖第2秒记录的室内温度值,以此类推。
42.室内温度缓存模块22响应于制冷信号,若后记录的室内温度值高于先记录的室内温度值或者若记录的两个室内温度值的差值落入温差区间内,则室内温度缓存模块22输出制冷预备信号。
43.主控模块23响应于制冷暂缓信号,以控制通风系统5运转,将室外的空气送入室内。此时,若后记录的室内温度值高于先记录的室内温度值,则判断通风系统5的运转使得室内温度值具有上升的趋势;同时,若室内温度值高于设定温度值,则主控模块23响应于制冷启动信号和制冷预备信号,控制通风系统5停止运转,并控制制冷系统3运转。
44.室内温度缓存模块22记录的两个室内温度值的差值可用于表示室内温度值的变化速率,通风系统5开始运转初期,室内外温差大,室内的温度值快速降低,直至室内温度值略高于室外温度值时,室内的温度值的降低速度明显减缓,此时,仅依靠通风系统5基本上无法再降低室内温度值;同时,若室内温度值高于设定温度值,则主控模块23响应于制冷启动信号和制冷预备信号,控制通风系统5停止运转,并控制制冷系统3运转。
45.若主控模块23仅接收到制冷启动信号或制冷预备信号中的一个,则主控模块23不响应。
46.使用过程中,存在有室外温度值突降的情况,如:一场雷阵雨过后。室外温度值突降之前,制冷系统3运转,使得室内温度值维持在设定温度值;室外温度值突降之后,室外温度值可能低于室内温度值和设定温度值。则此时,温度判断模块21输出制冷暂缓信号,且温度判断模块21不输出制冷启动信号,则主控模块23控制制冷系统3停止运转。
47.用户欲使得室内温度值升高至特定值时,用户通过操作单元1输出制热信号和设定温度值至控制单元2。
48.温度判断模块21响应于制热信号,若室外温度值高于室内温度值,则温度判断模块21输出制热暂缓信号;若室内温度值低于设定温度值,则温度判断模块21输出制热启动信号。同时,温度判断模块21可同时输出制热暂缓信号和制热启动信号。
49.主控模块23响应于制热暂缓信号,以控制通风系统5运转,将室外温度值较高的空气送入室内,升高室内的温度值。
50.室内温度缓存模块22响应于制热信号,若后记录的室内温度值低于先记录的室内温度值或者若记录的两个室内温度值的差值落入温差区间内,则室内温度缓存模块22输出制热预备信号。
51.主控模块23响应于制热暂缓信号,以控制通风系统5运转,将室外的空气送入室内。此时,若后记录的室内温度值低于先记录的室内温度值,则判断通风系统5的运转使得室内温度值具有下降的趋势;同时,若室内温度值低于设定温度值,则主控模块23响应于制
热启动信号和制热预备信号,控制通风系统5停止运转,并控制制热系统4运转。
52.通风系统5开始运转初期,室内外温差大,室内的温度值快速升高,直至室内温度值略低于室外温度值时,室内的温度值的升高速度明显减缓,此时,仅依靠通风系统5基本上无法再升高室内温度值;同时,若室内温度值低于设定温度值,则主控模块23响应于制热启动信号和制热预备信号,控制通风系统5停止运转,并控制制热系统4运转。
53.若主控模块23仅接收到制热启动信号或制热预备信号中的一个,则主控模块23不响应。
54.使用过程中,存在有室外温度值升高的情况,如: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则上午室外温度值逐渐升高。室外升高之前,制热系统4运转,使得室内温度值维持在设定温度值;室外温度值升高之后,室外温度值可能高于室内温度值和设定温度值。则此时,温度判断模块21输出制热暂缓信号,且温度判断模块21不输出制热启动信号,则主控模块23控制制热系统4停止运转。
5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智能楼宇温度控制系统的实施原理为:用户欲使得室内温度值维持在特定值时,优先利用室内外的温差配合通风系统5调节室内的温度值,再依据实际情况,控制制冷系统3或制热系统4是否运转,以实现降低调节室内温度值所需的能耗。
5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