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满保护装置及移动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0114发布日期:2023-06-21 08:19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满保护装置及移动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蓄水装置及移动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1、移动式空调在制冷时,蒸发器上产生的冷凝水一般会引流到底座的蓄水槽内,再通过罩极电机带动打水轮将冷凝水打散后浇在冷凝器的翅片上,令冷凝水气化,再通过风管排出室外。

2、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高湿环境时,冷凝水过多会导致移动式空调极易产生水满保护,当底座蓄水槽内的水位超过安全值时,需要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等待水消耗到蓄水槽内安全线以下时,压缩机才能继续运行。这一过程会导致压缩机频繁启停,降低用户的使用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移动式空调极易发生水满保护导致压缩机频繁启停的技术问题,实现降低空调水满跳机概率的技术效果。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满保护装置,水满保护装置用于移动式空调器,移动式空调器设有集水装置,水满保护装置包括:蓄水装置,蓄水装置设于移动式空调器,并与集水装置连接;第一传感装置,第一传感装置设于集水装置;第二传感装置,第二传感装置设于蓄水装置;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第一传感装置、第二传感装置分别连接。

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水满保护装置通过蓄水装置进一步增大了移动式空调器对冷凝水的容纳空间,并且设置有第一传感装置和第二传感装置分别放置在冷凝水的两个收集装置内,便于检测两个部分的冷凝水含量,及时反应,及时控制。如果水满,传感器能够及时发出信号,或者控制冷凝水在集水装置和蓄水装置之间转移,最终首先对移动式空调器的水满保护。

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蓄水装置包括:水箱,水箱设于移动式空调器的蒸发器的底部;进水装置,进水装置将水箱与集水装置连接;出水装置,出水装置将水箱与集水装置连接;注水口,水箱的顶面延伸出注水口。

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将集水装置与蓄水装置之间连接成一个环状的水循环系统。水能够在集水装置和蓄水装置之间循环流动。当集水装置内水过多,蓄水装置内的少时,控制进水装置将集水装置内的水送入蓄水装置内;当集水装置内的水过少,蓄水装置内的水过多时,控制出水装置将蓄水装置内的水送入集水装置内;当集水装置与蓄水装置内的水都多时,通过传感装置发出信号,控制装置接收后将警报发出,提醒用户手动拆装集水装置倒水。当集水装置和蓄水装置内的水都少时,集水装置可以通过蒸发器和冷凝器持续获得冷凝水,如果收集冷凝水过慢,可以通过水箱上设置的注水口手动灌水。这样设置便于保证移动式空调器内的水不会发生水满,进而也不会造成压缩机的频繁启停。

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第二传感装置包括:第二浮子开关,第二浮子开关与控制装置连接;水柱,水柱设于水箱内,并与水箱连通;安全标识,安全标识设于水柱;第二浮标,第二浮标设于水柱内,并能够沿水柱浮动。

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第二传感器能够准确获知水箱内的水位,并传递水位信息,防止水满。

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进水装置通过水泵将集水装置内的水送入水箱。

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由于水箱设置在集水装置上方,进水时需要水泵将集水装置内的水压入水箱内。水泵便于将水送入水箱内。

1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出水装置包括:排水管,排水管将水箱与集水装置连接;阀门,阀门用于控制排水管的开闭。

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出水装置设有排水管,将水箱内的水送入集水装置内。阀门控制排水管的开闭,阀门与控制装置相连接,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信号控制阀门的开闭。

1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集水装置为底座,集水装置包括: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移动式空调器上的冷凝器位置对应,第一凹槽的凹槽壁向冷凝器一侧延伸;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设于底座的侧边;其中,第一凹槽与进水装置相连通,第二凹槽与出水装置相连通。

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增大了集水装置内的容纳空间。并且,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分别与不同的凹槽相连接,进出水不在同一凹槽内,能够避免水在一个容纳部位来回进出,给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内之间水的转换留有缓冲时间。

1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凹槽壁设有槽口,槽口贯穿凹槽壁,将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连通。

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槽口,件给两者连通,便于第二凹槽内的传感器测量水位,并且进一步增大了集水装置内的集水空间。

1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第一传感装置设于第二凹槽;第一传感装置包括:第一浮子开关,第一浮子开关与控制装置连接;至少三个水位标识,至少三个水位表示设于第一传感装置的柱体上;第一浮标,浮标能够沿柱体浮动。

1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第一传感装置能够准确获知第二凹槽内的水位,并传递水位信息,防止水满。

1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一种移动式空调器,移动式空调器包括:水满保护装置;蒸发器,蒸发器设有漏水孔;冷凝器,冷凝器与蒸发器相连接,冷凝器与漏水孔位置对应;集水装置,集水装置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冷凝器位置对应。

1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式空调器通过设有水满保护装置实现水满保护。

2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移动式空调器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于集水装置;打水叶轮,打水叶轮与驱动装置连接,打水叶轮设于第一凹槽。

2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集水装置内的水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打水叶轮将第一凹槽内的水打到冷凝器上。便于给冷凝器降温,将水蒸发掉。

22、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23、(1)降低空调水满跳机概率,增大空调器对冷凝水的容纳,有效降低水满保护引起的压机频繁启停;

24、(2)水箱可自动蓄水,也可人工加水,水箱可以从整机外侧拆卸,用于倒水;

25、(3)通过浮子开关信号及水阀自动控制水箱向底座供水,通过浮子开关信号控制水泵工作,并向水箱蓄水,水箱向底座供水,可快速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从而实现整机快速制冷

26、(4)水泵工作状态由两个信号决定,并具有优先级。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满保护装置(100)用于移动式空调器(200),所述移动式空调器(200)设有集水装置(210),所述水满保护装置(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装置(11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装置(122)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112)通过水泵(112a)将所述集水装置(210)内的水送入所述水箱(1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113)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装置(210)为底座(211),所述集水装置(210)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壁(212a)设有槽口,所述槽口贯穿所述凹槽壁(212a),将所述第一凹槽(212)与所述第二凹槽(213)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装置(121)设于所述第二凹槽(213);

9.一种移动式空调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空调器(200)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式空调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空调器(200)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满保护装置及移动式空调器,水满保护装置用于移动式空调器,移动式空调器设有集水装置,水满保护装置包括:蓄水装置,蓄水装置设于移动式空调器,并与集水装置连接;第一传感装置,第一传感装置设于集水装置;第二传感装置,第二传感装置设于蓄水装置;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第一传感装置、第二传感装置分别连接。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移动式空调极易发生水满保护导致压缩机频繁启停的技术问题,实现降低空调水满跳机概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鸿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