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28907发布日期:2021-09-22 21:28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散热器大多采用压铸铝、拉伸铝型材制成,也有采用热管散热器与均热板组合的方式实现的。前者是在基板上设置规则的散热翅片和导热槽,通过热传递将热源发出的热量传递到散热器,再以热辐射的形式将热量散发出去实现散热,结构简单,但是由于存在热量堆积,导致散热效率低。后者则是通过在靠近热源的一端吸热,使散热腔中的液态工质受热蒸发并带走热量,蒸汽流向散热装置远离热源的一端凝结成液体,同时放出潜热,在毛细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液体回流到热端,实现循环散热,散热效率高,但结构比较复杂,使得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散热翅片组,每个所述散热翅片组均包括多个散热翅片,相邻设置的两所述散热翅片之间设有导热槽,至少一个所述散热翅片组的散热翅片的进风面上设有与垂直方向呈一定角度的导流部。
4.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部由下及上逐渐靠近对应散热翅片的出风面设置。
5.进一步地,不同的所述散热翅片组之间设有隔热通道。
6.进一步地,不同的所述散热翅片组于出风方向上的高度逐渐增加。
7.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部为倾斜设置的导流面。
8.进一步地,不同的所述散热翅片组内的导热槽对应设置。
9.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通过设置高度不同的散热翅片组,提高换热效率;并在散热翅片的进风面上设置导流部,有利于进风。根据热源对散热翅片的形状及布局进行设计,有针对性地进行散热,相比使用采样均热板结合热管设计的散热器,可靠性更高,成本低,制造简单,装配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的立体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另一方位的立体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的侧视图。
15.附图标记如下:
16.1、基板,1a、定位槽,2、散热翅片组,21、散热翅片,21a、导流部,22、导热槽,23、隔热通道,3、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8.实施例1
19.请参阅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包括基板1,基板1上设有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散热翅片组2,每个散热翅片组2均包括多个散热翅片21,相邻设置的两散热翅片21之间设有导热槽22,至少一个散热翅片组2的散热翅片21的进风面上设有与垂直方向呈一定角度的导流部21a。
20.具体的,基板1的底部设有定位槽1a,定位槽1a内设有安装板3。
21.可根据igbt热源的功率,设计合适的基板1尺寸匹配散热翅片21,使散热达到最优化,同时降低成本。
22.具体的,不同的散热翅片组2沿风向排列,以提高风冷的利用率。图1中箭头所指为风向。
23.具体的,不同的散热翅片组2内的导热槽22对应设置。使风快速通过,以缩短散热时间。且导热槽22的间距相同,实现均匀散热。
24.优选地,导流部21a由下及上逐渐靠近对应散热翅片21的出风面设置。可以让空气均匀流入散热翅片21之间的导热槽22内,不容易发生空气扰流,同时减少空气的速度损失。
25.具体的,导流部21a为倾斜设置的导流面。斜面设计,更有利于风进入散热翅片21。其中,靠近进风端的散热翅片组2的散热翅片21上设有导流部21a。
26.优选地,不同的散热翅片组2之间设有隔热通道23。不同的散热翅片组2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隔热通道23,通过在高度不同的散热翅片组2之间设置隔热通道23,阻挡不同散热翅片组2之间的温度传递,有效隔离热量,使前后的igbt热源不受影响,平衡热源散热,防止部分igbt热源温度超载。
27.由于散热器一般需要对多个大型功率igbt热源进行散热,考虑到出风口的igbt热源发热量较大,散热需求也相应较大,优选地,不同的散热翅片组2于出风方向上的高度逐渐增加。采用高低散热翅片21设计,进风口的散热翅片21高度较低,下面的空气经过进风口的散热翅片21进行热传递,上面的空气可以不经过进风口的散热翅片21的高温区顺利进入到后续的散热翅片组2中,可以有效减缓与后续散热翅片组2接触的空气温度快速升高,或者使不同散热翅片组2接触的初始空气温度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后部igbt热源的散热需求。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上设有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散热翅片组(2),每个所述散热翅片组(2)均包括多个散热翅片(21),相邻设置的两所述散热翅片(21)之间设有导热槽(22),至少一个所述散热翅片组(2)的散热翅片(21)的进风面上设有与垂直方向呈一定角度的导流部(21a)。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21a)由下及上逐渐靠近对应散热翅片(21)的出风面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散热翅片组(2)之间设有隔热通道(23)。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散热翅片组(2)于出风方向上的高度逐渐增加。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21a)为倾斜设置的导流面。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散热翅片组(2)内的导热槽(22)对应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包括基板,基板上设有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散热翅片组,每个散热翅片组均包括多个散热翅片,相邻设置的两散热翅片之间设有导热槽,至少一个散热翅片组的散热翅片的进风面上设有与垂直方向呈一定角度的导流部。通过设置高度不同的散热翅片组,提高换热效率;并在散热翅片的进风面上设置导流部,有利于进风。根据热源对散热翅片的形状及布局进行设计,有针对性地进行散热,相比使用采样均热板结合热管设计的散热器,可靠性更高,成本低,制造简单,装配方便可靠。装配方便可靠。装配方便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许颇 宁文富 王一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05
技术公布日:2021/9/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