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47627发布日期:2021-12-08 11:2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厨房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厨房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厨房空调器通过滤网过滤污染物,但滤网安装于靠近天花板的隔板,安装位置过高,导致用户难以拆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厨房空调器,旨在解决如何降低滤网拆装难度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厨房空调器包括:
5.隔板,用以在厨房内隔出安装腔,所述隔板开设有回风口;
6.空调主机,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7.回风件,设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回风通道,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回风口连通,所述回风件朝下凸出于所述隔板,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回风件的位于所述隔板下方的部分;
8.滤网,可拆装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处。
9.可选地,所述回风件沿纵向延伸,所述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回风件的顶部,所述回风件的上端固定于所述隔板。
10.可选地,所述进风口沿所述回风件的高度方向延伸。
11.可选地,所述回风件连接于所述隔板的对角处。
12.可选地,所述回风件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互垂直以搭接于墙体,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三侧壁。
13.可选地,所述第三侧壁呈外凸的弧形设置。
14.可选地,所述回风件的底部与所述隔板的间距不小于0.5m,且不超出0.8m。
15.可选地,所述厨房空调器还包括可拆卸设于所述进风口处的微孔板,所述滤网位于所述微孔板的内侧。
16.可选地,所述滤网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微孔板。
17.可选地,所述微孔板的顶部设有定位销,所述微孔板的底部设有卡扣,所述回风件在进风口处设有与所述定位销对应的定位槽、以及与所述卡扣对应的卡槽。
18.本实用新型厨房空调器通过朝下凸出于隔板的回风件,并将回风件的进风口开设于位于隔板下方的部分,再将滤网安装于进风口处,使得滤网的安装位置能低于隔板,从而用户更容易接触滤网,以降低滤网的拆装难度,提高拆洗滤网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厨房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厨房空调器一实施例的安装透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厨房空调器一实施例的投影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回风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回风件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25.附图标号说明:
[0026][0027][0028]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0]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1]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2]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厨房空调器。
[003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该厨房空调器包括:隔板10,用以在厨房内隔出安装腔12,所述隔板10开设有回风口;空调主机20,设于所述安装腔12内;回风件
30,设有进风口31、出风口32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31与所述出风口32的回风通道,所述出风口32与所述回风口连通,所述回风件30朝下凸出于所述隔板10,所述进风口31开设于所述回风件30的位于所述隔板10下方的部分;滤网40,可拆装安装于所述进风口31处。
[0034]
隔板10可与厨房的天花板之间限定出安装腔12;当然,隔板10也可以是厨房空调器的安装壳的一部分,安装壳自身形成安装腔12,以使安装腔12成为密封空间。回风口与安装腔12连通,厨房内的空气和油烟可从回风口进入安装腔12内。空调主机20包括机壳和设于机壳内的换热系统,换热系统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冷凝器和蒸发器通过冷媒管连通。空调主机20还可包括换热风机,机壳开设有进风开口和出风开口,换热风机驱动安装腔12内的气流从进风开口进入机壳,流经蒸发器换热后再从出风开口流出。安装腔12可直接形成与厨房空气连通的敞口,也可在隔板10上开设气流出口,气流出口与空调主机20的出风开口连通,以使换热后的空气流向气流出口后再流入厨房空气中。气流出口与出风开口可通过风管连通,以使换热后的空气能全部流入厨房空气中,提高出风效果。
[0035]
回风件30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只需满足具有进风口31、出风口32以及连通进风口31与出风口32的回风通道即可。回风件30的出风口32与隔板10的回风口可直接对接连通,也可通过其它方式间接连通。回风件30可部分朝下凸出于隔板10,也可全部位于隔板10下方,在此不做限制。进风口31可开设于回风件30的底部,也可开设于回风件30的侧面,在此不做限制,只需满足位于隔板10下方即可。滤网40用以吸附空气中的油烟,以提高进入空调主机20的空气洁净度,从而提高换热后的出风洁净度。滤网40可采用铝材料制成,铝材料对油烟的吸附效果更好,可提高滤网40的过滤效果。厨房空调器工作时,气流从进风口31经滤网40进入回风通道,再从出风口32和回风口进入安装腔12,然后进入空调主机20,最后流回厨房室内。滤网40与回风件30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只需满足可拆卸连接即可,如嵌接或夹固,以使用户能对滤网40进行拆卸或更换。由于滤网40的安装位置位于隔板10下方,用户更容易接触,因此降低了滤网40的拆装难度,提高了便利性。
[0036]
本实用新型厨房空调器通过朝下凸出于隔板10的回风件30,并将回风件30的进风口31开设于位于隔板10下方的部分,再将滤网40安装于进风口31处,使得滤网40的安装位置能低于隔板10,从而用户更容易接触滤网40,以降低滤网40的拆装难度,提高拆洗滤网40的便利性。
[0037]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回风件30沿纵向延伸,所述出风口32开设于所述回风件30的顶部,所述回风件30的上端固定于所述隔板10。回风件30沿纵向延伸,可减少在室内的横向占用空间。回风件30的出风口32与隔板10的回风口对接连通,回风件30的上端与隔板10通过连接件固定,以提高回风件30与隔板10的连接强度。具体地,所述进风口31沿所述回风件30的高度方向延伸,即进风口31开设于回风件30的竖侧壁上,可以开设于其中一个侧壁,也可以开设于多个侧壁,滤网40的形状、数量和位置与进风口31对应,由此,可增大进风口31面积,以增加回风件30的进风量,提高进风效率。
[0038]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回风件30连接于所述隔板10的对角处。隔板10至少有一对角处会与厨房的墙角对齐,将回风件30安装于隔板10的该对角处,可使回风件30靠近厨房墙角,减少回风件30对用户在厨房内的视角影响,同时可减少回风件30被意外触碰损坏的概率。如图4所示,所述回风件30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侧壁33、第二侧壁34和第三侧壁35,所述第一侧壁33和第二侧壁34相互垂直以搭接于墙体,所述进风口31开设于所述第三侧壁
35。第一侧壁33、第二侧壁34和第三侧壁35均为竖侧壁,即回风件30的横截面呈三边形。墙角处的两墙体通常是相互垂直,因此相互垂直的第一侧壁33和第二侧壁34在墙角处可分别贴靠于两墙体,以提高回风件30的安装稳定性。具体地,所述第三侧壁35呈外凸的弧形设置,以增大第三侧壁35的面积,从而增大进风口31的面积,进一步增大进风量。第三侧壁35的凸弧面朝外,可增加回风通道的空间,以提高回风通道的过风量。
[0039]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回风件30的底部与所述隔板10的间距不小于0.5m,且不超出0.8m。隔板10与地面的间距通常为2.2m至2.4m,回风件30的底部与隔板10的间距设为0.5m至0.8m,即回风件30的底部与地面的间距是1.4m至1.9m,既不会超过成年人举手后的高度,也不会低于儿童的可触及高度,由此,将回风件30的底部与隔板10的间距设为0.5m至0.8m,既能方便用户拆装滤网40,又能避免孩童接触回风件30。
[0040]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厨房空调器还包括可拆卸设于所述进风口31处的微孔板50,所述滤网40位于所述微孔板50的内侧。微孔板50开设有多个进风微孔,既能保护滤网40不被损坏,又能保证有效进风。滤网40可连接于微孔板50,也可与微孔板50无连接关系,在此不做限制,只需满足滤网40位于微孔板50内侧即可。在拆卸滤网40时,需要先拆卸微孔板50;在安装滤网40后,也需要将微孔板50装上,以提高对滤网40的保护效果。具体地,所述滤网4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微孔板50。微孔板50的背侧形成有围槽,滤网40的侧边插设于围槽中,以实现滤网40在微孔板50上的可拆卸安装。将滤网40与微孔板50可拆卸连接,从而在拆卸微孔板50时可将滤网40一并拆下,再将滤网40从微孔板50拆下即可,以减少朝回风件30伸手的次数,降低拆装难度。
[0041]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微孔板50的顶部设有定位销51,所述微孔板50的底部设有卡扣52,所述回风件30在进风口31处设有与所述定位销51对应的定位槽、以及与所述卡扣52对应的卡槽。定位销51与定位槽插接配合,卡扣52与卡槽卡接配合,在拆卸微孔板50时,先将微孔板50底部的卡扣52从卡槽拆出,再将微孔板50整体朝下移动,以将定位销51拔出定位槽即可。在安装微孔板50时,先将定位销51插入定位朝,以将微孔板50的顶部定位,再将卡扣52与卡槽配合,以将微孔板50整体固定于进风口31处。由于定位销51和卡扣52分设于微孔板50的顶端和底端,因此用户只需抓取微孔板50的下端即可将微孔板50的顶部定位于进风口31处,再将底部的卡扣52与进风口31处的卡槽配合即可,进一步降低了用户拆装微孔板50的难度,提高了便利性。
[004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