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游走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07110发布日期:2021-12-01 09:3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游走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游走加湿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为了改善室内环境,许多家庭都在开空调、冬天等空气较为干燥的环境下使用加湿器。然而在人们享受着湿润空气的同时,室内的各种细菌也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繁殖,这些细菌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现有的带有消毒杀菌功能的加湿器,大多是对加入到加湿器中的自来水进行消毒杀菌,但是当水汽散逸到空气后,还是很容易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游走加湿器。
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游走加湿器包括壳体以及分设于壳体内的喷雾组件、银离子发生组件、臭氧发生组件和控制组件;银离子发生组件设于喷雾组件内;控制组件分别与喷雾组件、银离子发生组件以及臭氧发生组件连接;喷雾组件以及臭氧发生组件分别与壳体的外侧连通。
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银离子发生组件包括光照件以及银离子发生件;光照件设于银离子发生件上方。
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臭氧发生组件包括臭氧发生件以及风机件;臭氧发生件设于风机件的出风端。
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臭氧发生组件还包括引风件,引风件设于风机件的出风端,臭氧发生件设于引风件内。
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喷雾组件包括储水件以及雾化件;雾化件设于储水件内,并与外部连通;银离子发生组件设于储水件内。
9.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雾化件包括承载部、弹性部、吸水部以及雾化部;弹性部以及吸水部设于承载部内,弹性部的一端设于承载部底部,弹性部的另一端与吸水部的一端连接,吸水部的另一端与雾化部抵接;雾化部设于壳体,并与壳体的外部连通。
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具有注水口以及雾化口;注水口与储水件连通,雾化口与雾化件连通;下壳具有通风口,通风口与臭氧发生组件连通。
1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移动组件,移动组件设于壳体的底部,并与控制组件连接。
1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感应组件,感应组件设于壳体内,并与控制组件连接。
1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电源组件,电源组件设于壳体内,并分别与
喷雾组件、银离子发生组件、臭氧发生组件以及控制组件连接。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喷雾组件内设置银离子发生组件,既能对喷雾组件中的水进行消毒杀菌,还使得加湿器喷出的水雾中带有银离子,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同时还能杀死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与此同时,还在加湿器上设置了臭氧发生组件,在加湿器加湿的同时,臭氧发生组件向环境中释放臭氧,进一步加强了消毒杀菌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游走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游走加湿器另一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游走加湿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施例中雾化件的剖视图;
20.图5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游走加湿器的另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1

壳体,11

上壳,12

下壳,13

塞子,111

注水口,112

雾化口, 121

通风口,2

喷雾组件,21

储水件,22

雾化件,211

排水口,221

承载部, 222

弹性部,223

吸水部,224

雾化部,3

银离子发生组件,31

光照件,32
‑ꢀ
银离子发生件,4

臭氧发生组件,41

臭氧发生件,42

风机件,43

引风件,5
‑ꢀ
控制组件,51

主板件,52

模式控制件,6

移动组件,61

驱动件,62

主动件, 63

从动件,7

感应组件,8

电源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23.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5.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26.参照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游走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游走加湿器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
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游走加湿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游走加湿器包括壳体 1以及分设于壳体1内的喷雾组件2、银离子发生组件3、臭氧发生组件4和控制组件5。银离子发生组件3设于喷雾组件2内。控制组件5分别与喷雾组件2、银离子发生组件3以及臭氧发生组件4连接。喷雾组件2以及臭氧发生组件4分别与壳体1的外侧连通。
27.复参照图1和图2,壳体1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上壳11具有注水口 111以及雾化口112,注水口111和雾化口112分别与喷雾组件2连通。下壳 12具有通风口121,通风口121与臭氧发生组件4连通。具体的,加湿器喷出喷雾的一面为顶面,面向地面的一面为底面。上壳11和下壳12合并形成容纳空间,喷雾组件2、银离子发生组件3、臭氧发生组件4和控制组件5分设于该容纳空间内。注水口111和雾化口112分别设于上壳11的顶面。壳体1还包括塞子13,塞子13与注水口111相适配,塞子13用于堵住注水口111,防止水从注水口111溢出。在本实施例中,注水口111为漏斗状,可便于给加湿器加水。通风口121设于下壳11靠近边缘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通风口121 为扇形。上壳11与下壳12合并形成的容纳空间为圆柱形。通过设置壳体1,可以承载安装其他部件的同时,还可保护安装在其内部的部件。在具体应用时,上壳11是横截面为圆形的罩体,下壳12为与上壳11罩口相适配的圆盘。
28.参照图1、图2和图4,图4为本实施例中雾化件的剖视图。喷雾组件2 包括储水件21以及雾化件22,雾化件22设于储水件21内,并与壳体1的外侧连通,银离子发生组件3设于储水件21内。具体的,储水件21的底部设有排水口211,储水件21通过注水口111注水,通过排水口211排水。在本实施例中,储水件21为无盖的桶状,其顶部嵌设在上壳11的顶部内,底部嵌设在下壳12内,并与下壳12相平齐。雾化件22包括承载部221、弹性部222、吸水部223以及雾化部224。弹性部222以及吸水部223设于承载部221内,弹性部222、吸水部223以及雾化部224沿壳体1的高度方向由下到上依次设置。雾化部224设于雾化口112,并与外部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承载部221 为无盖的桶状,其侧壁上设有若干个长条形缺口。吸水部223为空心圆柱形。在实际应用时,弹性部222可采用弹簧,吸水部223可采用海绵,雾化部224 可采用超声波雾化器。吸水部223通过弹性部222抵接在雾化部223上,当储水件21中的水位下降时,水可以通过吸水部223与雾化部224接触,从被雾化。
29.复参照图1、图2和图3,银离子发生组件3包括光照件31以及银离子发生件32,光照件31设于银离子发生件32上方。具体的,光照件31可设于上壳11顶部,也可设于雾化部223面向银离子发生件32的一边,优选的,光照件31设于储水件21的侧壁。银离子发生件32可悬空设于储水件21内,也可设于储水件21的侧壁,优选的,银离子发生件32设于储水件21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银离子发生件32为矩形板状,其内部均匀设有多个圆柱形通孔。在具体应用时,光照件31可采用紫光灯,银离子发生件32可采用带有光点材料的铝板。光照件31照射到银离子发生件32上时,银离子发生件32会向水中释放银离子,从而对储水件中的水进行消毒杀菌,并且加湿器喷出的水中也带有银离子,抑制了细菌生长的同时,还能杀死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且银离子发生件32产生的银离子浓度低于0.1ppm,处于银离子含量的标准安全以内,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
30.参照图2、图3和图5,图5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游走加湿器的另一内部结构示意图。臭氧发生组件4包括臭氧发生件41、风机件 42以及引风件43。臭氧发生件41设于风机件42的出风端。引风件43设于风机件42的出风端,臭氧发生件41设于引风件
43内。具体的,臭氧发生件41、风机件42以及引风件43均设于下壳11,风机件42以及引风件43由靠近储水件21的一端向远离储水件21的一端依次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引风件43 由一块扇形顶板以及两块三角形侧板组成,其一与端风机件42连通,另一端与通风口121连通,引风件43与通风口121相适配。通过设置引风件43,可以将臭氧发生件41产生的臭氧全部引到加湿器外部,而不会溢出到加湿器内部的其他部件。在具体应用时,臭氧发生件41可采用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件41发出臭氧,臭氧在风机件42的吹动下沿着引风件43通过通风口121吹到外部,从而对环境进行消毒杀菌。且臭氧发生件41制造的臭氧浓度低于 0.1ppm,处于臭氧含量的标准安全以内,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
31.复参照图3和图5,控制组件5包括主板件51和模式控制件52,主板件 51和模式控制件52沿储水件21的短轴方向相对设于储水件21的两侧。控制组件5用于控制加湿器的停启。本实施例中的主板件51可为集成有芯片的 pcb板,控制件52为功能按钮。
32.复参照图2、图3和图5一种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游走加湿器还包括移动组件6,移动组件6设于壳体1的底部,并与控制组件5连接。具体的,移动组件6包括驱动件61、主动件62以及从动件63,驱动件61设于壳体1内,并位于风机件42远离模式控制件52的一侧。主动件62设于下壳11的底部,并与驱动件61相对。从动件63设于下壳11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主动件 62的数量为一个,从动件63的数量为两个,主动件62和从动件63处于同一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在具体应用时,驱动件61可采用电机,主动件62 和从动件63均可采用轮子或者履带。驱动件61驱动主动件62移动,从而带动从动件63移动,最终带动加湿器移动。
33.复参照图3和图5,一种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游走加湿器还包括感应组件 7,感应组件7设于壳体1内,并与控制组件5连接。感应组件7可设于上壳 11的侧壁,也可设于下壳11上,优选的,感应组件7设于模式控制件52上。当感应组件7感应到以加湿器为圆点,半径范围1米内有人时,感应组件7 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组件5,控制组件5控制加湿器停止工作,当人离开时,加湿器再重新启动,有利于人体的健康。本实施例中的感应组件7可采用红外传感器或者微波雷达。
34.复参照图3和图5,一种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游走加湿器还包括电源组件 8,电源组件8设于壳体1内,并分别与喷雾组件2、银离子发生组件3、臭氧发生组件4、控制组件5、移动组件6以及感应组件7连接。电源组件8设于下壳12,并位于主板件51和驱动件61之间,电源组件8用于给加湿器供电。本实施例中的电源组件8可采用可充电电池。
35.本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游走加湿器的运行如下:向控制组件 5发出命令控制加湿器启动,移动组件6开始移动,银离子发生组件3开始释放银离子,然后喷雾组件2向外喷出带有银离子的水雾,同时,臭氧发生组件 4向外释放臭氧。当加湿器半径范围1米内有人时,感应组件7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组件5,控制组件5控制加湿器停止工作,当人离开时,加湿器再重新启动。当电源组件8的电量即将用尽时,控制组件5控制加湿器回到充电的地方充电。
36.综上: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游走加湿器通过在喷雾组件内设置银离子发生组件,既能对喷雾组件中的水进行消毒杀菌,还使得加湿器喷出的水雾中带有银离子,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同时还能杀死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与此同时,还在加湿器上设置了臭氧发生组件,在加湿器加湿的同时,臭氧发生组件向环境中释放臭氧,进一步加强了消毒杀菌的效果。通过设置感应组件,当感应组件感应到加湿器半径1米的范围内有人
时,感应组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组件,控制组件控制加湿器停止工作,当人离开时,加湿器会重新开始工作。
37.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