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可回收利用的连续式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0373发布日期:2021-09-25 11:45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热可回收利用的连续式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余热可回收利用的连续式加热炉。


背景技术:

2.加热炉包括有连续加热炉和室式加热炉等,金属热处理用的加热炉另称为热处理炉,初轧前加热钢锭或使钢锭内部温度均匀的炉子称为均热炉。广义而言,加热炉也包括均热炉和热处理炉,在锻造和轧制生产中,钢坯一般在完全燃烧火焰的氧化气氛中加热,采用不完全燃烧的还原性火焰来直接加热金属,可以达到无氧化或少氧化的目的,这种加热方式称为明火式或敞焰式无氧化加热,成功地应用于转底式加热炉和室式加热炉。
3.随着绝缘护套的不断安装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下述问题:
4.1.现有的加热炉,外罐体内部热空气循环流通的流通性较差,热循环效果较低。
5.2.现有的加热炉,装置不方便与其他的加热炉进行拼接,削弱了装置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
6.3.现有的加热炉,没有利用转动架和橡胶轮子相互配合增强瓶口塞下压的润滑度,不方便对瓶口塞进行安装,削弱装置密封的便捷性。
7.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余热可回收利用的连续式加热炉。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可回收利用的连续式加热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外罐体内部热空气循环流通的流通性较差,热循环效果较低,装置不方便与其他的加热炉进行拼接,削弱了装置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没有利用转动架和橡胶轮子相互配合增强瓶口塞下压的润滑度,不方便对瓶口塞进行安装,削弱装置密封的便捷性。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可回收利用的连续式加热炉,包括外罐体、第一回旋管、扇叶和第一支撑杆,所述外罐体内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内罐体,内罐体外侧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回旋管,且外罐体两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回旋管,所述外罐体外侧底部的两端皆安装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底端的中心位置连接有第一卡杆,第一支撑杆的底端安装有限定块,且限定块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卡杆,所述扇叶顶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外金属热环,外金属热环的顶端安装有滑动瓶口,且滑动瓶口顶端的中间位置可拆卸安装有瓶口塞,所述外罐体内侧顶部的两端皆安装有抽风风机,外罐体顶部的一端贯穿连接有回流管,且回流管的另一端贯穿滑动瓶口的侧壁。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回旋管内侧两侧皆贯穿设置有内通道,内通道内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中心轴,且中心轴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轴。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回旋管内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中心杆,中心杆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连接内杆,且连接内杆的底端皆与两个转动轴的顶端转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分散设置有扇叶,且扇叶的一侧与中心轴的中心位置转动接触。
13.优选的,所述滑动瓶口内部两侧的中间位置皆安装有转动架,转动架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橡胶轮子,且橡胶轮子的一侧与瓶口塞的外侧壁贴合。
14.优选的,所述限定块内部一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弹簧杆,且弹簧杆的一端连接有限位孔,限位孔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限定块的内侧壁连接。
15.优选的,所述限定块内部的底端滑动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的顶端与第一卡杆的底端可拆卸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余热可回收利用的连续式加热炉,增强内通道内侧热空气流通效率,增强外罐体内部热空气循环流通的流通性能,方便与其他的加热炉进行拼接,增强装置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方便对瓶口塞进行安装,增强装置密封的便捷性;
17.(1)该种余热可回收利用的连续式加热炉,第一回旋管内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中心杆,中心杆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连接内杆,且连接内杆的底端皆与两个转动轴的顶端转动连接,当第一回旋管内侧的内通道内部与风力通过的时候,利用中心轴一侧中心位置转动轴外侧设置的扇叶转动,带动内通道内侧空气的流通,从而增强内通道内侧热空气流通效率,增强外罐体内部热空气循环流通的流通性能;
18.(2)该种余热可回收利用的连续式加热炉,限定块内部一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弹簧杆,且弹簧杆的一端连接有限位孔,限位孔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限定块的内侧壁连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限定块一侧的弹簧杆带动限位孔贯穿第一卡杆的底端,通过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对接实现第二卡杆与限定块之间的组装,当该装置需要和其他的加热炉循环拼接的时候可以将第二卡杆和第一支撑杆进行分解拆卸,方便与其他的加热炉进行拼接,增强装置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
19.(3)该种余热可回收利用的连续式加热炉,滑动瓶口内部两侧的中间位置皆安装有转动架,转动架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橡胶轮子,且橡胶轮子的一侧与瓶口塞的外侧壁贴合,当瓶口塞向滑动瓶口内侧下压的时候,利用转动架和橡胶轮子相互配合增强瓶口塞下压的润滑度,可以方便对瓶口塞进行安装,增强装置密封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回旋管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定块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动瓶口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外罐体;2、第一回旋管;201、内通道;202、中心轴;203、扇叶;204、中心杆;205、转动轴;206、连接内杆;3、第二回旋管;4、抽风风机;5、外金属热环;6、回流管;7、滑动瓶口;701、瓶口塞;702、转动架;703、橡胶轮子;8、第一支撑杆;801、第一卡杆;9、第二卡杆;10、限定块;1001、弹簧杆;1002、第二支撑杆;1003、限位孔;1004、支撑块;11、内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可回收利用的连续式加热炉,包括外罐体1、第一回旋管2、扇叶203和第一支撑杆8,外罐体1内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内罐体11,内罐体11外侧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回旋管3,且外罐体1两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回旋管2,外罐体1外侧底部的两端皆安装有第一支撑杆8,第一支撑杆8底端的中心位置连接有第一卡杆801,第一支撑杆8的底端安装有限定块10,且限定块10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卡杆9,扇叶203顶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外金属热环5,外金属热环5的顶端安装有滑动瓶口7,且滑动瓶口7顶端的中间位置可拆卸安装有瓶口塞701,外罐体1内侧顶部的两端皆安装有抽风风机4,外罐体1顶部的一端贯穿连接有回流管6,且回流管6的另一端贯穿滑动瓶口7的侧壁。
27.本实施例第一回旋管2内侧两侧皆贯穿设置有内通道201,内通道201内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中心轴202,且中心轴202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05,中心轴202一侧中心位置转动轴205外侧设置的扇叶203转动。
28.第一回旋管2内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中心杆204,中心杆204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连接内杆206,且连接内杆206的底端皆与两个转动轴205的顶端转动连接,带动内通道201内侧空气的流通,从而增强内通道201内侧热空气流通效率。
29.转动轴205的外侧分散设置有扇叶203,且扇叶203的一侧与中心轴202的中心位置转动接触,中心轴202一侧扇叶203的转动带动第一回旋管2内侧的空气流动。
30.滑动瓶口7内部两侧的中间位置皆安装有转动架702,转动架702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橡胶轮子703,且橡胶轮子703的一侧与瓶口塞701的外侧壁贴合,利用转动架702和橡胶轮子703相互配合增强瓶口塞701下压的润滑度,可以方便对瓶口塞701进行安装。
31.限定块10内部一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弹簧杆1001,且弹簧杆1001的一端连接有限位孔1003,限位孔1003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002,第二支撑杆1002的一端与限定块10的内侧壁连接,利用限定块10一侧的弹簧杆1001带动限位孔1003贯穿第一卡杆801的底端,通过与第二支撑杆1002的一端对接实现第二卡杆9与限定块10之间的组装。
32.限定块10内部的底端滑动连接有支撑块1004,支撑块1004的顶端与第一卡杆801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支撑块1004对于第一卡杆801的下压起到支撑的作用,增强第二卡杆9与限定块10拼接的稳定性。
33.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首先根据图1和图2中所示的结构,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第二卡杆9将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之后,利用限定块10一侧的弹簧杆1001带动限位孔1003贯穿第一卡杆801的底端,通过与第二支撑杆1002的一端对接实现第二卡杆9与限定块10之间的组装,当该装置需要和其他的加热炉循环拼接的时候可以将第二卡杆9和第一支撑杆8进行分解拆卸,该装置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使用将装置进行安装或者移动;
34.随后,根据图1、图2、图3以及图4中所示的结构,移动或者安装完毕之后,扇叶203内侧的热空气通过回流管6进入到外罐体1的内侧,进入到外罐体1的内侧之后通过抽风风机4让进入到外罐体1内侧的热空气流动起来,再利用中心轴202一侧中心位置转动轴205外
侧设置的扇叶203转动,带动内通道201内侧空气的流通,从而增强内通道201内侧热空气流通效率,增强外罐体1内部热空气循环流通的流通性能,流通的过程中可以让扇叶203内侧热空气流通循环使用,增强该的型号可为,加热炉的环保性,减少热污染的风险。
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