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室内增氧的制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97982发布日期:2021-11-22 16:02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室内增氧的制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增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室内增氧的制氧装置。


背景技术:

2.氧气是氧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化学式o2,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与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气反应,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氧气是生命的三大要素之一,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脑力和体力消耗增大,氧气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人们呆在室内的时间往往较长,尤其是脑力劳动者,由于大脑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极易造成大脑缺氧,出现头昏、胸闷、疲惫、精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时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中国专利cn104310312a公开了一种室内增氧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和储氧罐,空气压缩机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空气压缩机的进气口处设有空气滤清器,空气压缩机出气口连接过滤器进气口,过滤器出气口与增氧管进气口连接,增氧管出气口与储氧罐入口连接;储氧罐一端设有储氧罐出口,储氧罐采用不锈钢压力容器,储氧罐的内壁涂有聚乙烯耐氧涂层。但是该装置在使用时存在能耗较高且制氧效率低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室内增氧的制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室内增氧的制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用于室内增氧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能耗较高且制氧效率低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室内增氧的制氧装置,包括水箱和燃料电池外壳,水箱上设有制氧组件,水箱的右侧设有燃料电池外壳,燃料电池外壳内设有氢燃料电池组件。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水箱呈u形结构,水箱内设有电解溶液,电解溶液由蒸馏水和硫酸钠混合配制而成,水箱上设有加料口,水箱的左端连接有氧气输出管,氧气输出管上设有排气阀门,水箱的右端连接有氢气输出管,氢气输出管上也设有排气阀门。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制氧组件包括碳棒、一号导线、电池、电路开关和二号导线,碳棒设置在水箱内且碳棒设有两根,左侧碳棒的底部与一号导线的一端相连,一号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相连,右侧碳棒的底部与二号导线的一端相连,二号导线的另一端与电路开关相连,电路开关通过导线与电池的正极相连。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水箱通过氢气输出管与燃料电池外壳相连通,燃料电池外壳上连接有空气输出管,空气输出管与空气输送机的出气口相连,空气输送机的进气口通向室外,另外燃料电池外壳上还连接有氢气排出口和出水口。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燃料电池外壳内设置的氢燃料电池组件将燃料电池外壳内分成氢气反应腔和氧气反应腔两个腔室,氢燃料电池组件包括阳极板、电解质层和阴极板,电解质层设置在燃料电池外壳的中部,电解质层的左侧设有阳极板,其右侧设
有阴极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阳极板的底端与四号导线的一端相连,四号导线的另一端与二号导线相连,阴极板的底端与三号导线的一端相连,三号导线的另一端与一号导线相连。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用于室内增氧的制氧装置,通过在水箱上设置制氧组件,在燃料电池外壳内设置氢燃料电池组件,另外水箱和燃料电池外壳通过氢气输出管相连,利用制氧组件可以高效产生氧气,利用氢燃料电池组件则可以将制氧组件产生的氢气进行催化反应并产生电能,进而实现能源的重复利用。该装置具有制氧效率高且节能环保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用于室内增氧的装置在使用时存在能耗较高且制氧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氢燃料电池组件的工作原理图。
15.图中:1

水箱、2

碳棒、3

电解溶液、4

氧气输出管、5

加料口、6

氢气输出管、7

一号导线、8

电池、9

电路开关、10

二号导线、11

三号导线、12

四号导线、13

氢气排出口、14

氢气反应腔、15

阳极板、16

电解质层、17

空气输入管、18

空气输送机、19

阴极板、20

燃料电池外壳、21

氧气反应腔、22

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9.实施例1
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室内增氧的制氧装置,包括水箱1和燃料电池外壳20,水箱1上设有制氧组件,水箱1的右侧设有燃料电池外壳20,燃料电池外壳20内设有氢燃料电池组件。
21.如图1

2所示,水箱1呈u形结构,水箱1内设有电解溶液3,电解溶液3由蒸馏水和硫
酸钠混合配制而成,水箱1上设有加料口5,水箱1的左端连接有氧气输出管4,氧气输出管4上设有排气阀门,水箱1的右端连接有氢气输出管6,氢气输出管6上也设有排气阀门。
22.使用时,事先配制好电解溶液3,电解溶液3通过加料口5注入到水箱1内,水箱1采用u形结构可以防止该装置使用时所产生的氧气与氢气发生混合,氧气输出管4在使用时用于排出氧气,氢气输出管6则用来输送氢气。
23.如图1所示,制氧组件包括碳棒2、一号导线7、电池8、电路开关9和二号导线10,碳棒2设置在水箱1内且碳棒2设有两根,左侧碳棒2的底部与一号导线7的一端相连,一号导线7的另一端与电池8的正极相连,右侧碳棒2的底部与二号导线10的一端相连,二号导线10的另一端与电路开关9相连,电路开关9通过导线与电池8的正极相连。
24.使用时,合上电路开关9,电路导通,制氧组件开始工作,反应一段时间后水箱1的左端内部会产生氧气,而水箱1的右端端内部会产生氢气,之后随着氧气产生量的增多,氧气由氧气输出管4不断输送进室内,给室内进行增氧。
25.实施例2
26.如图1

3所示,水箱1通过氢气输出管6与燃料电池外壳20相连通,燃料电池外壳20上连接有空气输出管17,空气输出管17与空气输送机18的出气口相连,空气输送机18的进气口通向室外,另外燃料电池外壳20上还连接有氢气排出口13和出水口22。
27.如图1

3所示,燃料电池外壳20内设置的氢燃料电池组件将燃料电池外壳20内分成氢气反应腔14和氧气反应腔21两个腔室,氢燃料电池组件包括阳极板15、电解质层16和阴极板19,电解质层16设置在燃料电池外壳20的中部,电解质层16的左侧设有阳极板15,其右侧设有阴极板19。
28.如图1

3所示,阳极板15的底端与四号导线12的一端相连,四号导线12的另一端与二号导线10相连,阴极板19的底端与三号导线11的一端相连,三号导线11的另一端与一号导线7相连。
29.使用时,制氧组件产生的氢气会经过氢气输出管6输送到氢气反应腔14内,进入氢气反应腔14内的氢气与阳极板15接触后会发生催化反应,氢气变成h+并且产生电子(e

),产生的h+通过电解质层16输送到阴极板19上,剩余未反应的氢气由氢气排出口13排出并收集起来,与此同时,空气输送机18工作并不断地将室外的空气通过空气输出管17输送进氧气反应腔21内,送入氧气反应腔21内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到阴极板19后,经过阴极板19的催化作用与阴极板19上的h+结合并生成水(h2o),产生的水可由出水口22排出,在反应的过程中,产生的电子(e

)由于移动会产生电流,电流经过三号导线11和四号导线12的传导正好可以给制氧组件提供电能支持,如此可以实现能源的重复利用。
3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合上电路开关9使制氧组件开始工作,制氧组件工作后不断产生氧气和氢气,氧气用于给室内增氧,氢气则通过氢气输出管6输送到燃料电池外壳20内,送入燃料电池外壳20内的氢气经过氢燃料电池组件的催化反应产生电能和一定量的水,产生的电能通过三号导线11和四号导线12传导至制氧组件上,给制氧组件提供电能支持。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用于室内增氧的制氧装置,通过在水箱1上设置制氧组件,在燃料电池外壳20内设置氢燃料电池组件,另外水箱1和燃料电池外壳20通过氢气输出管6相连,利用制氧组件可以高效产生氧气,利用氢燃料电池组件则可以将制
氧组件产生的氢气进行催化反应并产生电能,进而实现能源的重复利用。该装置具有制氧效率高且节能环保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用于室内增氧的装置在使用时存在能耗较高且制氧效率低的问题。
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虽然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但这些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不意图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实用新型的范围及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和其等效的范围内。
3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