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热网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63844发布日期:2021-11-10 09:51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热网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城市集中供热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一次热网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现代城镇集中供热工程中,对于靠近热源厂前端区域的用户而言,由于一次热网供水压力相对较高,同时温度较高流速较快,供热效果较好;反之,对于位于热源厂末端区域的用户而言,由于一次热网供水压力偏低,同时温度较低流速较慢,供热效果较差;由此出现了供热区域供热效果不平衡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热网供热系统,能够降低前端区域用户的供热温度,同时改善供热管网冷热不均导致的供热区域供热效果不平衡的现象。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热网供热系统,包括:热源厂1、前端换热站19、中端换热站20、末端换热站21、一次热网供水母管道2及一次热网回水母管道8;所述前端换热站19的前端用户热网进水分支管道9及前端用户热网回水分支管道16分别连接所述一次热网回水母管道8;
6.所述前端换热站19通过一热源补充管道22连接至所述一次热网供水母管道2,所述热源补充管道22上设置有减压阀13及调节阀14。
7.进一步地,所述的一次热网供热系统,还包括:用于感测管道内压力的压力变送器15,设置于前端用户热网进水分支管道9上,位于所述热源补充管道22和前端用户网进水分支管道9的连接处与所述前端用户10之间。
8.进一步地,所述前端用户热网回水分支管道16上设置有一用于感测管道内温度的热电阻18。
9.进一步地,所述的一次热网供热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端用户热网回水分支管道16上的升压泵17,用于根据管道内温度调节所述前端用户热网回水分支管道16内压力。
10.进一步地,所述的一次热网供热系统,还包括:一plc控制系统,用于根据管道内温度调节所述调节阀14,并根据管道内压力调节所述减压阀13。
11.进一步地,所述的一次热网供热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热源补充管道22上的关断阀12,用于阻断所述一次热网供水母管道2内热水供给所述前端用户。
12.进一步地,所述中端换热站20中的中端用户热网进水管道31及所述末端换热站21中的末端用户热网进水管道32分别连接至一次热网供水母管道2。
13.进一步地,所述中端换热站20中的中端用户回水分支管道51及所述末端换热站21中的末端用户回水分支管道52分别连接至一次热网回水母管道8。
14.进一步地,所述中端换热站20包括用于为中端用户供热的中端用户间壁式换热器
41。
15.进一步地,所述末端换热站21包括用于为末端用户供热的末端用户间壁式换热器42。
1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次热网供热系统,能够降低前端区域用户的供热温度,同时解决供热区域供热效果不平衡的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次热网供热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0.参见图1,为了能够降低前端区域用户的供热温度,同时改善供热管网冷热不均导致的供热区域供热效果不平衡的现象,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热网供热系统,包括:热源厂1、前端换热站19、中端换热站20、末端换热站21、一次热网供水母管道2及一次热网回水母管道8。
21.可以理解的是,与传统的一次热网供热系统不同,本技术所提供的一次热网供热系统中的前端换热站19的热源来自于中端换热站20的中端用户回水及末端换热站21的末端用户回水。也就是说,中端用户回水及末端用户回水流经一次热网回水母管道8将热源输送至前端用户10,只有当中端用户回水及末端用户回水所提供的热源相对不足时,前端用户10才需要从热源厂1汲取补充热源。上述结构无需前端用户间壁式换热器就能实现为前端用户10供热的需求。
22.这种方式可以显著缓解前端用户10过高的供热温度,还能有效利用中端用户回水及末端用户回水中剩余的热源,提高热源利用效率。
23.为了实现上述效果,前端换热站19的前端用户热网进水分支管道9及前端用户热网回水分支管道16分别连接一次热网回水母管道8;前端换热站19还通过一热源补充管道22连接至一次热网供水母管道2,热源补充管道22用于当中端用户回水及末端用户回水所提供的热源相对不足时,将热源厂1的热源输送至前端用户10。
24.此外,热源补充管道22上还设置有减压阀13及调节阀14。减压阀13用于降低热源补充管道22内过高的压力。调节阀14用于调节热源补充管道22内的温度。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读取到的热源补充管道22内的压力数值操作减压阀13,还可以根据读取到的热源补充管道22内的温度数值操作调节阀14。
2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减压阀13及调节阀14的操作也可由一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无
需人工干预,本技术不以此为限。
26.还需说明的是,参见图1,上述减压阀13及调节阀14的一种实现结构是,减压阀13的一端连接至调节阀14的一端,调节阀14的另一端经由热源补充管道22连接至前端用户热网进水分支管道9;另一种实现结构是,调节阀14的一端连接至减压阀13的一端,减压阀13的另一端经由热源补充管道22连接至前端用户热网进水分支管道9;也就是说,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减压阀13与调节阀14在热源补充管道22上设置的顺序可以改变,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图1仅给出了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作为示例。
27.参见图1,一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一次热网供热系统还包括用于感测管道内压力的压力变送器15,压力变送器15设置于前端用户热网进水分支管道9上,位于热源补充管道22和前端用户网进水分支管道9的连接处与前端用户10之间。
28.可以理解的是,当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读取到的热源补充管道22内的压力数值操作减压阀13时,压力变送器15可以提供上述压力数值。如果针对减压阀13的操作由一自动控制系统实现,那么工作人员可预先设置一管道压力阈值,当压力变送器15测得的管道压力大于这一管道压力阈值时,自动控制系统可以调节减压阀13,实现管道减压。
29.参见图1,一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一次热网供热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前端用户热网回水分支管道16上的升压泵17,升压泵17用于根据管道内温度调节前端用户热网回水分支管道16内压力。上述管道内的温度是指前端用户热网回水分支管道16的温度,为了感测上述管道内的温度,前端用户热网回水分支管道16上设置有一用于感测管道内温度的热电阻18。
30.可以理解的是,工作人员可预先设置一管道温度阈值,当前端用户热网回水分支管道16内的温度低于上述管道温度阈值时,可以提高升压泵17的工作频率,直至满足预设温度为止。上述操作可由一自动控制系统实现。
31.某种情况下,升压泵17的工作频率提升到满频率后,可能依旧不能满足管道内的预设温度,这时需要操作调节阀14,补入来自热源厂1的高温一次水,直至满足设置温度要求。一实施例中,如果前端用户热网回水分支管道16内的温度超过上述预设温度阈值,可先关闭调节阀14,再根据超温程度降低升压泵17的频率。
3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减压阀13、调节阀14及升压泵17的操作可由工作人员手动完成,也可由一自动控制系统根据预设压力阈值、当前管道压力、预设温度阈值及当前管道温度自动完成,本技术不以此为限。
33.一实施例中,上述自动控制系统可为一plc控制系统,用于根据管道内温度调节调节阀14,并根据管道内压力调节减压阀13。
34.参见图1,一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一次热网供热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热源补充管道22上的关断阀12,关断阀12用于阻断一次热网供水母管道2内热水供给前端用户。
35.可以理解的是,有时前端供热站出现故障或一次热网供热系统内的其他部件出现故障,需要临时关闭前端供热站经由一次热网供水母管道2汲取热源站1热源的管道热源补充管道22。在热源补充管道22上设置一关断阀12可以实现上述功能。
36.综上所述,参见图1,对前端用户10供热的方式如下:
37.1、前端用户10经由前端用户热网进水分支管道9接收来自中端换热站20的中端用户回水及末端换热站21的末端用户回水作为前端用户热网进水;完成供热后,经由前端用
户热网回水分支管道16将前端用户热网回水输送至一次热网回水母管道8,最终输送回热源厂1。
38.2、在中端用户回水及末端用户回水的水温不足,供热能力不足时,前端用户10经由热源补充管道22接收来自热源厂1的一次高温水,提升供热温度。
39.3、在上述过程中,plc控制系统或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前端用户热网进水分支管道9内的压力以及前端用户热网回水分支管道16内的温度操作减压阀13、调节阀14、升压泵17及关断阀12完成供热温度调节。
40.参见图1,一实施例中,在本技术提供的一次热网供热系统中,中端换热站20中的中端用户热网进水管道31及末端换热站21中的末端用户热网进水管道32分别连接至一次热网供水母管道2。
41.参见图1,一实施例中,在本技术提供的一次热网供热系统中,中端换热站20包括用于为中端用户供热的中端用户间壁式换热器41。
42.可以理解的是,中端用户20经由一次热网供水母管道2及中端用户热网进水分支管道31接收来自热源厂1的一次高温水;在中端用户间壁式换热器41的作用下完成中端用户供热;中端用户供热回水经由中端用户回水分支管道51及一次热网回水母管道8一部分输送至前端换热站19,另一部分输入至热源厂1。
43.参见图1,一实施例中,在本技术提供的一次热网供热系统中,中端换热站20中的中端用户回水分支管道51及末端换热站21中的末端用户回水分支管道52分别连接至一次热网回水母管道8。
44.参见图1,一实施例中,在本技术提供的一次热网供热系统中,末端换热站21包括用于为末端用户供热的末端用户间壁式换热器42。
45.可以理解的是,末端用户21经由一次热网供水母管道2及末端用户热网进水分支管道32接收来自热源厂1的一次高温水;在末端用户间壁式换热器42的作用下完成末端用户供热;末端用户供热回水经由末端用户回水分支管道52及一次热网回水母管道8一部分输送至前端换热站19,另一部分输入至热源厂1。
46.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实现方法的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47.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48.虽然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手段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
法、产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或等同要素。
49.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50.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