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内气氛及温度组合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31925发布日期:2021-12-11 12:1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炉内气氛及温度组合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属于高温炉进出料领域,涉及一种炉内气氛及温度组合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转底炉广泛用于冶金、矿山、煤炭、建材、轻工、电力、化工等行业,其作用是将配料、混料、制球和干燥后的含碳球团加入到具有环形炉膛和可转动炉底的转底炉中,在1200℃以上炉膛温度下,在随着炉底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在加热区对球团进行高温焙烧,在出料区将经高温焙烧的球团用出料装置排出炉外。现有转底炉无措施对出料区进行降温和改善该区域的炉内气氛,导致出料区温度过高,通常为1100℃以上,出料装置长期在此温度下工作,会因制作出料装置的材料在高温下失效,出料装置无法正常工作,影响整个生产工艺的顺行。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内气氛及温度组合控制装置,该装置能显著降低进出料区的温度、改善进出料区的炉内气氛,延长出料装置的使用寿命。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炉内气氛及温度组合控制装置,包括旋转设置的炉底,所述炉底由出料端隔墙、进料端隔墙分隔成进出料区及加热区;所述进出料区由出料装置分隔成出料区及进料区;所述加热区上方设有加热区炉顶,所述进出料区上方设有进出料区炉顶,所述出料装置上方设有可拆卸炉顶;所述加热区两侧设有加热区外环护墙及加热区内环护墙,所述进出料区的两侧设有进出料区内环护墙及进出料区外环护墙;所述进出料区炉顶与所述进料区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进料口。
6.可选的,所述进出料区的炉膛高度低于所述加热区的炉膛高度。
7.可选的,所述加热区炉顶、加热区外环护墙及所述加热区内环护墙的内部附有用于隔热的耐火材料。
8.可选的,所述进出料区炉顶、可拆卸炉顶、出料端隔墙、进料端隔墙、进出料区内环炉墙、进出料区外环护墙、出料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部件内部设有水冷组件。
9.可选的,所述水冷组件内设有冷却水道,所述水道流通面积与冷却水流速相匹配。
10.可选的,所述可拆卸炉顶及所述出料装置上均设有氮气填充装置。
11.可选的,所述出料端隔墙与所述进料端隔墙下部与所述炉底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
12.可选的,所述加热区外环护墙及加热区内环护墙与所述炉底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
13.可选的,所述进出料区内环护墙及进出料区外环护墙与所述炉底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
14.可选的,所述炉底呈环形,绕其环形中心旋转设置。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本实用新型对整个转底炉炉膛进行物理分区,将转底炉炉膛分为加热区和进出料区。对构成进出料区的各组件通水冷却,通过循环冷却水快速带走该区域的热量,通过对该区域炉膛内填充氮气,置换在加热区没有完全消耗的氧气,而改变该区域的炉内气氛,避免该区域内的高温球团与氧气接触发生氧化放热、降低出料装置在该区域的工作温度。
17.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加热区炉顶及进出料区炉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炉底的物理分区示意图;
22.图4为图3的a

a剖视图;
23.图5为图3的c

c剖视图;
24.图6为图3的b

b剖视图;
25.图7为图3的d

d剖视图;
26.图8为图3的e

e剖视图。
27.附图标记:加热区炉顶1、进出料区炉顶2、可拆卸炉顶3、第一氮气填充装置4、第二氮气填充装置5、进料口6、加热区外环炉墙7、炉底8、加热区内环炉墙9、出料端隔墙10、进出料区内环炉墙11、进出料区外环炉墙12、出料装置13、进料端隔墙14、进出料端隔墙水冷装置15、进出料区外环炉墙水冷装置16、进出料区炉顶水冷装置17、进出料区内环炉墙水冷装置18、可拆卸炉顶水冷装置19、出料溜槽20。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9.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31.请参阅图1~图8,为一种炉内气氛及温度组合控制装置,包括旋转设置的炉底8,所述炉底8由出料端隔墙10、进料端隔墙14分隔成进出料区及加热区;所述进出料区由出料装置13分隔成出料区及进料区;所述加热区上方设有加热区炉顶1,所述进出料区上方设有进出料区炉顶2,所述出料装置13上方设有可拆卸炉顶3;所述加热区两侧设有加热区外环护墙及加热区内环护墙,所述进出料区的两侧设有进出料区内环护墙及进出料区外环护墙;所述进出料区炉顶2与所述进料区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进料口6。
32.优选的,所述进出料区的炉膛高度低于所述加热区的炉膛高度;所述加热区炉顶1、加热区外环护墙及所述加热区内环护墙的内部附有用于隔热的耐火材料;所述进出料区炉顶2、可拆卸炉顶3、出料端隔墙10、进料端隔墙14、进出料区内环炉墙11、进出料区外环护墙、出料装置13中的至少一个部件内部设有水冷组件;所述水冷组件内设有冷却水道,所述水道流通面积与冷却水流速相匹配;所述可拆卸炉顶3上设有第一氮气填充装置4,所述出料装置13上设有第二氮气填充装置5;所述出料端隔墙10与所述进料端隔墙14下部与所述炉底8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加热区外环护墙及加热区内环护墙与所述炉底8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进出料区内环护墙及进出料区外环护墙与所述炉底8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炉底8呈环形,绕其环形中心旋转设置。
33.如图3所示,将整个转底炉炉膛区域进行物理分区,分为加热区、进料区、出料区。进料区炉顶上开有用于带加热物料布置于可旋转炉底8上的进料口6,物料进入炉底8,随着炉底8的旋转,物料进入加热区进行加热,炉底8继续旋转,加热完毕的物料进去出料区,由出料装置13将高温物料排出炉膛,由出料溜槽20进入下一道工序。
34.图4为加热区炉体断面示意图,加热区外环炉墙7、加热区内环炉墙9、加热区炉顶1内壁均敷设有用于隔热的耐火材料;说明书附图5为进出料区炉体断面,进出料区外环炉墙12、进出料区内环炉墙11、炉顶均设置有水冷装置,通过冷却水的快速循环,带走进出料区的热量,降低该区域的温度,改善了出料装置13的工作环境;为避免物料进入旋转炉底8时被摔碎,产生大量的粉末物料,进出料区炉膛高度明显低于加热区。
35.图6为对整个炉膛区域进行分区的隔墙结构示意图。为尽量隔离加热区的热量进入装出料区,进料端隔墙14及出料端隔墙10下部离旋转炉底8上表面的间隙在保证旋转炉底8上物料能进出加热区的前提下,该间隙尽量小。隔墙设置有水冷装置。图7为出料装置13处的炉体断面示意图。该处炉顶可拆卸,以方便对出料装置13进行检修。图8为出料装置13处的炉可拆卸炉顶3横断面示意图。
36.以上各说明书附图可知,组成进出料区的隔墙、炉墙、炉顶、出料装置13均设置冷却装置,具体包括进出料端隔墙水冷装置15、进出料区外环炉墙水冷装置16、进出料区炉顶水冷装置17、进出料区内环炉墙水冷装置18、可拆卸炉顶水冷装置19。通过冷却水的快速循环,带走进出料区的热量,降低该区域的温度,该区域设置有氮气填充装置,通过对该区域
炉膛内填充氮气置换在加热区没有完全消耗的氧气而改变该区域的炉内气氛,实现本实用新型降低的出料装置13工作温度、改善了出料装置13处炉膛的气氛、延长出料装置13使用寿命的目的。
37.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