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排水暖通新型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45930发布日期:2022-01-19 15:0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给排水暖通新型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排水暖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给排水暖通新型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2.给排水系统是任何建筑都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和消防系统,这几个系统都是楼宇自动化系统重要的监控对象,暖通是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学科分类中的全称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包括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这三个方面,从功能上说也是未来家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3.采暖散热器在散热时会浪费掉大量的热,而散热器的本身的散热性能又决定着供暖的工作效率,在对散热器进行散热时的能量可以进行余热利用,而传统的余热节能装置节能效果不佳,不能将余热很好的利用,对于散热器的辅助散热效果也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排水暖通新型节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采暖散热器散热效果不佳,且不能很好的利用余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辅助采暖散热器散热,且余热利用效果好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给排水暖通新型节能装置,包括暖通散热器,所述暖通散热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所述暖通散热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水箱,左侧所述水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冷水管,两个所述水箱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连通管,左侧所述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分流箱,所述分流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分流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
6.优选的,所述输送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暖箱,所述保暖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蓄水用箱,所述蓄水用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水管,所述放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阀门。
7.优选的,所述散热鳍片的数量至少为二十个,且二十个散热鳍片在暖通散热器的左右两侧呈等距离排列。
8.优选的,所述分流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水管,且连接水管与右侧水箱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电动阀门电连接,所述保暖箱与蓄水用箱相对一侧的距离至少为十厘米。
10.优选的,所述放水管的底端贯穿保暖箱并延伸至保暖箱的底部,所述控制阀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送水管。
11.优选的,所述电动阀门与分流箱相连通,所述散热鳍片位于相对应的水箱内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该给排水暖通新型节能装置,通过冷水管向左侧水箱中通入冷水,通过循环泵带动冷水在两个水箱、连通管、循环管和分流箱中进行循环,循环带走散热鳍片上的热量,在
对暖通散热器进行辅助散热的同时,将余热充分利用,加热后的水,在温度传感器的监测下,当温度达到需要的温度时,电动阀门打开,热水从输送管进入蓄水用箱中,进行蓄积,并通过保暖箱进行保温,可供其它使用,使用时打开控制阀门将水导到需要的地方即可,十分方便,该新型节能装置,辅助采暖散热器散热,且余热利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的a部局部放大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的b部局部放大图。
17.图中:1暖通散热器、2散热鳍片、3水箱、4冷水管、5连通管、6循环管、7循环泵、8分流箱、9温度传感器、10电动阀门、11输送管、12保暖箱、13蓄水用箱、14放水管、15控制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9.请参阅图1-3,一种给排水暖通新型节能装置,包括暖通散热器1,暖通散热器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2,散热鳍片2的数量至少为二十个,且二十个散热鳍片2在暖通散热器1的左右两侧呈等距离排列,暖通散热器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水箱3,散热鳍片2位于相对应的水箱3内侧,左侧水箱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冷水管4,两个水箱3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连通管5,左侧水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循环管6,循环管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循环泵7,循环泵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分流箱8,分流箱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水管,且连接水管与右侧水箱3固定连接,分流箱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9的型号可为pt100,分流箱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阀门10,电动阀门10的型号可为ldbac,温度传感器9与电动阀门10 电连接,电动阀门10与分流箱8相连通,电动阀门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11,输送管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暖箱12,述保暖箱1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蓄水用箱13,保暖箱12与蓄水用箱13相对一侧的距离至少为十厘米,蓄水用箱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水管14,放水管14的底端贯穿保暖箱12并延伸至保暖箱12的底部,放水管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阀门15,控制阀门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送水管,通过冷水管4向左侧水箱3中通入冷水,通过循环泵7带动冷水在两个水箱3、连通管5、循环管6和分流箱8中进行循环,循环带走散热鳍片2上的热量,在对暖通散热器1进行辅助散热的同时,将余热充分利用,加热后的水,在温度传感器9的监测下,当温度达到需要的温度时,电动阀门10打开,热水从输送管11进入蓄水用箱13中,进行蓄积,并通过保暖箱12进行保温,可供其它使用,使用时打开控制阀门15 将水导到需要的地方即可,十分方便。
20.在使用时,通过冷水管4向左侧水箱3中通入冷水,通过循环泵7带动冷水在两个水箱3、连通管5、循环管6和分流箱8中进行循环,循环带走散热鳍片2上的热量,在对暖通散热器1进行辅助散热的同时,将余热充分利用,加热后的水,在温度传感器9的监测下,当温度达到需要的温度时,电动阀门10打开,热水从输送管11进入蓄水用箱13中,进行蓄积,并通过保暖箱12进行保温,可供其它使用,使用时打开控制阀门15将水导到需要的地方即可,十分方便。
21.综上所述,该给排水暖通新型节能装置,通过冷水管4向左侧水箱3中通入冷水,通过循环泵7带动冷水在两个水箱3、连通管5、循环管6和分流箱8中进行循环,循环带走散热鳍片2上的热量,在对暖通散热器1进行辅助散热的同时,将余热充分利用,加热后的水,在温度传感器9的监测下,当温度达到需要的温度时,电动阀门10打开,热水从输送管11进入蓄水用箱13中,进行蓄积,并通过保暖箱12进行保温,可供其它使用,使用时打开控制阀门15将水导到需要的地方即可,十分方便,该新型节能装置,辅助采暖散热器散热,且余热利用效果好,解决了现有技术采暖散热器散热效果不佳,且不能很好的利用余热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给排水暖通新型节能装置,包括暖通散热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通散热器(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2),所述暖通散热器(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水箱(3),左侧所述水箱(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冷水管(4),两个所述水箱(3)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连通管(5),左侧所述水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循环管(6),所述循环管(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循环泵(7),所述循环泵(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分流箱(8),所述分流箱(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分流箱(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阀门(10),所述电动阀门(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排水暖通新型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暖箱(12),所述保暖箱(1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蓄水用箱(13),所述蓄水用箱(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水管(14),所述放水管(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阀门(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排水暖通新型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2)的数量至少为二十个,且二十个散热鳍片(2)在暖通散热器(1)的左右两侧呈等距离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排水暖通新型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箱(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水管,且连接水管与右侧水箱(3)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给排水暖通新型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9)与电动阀门(10)电连接,所述保暖箱(12)与蓄水用箱(13)相对一侧的距离至少为十厘米。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给排水暖通新型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水管(14)的底端贯穿保暖箱(12)并延伸至保暖箱(12)的底部,所述控制阀门(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送水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排水暖通新型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阀门(10)与分流箱(8)相连通,所述散热鳍片(2)位于相对应的水箱(3)内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给排水暖通新型节能装置,包括暖通散热器,所述暖通散热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所述暖通散热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水箱,左侧所述水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冷水管,两个所述水箱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连通管,左侧所述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分流箱,所述分流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分流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暖箱,述保暖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蓄水用箱。该给排水暖通新型节能装置,辅助采暖散热器散热,且余热利用效果好。且余热利用效果好。且余热利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纳旭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纳旭东
技术研发日:2021.04.06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